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民
山東師范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山東省政協(xié)副主席、山東省齊魯文化重點研究基地首席專家。
齊魯文化的元典階段經歷了千余年漫長的發(fā)展過程,那個階段,是中國歷史上社會制度變革最劇烈的歷史時期,又是中華文明史上由統(tǒng)一而致分裂割據(jù)又走向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封建帝國的重要發(fā)展期。在這樣一個歷史時期,就齊魯文化的表現(xiàn)形態(tài)看,應是一個動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也是一個外在表現(xiàn)異彩紛呈、特色迭出的時期,要用一些簡單的語句,靜止地概括出在一個劇烈動態(tài)變化中的文化特色,并非易事,也難于準確。我們在這里做的是僅就有關文獻和實物資料中所反映的齊魯文化中那些反映一般文化面貌的帶有普遍意義的文化特征,作一概括的總結和表述。
一、文化淵源之比較
(一)齊起炎帝,魯起黃帝,族源不同
炎、黃二族為同起黃土高原的上古兩大部族,但“成而異德”,成為兩大有姻緣關系的不同文化的部族。大致說來,黃帝為主居中原的華夏族之始祖、而炎帝為夷族及周邊蠻夷羌等若干少數(shù)民族之始祖。太公封齊,以姜炎氏族文化而立國于濱海東夷之地,比較多地保留了姜炎氏族及東夷土著文化的特性。周公封魯,而帶黃帝之姬周文化來到東夷地,以“變其俗,革其禮”之策,摒棄當?shù)貣|夷文化較多,而以周文化代之,所以,能成“周禮盡在魯”的禮樂文化中心。
(二)齊居薄姑舊地,魯居商奄故地,方國文化不同
周公東征消滅薄姑和商奄勢力,齊、魯始得就封建國。薄姑、商奄雖同為殷商時期的方國,而且現(xiàn)在也沒有資料更詳了解兩國文化的細況及與商之關系。但據(jù)有關專家考察,薄姑為姜姓方國,應屬炎帝系統(tǒng),族系與齊同源,為久居齊地的土著族系之一,以鳥為其圖騰。商奄,為鳳姓方國,以龜為圖騰??梢?,兩國實為文化傳統(tǒng)并不相同的方國。其對齊、魯文化的基礎作用和影響也是不一樣的。
(三)對周文化的貫徹政策不同
姜太公采取“因其俗、簡其禮”之策治國,形成齊以東夷文化為主的文化特點。周公以周王之弟封魯,又為周之禮樂文化的創(chuàng)制者,封國后,采取“變其俗、革其禮”之策以對待原住居民,所以在周之強大文化攻勢下,魯建立了以周文化為主體的文化系統(tǒng)。
(四)齊、魯兩地區(qū)東夷文化的差異,是兩國文化淵源不同的主要基礎
史稱之東夷,并非是一個文化統(tǒng)一的部族。雖然山東考古文化被證明從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形成同一個考古序列文化的不同發(fā)展階段,說明山東的史前文化是淵源有自、獨成序列的。但是,同一考古文化也可能包括起源不同的部落或部族。齊、魯兩地東夷文化的差異,對于形成齊、魯文化的不同特色,起了更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治國理念之比較
(一)齊尚霸道、魯行王道
漢代劉向在《說苑·政理》中已明確地表述說:“魯有王跡、齊有霸跡”。齊自西周初,即受周王室之命,對諸侯有征伐之權,已開霸業(yè)之端。魯為“宗邦”之國,有“周之最親莫如魯”之說。魯以王道治國,強調兩點:一為禮樂教化,二為重德保民。
(二)齊重士族參政,魯為貴族專權
就建國目標論,齊國因追求稱霸圖強,因而自太公始,提倡“尊賢尚功”,重用人才,舉賢不避卑賤,尚功多由業(yè)績,逐步形成君主強權下的官僚士族政治體制。齊也有宗室,如國、高二氏,但始終未能在齊長期執(zhí)國柄,因而,齊國較多產生有為君主,即使是寒微出身如管仲等,都能在齊國得到建功立業(yè)的機會。當然,也正是由于齊國政治體制的催生,產生了田氏代齊的政治變局,田氏新興政權的出現(xiàn),則保證了齊國霸業(yè)在戰(zhàn)國時期的發(fā)展、延續(xù)。
魯國行王道,因而自周公始即強調“尊尊而親親”,重用宗室,排斥異姓。魯國政權始終掌握在周公的后代手里,形成宗法貴族政體制。春秋以來、魯國宗室勢力發(fā)展,以致后來宗法貴族三桓做大,公室卑微,國君權力日削。因而,魯國歷史上,除僖公等少數(shù)有為國君外,多為弱主,難有作為。大臣中如臧文仲等著名政治家較少出現(xiàn),與齊國相比,既未能形成“江代有才人出”的局面,也很少產生在政治上大有為的政治家。
(三)齊國尚變革,魯國重守成
齊國政治始終處于不斷變革發(fā)展的過程之中。觀齊國歷史,就大變革言之至少有三:立國之初,太公以因俗簡禮之策治齊為一變;春秋之世,管仲鮮明提出“政不旅舊”“尊王攘夷”等內政外交的重大改革舉措為二變;戰(zhàn)國之世,齊威王任用鄒忌為相,廣開言路,以法治齊為又一變。三變而使齊居霸主之尊,始終為一東方大國強國。
