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羅列九溫 綱舉目張】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六氣運行而有春夏秋冬。人處氣交之中,六氣未免太過不及,或因氣血陰陽之偏差而受六淫為病。
前賢治溫,散見諸 篇,吾氏分列九溫,而溫病之學說大備。
以初春陽氣始,厥陰行令,風夾溫者為風溫;
春末夏初,陽氣馳張,溫盛為熱曰溫熱;
正夏之時,暑病之偏熱者曰暑溫;
長夏初秋,濕中生熱曰濕溫;
感秋金燥烈之氣曰秋燥;
冬時嚴寒而反溫,陽不潛藏曰冬溫。
此六者乃六節(jié)之溫,按時推病。
至于癘氣流行,多兼穢濁病都如是,若疫流行,名曰溫疫;
諸溫夾毒,穢濁太甚,名曰溫毒;
若人陰氣先傷,又因于暑,陽氣獨發(fā)而病者,名曰溫瘧。
首揭諸溫大綱,二百三十八條,條條辨析,蔚成大觀。
吳氏宗河間三焦病位,囊括六臟六府,自上而下,分論諸溫,眉目清楚,論述精詳。
【 二 寒溫水火陰陽辨】
《難經(jīng)》提出傷寒有五。
古人于傷寒溫病議論多岐,吳氏別出手眼,提出傷寒溫病是水火之別,真知灼見,燭照后學,云;“寒病源于水,熱病之源于火”、“偏于火者 病溫病熱,偏于寒者病清病寒”、“溫熱陽邪傷人之陰,傷寒陰邪傷人之陽,此水火陰陽兩大法門之辨”。
陰陽各造其端,受邪有陰陽,為病亦有陰陽,溫病傷寒豈 可混哉!
【三 溫病起于手太陰】
葉天士有“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zhèn)餍陌敝饔?,吳氏宗其說,也云“凡病
溫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陰”。
手太陰者肺藏,屬金,火可克金,溫邪自口鼻而受,直犯清道,陽氣最善發(fā)泄,陽盛必傷陰,故首遏太陰中之陰氣,而為咳嗽、自汗、 口渴、身熱、尺膚熱等癥。
《素問.平人氣象論》“藏真高于肺,以行營衛(wèi)陰陽也”;“《傷寒論》分營衛(wèi)陰陽,以外感初起,必由衛(wèi)而營,由陽而陰,足太陽由外以統(tǒng)內(nèi),主營衛(wèi)陰陽;
手太陰為華蓋,三才之天,由上以統(tǒng)下,亦由外以包內(nèi),亦主營衛(wèi)陰陽',此以手太陰主營衛(wèi)陰陽,而外感必自皮毛而傷及營衛(wèi)陰陽而言及溫 病始犯手太陰之理;
又云“溫病所受,始于身半以上,多自鼻孔而入,蓋身半以上主天氣,肺開竅于鼻,亦主天氣也”,此言邪之害人,各從其類,陽邪受于陽位, 故“溫病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陰”。
【 四 溫熱與濕溫】
《 溫病條條辨》中,判定溫病有溫熱與濕溫兩大類別。溫病名目雖多,以此攸分。
溫熱乃純陽之證,以陰柔而治陽剛,人多易明,唯濕溫陰陽混雜,雜癥最眾,頗難辨 治,世人多未明。
凡例云“是書雖為溫病而設,如瘧痢疸痹,多因暑溫濕溫而成,不得不附見數(shù)條,以粗立規(guī)?!薄?/span>
言雖如此,全論述濕溫者條文甚眾,治法甚多, 可見濕溫與溫熱為對待溫病,互相發(fā)明,其理愈是明了
【五 溫病治法】
全論以三焦立論,凡屬上焦者,以上焦法治之,中下二焦亦如是,“俾閱者心目了然,胸有成局,不至臨證混淆,有治上犯中,治中犯下之弊”。若詳論治法,要確分溫熱與濕溫。
溫熱治法,始終以救陰津為主?!皽貫殛栃?,.....最善發(fā)泄,陽盛必傷陰”“若留得一分陰液,便有一分生理”。
救陰之法,大至為護陰與養(yǎng)陰二大法門。
