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公就是范蠡,春秋時期越國的大政治家。在越國被吳國滅亡時,是他提出降吳復國的計策,并隨同越王勾踐一同到吳國為奴,千方百計謀取勾踐回國,成為輔助勾踐滅吳復國的第一謀臣,官拜上將軍。但當勾踐復國之后,他了解勾踐是一個可以共患難但不能同安樂的人,于是他急流勇退,毅然棄官而去。
首先他到了齊國,改名為鴟夷子皮。他在這里既經(jīng)營商業(yè),又從事農(nóng)業(yè)和牧業(yè)。很快就表現(xiàn)了非凡的經(jīng)商才能。他的行為使他獲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為幾千年來我國商業(yè)的楷模。
他提出一套“積貯之理”。這就是在物價便宜時,要大量收進。他說“賤取如珠玉”,即像重視珠玉那樣重視降價的物品,盡量買進存貯起來。等到漲價之后,就盡量賣出。“貴出如糞土”,即像拋棄糞土那樣毫不可惜地盡是拋出。
《陶朱公經(jīng)商十八法》
生意要勤快,切勿懶惰,懶惰則百事廢。
接納要謙和,切勿暴躁,暴躁則交易少。
價格要訂明,切勿含糊,含糊則爭執(zhí)多。
賬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則資本滯。
貨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則查點難。
出納要謹慎,切勿大意,大意則錯漏多。
臨事要盡責,切勿放任,放任則受害大。
用度要節(jié)儉,切勿奢侈,奢侈則錢財竭。
買賣要隨時,切勿拖延,拖延則機會失。
賒欠要識人,切勿濫出,濫出則血本虧。
優(yōu)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則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則托付難。
貨物要面驗,切勿濫入,濫入則質(zhì)價低。
錢賬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則弊竇生。
主心要鎮(zhèn)定,切勿妄作,妄作則誤事多。
工作要細心,切勿粗糙,粗糙則出劣品。
說話要規(guī)矩,切勿浮躁,浮躁則失事多。
陶朱公《商訓》
能識人。知人善惡,賬目不負。
能接納。禮文相待,交往者眾。
能安業(yè)。厭故喜新,商賈大病。
能整頓。貨物整齊,奪人心目。
能敏捷。猶豫不決,終歸無成。
能討賬。勤謹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因才四用,任事有賴。
能辯論。生財有道,闡發(fā)愚蒙。
能辦貨。置貨不苛,蝕本便經(jīng)。
能知機。售貯隨時,可稱名哲。
能倡率。躬行必律,親感自生。
能運數(shù)。多寡寬緊,酌中而行。
陶朱致富《十二戒》
勿鄙陋,勿虛華,勿優(yōu)柔,
勿強辨,勿懶惰,勿固執(zhí),
勿輕出,勿貪賒,勿爭趣,
勿薄育,勿昧時,勿癡賃。
一、《三謀》:
《人謀》
用人要正,忠奸定興廢。 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 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
處事宜靜,浮躁誤事多。 言行宜和,和氣能生財。 做事宜勤,懶惰百事廢。
《事謀》
用度宜儉,奢華財源敗。 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 貨期要準,馬虎失信用。
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機。 進貨要嚴,濫入貨價減。 出納要謹,潦草差錯多。
《物謀》
優(yōu)劣要清,混淆耗損大。 存物要整,散漫難查點。 價格要明,含糊多爭執(zhí)。
賒欠要審,濫出虧血本。 帳目要清,糊涂弊端生。 查帳要勤,懈怠滯本金。
二、《三略》:
《貨略》、《價略》、《市略》
積著之理,務完物,審貴賤,無息幣。
范蠡說的“三略”是聚財?shù)脑恚麣w納為三點:務完物,審貴賤,無息幣。意思是說,貨物的品質(zhì)要完美,要注意價格變化規(guī)律,莫要使貨幣停止流動。
務完物是《貨略》的核心,他說:“以物相貿(mào)易,腐敗而食之貨勿留,無敢居貴。”
審貴賤是《價略》的核心,價格問題頗為復雜。范蠡主要強調(diào):“論其有余不足則貴賤之。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范蠡說的價格原理,就是貨物供求關(guān)系的有余與不足;他指出了價格變化中物極必反的規(guī)律,“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乃是范蠡經(jīng)營商業(yè)的名言。
《市略》講資本金營運策略。范蠡的“無息幣”就是說貨物、資金都要不停地循環(huán),運轉(zhuǎn)。他說,如此“則幣欲其行如流水。”幣即錢,錢即泉,川流不息,乃至大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