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家孩子幼兒園大班,按閨蜜自己的吐槽:
別看大班了,但特別纏人,只要在家,就一刻離不開人。
干啥都必須叫人,一天媽~媽~的叫個不停,你要是不應,他能叫到地老天荒。
關鍵是,一大小伙子還矯情得不行。
喝水讓你倒?穿衣服讓你幫忙?吃水果讓你洗還得把皮削了,衣服濕一點就必須要換,換就還得換一身,不然就是不好看!
在家天天跟個小皇帝似的,可是我家既沒皇位、也沒礦產(chǎn)給他繼承啊。
真要說有啥,那老家的一畝三分地算嗎?
你看我也不是啥慣孩子的主兒,孩子很小的時候,能撒手的我都撒手讓他自己做,能不幫絕不插手!可這孩子越逼越倒退,現(xiàn)在可好,基本上沒啥他愿意動手的事情了。
這孩子我算是養(yǎng)廢了。
也不知道這樣讓幫著干啥時候是個頭呀。
在獨立性方面,家長常常走入這兩個誤區(qū)
誤區(qū)一、大撒手,堅持讓孩子自己干,完全當旁觀者
前幾天在小區(qū)里看見一個小孩,很努力地舉著一個風箏。
小孩子嘛,畢竟海拔有限,雖然已經(jīng)很努力地舉了,但是,風箏的尾巴依然拖在地上……
就這樣走了一截,小男孩叫住媽媽:“媽媽,你幫我拿著”。
媽媽回答:“自己的東西自己拿,這個風箏又不沉,你可以拿得動的”。
就這樣小男孩又堅持了一段距離……
“媽媽,你拿著”。
“自己拿!”媽媽義正言辭地說道。
看得出來,孩子有點委屈,但是還是又堅持了一段距離……
“媽媽,拿~”孩子帶著微微的哭腔說。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東西也要自己拿啊,你看,媽媽的東西也自己拿呀”
這時候,孩子開始吧嗒吧嗒掉眼淚……
沒走幾步,孩子就被風箏的長尾巴絆住,啪~摔倒了……隨后“哇哇”大哭,站起來就把風箏扔一邊,再也不拿了。
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是好的,但任何事過猶不及。
如果不考慮孩子的能力,一味地鼓勵孩子嘗試,或者一定要求孩子獨立完成,這對孩子們的傷害遠比不做這件事要大得多。
01 困難>能力,打擊孩子積極性
想要獨立的娃,他們對自己的能力往往認識不足,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但事實上啥也不能。
當孩子壓力大過自身的應對能力時,生活處處充滿無力感,孩子就會認定我是弱的、我是差的、我是不行的,逃避和放棄就成了孩子自我感覺最安全的一種處理方式。
慢慢地,他也就不愿意嘗試了。
02 不分情況的堅決不幫,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就像上邊的例子,小男孩奮力舉了那么久。
在他向媽媽求助時,媽媽卻沒看到孩子的困難,反而一味地要求孩子獨立,還用自己舉例,試圖說服孩子。
孩子在非常需要幫助的時候,連最最親近的媽媽都拒絕提供幫助,對于孩子來說,這該有多么殘酷。
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父母的及時回應,哪怕只是很小的一點回應呢,對孩子來說都會是莫大的安慰!
試想,如果開篇提到的這個媽媽如果說:“寶寶拿累了,那媽媽和你一起抬著吧!”
哪怕是說:“風箏的尾巴太長了是吧,媽媽幫你卷起來你再自己拿?!?/p>
我想,結局肯定會不一樣。
03 容易讓孩子忘記,遇到問題可以求助
其實,我們都知道上邊的媽媽是想早點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但是,從小就以拒絕提供幫助來鍛煉孩子,那下次孩子再遇到困難還會說出來,尋求父母或者別人的幫助嗎?
如果他覺得自己解決不了,別人也不會幫他,那以后再遇到問題,會不會就此選擇逃避而不是面對?
