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書法大全[3]
文徵明(1470——1559)
尺牘
尺牘
圖片掃描于《中國書法》2004第6期
|
致石門函并感事詩
圖片掃描于《中國書法》2004第6期
小楷書札
圖片由可嘉提供
苦瘍帖 轉(zhuǎn)自中華博物網(wǎng)
釋文:
瘍勢比日稍損,然未能解脫,夜臥不安,兼苦舊逋迫促,情況殊惡。治內(nèi)云云,都無頭緒。承記念諄諄,獨有感藏而已。發(fā)還篆韻,堇(謹(jǐn))已檢領(lǐng),不悉。
徵明頓首
子傳先生至孝
文徵明 楷書尺牘《點閘帖》 故宮博物院藏
文徵明 楷書尺牘《王英去后帖》 故宮博物院藏
文徵明 尺牘《長者帖》 故宮博物院藏
文徵明(1470——1559)扇面
草書扇面(點擊放大)
草書扇面(點擊放大)
文徵明(1470——1559)
草書詩卷
草書詩卷 紙本 縱26公分 橫487公分 上海博物館藏 (點擊放大)
文徵明狂草,世不多見。這幅文徵明自作七言律詩《八月六日書事》二首;《秋懷》二首,均見載于《甫田集》卷八。系指當(dāng)時討中寧王朱宸濠叛亂一事。從這幅作品我們可以看出文徵明草書學(xué)張旭、懷素狂草書體,筆法恣肆,跌宕起伏富有節(jié)奏。筆勢圓轉(zhuǎn)自若,瘦硬通神。特別是其中有幾個字占滿一行,極盡馳騁之能事。而作品中也出現(xiàn)章草筆法,如“書”、“外”最后一點,顯得筆意飄逸。
文徵明(1470—1559)
草書詩卷 紙本 縱29.5厘米,橫133.4厘米。無錫市博物館藏 轉(zhuǎn)自《書法》2006年第4期
|
文徵明《草書詩卷》,紙本,縱20.9厘米,橫11厘米。書于世宗嘉靖八年(1529年),時年60歲。文徵明草書師法懷素、黃庭堅而能遺其貌,取其神。本卷草書,點畫蒼勁有力,結(jié)體開展奔放、張弛有致,整幅作品上下呼應(yīng),左右映帶,血脈相通,氣貫神溢,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佳構(gòu)。
(本版圖文資料由king_wgx提供)
點擊右鍵逐頁下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釋文:湖光披素練。野色漲青煙。一雨樹如沐。千林花欲燃。僧歸白蓮社。人載木蘭舡(同[船])。行樂須春早。山頭有杜鵑。笠澤雨初收。沿澗弄小舟。浦窮天忽展。日出水爭流。窈窕穿桃塢。縱橫見橘洲。浮來青百疊。仿佛鏡中漚。嘉靖己丑春盡日。書于停云館中。徵明。
文徵明(1470——1559)
行書手卷
行書手卷
長 335厘米,高26厘米,紙本 西安碑林博物館藏
文徵明《觀李成之寒林平野圖后長歌》卷 42.5x1722.6
此為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明謝時臣、文徵明《倣李成寒林平野文徵明題長歌合卷》,尺寸分別為42.5x159.2, 42.5x1722.6 。
謝時臣(1488-1567后),吳人。善山水,得沉周法。文徵明(1470-1559),長洲人。詩文書畫并佳,畫師沉周,為明四大家之一。時臣攜紙向徵明索書,徵明於觀毛氏藏李成之寒林平野圖后書題長歌,時臣藏之十二年,至嘉靖丁未(1547年)方追仿作圖以配。畫中古干蕭瑟,云煙縹緲,溪澗潺流,皆出李成一系之法。徵明行書,大將五寸,出自黃庭堅風(fēng)格,惟筆力稍弱。
聲明:以上資料轉(zhuǎn)自
臺北故宮博物院網(wǎng)站。
文徵明手扎
致補庵函一
致補庵函二
致補庵函三
致民立函
致石壁函
致石門函并感事詩一
致石門函并感事詩二
致石門函并感事詩三
致石亭函一
致石亭函二
致石亭函三
致文學(xué)函
致芝室函
致子重函一
致子重函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