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
(一)好事。
第一件。說到信陵君,只要接受過義務教育的人恐怕都知道“竊符救趙”的故事,如果并不知道,可參閱我寫的《信陵君竊符救趙》一文。
竊符救趙這件事集親情、義氣、謀略、果敢于一體,確實是信陵君一生中一個閃閃發(fā)光的亮點,也是載入史冊的教科書式事件。
按照本文慣例,滿分是10分的話,竊符救趙能打幾分?這倒是要嚴肅地分析一下。
第一,就此事的目的性來講,與其說救趙,不如說救姐姐和姐夫。因為信陵君的姐姐嫁給了趙國平原君為妻。
趙國首都邯鄲被秦國圍困后,平原君寫信求救于小舅子信陵君,他告訴信陵君,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如果你不救趙國,你姐姐也必將香消玉殞。
不管信陵君真實想法如何,“救姐姐”卻一定是他救趙的目的之一,而且應該是最大目的。竊符救趙起因在此。所以,為了這一點私心,讓我們扣去0.5分。
第二,竊得兵符后,是否有必要殺害大將晉鄙?晉鄙將軍是魏國的“嚄唶[ huō jiè ]宿將”(久經沙場的勇猛老將),當時統(tǒng)領著魏國的十萬精兵。合兵符后晉鄙仍然不肯交出兵權,本來只要將他控制住即可,似乎并沒有必要將他殺害。而且擅殺大將等于欺君,等于叛國。所以救趙戰(zhàn)爭勝利后,信陵君魏無忌住在趙國十年而不敢回魏,他是害怕魏王問罪。
基于上述兩點,竊符救趙應該扣掉4.5分(其中殺晉鄙這事很嚴重,但考慮到當時情況下實為無奈之舉,而且無忌本不想殺他,故只扣4分),得分5.5分。
第二件,率五國攻秦。
在趙國住了十年的信陵君回魏,被魏王任命為上將軍。信陵君馬上派人赴各國大撒“英雄帖”,以期共同對抗暴秦。各國聞聽信陵君重新掌權都是喜出望外,紛紛派兵響應,很快一支五國聯(lián)軍就拉起來了。
由此也可見信陵君人品之高尚早已名滿天下。就算沒見過魏無忌真人,也當聽到過“信陵君”三字,就如同江湖中人一聽到“及時雨宋公明”名號,即使未親眼目睹黑三郎本人,也必將肅然起敬一樣。
信陵君率五國聯(lián)軍與秦軍戰(zhàn)于河外,大破秦國名將蒙驁(蒙恬的祖父),聯(lián)軍乘勝追擊至函谷關,意欲進關擊秦。秦國不得不閉關不出,做了縮頭烏龜。
中原國家對秦國取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這是一場久違的勝利!
這是公元前247年的事,而此時離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只剩下短短26年時間了。照此勢頭下去,秦國真能統(tǒng)一六國嗎?
信陵君此次攻打秦國,無論從目的上、決心上、規(guī)模上和用兵上都遠超孟嘗君那次擊秦。能把善于用兵的蒙驁打得暈頭轉向就是一個極好例證。
此戰(zhàn)后,信陵君將自己和各國將領敬獻的的用兵之道匯成一本書,名為《魏公子兵法》,說明信陵君還是一個軍事家!可惜這本書失傳了。
此戰(zhàn)后,魏公子信陵君無忌威振天下,更讓秦國頭痛。
沒說的了,這件事打10分。
素無信義的秦國又用上了他們慣用的下三濫手段:詆毀,而且還真讓他們成功了。說起來這事還要怪信陵君自己:把晉鄙殺了,憑空樹了很多政敵。秦國就買通晉鄙的同情者,讓他們不斷在魏王面前誣告信陵君謀反。
保羅·約瑟夫·戈培爾博士指出,謊言說上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何況魏王本就忌憚弟弟名聲高過自己,終于順水推舟奪了信陵君兵權。
魏王此舉,自毀長城啊!
(二)壞事。
看來看去,似乎魏無忌還真沒做過什么壞事。一定要說的話,也有一件半。
第一件。被剝奪權力后,信陵君自知無力回天,索性自我放逐,每天與門客一起徹夜長飲,縱情聲色,再也不問國事。
數年后信陵君郁郁而終。
18年后魏國滅亡,當然這不是信陵君的錯。
信陵君能耐再大,然而沒有了權力就如池中之龍,再也不能有所作為。他的沉淪一定程度上不怪他自己。
老樹不滿的只是,信陵君為何就這么看不破世情?所謂君子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著書立說學孔子,出世修道學莊子,難道不比自甘墮落強嗎?
