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自在人
“自在”一詞,本為佛家語。進(jìn)退無礙,隨心所欲,謂之自在。它是諸佛菩薩具足的無上功德(故佛亦稱自在人,觀世音又名觀自在),沙門僧伽追求的理想境界,亦是凡夫俗子向往的生活狀態(tài)。
自在有物的自在和心的自在。“自在飛花輕似夢”、“自在嬌鶯恰恰啼”,還有《窮爸爸富爸爸》里講的“財富自由”理念,都是物的自在。然而,現(xiàn)實(shí)生活中,當(dāng)你擁有了豪車廣宅,踏遍了千山萬水,嘗遍了珍饈美味,閱盡了人間春色,為什么還是郁郁寡歡、悶悶不樂呢?原因是你只是獲得了物的自在,而沒有獲得心的自在。
只有獲得心的自在,方為自在人。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之所以不快樂、不自在,不是因?yàn)槲覀儞碛械奶伲且驗(yàn)槲覀兿胍奶?。從而欲壑難填,逐物迷己,心隨境轉(zhuǎn),永遠(yuǎn)不得自在。
禪門中有這樣一則公案:
一日,有源律師問大珠慧海禪師:“和尚修道還用功否?”
師曰:“用功。”
問:“如何用功?”
師曰:“饑來吃飯,困來即眠?!?div style="height:15px;">
問:“一切人總?cè)缡牵瑤熡霉Ψ???div style="height:15px;">
一個秀才,到廟里去拜訪一位禪師。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老禪師。到了廟里,秀才與禪師一邊品茗,一邊聊天。梵唄聲聲,茶香裊裊,很是愜意。秀才冷不丁地冒出一句:“什么是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
秀才接著說:“今天在來的路上,我看到一頭牛被繩子穿了鼻子,拴在樹上,這頭牛想掙脫繩子,到草地上去吃草,可是,牛的鼻子被繩拴著,吃不著,就圍著這棵樹不停地轉(zhuǎn)圈子,您是怎么知道我看到的那件事情,而且知道原因是繩子沒有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