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讀書】
新教育研究院院長、語文特級教師 李鎮(zhèn)西
給學生講清楚“勞動”二字,并非易事。只有讓學生明白了“勞動”的含義、特點及其意義,他們才能夠真正理解勞動,才有助于他們的勞動實踐。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勞動是指“人類創(chuàng)造物質或精神財富的活動”。按我的理解,勞動至少應該有三個特征:
第一是人有意識、有目的的實踐行為。不是所有行為都是勞動,也就是說,勞動必須是勞動者能夠預見或者期待其行為的結果。勞動肯定要“動”,但“動”不等于“勞動”。嬰兒一出生就會動,也付出體力,但顯然不是勞動;動物也要動,但無論動物怎樣“動”都不是勞動,因為沒有目的性。鳥兒筑巢、蜜蜂采蜜等都是一種生物本能,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勞動。
第二是這種實踐行為的過程應該伴隨著體力或腦力的付出,或者是體力和腦力的同時付出。勞動都會讓人感到疲倦,因為消耗了體力或腦力。
第三是這種有著體力和腦力付出的實踐行為,應該有改變客觀現實(環(huán)境和世界)的結果,它能夠創(chuàng)造物質或精神的財富,能夠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工人、農民、學者、科學家、藝術家……他們的勞作創(chuàng)造了財富,為我們提供了物質和精神的享受。勞動不分貴賤,對不同的勞動者都是等值的。
勞動的這三個特征是不能分割的,只有同時具備了這三個特點,才能稱之為“勞動”。由此看來,學生的學習雖然也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行為,而且也伴隨著體力和腦力,但它只是對前人知識的吸收和掌握,并沒有“創(chuàng)造物質或精神財富”,只是為將來的創(chuàng)造做準備。因此,學生學習并不在勞動之列。
勞動的結果應該是創(chuàng)造財富。用什么創(chuàng)造呢?汗水或智慧,汗水和智慧。有的勞動主要是付出汗水,我們稱作體力勞動;有的勞動主要是付出智慧,我們稱作“腦力勞動”。
腦力勞動,主要是指科學家、藝術家、作家、企業(yè)家、政治家、教師、醫(yī)生、律師以及各類學者的研究、探索、發(fā)明、管理、實踐等。它是以腦力消耗、貢獻智慧為主的勞動,其特征在于勞動者在創(chuàng)造性實踐中付出的是智力、科學文化知識和生產技能,故亦稱“智力勞動”。
盡管有“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之分,但這二者在實踐中往往是交叉重疊的,不可能絕對分離。農民在田里種莊稼,難道僅僅是灑汗水嗎?他得琢磨怎么才能把地里的莊稼種得更好;一個環(huán)衛(wèi)工在勞動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如何能夠把地掃得更干凈,更有效率;而科學家在從事研究時同樣會付出沉重的體力。
陶行知先生曾經給孩子寫過一首兒歌——
人生兩個寶,雙手和大腦,
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
手腦都能用,才算是開天辟地的“大好佬”。
在這里,陶行知說清楚了“勞動”分為兩類:用雙手勞動和用大腦勞動。這就是我們大人常說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兩類勞動缺一不可。既要用“手”(體力)也要用“腦”(智慧),如此“手腦都能用”,才能“開天辟地”。
當然,通常情況下,我們用“什么為主”的標準來大體區(qū)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但是一般情況下,我們在單獨說“勞動”的時候,往往特指“體力勞動”。
那么,勞動的偉大意義在哪里?有句話說“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從某種意義上說,勞動創(chuàng)造的財富還包括人類本身?;蛘哒f,人類是勞動創(chuàng)造的最大財富——人類本身也是勞動的產物,因為沒有勞動就沒有人類——這是恩格斯的觀點。在《自然辯證法》中,恩格斯有一句著名的話:“從某種意義上,我們不得不說,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在這里,“某種意義”指的是人類進化的角度。正是勞動促進并最終實現了古猿的上下肢分工,最后鍛煉了人手,發(fā)達了人腦,實現了用火,改造了口腔與牙齒,創(chuàng)造了語言……
但是,盡管人類已經誕生,勞動創(chuàng)造人類的使命并沒有結束。因為人類誕生之后,勞動能夠讓我們更聰明,更富有智慧;通過勞動,我們的思維更敏捷,我們的視野更開闊,我們的認知更深刻,我們的情感更充沛,我們的智慧更豐富,我們的創(chuàng)造更燦爛……可以說,每一次勞動所帶來的科技進步都是人自身向前發(fā)展的標志。僅以近現代為例:通過勞動,我們發(fā)明了電報、電話、收音機,這優(yōu)化了人類的聽覺;我們發(fā)明了電影、電視,這延長了人類的視覺;我們發(fā)明了汽車、飛機、宇宙飛船、人造衛(wèi)星……這拓展了人類的視野、豐富了人類的想象力、刺激了人類的探求欲,增強了人類的肢體功能;我們發(fā)明了計算機、互聯網、人工智能,這更加發(fā)達了人類的大腦……
蘇霍姆林斯基說:“幾十年的學校工作使我確信,勞動在智力發(fā)展中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兒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頭上。”而陶行知先生說得更形象:“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chuàng)造是孫子。”在這里,“行動”(實踐)“知識”(求知)“創(chuàng)造”(發(fā)明)都是勞動。這兩位偉大的教育家,說的都是一個道理:勞動促進了人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從嚴格意義上說,學生學習不屬于勞動,但它具有勞動的某些特點。比如同樣要付出體力與腦力,而且在學習過程中也體現出勤奮刻苦、堅韌不拔的品質,并蘊含著創(chuàng)造的萌芽。這些品質和萌芽,從意義和價值觀上說,與父母的勞動同樣可貴。所以有學者將學生的學習稱作“類勞動”。這種“類勞動”是為將來從事創(chuàng)造財富的勞動做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