護陰即為消除熱邪,保護陰津,養(yǎng)陰即補養(yǎng)滋養(yǎng)陰津,此二法從祛邪與扶正二方面來達到救陰之目的。
若溫邪初犯,傷及手太陰,以辛涼甘潤之法以透邪外出,不可用滋膩以斂邪;肺胃熱盛,以辛涼重劑清熱保津,津傷重者,即入甘寒,若邪熱至極,即取承氣輩泄熱護陰,陰傷重者可和滋養(yǎng)陰液法。
溫熱之證,忌發(fā)汗利小便,苦寒 太過。云“太陰溫病,不可發(fā)汗,發(fā)汗而汗不出者,必發(fā)斑疹,汗出過多者,必神昏譫語”“溫病小便不利者,淡滲不可與也,忌五苓、八正輩”“溫病燥熱欲解, 先滋其干,不得過用苦寒,服之反燥甚”。
上以逐邪為主。若陽邪傷陰重者,即養(yǎng)陰增液以護正。
邪在上中二焦,肺胃津液耗傷立甘寒法;邪熱灼傷肝腎陰津,又立 咸寒甘潤之法,以壯水制火。
為防陰氣之耗散,立酸甘化陰法;
苦可堅陰,又立甘苦合化陰氣法。此四者,為吳氏養(yǎng)陰之心法,常相互為。
溫邪入厥陰,常致神昏 痙厥。在上焦以手厥陰主治,下焦以足厥陰主治。
云“痙厥神昏,舌蹇煩躁,統(tǒng)而言之厥陰證,然有手足之分,在上焦以清邪為主,清邪之后繼以存陰,下焦以存陰為主,存陰之先,邪尚有余,必先搜邪”。中焦府實邪熱鴟張上擾心神而神昏譫語者,即以承氣輩攻泄穢濁”,常用牛黃紫雪輩“芳香化濁而利諸竅,咸寒保腎水而 安心體,苦寒通火府而瀉心用”。
濕溫治法,首重氣化。“蓋肺主一身之氣,氣化濕亦化”,故上焦輕開肺氣為治;“以濕溫較之諸溫病勢雖緩而實重,上焦最少,病勢不甚顯張,中焦病最多”,故中焦治法最眾,辨清濕熱之孰多誰寡,總以升降中焦為定法,開利氣機。瘧痢疸痹四病雖見癥不同,總不出濕邪氤蘊粘膩之病機。
濕邪傷人陽氣,又人體質(zhì)有陰陽,受邪有輕重故特立寒濕一門以“互證濕溫”。
中焦篇云“濕之入中焦,有寒濕有熱濕....其中傷也,有傷脾陽,有傷脾陰,有傷胃陽,有傷胃陰,有兩傷脾胃,傷脾胃之陽者十常八九,傷脾胃之陰者十居一二”,下焦篇云,'濕之為物也....其在人身也,上焦與肺和,中焦與脾合,下焦與少陰癸水合”,故特出辛溫、甘溫、苦溫諸法。可見溫病不可固執(zhí)救陰之法,傷陽者亦應救陽。
【六 上焦證治】
上焦者,肺、心、心包?!爸紊辖谷缬穑禽p不舉”。
風溫、溫疫、冬溫,若邪初傷肺衛(wèi),頭疼、微惡寒、身熱、自汗、口渴者主以辛涼平劑銀翹散,為“風淫于內(nèi), 治以辛涼,佐以甘苦法”,隨見癥之不同,或開胸、或滋液、或利肺、或清火;
輕癥主以桑菊飲而肅肺治咳,邪入氣分即用甘寒法,初入營既用咸寒法;
在血分有動 血之妄者,既去升散之薄荷而入冬地丹皮輩;
肺胃熱盛者既主以辛涼重劑白虎湯,壯火食氣者既加人參益氣。
此開手三法,歷舉辛涼輕劑、平劑、重劑,力避辛溫治溫之害。
上焦營血分之治也甚詳,氣血兩藩取玉女煎之去牛膝走下之物而加咸寒之玄參,以防動血,血從上溢者取法犀角地黃合銀翹散法,總不棄辛涼之法。
邪熱去而未盡逗留胸中,取法梔子湯輩。
溫病應渴而反不渴,舌絳而干為熱入營中治以清營湯,清氣與涼營并舉,以透熱轉(zhuǎn)氣而解。
誤汗而發(fā)斑疹者主以化斑湯救肌表之血燥;用清宮湯咸寒甘苦以救汗出過多神昏譫語之逆?zhèn)鳌?/span>
大頭溫毒,前賢多論及,吳氏化裁普濟消毒飲加化清氣之藥,得輕可去實之妙!
于暑溫上焦之證,除白虎湯法外,立新加香薷飲發(fā)暑邪無汗之表。
發(fā)明“暑兼濕熱,偏于暑之熱者為暑溫,多手太陰之證而宜清;
偏于暑之濕者為濕溫,多足太陰之證而宜溫”。
上焦者,手太陰獨治,傷于濕者肺受之而為表濕,三仁湯輕開上焦肺氣,氣化濕也化,解此二語,濕溫之治思過半矣!