所以我為信陵君的晚節(jié)不保打-3分。
第二件。《戰(zhàn)國策魏策四》記載了這么一件事。
信陵君攻打秦國管城,但久攻不下。打聽到管城守將之父乃魏國人縮高,于是他便讓縮高勸兒子投降。但縮高辯稱,兒子作為秦國守將,理應堅守城池,這才是作為秦臣應有之義,自己去勸兒子投降,等于是叫兒子背叛君主,這樣就失去了道義,會貽笑天下。信陵君大怒,硬逼縮高就范,縮高便來到信陵君面前自刎而死。信陵君很后悔,穿上孝服祭奠縮高。
那么這件事信陵君到底有沒有做錯呢?按《戰(zhàn)國策》作者之意,信陵君錯了,人家堅守君臣父子之義,不該這么逼他。
我認為,如果從當時的天下大勢來說,信陵君此舉沒錯。眾所周知,秦國是破壞中華文明的元兇首惡,信陵君聯(lián)合諸侯國抗秦的目的就是為了恢復這些失傳已久的中華文明,當然包括了縮高所說的君臣父子道義。
而這位縮高先生為了盡自己的道義,根本沒考慮過保全管城其實就是保全了一個殘暴的根據地,這對愛好和平的中國意味著什么??s高的眼界實在太狹窄,“豎子不足與謀”!
而且考究起來,這件事其實陷入了兩難境地:
要維護縮高的“道義”,就得放棄管城,然后等著殘暴秦國繼續(xù)破壞這種“道義”;
要恢復縮高的“道義”,那就要首先破壞縮高自己的“道義”,務必勸降兒子,盡快打敗秦國。
這難道就是所謂“小我”和“大我”的關系嗎?
所以,竊以為這件事對信陵君來說或許并說不上錯,但為了給《戰(zhàn)國策》作者一些面子,這半件“壞事”打分-0.5。
好事最高分10分,壞事最低分-3分,信陵君最終得分7分。
春申君
春申君黃歇的表現可謂兩個極端:極智與極愚。為什么兩種極端狀態(tài)會在同一個人身上體現?老樹想了很久終于想清楚,原來,黃歇未掌權時是極智的,而掌了大權,當了楚國實際上的一號人物時卻是極愚的。接下來我們具體看看。
(一)處于極智狀態(tài)時所做的好事。這個有兩件。
第一件,書信救楚國。
黃歇以其博學善辯受到楚頃襄王器重。一次黃歇受命訪秦,剛巧秦王正在策劃聯(lián)合韓魏攻打楚國,目的是要把楚國給滅了。
黃歇立即給秦王上書。
書信中說:你以為韓魏兩國就那么忠于秦國?大錯特錯!韓魏兩國世世代代從未受過秦國任何好處,相反,死在秦國手下的韓魏父老鄉(xiāng)親可是數不勝數,他們對秦國只有怨恨!只是因為他們實力不如你們,只好由得你們差遣。你們進攻楚國勢必借道韓魏,你就不怕他們背后給你們捅一刀子?你們出得來,可不一定能回得去!
而且你們一旦攻楚,齊魏兩國肯定會趁機攻城掠地。到時你們秦國并不見得一定攻得下楚國,但齊魏兩國卻一定會變得更強大。你們征服不了一個敵人,反而憑空多了兩個強敵,我真替你們感到擔心啊!
黃歇在信中向秦王提出建議,最好的辦法是秦國和楚國搞好關系,慢慢對付其它國家,舍此別無它法。
這封信立馬收到奇效,那秦昭襄王果然受到極大驚嚇,當即決定放棄攻楚,并派使者與楚國結盟。
黃歇僅憑一封書信就消除了迫在眉睫的亡國危機,足見其棟梁之才??纱?0分。
第二件,舍身護太子。
那秦王既然與楚王結了盟,就要求楚太子和他的師傅——也就是黃歇入秦為質。多年后楚頃襄王病重,楚太子要求回國準備后事,秦王不肯。
黃歇對太子說:你要是回不去,其他公子也可當上楚王,你這太子就成了空名了。不如你扮成使者混出秦國,這里由我頂著!