魯國政治家多以“先君周公”之言為立言標準,以周禮為治國準則,孔子在禮崩樂壞的春秋之末,不僅主張“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甚至以“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為大不幸之事。明人趙用賢認為,“善變周公之法者,莫精于管子”(《序》),而不是任何魯國人。孟子更提出要“法先王”,就是要效法古帝王的治國之術,更說明鄒魯之人治國,注重遵從前人遺教和傳統(tǒng),注重守成的特點。
三、經濟類型之比較
齊在立國之初,太公提出“通商工之業(yè),便魚鹽之利”,奠定了齊國經濟重視工商業(yè)的基礎。春秋時期管仲治齊,進一步實行“士農工商,四民分業(yè)”政策,明確職業(yè)分工,讓工商業(yè)能夠世代相傳。值得提出的是齊重工商,并未帶來其他各業(yè)的凋敝,而是呈現(xiàn)出各業(yè)俱興的局面,使齊國經濟向多元和開放型發(fā)展。
魯國自立國之初,即主要以農業(yè)為主,其文化亦建立在農業(yè)文化基礎之上。由于魯國重農,平時君臣議政多涉及一些“動不違時,財不過用”之類與農業(yè)有關的事,魯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經濟改革——初稅畝,也主要是關于農業(yè)如何收稅的。當然,說魯國重農,也不是說魯國沒有工商業(yè),但這些工藝很高的手工業(yè),大多都附著于農業(yè),而沒有形成大規(guī)模的工商業(yè)生產和商品交換。在歷來的考古挖掘中,銅鑄魯幣還沒有發(fā)現(xiàn),與齊地大量刀幣出土形成鮮明對照。
四、哲學思想之比較
縱觀先秦以迄兩漢時代的齊、魯哲學思想的主流,其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齊尚道學,魯尊儒學。
齊從姜太公立國之始,即實行“修道術,尊賢智”之策。所謂“道術”即是因任自然的道家思想。自管仲而后,齊有管仲學派,也有人稱是齊法家,實際是道法結合,與秦晉法家大不相同。戰(zhàn)國時期,在齊國稷下形成的黃龍之學,亦是齊學尚道的一種時代產物。漢初曹參相齊,以黃老道家之術治齊,九年大治,百姓安集,大稱賢相,更說明齊學尚道具有相當?shù)奈幕A。
魯為周之宗邦,以繼周為己任,所謂“周禮盡在魯”。儒學在魯國文化中的獨尊地位,實際上與孔子大辦私學、廣收弟子有關。弟子大多為魯人,儒學在魯國文化下移的社會潮流中,成為魯國全社會崇奉的思想學說。
五、學術風氣之比較
(一)齊學重兼容,魯學尚一統(tǒng)
因其自然,齊學尚道術,所以并不排斥其他思想的融入,而是不斷吸納和包容各種思想在齊的存在和發(fā)展,形成齊學各種思想多家并存,兼收并蓄的形態(tài)。一方面,齊人中的思想家,例如管仲似法,晏嬰近墨,鄒衍屬陰陽,淳于髡如道家,公孫丑則為儒家之信徒,總的看,五光十色,均不屬于一個思想系統(tǒng);另一方面,在齊的學術思想發(fā)展中,并無一種思想一成不變,一貫到底。從伯禽就封魯國后采取的“變其俗,革其禮”政策,已見其重一統(tǒng)、排除異說的端倪。春秋時代,盡管天下已臨“禮崩樂壞”之境,但魯“猶秉周禮”,展現(xiàn)出“周禮盡在魯”的文化面貌。魯尚一統(tǒng),也體現(xiàn)在儒家后學對其他各派思想的排斥和打擊上。
(二)齊學通權達變,趨時求合;魯學嚴守古義,篤信師說
就齊學而論,齊人講權變,實自太公始。戰(zhàn)國之世,齊學趨時求合特點更加彰顯。齊統(tǒng)治者在稷下學宮筑“高門大屋”,不論哪家哪派的學者,來者歡迎,走者禮送,甚至封官加爵,讓其不處理具體政務,專門議論,為我所用。儒家學說以法古崇古為主張,認為對任何古制的改變都是“禮崩樂壞”,都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孟子更提“法先王”“守先王之道”。所以魯學信守古義,自然成為儒家的為學傳統(tǒng)。
漢之經學傳授,齊、魯之學特點兩現(xiàn),殊為分明。以釋經看,齊學博采雜說,趨時求合,好為經作“傳”,而其意離本經往往較遠;魯學則好為訓詁,往往著意求義。從經生接受經學的角度看,齊學弟子,往往比較通達善變,迎合世俗,甚至有“曲學阿世”之態(tài);魯學弟子則信守古義,不知變通。
六、思想觀念之比較
(一)齊人重功利,魯人重禮義
宋代理學家朱熹在其《論語集注》中曾評說:“孔子之時,齊俗急功利,喜夸詐,乃霸政之余習。魯則重禮教,崇信義,猶有先王之遺風焉?!饼R、魯之人,這種在觀念上的差異,在周初立國之策上既已體現(xiàn)出來,齊太公提出以“尊賢尚功”立齊,周公提出以“親親尚恩”立魯,這也成為其后培育兩種不同觀念的政策基礎。齊國歷史上涌現(xiàn)出了大批建立功業(yè)的有為之人,如:齊桓公、管仲、鮑叔牙、晏嬰、孫武、齊威王、孫臏、田單、鄒忌等,都是齊人重功業(yè)的反映。
