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前幾天有一個媽媽在群內說自己的兒子被學校開除了。
詢問原因,她隱隱約約提到幾點:
因為自己常年外出打工。
幾乎沒有跟孩子一起相處過。
孩子很小的時候孩子是奶奶帶的,后來寄養(yǎng)在了姨媽家里。
這幾年又夫妻離異,丈夫幾乎沒有再管過兒子。
看到這樣的家庭情況,我們可想這個母親的難過。
但也要體味到孩子處境的不易。
這個媽媽還一直抱怨說青春期為何這么可怕。
因為以前兒子可是很乖很乖的。
在很多的父母眼里,青春期好像是猛獸一樣。
把自己曾經(jīng)的“乖寶寶”給吃了。
可是,每個父母本身都經(jīng)歷過青春期。
你當年又是什么樣的情況?
仔細想想,孩子身上就有你自己當年的影子。
而你也許如同當年自己的父母那樣。
有的問題是一時的情緒沖動。
但很多時候,卻早已在幼兒時期就埋下了種子。
也有很多的媽媽跟我說過自己的擔憂。
就是自己到了孩子的青春期,還能不能管好孩子呢?
答案是肯定的:只要真正把握住了孩子成長,并且你在不斷學習進步的話。
能管好。
個體心理學給我了我們一束光:青春期只是每個人必經(jīng)的一個成長階段,我們不相信成長中某一階段或者某種處境會改變一個人。只是,一個人在過去形成的性格在某一個時期,在一種新的環(huán)境下暴露出來而已。
所以,當孩子青春期或者成年后出現(xiàn)了問題。
與其說是青春期綜合癥或者孩子不爭氣。
不如說是之前早已埋下的問題在此時爆發(fā)了而已。
我們很多人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就沒有變過多少。
很多時候能感覺童年的那個自己就在身邊。
其實,我們的孩子也一樣,他們一直是那個自己。
在他們漫長而又如此短暫的童年里,行為習慣在快速地成形。
心理上的變化更是劇烈無比。
他們要從嬰兒期走到幼兒期,再進入青春期。
進入學校,進入社會,挑戰(zhàn)無處不在。
在這條成長之路上,荊棘遍地。
父母的有效陪伴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
可我們還有太多的父母不是這樣認為的。
他們覺得孩子小,不懂事,沒意義。
記得以前在聚會的時候,有一個還沒做爸爸的朋友聽說我在自己帶孩子。
他就說我這這樣做難以理解。
因為孩子這么小,你對他好,他也不知道。
而且也記不住。
他的論點是:“你能記住4歲前,甚至7歲前發(fā)生的事嗎?”
大伙愕然,因為真的記不住多少。
可是,記不住不等于沒發(fā)生。
往往是那看似混沌的階段,奠定了天地的基礎。
也就是那記憶里空白的幾年,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基礎。
英國有一部非常牛的紀錄片。
一共拍了50年才拍成。
1964年,拍過007的英國大導演邁克爾·艾普泰德開始記錄14個7歲的英國小孩,每隔7年就會找到這些孩子,拍下他們的最新狀況,于是就有了《14Up》、《21Up》、《28Up》、《32Up》、《42Up》,《49Up》,直到2013年孩子都成了《56Up》里的老年人。
講述了14位孩子從7歲到56歲的人生經(jīng)歷,默默追問決定人生的答案。
我們看著片中的主人公,看到他們從小開始,慢慢變老,看他們努力奮斗,看他們徒勞掙扎。
從他們的身上,我們多多少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這部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窺見到普通英國人的人生。而那些人的人生無不證實了導演最初的推測:幼時的家庭影響對孩子的一生來說,是難以磨滅的。
每一集影片都以一句話開篇:“讓我?guī)б粋€孩子到七歲,以后隨你怎樣帶,隨他怎樣長,他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已是注定。”
我們中國古話說:“三歲看七歲,七歲定終生”,同樣的道理。
有太多人曾幻想“如果我能回到過去,我會……”如果,如果,再多的如果也是空談!
