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云龍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陽,是為顓頊。唐《索隱》注:黃帝立四妃,元妃嫘祖生青陽及昌意,次妃方雷氏女曰女節(jié)。
方雷氏根自神農(nóng)氏,源于姜姓,是炎帝神農(nóng)氏八世孫。神農(nóng)時代指早期的農(nóng)耕時代,發(fā)源于姜水,神農(nóng)氏炎帝是指神農(nóng)氏時代后期,以神農(nóng)氏具名,由神農(nóng)血族長任諸侯國君,直至神農(nóng)氏炎帝榆罔,而方氏的祖先方雷氏姓姜,是炎帝神農(nóng)氏的后裔,故方雷氏姜姓。
羌族是中華民族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與華夏族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歷來沒有理清它們究竟是什么關系?
《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有明確記載:黃帝(次妃方雷氏)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是為犬戎。犬戎乃西戎種名,亦名畎夷、畎戎、昆夷、西羌。
一、西戎的演變
1、三苗君與丹朱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舜言于堯,流放四兇,三苗在江、淮、荊州數(shù)為亂,遷三苗于三危,以變“西戎”,放歡兜于崇山,以變“南蠻”,“西戎”、“南蠻”之名首見《史記》引于《尚書》。
《山海經(jīng)·海外南經(jīng)》載:“歡頭國在其南,其為人,人面有翼。袁珂注:或歡兜國,《舜曲》、《孟子》、《淮南子》皆言歡頭國,或歡朱國,當是丹朱國,歡頭即歡兜,乃堯之子,任司徒,堯以歡兜不肖,以天下讓舜,三苗君同情歡兜,堯使舜殺三苗之君,使后稷放歡兜于丹山,以丹朱是為“南蠻”?!秴问洗呵铩ふ兕惼穲蚺c三苗君戰(zhàn)于丹水之浦。人因道謂:“堯殺長子”?!肚f子·盜跖》:實則丹殺兵敗以慚,乃自以為有罪,因自投南海而死,堯憐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其后,丹朱三苗之裔皆在此繁衍,后世以為子違父命,故稱“南蠻”。
2、堯流四兇為后世議非。
《尚書·皋陶漠》:皋陶和禹在帝舜面前討論治理天下的事情,皋陶說:啊,應該慎重地進行自我修養(yǎng),凡是都要有長遠考慮,要寬厚地對待九族的親屬,這樣民眾就會勤奮起來輔佐你。禹說:“呀,誠然像你說的這樣,但是真要做到這地步,連舜帝都會感到困難哩!既然能識別人才的智慧,又能夠給民眾恩惠。那還怕什么歡兜,又何必流放三苗,又何必畏懼那些長于流言巧語的諂媚奸佞之人呢?
這段對話,說明堯舜的流放對策是多么不得人心呀!
