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做股權激勵,老板把股份分出去,目的是希望吸引并留住優(yōu)秀人才,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可有時候愿望是美好的,結果卻是骨感的,有些股權激勵最終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這是為何?針對這個問題,小時請教了時代浙商戰(zhàn)略合作伙伴、中國股權激勵第一機構——榮正咨詢的合伙人桂陽老師。
在桂老師看來,股權激勵后沒有起到效果,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對股權激勵認識不夠全面
很多企業(yè)家覺得股權激勵不就是把股份分出去嗎,員工應該高興才對?實際上不是這樣的。首先股權激勵不是一股就靈,企業(yè)家更多要考慮企業(yè)自身情況,對發(fā)展前景是否樂觀?勞資雙方是否有信任基礎?管理團隊是否勝任?薪酬體系是否相對公平?這些都會影響最終的執(zhí)行效果。其次股權激勵是一項很細的工程,執(zhí)行前后需要把可能會出現(xiàn)的狀況考慮周全。
二、股權激勵方案沒有考慮資本因素
有些企業(yè)的股權激勵方案做得很“漂亮”,洋洋灑灑,但卻忘記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沒有把資本的因素考慮進去。實際上,股權激勵應該是人力與資本結合。當然這里面有無奈的地方,很多企業(yè)家才剛剛接觸資本,基礎知識薄弱,不熟悉資本市場游戲規(guī)則,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牽扯利益太多,無法周全
股權代表利益,有利益就可能有沖突,誰來分?分給誰?分多少?不患寡而寡不均,本來好好的一件事情,如果大家覺得分配不公平,最終的效果就會打折扣,不過還好,一般這樣的事情由第三方機構來做,會顯得客觀一些。
四、機構不同,效果不一樣
能做股權激勵的機構很多。人力機構能做,他們的方案中的薪酬體系會很完整,但很難會考慮資本因素。券商、律所等中介機構也能做,資本市場的設計是他們所擅長的,但缺乏的恰恰是人力機構的那點細膩。所以在尋找第三方機構時,就要選擇人力與資本方面都擅長的。
其實,股權激勵是們學問,企業(yè)情況不同,制定的方案也不一樣,當然,如果你有股權激勵的打算或者在執(zhí)行中有不清楚的地方,請?zhí)砑由蛩扇A老師的微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