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字俊卿(1842-1927) 近代出杰出書畫家。初名俊,字倉石,一字昌碩,號缶廬,又號苦鐵、破荷、大聾人。浙江安吉人。曾經(jīng)做過清末的安東(今江蘇漣水縣)知縣。工花卉,有獨特的風格。致力于傳統(tǒng)的金石碑刻的研究。畫花卉、竹石、山水、佛像等均參用書法,以金石篆籀之趣作畫,不守繩墨,古味盎然。時與趙之謙同繼“揚州八怪”畫風,并有所發(fā)展。下筆如風雨,布局新穎,筆力蒼簡、渾厚、取材也有獨到之處。所取題材,多為人之習見,常畫牡丹、葡萄、紫藤、葫蘆、荷花、秋葵、菊花等等。千紅萬紫,惹人注目。作品具有渾厚俊勁、墨色華滋、風韻有致格調(diào)清新的風格。又善篆刻,初學浙派,后參以石鼓文,匯集秦、漢、宋、元以及明、清諸家之長為一爐,更有所獨創(chuàng)。獨往獨來,一空依傍,與趙之謙、吳讓之時稱鼎足。
吳昌碩最擅長寫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響最大,由于他書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及章法、體勢融入繪畫,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他自己說:“我平生得力之處在于能以作書之法作畫?!彼3S米P寫梅蘭,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筆力老辣,力透紙背,縱橫恣肆,氣勢雄強,布局新穎,構(gòu)圖也近書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的格局,或作對角斜勢,虛實相生,主體突出。用色上似趙之謙,喜用濃麗對比的顏色,尤善用西洋紅,色澤強烈鮮艷。
名重當時的畫家任伯年對吳昌碩以石鼓文的篆法入畫拍案叫絕,并預言其必將成為畫壇的中流砥柱。吳昌碩作畫用“草篆書”以書法入畫;線條功力異常深厚。雖然從狀物繪形的角度看其線條的質(zhì)感似乎不夠豐富、切實,但恰恰是舍棄了形的羈絆,吳昌碩的繪畫才步入了“意”的廳堂,從而形成了影響近現(xiàn)代中國畫壇的直抒胸襟,酣暢淋漓的“大寫意” 表現(xiàn)形式。
吳昌碩繪畫的題材以花卉為主,學畫較晚,40歲以后方將畫示人。前期得到任頤指點,后又參用趙之謙的畫法,服膺于徐渭、朱耷、揚州八怪諸畫家的畫藝,從中受惠甚多。他酷愛梅花,常以梅花入畫,用寫大篆和草書的筆法為之,墨梅、紅梅兼有,畫紅梅水分及色彩調(diào)和恰到好處,紅紫相間,筆墨酣暢,富有情趣,曾有“苦鐵道人梅知己”的詩句,借梅花抒發(fā)憤世嫉俗的心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