產我國南北各省,從黑龍江至云南、廣東。
生在池塘、湖沼中。
芡實別名紅蓮子,為1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是藥食兩用藥材,以種仁入藥,具有益腎澀精、補脾止瀉、安神等功效,主治糖尿病、脾虛水腫等癥。種仁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質、脂肪油、維生素C及鈣、鐵、磷微量元素等物質,營養(yǎng)十分豐富,可制成食療保健品。由于其野生資源逐年減少,上市商品不足,市場供求出現(xiàn)缺口,價格不斷上升,且后市看好。因此,人工種植茨實前景廣闊,有條件的藥農可因地制宜發(fā)展生產。芡實主產于江西、湖南、廣東、貴州、四川、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及東北各省,我國各地均適合栽培?,F(xiàn)將其人工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勻苗:幼苗浮出水面后,如果稀密不均,應適當勻苗,將過密的苗移栽到缺苗的地方。移苗時,用腳夾住根部壓入泥內,切莫折傷嫩莖。結合勻苗將塘中雜草拔除,有利茨苗生長。
(2)調節(jié)水量:茨實豐產的關鍵是適時調節(jié)水位。根據生產經驗,調水的原則是“春淺、夏深、秋放、冬蓄”,春季水淺,能受到陽光照射,可提高團溫,利于幼苗生長;夏季水深,可足進葉柄伸長;秋季適當放水,能促進果實成熟;冬季蓄水,可使種子在水底安全越冬。為提高經濟效益,種茨實的水塘可同時養(yǎng)魚,但必須選擇對茨實無損害的魚種,如鰱魚、鳙魚等。向塘內投放的魚飼料以及魚的排泄物,均能作為茨實的肥料,不必另外施肥。
(3)防病蟲:在5~6月有蚜蟲危害葉片,使其變黃蜷縮,嚴重時全株枯死。
采收加工 春種當年、秋種次年采收。一般于9~10月間,當果皮呈紅褐色時便可分批采割。果實采回后,用木棒等物錘擊帶刺的果皮,取出種子,除去硬殼,曬干。也可將果實堆放在地上,待果皮腐爛后,洗凈曬干,然后再除去果殼,把茨實仁曬干即可。一般畝產干種子120~150kg,干種出仁率為70%左右。質量以無殼、無碎粒、粒大飽滿、色鮮者為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