所以說,不顧孩子的能力,一味地要求孩子獨立,不僅不會幫到孩子,反而會適得其反。
正確的做法是:
家長和孩子一起做,也是幫助孩子的方式
孩子真正的獨立,其實離不開父母的幫助和支持。
發(fā)展心理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擁有父母充當“腳手架”(從旁輔助)的孩子,更能完成沒有父母就完成不了的任務。
這些幫助可以是實質性的行為幫助:
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或幫助孩子去分解、降低難度。
系扣子時,幫他撐開扣眼;
端水杯時,只倒半杯水;
穿衣服時,先分正反面、再撐開、讓孩子伸胳膊、鉆腦袋。
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哇,原來我是可以做到的”而這種成就感會催使孩子越來越獨立。
也可以是口頭協(xié)助:
1.在孩子煩躁時,幫他描述當下的情況:
你正在努力扣上扣子,現(xiàn)在你覺得有點煩,因為對你來說這不太容易…
你想要把自己的腳放進襪子里,但襪子洞太小了,你怎么也放不進去,是嗎?
很多時候,如果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沒有太大的難度,孩子更需要的是有人接納他們煩躁的情緒,看到他們的努力。
2.提供鼓勵和支持
幫孩子打氣:
我覺得你可以試試看!
做好可能需要幫助的心理預設:
告訴孩子:如果你需要幫忙,媽媽隨時都在!
前者讓他無懼——“我覺得我能行”;后者讓他無畏——“真失敗了也沒那么可怕”。
誤區(qū)二、孩子沒做好,便覺得能力不到,大了再做也不遲
“你還小,你還不會弄”,
“等你大了再讓你做啊”。
有多少人經(jīng)常對孩子說這句話,又有多少人是帶著這個想法日常養(yǎng)育的。
有的時候是擔心:
孩子想要炒菜,你擔心有危險:“你還小不能進廚房,媽媽帶你玩積木”。
有的是覺得孩子能力還不到:
孩子想要自己穿鞋,弄了半天還是穿反了,你等得著急“你還小,大了就會穿了,媽媽幫你穿吧”。
有時候只是嫌收拾殘局太麻煩:
孩子想要自己洗碗,但不太熟練的他把水弄得到處都是,你嫌麻煩“你還小,刷不了碗,還是玩去吧”。
獨立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日后獨立性強的孩子,不是因為他長大了,獨立的能力就變大了。
而是他一直都被允許、被引導獨立,直到有一天,他能力足夠不需要輔助,完全可以獨立完成了。
而那些從小被剝奪了獨立能力的孩子,長大后又是那波被父母吐槽“養(yǎng)廢了的孩子”。
就像網(wǎng)友說得:家里事啥都不讓我干,到了20歲又覺得我該無師自通啥都會了。哪有這么美的事。
我們不能一邊剝奪孩子成長、證明自己的機會,一邊又不停地去否定他。
久而久之,孩子會徹底喪失了向上的欲望。
正確的做法是:
1.并不是必須做成功了才叫獨立
只要孩子開始想嘗試去做一件事,哪怕看上去有點難,哪怕剛開始失敗,也盡量讓他去試。
這個階段我們要做的不是阻止,而是把潛在的危險都移開,保證他們探索環(huán)境的安全。
或是教給孩子一些實用的技能和提供專業(yè)的輔助,保證他們可以安全地嘗試。
2.并不是必須全程做完,才算獨立
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圍的事,我們可以讓孩子參與一部分。
有一段時間大寶心血來潮,特別想要給我們做飯。
我心想好呀,但廚房重地,我都整不明白,也自然擔心大寶弄不好,燙了、切了的。
但如果我說“你可干不了這個,一邊去”,她就會覺得自己是弱的,煮飯是危險的,慢慢的就會避之而唯恐不及。
但如果我說:“廚房的刀啊、火啊,還是有點危險的,我看看現(xiàn)在的大寶能幫上什么忙呢?不如你來放調料、攪拌吧!”
她就會覺得她是棒棒的,有些部分是可參與、可勝任的,隨著年齡增長,就越參與越多。
所以,并不是孩子一做就成功或是完全能自己做才算是獨立。
只要孩子愿意嘗試,哪怕是這件事看上去有點超越他現(xiàn)階段的能力,我們都可以鼓勵他去試一試。
所謂的獨立、所謂的成就感,其實都發(fā)生在“最近發(fā)展區(qū)”,很多時候父母的職責就是在生活里、行為中發(fā)現(xiàn)那些孩子可發(fā)展的、可塑的部分!
但很多人,把它們弄丟了。
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少說少插手。雖然比起孩子自己嘗試,家長代勞要省時省力的多。
但養(yǎng)孩子,有些彎路是必須要走的,有些時間是必須要浪費的,有些無用功也是必須要做的。
最好的愛是陪伴左右,護其安全,而不是事無巨細的代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