此時的黃歇為了楚國大業(yè)早已作好了必死準備。太子走后,他躲在驛館裝病不出。估摸著太子走遠,秦軍再也追不上時,黃歇主動到秦王面前領死。秦王大怒,準備殺掉黃歇,幸得與楚太子交好、時任秦相的范睢求情,黃歇才得以被釋放回國。
已當上楚(考烈)王的太子感于黃歇之義,封黃歇為春申君,總理國事。從此春申君黃歇身居相位,成了楚國權力最大的人物。
可見春申君黃歇之所以有如此地位,靠的是才華與勇氣,而絕非投機取巧。故而此事也可打10分。
(二)極愚狀態(tài)下的壞事。
事情出在楚王的下半身上。大概是在秦國生活多年水土不服,楚王突然喪失了生育能力。楚王急,黃歇更急,四處尋找會生孩子的女人供應給楚王,可就是沒用。
巧的是,此時有個趙國人李園帶著自己的漂亮妹妹來到楚國。李園本想把妹妹獻給楚王好謀個一官半職,聽說楚王沒生育能力,就轉而把妹妹獻給黃歇,他自己則成了黃歇的門客。
黃歇很快讓李園的妹妹懷了孕。
李園與妹妹密謀了一番后對黃歇說:你現在權力很大,已經是事實上的楚王了。要是哪天楚王死了,他又沒兒子,勢必會讓兄弟繼位,到時你春申君的地位肯定不保,甚至還有性命之憂。如今有個好主意:趁我妹妹肚子還不是很大,你不如把她獻給楚王。天幸生了兒子,那肯定繼位為王,到時連楚王都是你兒子,整個楚國還不都是你的?
黃歇一想很對啊,于是就把懷著自己孩子的李園妹妹獻給了楚王。楚王很寵幸她,沒過多久果真生下一個兒子,此子理所當然被立為了太子。
而李園也因此深得楚王寵愛,逐漸掌握了朝中大權。
春申君黃歇不知道的是,自己不知不覺中竟成了李園的進身工具。李園的妹妹如果不懷孕,獻給楚王也沒用。但如果是懷了別人的孩子,萬一楚王識破那可是夷九族的大罪。一定得是黃歇下種,并由黃歇親自送進宮去,楚王才能安心接受,而且就算楚王發(fā)現了隱情,也并不會把黃歇怎么樣,頂多罰酒三杯了事。
李園深恐春申君有朝一日將此段秘密說出來,于是暗地里養(yǎng)了一批死士,準備找個機會把春申君殺了滅口。
春申君的另一個門客朱英對此看得很清楚,對春申君說,那李園不是個好東西,養(yǎng)了好多死士準備對付你呢!而且李園要殺你的時機一定會選在楚王死的那天!你不如將我派入宮中為官,我一看情況不對就將李園殺了,你就沒有后顧之憂了。
想不到黃歇說:那李園只是個慫人罷了,何況我平時待他不薄,他怎么會殺我呢?你是多心了吧。
黃歇竟然對在同一條賊船上的、掌握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秘密的李園絲毫不作防備,不懂得“防人之心不可無”的道理,可見他的智商余額真的已經不足,對于朱英之忠告當然是充耳不聞了。朱英見勢不妙溜之大吉。
不久楚王死去,李園和死士們果然先進入王宮潛伏起來。等到黃歇一進宮,死士們一涌而上將黃歇的頭砍下,并喪心病狂地扔出城門外。與此同時,李園更派人滅了黃歇滿門。
可悲,一代名相春申君黃歇竟然就這樣死在了自己門客手中,而且到死都是個糊涂鬼。“戰(zhàn)國四公子”死于他殺的僅此一位。
春申君前半生何其英明,后半生何其愚蠢!唯一能夠解釋的大概就是一句話: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愚蠢。
沒說的,連自己的命都保不住,這事只能打最低分-10分了。
好事10分,壞事-10分,春申君最終得分0分。
結論
以上,老樹以史實為依據給戰(zhàn)國四公子們分別打了分,最終得分從高到低排列如下:
一、信陵君魏無忌,7分。
二、平原君趙勝,0分。
三、春申君黃歇,0分。
四、孟嘗君田文,-4分。
四公子中,信陵君魏無忌遙遙領先于其他三公子,而名氣最大的孟嘗君卻只能恥居末尾。
而同為0分的趙勝和黃歇,之所以黃歇要排到后面,原因上面已經說過,那就是他連自己的命都保不住,這一點就遠遠比不上平原君了。
這是我對于戰(zhàn)國四公子的排名順序。
當然不服也可來辯,因本號無留言功能,互動有兩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