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即《老子》,又稱“老子五千文”,是先秦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來被道教奉為最高經(jīng)典。
《道德經(jīng)》的作者姓李,名耳,又名老聃,人們尊稱他為“老子”。據(jù)《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本是周朝管理王室藏書的史官,因目睹周朝逐漸衰微,打算退隱。他離開周朝的京城一路西行,經(jīng)過函谷關時,遇到了關令尹喜。受關令尹喜的囑托,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這就是《老子》五千文。漢代河上公作《老子河上公章句》時,將《老子》分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名為《道經(jīng)》,后四十四章名為《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因此而得名。從唐玄宗時期開始,《老子》又被尊稱為《道德真經(jīng)》。
《道德經(jīng)》是道教的最高經(jīng)典,但又不僅僅是一部道教典籍,它擁有一個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其內(nèi)容涉及到哲學、政治、經(jīng)濟、軍事、管理、文學、美學、修身等各個方面,因此《道德經(jīng)》的思想具有跨越歷史、跨越宗教、跨越文化的永恒價值。
有人說,老子是“中國哲學之父”,那么,《道德經(jīng)》就是中國第一部真正的哲學著作?!兜赖陆?jīng)》的哲學思想圍繞“道”展開。老子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產(chǎn)生的根源和主宰,但“道”是一種混沌的狀態(tài),看不見,摸不著,也無法用語言來描述?!暗馈弊钪匾奶攸c就是自然無為,這也是《道德經(jīng)》一書的主旨。老子把道比作水,因為它像水一樣滋潤萬物,卻又甘居下流,不與萬物爭先;它如水一樣柔弱,卻又能使世界上最堅不可摧的東西臣服;它如江海一樣能包容萬物,因而能使百川歸附,氣象博大?!兜赖陆?jīng)》還包含豐富的樸素辯證法思想,認為善惡、美丑、長短、高下、前后、有無等都是對立的統(tǒng)一,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能存在;事物的矛盾在一定條件下會相互轉(zhuǎn)化,《道德經(jīng)》第五十八章中“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講的就是矛盾存在與相互轉(zhuǎn)化的規(guī)律。
《道德經(jīng)》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無為而治”?!兜赖陆?jīng)》中講無為的地方很多,例如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為無為,則無不治。”第六十章:“治大國,若烹小鮮?!币馑际钦f,治理國家,就好像煎小魚不能常常翻動一樣,不能朝令夕改,否則百姓就會無所適從。老子還描繪出一幅“小國寡民”的理想國圖畫,在這個國度里,人民安居樂業(yè),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來往。
《道德經(jīng)》還包含著很多修身的準則,例如淡泊名利,重視生命。《道德經(jīng)》第四十四章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贝鸢负苊鞔_,那就是生命是第一位的。
由于》道德經(jīng)在中國文化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歷代以來,為《道德經(jīng)》作注解的人很多,上自帝王將相,下至僧人道士,都對《道德經(jīng)》情有獨鐘。如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趙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等,都有御注《道德經(jīng)》流傳至今;歷代學者,像宋代的朱熹、王安石、蘇軾、司馬光,近代的嚴復、魏源等等,可以說,不論他們的思想屬于哪一派,也不論他們的思想是激進還是保守,都不約而同地關注《道德經(jīng)》;甚至那些皈依佛門的僧人,也有不少人曾經(jīng)為《道德經(jīng)》作注解。元代道士張與材說:“《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余家?!笨梢姟兜赖陆?jīng)》受關注的程度之高。
由于為《道德經(jīng)》作注解的人所處時代不同,身份各異,他們的理解角度也不同,有的視之為養(yǎng)生書,有的視之為“君人南面之術”,有的視之為兵書……千姿百態(tài),因此可以說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道德經(jīng)》。在《道德經(jīng)》的眾多注本當中,西漢文帝時期河上公的注本和三國曹魏時期王弼的注本是比較早的,也是最流行的本子。當然,這個“早”也是相對的。隨著出土文獻的不斷發(fā)現(xiàn),《道德經(jīng)》又有了更早的版本。
一種是1973年12月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寫本,共有兩種,分別稱為甲本和乙本。馬王堆是西漢初年的墓葬,由于《老子河上公章句》是東漢時期的人托名河上公所作,所以,帛書《老子》實際上比《老子河上公章句》要早。
另一種是1993年10月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戰(zhàn)國楚墓中出土的竹簡本《老子》,分為甲、乙、丙三組。郭店楚墓是戰(zhàn)國中晚期的墓葬,這說明竹簡本《老子》是戰(zhàn)國中晚期以前的典籍,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版本。由于在古代,一本書從完成到流傳需要較長一段時間,所以可以判斷,《老子》的成書當不晚于戰(zhàn)國初年。這也印證了老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的說法。
《道德經(jīng)》不僅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也是全世界的文化財富。從16世紀開始,《道德經(jīng)》就被翻譯成法文、德文、英文、日文等。到目前為止,可查到的各種外文版的《道德經(jīng)》已有一千多種。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統(tǒng)計,被譯成外國文字發(fā)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圣經(jīng)》外就是《道德經(jīng)》。
摘自《濟世度人——八仙傳說及其啟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