鯀是帝顓頊的子孫,降居在古蜀而生禹,鯀在其家鄉(xiāng)善于治水,帝堯委以重任,命鯀治水很有成效,故《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云:“禹鯀是始布,約定九州?!滨呏嗡泄?,封為諸侯,因道堯失論,被舜殛鯀于羽山。《呂氏春秋·行論篇》云:堯以天下禪舜,鯀為諸侯怒堯曰:“得天下之道者為帝,得地之道者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不以我為三公,以堯為失論,欲得三公,恕甚猛獸,比獸之角,能以為城,舉其尾,能以為旌,仿佯千野以患帝,舜于是殛鯀于羽山,副之以吳刀,故疏者云;比怒甚猛獸,比獸之角,能以為城,舉其尾,能以為旌之鯀,其斗爭之志亦堅,神力亦偉矣,禹定九州為帝,鯀雖被殛于潛淵,此一斗爭則終于勝利,其為民望之高因可見也。
兩千年以后,屈原在《楚辭·天向》中云:“應龍何畫”疏者云:禹治洪水時,有神龍以尾畫地,導水所注,當泱者,因而治之,乃應龍助禹治水是黃帝之遣,避免同鯀流放殛殺也。
堯以為流放四兇,排除異已,可以高枕無憂,其實,實得其反。
高明的君主,廣安撫,慎征討,禹道九州,導九川,于是九州攸同,四奧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滌原,九澤既賦,被堯流放到西戎的三苗,圣人諭為“三危既度,三苗大序”。安居樂業(yè),可謂太平盛世。故《湯誥》曰:“古禹皋陶久勞于外,其有功于民,民乃安,東有江,北有濟,西有河,南有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后稷降播,農(nóng)殖百谷,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后有立?!?/p>
三苗世居析支洮、岷、茂、北川之地,北川有猿王洞穴,繁殖生息,綿延千里,故《史記·大宛列傳》記載:“昆侖其上有醴泉,瑤池西王母所居?!薄妒酚洝で乇炯o》:周穆王西巡狩,見西王母,樂而忘歸?!渡胶=?jīng)·西山經(jīng)》記載:“西山之西,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
巍巍昆侖,西戎之域,西王母穴處,有瑤池、晶宮,為世人向往的西方極樂世界。
《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記載:“有軒轅之國,江山之南棲為吉,不壽者乃八百歲”。這段經(jīng)文的關鍵詞是:“江山”二字?!敖敝傅氖恰搬航?;“山”指的是“岷山”。大意是:軒轅之國,即軒轅之丘,位于岷江流域,岷山的南進,這里環(huán)境優(yōu)美,沒有兇夭,可以長壽,是人類居住的好地方。即今天的九寨溝、黃龍寺一帶,現(xiàn)為世界景區(qū)旅游圣地。
周穆王閔文、武之道缺,作《冏命》,耀德不觀兵,西戎氏來朝,固其有以御,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自是荒脂者不至。周幽王無道,嬖寵褒女,偏立太子被西戎殺于驪山之下,平王辟西戎,遷都洛邑。西戎之威震懾華夏。
六、西戎與西羌
西羌者,種族名,住岷松茂諸地,古為西羌所居,北川有禹穴。《后漢書》云: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堯放四兇,遷三危,變?yōu)槲魅?,羌姓之別也。
三苗者,古國名,《史記》注云:三苗國在荊淮一帶,其種不一,自唐虞時即自號三苗,三者,約數(shù)之辭,非必僅三種也。
犬戎者,西戎種名,亦名吠夷,又名昆夷,《漢書》注引《山海經(jīng)》:黃帝次妃方雷氏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是為犬戎,方雷氏乃炎帝之裔,炎帝姜姓。姜字從羊、從人,故西羌為西方牧羊人。
三、大禹與羌族
1、大禹與羌族是同父異母嫡親宗親。
《史記·六國年表》記載:禹興于西羌。有人說大禹是羌族,非也。
《史記·五帝本紀》云: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顓頊,顓頊之父白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為正妃嫘祖之玄孫。
《漢書》注引《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記載;犬戎之父曰弄明,弄明之父曰融吾,融吾之父曰苗龍,苗龍之父曰黃帝,為次妃方雷氏之四代玄孫。大禹與羌族乃同父異母嫡親宗親,而并非羌族。
2、大禹是華夏始祖。
禹治水有功,受舜禪,國號夏,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舜名重華,舜讓位于禹,為表舜德、禹功,故稱中國為華夏,禹定九州,疆域遼闊。當商周分裂之際,而四周之地為西戎、北狄、東夷、南蠻所有。故《尚書》云:“華夏蠻貃,罔不率俾?!逼湟馐牵何覈鴿h族,舊居蠻貃之中,自稱華夏,僅指黃河下游流域而言,即所謂之中原。
3、氐、藏與羌的關系
氐西戎也,《詩經(jīng)》云:自彼氐羌,因種異名。藏族是羌族的分支,與氐族相同。
作者:四川鹽亭嫘祖文化研究會顧問
原政協(xié)特約文史研究員
四川鹽亭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辦公室顧問
2012年12月25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