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664---710)唐初詩人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儀陜州陜縣人,因與被廢太子謀反,處死。婉兒隨母鄭氏成為宮廷內的奴隸。上官婉兒十四歲時,顯露才華,受武則天重用,專事起草詔書。中宗李顯復位后,封為女官昭容。曾建議擴大書館,廣招學士,倡導賦詩,以善詩為時尚。據(jù)記載,常替皇帝和皇后作詩,也就是她寫詩署上皇帝或皇后的名字,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槍手”,詩才了得。以后,臨淄王李隆基發(fā)動政變,和韋后同時被殺。
據(jù)《唐詩紀事》記載:一年正月晦日(三十日),中宗游長安的昆明湖,在湖岸上搭起彩樓,命隨行的百官各賦詩一首,由昭容選一首佳作,作為新曲詞。群臣賦詩后,昭容攜詩稿登彩樓,大臣均集樓下。昭容將落選的詩拋下,紙片飄飄,官員各自找到自己的詩收起來。最后,只剩下沈佺期、宋之問的詩沒丟下,又過了一段時間,一紙忽忽悠悠飄下,官員爭著取看,是沈佺期的詩:
奉和晦日幸昆明湖應制⑴
法駕乘春轉,神池象漢回。⑵
雙星移舊石,孤月隱殘灰。⑶
戰(zhàn)鹢逢時去,恩魚望幸來。⑷
山花緹 騎繞,堤柳幔城開。⑸
思逸橫汾唱,歡留宴鎬杯。⑹
微臣雕朽質,羞睹豫章材。⑺
昭容對沈詩的評語是:沈、宋兩詩才勢均力敵,難分高下,只是沈詩尾聯(lián):“微臣雕朽質,羞睹豫章材?!痹~氣已盡,顯得萎靡。而宋詩呢:
奉和晦日幸昆明湖應制
春豫靈池會,滄波帳殿開。⑻
舟凌石鯨度,槎拂斗?;?。⑼
節(jié)晦蓂全落,春遲柳暗催。⑽
象溟看浴景,燒劫辨沈灰。⑾
鎬飲周文樂,汾歌漢武才。⑿
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⒀
昭容接著評判:宋詩尾聯(lián)“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痹娏∨e,余韻悠長。兩詩相比較,宋詩略勝一籌。
【注釋】
⑴奉:就是“捧”字,意思是雙手捧著皇帝的原作;和:就是照樣做一首詩;晦日:每月最后一天,前面不標明月份,就是正月;幸:就是皇帝到某處就是某處的榮幸;昆明池:在長安東南。
⑵法駕:天子的車馬,借指天子;神池:昆明池;漢:銀河;這兩句是說春天隨皇帝游覽昆明池,船劃過鯨魚、牽牛、織女石刻象,好象從銀河回來一樣。
⑶雙星:牽牛、織女星;牽牛、織女的象是用石頭刻成的,這里雙星、孤月代指昆明池。移:改變。這兩句用了典故。當年漢武帝開鑿昆明池時,掘到池底黑泥,問東方朔。東方朔說:天地大劫將盡,就會發(fā)生大火,把一切東西燒光,叫做劫火。這是劫火后遺留下來的殘灰。
⑷鹢yì:船,古人鹢鳥于船頭,故稱船為鹢,又稱鹢首,戰(zhàn)鹢,就是戰(zhàn)船。漢武帝開鑿昆明池就是用來訓練水兵的。恩魚:據(jù)說漢武帝曾救過一條魚,后來在昆明池旁得到一對夜光珠,是大魚報恩獻給他的。宋之問詩的結尾也用了這個典故。
⑸緹tí:橘紅色的絲織品;緹騎jì:古代宮廷的前導和隨從的騎士,因著黃赤色的衣服故名緹騎。繞:彎曲;這兩句是說游覽的隊伍一路有山花相伴,楊柳繞城,沿池堤一直延伸遠方。
⑹思:思緒;逸橫:橫逸,縱橫奔放;汾唱:漢武帝曾和大臣們乘船游覽于汾河之上,自己作了《秋風辭》這首著名的歌。鎬杯:周武王建設了鎬京(今陜西長安),與群臣宴飲。
⑺雕朽質:孔子曾批評他的學生宰予白天睡覺是:“朽木不可雕也?!贝藶樽灾t之詞;豫章材:豫章是一種高大的喬木,其材為優(yōu)良的建筑材料。這兩句是說我已經(jīng)老朽了,跟那些優(yōu)秀的人才比較起來感到慚愧。
⑻豫:參與;靈池、滄波:均代指昆明池;這兩句是說春天參與了昆明池的游覽盛會。
⑼凌:臨近;石鯨:昆明池中有石刻鯨魚,又牛郎、織女石像分立于昆明池的東西兩則;槎Chá:木筏,這里就指船;這兩句說乘船繞過石鯨,劃過牛郎、織女石像,仿佛從銀河回來一樣。
⑽節(jié)晦:(游湖)這一天是正月三十日;蓂Mì:班固《白虎通*符瑞》中說有一種瑞草,長在臺階下,每月一天長出一片莢,到月半共長十五莢,十六日開始每天落去一莢,月大則莢落盡,月小則留一莢。一莢就稱為一“蓂”。詩中說“蓂全落”,可知是三十日。后一句是說春氣還未來,只是暗暗催楊柳發(fā)芽。
⑾象溟:當年漢武帝開鑿昆明池是按溟(北海)樣子興建的;看浴景:看落日的景色。下一句同沈佺期詩的“隱殘灰”的典故。
⑿周文樂:原本是周武王建設了鎬京(今陜西長安),與群臣宴飲。因下一句用“漢武”,以免“武”字重復,改用“周文”,古詩中常有的事。下一句可參看沈詩的解釋。
⒀參看沈詩“恩魚望幸來”句。
宋之問的詩比沈佺期的詩好,除了結尾好之外,章法上也比沈詩要好。施蜇存著《唐詩百話》中有精辟的分析:“為皇帝晦日游昆明池而作詩,題材中主要部分當然是皇帝、晦日、昆明池三項。宋之問這首詩就使用了與此三者有關的典故。”1—4句寫游昆明池;5—6句寫晦日;7—12句寫皇帝。沈佺期的詩在扣題上有缺憾,沒有寫晦日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