也有很多的父母一直在抱怨說,我的孩子問題太多,自己感到手足無措。
不要等孩子的性格習慣已經(jīng)成形了,你才來教育自己的孩子,那時候,他已經(jīng)不是你的乖寶寶了。
而且真的到了青春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
幼時接受的教育決定了真正的起點。
在這部紀錄片里,有一個叫Paul的孩子。
他住在一個沒有人管的寄宿學校里。
那時候的夢想就是少挨打,不要被老師罰站。
小小的年紀充滿了憂傷和無助。
他成年后雖然也找了很多工作,卻頻繁地失業(yè)。
到晚年時,也只能在妻子幫工的養(yǎng)老院謀得一份小小的修理工的雜差。
他到底是因為幼時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而造成的自卑,還是因為天生性格怯懦而造成的少毅力?
不得而知。
7歲的孩子大部分都天真浪漫,可是上層階級讀私立學校的小孩Andrew和JOHN已經(jīng)每天在看《金融報》或者《觀察家》了,他們明確知道自己會上哪個高級中學然后上牛津大學然后成為著名律師著名人物之類。
中產(chǎn)階級的男孩也有一些夢想。
反對種族歧視,到哪里上學讀書,有個什么職業(yè)。
而在窮人區(qū)貧民窟上寄宿學校的底層階級的孩子。
甚至談不上什么夢想,有人希望當馴馬師賺錢,有人希望能有機會見到自己的爸爸。
吃飽飯少罰站少被打這也成為了他們的愿望。
在他們56歲的時候,當年那幾個7歲上私立學校的孩子已經(jīng)按照既定路線上了牛津大學畢業(yè)然后都做了著名律師,過著上層社會的優(yōu)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
他們的孩子也無一例外地走著父親的老路,好中學好大學好工作。
中產(chǎn)階級的男孩子有三個也上了大學,第一個bruce牛津大學數(shù)學系畢業(yè)后成為了一個中學教師,按照他的理想幫助窮困地區(qū)的學生,后來回到英國在一個普通的公立學校教書,過著平淡也還安靜的生活。
而那幾個來自底層社會階級的孩子,他們年老以后,都當了一堆孩子的爺爺奶奶,而他們的孩子極少能上到大學,做著都是普通的服務性工作。
比如修理工、保安之類,他們自己常與失業(yè)相伴,如果沒有好的社會制度,他們其實處境堪憂。
本來導演的初衷是想批判英國社會凝固化的階級: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
可是,這個過程卻不禁讓深思。
這樣的差距是從何處開始拉開的?
為人父母的自己,不禁心頭一緊。
因為除去社會板塊固結的客觀原因之外,家庭和父母的主觀作用不容忽視。
而后者握在自己的手中。
父母能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他們的時間,還有自己的努力。
現(xiàn)實的世界,很少有童話出現(xiàn)。
不可能真的能像童話故事里的灰姑娘一樣,搖身一變就成了公主。
影片中的一位主角在56歲時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勉:
“父母能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他們的時間,陪伴他們成長這很重要。”
你看,不論貧窮富有,這都是你可以給予自己孩子的付出。
導演邁克爾說,觀察這14個孩子的成長軌跡,既“有趣”又“令人心寒”。有些人很早就對人生、對社會有一定的認知和遠見;有些則一輩子每天都忙著為當天的生計操心。
14個孩子中,有兩三個算依靠自己的努力奮斗,躋身真正中產(chǎn)或準精英階層。就讀公立學校的布魯斯考上了牛津。出身北部約克郡農(nóng)莊的尼克,成為一名核物理學家。
這應該是值得每一個父母為之振奮的。因為努力奮斗,還是有機會突破的。
有一個現(xiàn)實很重要:我們不能否認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不同的家庭條件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
作為父母,我們當然要努力,努力生活的更好,努力能夠給孩子更好的成長條件,這樣孩子才有更多的機會。
就好像很多人父母說的,做不了富二代,努力做富一代吧
父母更努力
孩子更有機會
個中滋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會
一起努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