【七 中焦證治】
中焦者,脾與胃?!爸沃薪谷绾猓瞧讲话病?。
諸溫熱中焦之證,以陽明府實證為多,祛邪與安正同施,總不讓邪熱來灼中土,廣擴仲景陽明病治法。
對承氣變證獨出心裁,“陽明溫病,應下失下,正虛不能運藥者新加黃龍湯主之”,調(diào)氣陰,補胃氣,去枳樸之耗液而入姜汁之宣胃陽;
“喘促不寧痰涎雍盛,右寸實大,肺氣不降,宣白承氣湯主之”,見上病下取之巧;
“左尺牢堅,小便赤痛,時煩渴甚,導赤承氣湯主之”,此火府不通二腸同治;
“邪閉心包,神昏舌短,內(nèi)竅不通,飲不 解渴,牛黃承氣湯主之”,此有閉脫之虞,恐消亡腎液而立手足少陰同治法;
“津液不足,水不行舟,間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氣湯主之”,見邪正同治法。
五承氣曲盡承氣之用,為后人楷模。
下后余熱不清仍主以梔子湯輩,熱邪深入血分而發(fā)斑疹者忌用升提、壅補。發(fā)黃者,梔子栢皮、茵陳蒿湯隨表里之不同,因證而 施。
“不渴舌滑者屬濕溫”為辨明溫熱與濕溫兩證之大綱領。
“風溫、溫熱、溫疫、冬溫之在中焦陽明證居多,濕溫之在中焦太陰證居多,暑溫則各半也”為諸溫不同之大關 鍵。
寒濕證病位在足太陰,治以辛苦溫,四逆、白通、五苓、理中諸方隨證而施。
濕溫證為中焦之至緊要關頭,治法以“升降中焦為定法”,柔合宣肺、利濕、清 熱、開竅、通絡等法。
述瘧、痢、疸、痹諸證發(fā)前人之未發(fā),例列新方,寓意深刻,可見神工之巧手!
【八 下焦證治 】
下焦者,肝與腎?!爸蜗陆谷鐧啵侵夭怀痢?。
溫 熱入下焦,多灼傷肝腎陰精。對復脈湯之應用,見吳氏化裁經(jīng)方之妙。
云“溫邪久羈中焦,陽明陽土未有不克少陰癸水者,或已下而傷陰,或未下而陰竭若再下其熱 是速其死也,去參桂姜棗之補陽,加白芍收三陰之陰,故云加減復脈...用古法而不用古方,醫(yī)者之化裁也”。
指出“熱邪深入,或在少陰、或在厥陰,均宜復 脈”。蓋“少陰藏精,厥陰必得少陰精足而后生”。創(chuàng)三甲復脈各盡妙用,謂下后陰虛而滑脫者,一甲養(yǎng)而澀之;陰虛陽不潛藏者二甲養(yǎng)而鎮(zhèn)之;陰虛不能上濟心者 三甲養(yǎng)而濟之。虛風內(nèi)動“以大隊濃濁填陰塞隙,介屬潛陽鎮(zhèn)定”,柔復脈、黃連阿膠湯而制大定風珠方,法眼別具!
陽虛之質(zhì),患溫不可過用寒涼而克伐陽氣,故立半夏、桂枝、小建中湯之救逆法。上述見下焦溫病用藥務必柔潤滋膩為主。
“本論原以溫熱為主,而類及四時雜 感......今臚列四時雜感,春溫夏熱、長夏暑濕、秋燥冬寒,得其要領,效如反掌.....塘之所以三致意者,乃濕溫一證,蓋土為雜氣,寄旺四時,藏污納垢,無所不受,其間錯綜復雜,不可枚舉......其變證也,則有濕痹、水氣、咳嗽、痰飲、黃汗、黃疸、腫脹、瘧疾、淋證、帶證、便血、疝氣、痔瘡、癰 腫等證,較之風火燥寒四門之中,倍而又倍”,“濕溫一證,半陰半陽,而又氤蘊粘膩,不似傷寒之一表即散,溫熱之一清即愈,施治之法,萬緒千端”。對濕溫之 治匠心獨具而盡善盡美,此為吳氏之心法所在!學者宜深究之。
下焦寒濕門用諸熱香藥治疝,也甚精妙。
吳氏雖以溫病名書,而泛及諸雜證治法,實可羽翼傷寒,不獨為溫病專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