魯人喜談禮義,不大談建功立業(yè)??鬃釉凇墩撜Z》中多次談禮義,談禮74次之多,很少講到如何建功立業(yè)??鬃右蚕敫梢环聵I(yè),但不合乎行為準則“禮義”寧愿不干。即使是極少數(shù)像臧文仲且處于有為君主魯僖公時期的政治家,也主要是能立言垂世,崇德、明禮,以德輔君,少有建立大功大勛。
齊、魯之人,都追慕先賢,但內容不同。齊人慕祖多羨其功業(yè),魯人憶祖多思其恩德。齊人理想的是一種“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的先利后義的生活。而魯人追求一種“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的一種見義忘利,近乎超凡脫俗的精神生活。
(二)齊人重才智,魯人尚道德
“齊楚多辯智”。齊人重視才學和智慧,因而以善辯、好議、幽默、智慧為尚。齊人以善辯為向,如“晏子使楚”,智辯楚國君臣的故事是齊人的驕傲;稷下學宮學者“不治而議論”“喜議政事”。齊人不但在政治上善于改革、開拓、多所創(chuàng)造,而且在齊文化科技上也多所發(fā)明。齊國故都城市設計頗多匠心:大城墻西北之排水道口遺址,兼具排水、防敵功能,堅固整齊,科學而完備,顯示出齊人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從《戰(zhàn)國策·齊策》記載看,斗雞、賽狗、賭博等文化娛樂活動,齊人多有新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臨淄的蹴鞠活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運動。
魯人崇道德。周公講“親親尚恩”,既是講的“禮”,也是講的“德”,在周魯之人的眼里,明禮和明德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看到“周禮盡在魯”,就知“周公之德”了。元人陶宗儀著《輟耕錄》中記載,魯人柳下惠夜宿城郭之下,遇一個女子同來避寒,柳“恐其凍死,坐之于懷,至曉不為亂”。這種“坐懷不亂”的德行,恐也是魯人崇德的一種反映。當然,我們分析齊魯之人觀念差別,齊人重才智,并非不講德行,而魯人崇德,并非都無才智,魯班即著名巧匠,只是兩相比較,更有偏重而已。
七、社會風俗之比較
齊、魯兩國分處泰山北南,地理環(huán)境不同,立國方針政策各異,久而久之,社會風俗表現(xiàn)各具特色,差異也較明顯,分別表現(xiàn)為:齊有尚武之風,魯有斯文之氣;齊俗尚奢侈,魯俗重儉嗇;齊俗長女不嫁,同姓可婚;魯俗嚴守周禮,同姓不婚;齊人夸詐放任,魯人淳樸拘謹。
八、宗教信仰之比較
齊魯文化之特色反映在宗教信仰上,亦有顯著差別。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齊重自然崇拜,魯重祖先崇拜;齊人將祖先神化,魯人將祖先倫理化;齊之神與海洋有關,魯之神與農業(yè)有關;齊人相信有神而多方士,魯人懷疑鬼神而崇祖先。
九、故都文化之比較
齊、魯兩國,自周初立國,分別建都于臨淄和曲阜,歷經近八百年左右的建設,兩個都城都發(fā)展成為我國早期城市史上的著名古都。臨淄被確定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曲阜則以古都的底蘊及“三孔”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世紀以來,通過對齊、魯故都遺產進行的多次考古挖掘和探查,兩座古城的歷史面貌基本厘清。從其兩城的文化展現(xiàn)來看,也反映齊、魯文化不同的特色。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齊都不斷擴建,魯都變更較少;齊城盡顯霸業(yè),魯城合乎周禮;齊為工商之城,魯為禮樂之都。
十、代表人物之比較
齊文化的代表人物是管仲,魯文化的代表人物則是孔子。管仲是偉大政治家,成就了齊桓稱霸的輝煌業(yè)績;孔子是偉大思想家、教育家,開創(chuàng)了我國私學教育的先河。
管仲思想主要由齊國歷代政治家傳承,管仲學派主張道法結合,兼容各家思想,學派無組織形式,無師承關系,學無所主,與時而進??鬃铀枷胫饕善涞茏蛹昂髮W傳承,形成了儒家學派,其思想有明確的主張和完備的理系。上傳下承,有明確的師承關系,而且隨時代發(fā)展,都會有重要理論家出現(xiàn)以發(fā)展其思想,在戰(zhàn)國是“顯學”,漢后則成為中國歷代的思想。
(本文選自《齊魯文化與中華文明——王志民學術講演錄》,有刪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