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呼吸冥想,感覺身體緊繃,念頭多而雜,注意力無法集中在呼吸上。
身體緊繃,與念頭多雜有關,念頭多雜,是源于心里有事。
之所以說心里有事,跟實際上發(fā)生的事有關系,但最關鍵的是,要看自己如何看待發(fā)生的事。
事多而雜,不在于選擇了什么,而在于為什么做出選擇,做出選擇是為了什么?
選擇,主要源于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如果感覺內在需求大,則說明內在的匱乏感強。
而,內在的匱乏往往并非物質層面,而在于精神層面,或者說是自己“感覺”匱乏,與一般意義上所言的實際匱乏并不是同一概念。
舉個例子來說吧——
最近覺察到自己人際關系,準確地說是“關系一般,活得也一般”的卡點,是因為自己害怕受到傷害,而選擇了逃避的互動方式。
首先,為什么?
我為什么選擇逃避?逃避,是因為害怕受到傷害或者懲罰而做出的選擇。逃避,也是一種選擇,是對自我的一種保護。
其次,是什么?
需要搞清楚自己真正害怕的是什么?是已經發(fā)生的,還是正在發(fā)生的,還是未發(fā)生的?
對我自己而言,我害怕受到傷害而不敢建立關系,是源于小時候的經歷,直接面對時,被自己最在乎的人拒絕而受到了傷害。
于是,形成了錯誤認知:一致性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或感受,是不合理、不應該、不正當、不被允許,不被接受的,就會被拒絕,于是主動關閉了自己的心門,不再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感受和想法。
第三步,是真的嗎?
當搞清楚了“為什么“和“”是什么之”后,需要不斷地確認,這是真的嗎?
回顧過往的經歷,小時候我“感覺”媽媽重男輕女,“認為”自己是受害者,“感覺”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從而“屏蔽”了與父母的連接,選擇消極被動地方式,搜集各種“重男輕女”證據(jù),證明父母不公平,并將這種錯誤認知泛化到家庭之外的家族、學校、社會……
于是,我為自己塑造了厚重的殼,成了契科夫筆下那個“裝在套子里的別里科夫”,成天躲在厚重的殼里,躲在黑暗的角落里自我憐惜。
我完全活在自己“感受”的世界里,時不時地自舔傷口,殊不知,卻在自我傷害。
別人地或許只傷害了你一次,而自己卻一次次傷害著自己而不自知。
再次想起了張德芬老師的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確實,是我把自己裝扮成別里科夫,把所有的愛和溫暖擋在了外心門之外。
從此刻起,我愿意更真誠地打開自己,敞開胸懷擁抱陽光,否則即便陽光灑落在我身上,我依然還是那個穿著防護服的木頭人。
人最終是要活在關系中的,人也注定要在關系的挫折中收獲成長。
#情感寫作小能手# #婚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