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沙渓翁朋友發(fā)的黃鶴樓圖片,引起我的一段回憶:
當年市城建委早有重修黃鶴樓的意向,于是任命我為修建黃鶴樓委員會主任。1958年,毛主席在武漢長江大橋上指著黃鶴樓的舊址說:“這里原來有一座黃鶴樓,現(xiàn)在看不到啰!黃鶴樓被戰(zhàn)火毀了,相信以后可以看到一個更好的黃鶴樓。”為了紀念毛主席這段講話20周年,讓毛主席在有生之年看到黃鶴樓,市政府計劃在1978年那段談話20周年時開始修復黃鶴樓。這是開會時大家共同的意見。中央第一次投資90萬元,先解決設計問題。
開始討論修什么樣的黃鶴樓,籌建黃鶴樓委員會辦公室負責搜集歷代黃鶴樓的資料。當時找到的比較突出的式樣有古色古香工筆畫的唐代黃鶴樓,還有清代同治年間黃鶴樓的照片。
在討論重建黃鶴樓的式樣時,主要是我發(fā)表意見。唐代的黃鶴樓是庭院式的,占地面積比較大,有許多亭臺樓閣,但主樓不突出,沒有一個特別雄偉的建筑,沒有鶴立雞群的感覺。從游玩的角度,唐代的黃鶴樓式樣要好些。清朝同治年間的黃鶴樓高大雄偉、氣派,以一個樓為主,附屬的建筑物只是主樓的附屬物,如孔明燈、小亭閣、門樓等都是起襯托作用。同治黃鶴樓在清朝同治年間修建,光緒十年毀于火災。1907年在黃鶴樓原址上修建的奧略樓,1953年因修建武漢長江大橋時被拆毀。我認為黃鶴樓要建成武漢市的標志性建筑,一要雄偉高大,二要交通方便,引人注目。我當時選中了同治黃鶴樓的圖案,與會者都沒有異議。當時提出的建造方案是復古,用優(yōu)質(zhì)木材,再加上彩色水泥,把它做成高大雄偉、古色古香的建筑,盡可能外形接近同治黃鶴樓。中央僅撥款90萬元,建設資金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確定方案以后,要再寫報告要求追加撥款。
另一個問題是選址問題,我提出要盡量建在武漢市的中心和制高點上,一定要交通方便,二要體現(xiàn)黃鶴樓的高大雄偉,一目了然。我向謝滋群匯報了我的想法,謝滋群同意了我的想法,并且提出長江大橋武昌橋頭武漢部隊高炮師守橋部隊的位置(即現(xiàn)在建黃鶴樓的地方)較好。謝滋群和我?guī)状螏说礁吲陉嚨厝⒂^。這個地方屬于軍事用地,當時楊得志(●楊得志:1911-1994,原為濟南軍區(qū)司令員、中共山東省委第一書記、中央軍委委員,1973年底任武漢軍區(qū)司令員)已經(jīng)調(diào)到武漢軍區(qū)任司令員。謝滋群親口對我講過,楊得志當班長時,他是楊得志班里的戰(zhàn)士。當時能讓高炮部隊把蛇山這塊地方讓出來,謝滋群起了很關鍵的作用。
1981年重建黃鶴樓的方案和選址都是我任籌建黃鶴樓委員會主任時決定的。后來修建黃鶴樓的圖案式樣、地點都沒有變,僅建筑材料和我們原來設想不一樣。
當時黃鶴樓沒有動工重建,我認為主要有幾個原因:一是資金不到位,計劃經(jīng)濟年代地方財力有限,一切依賴中央撥款;二是當時國內(nèi)彩色水泥正在研制中,還沒有形成生產(chǎn)能力;三是合適的木材很難一下找到;四是設計工作很難一下完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