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生來都是原創(chuàng)、孤品,父母需要做的,只是去發(fā)現和尊重孩子的天賦秉性、興趣特長,幫助孩子成就他最好的自己……
了解寶寶與同伴交往的發(fā)展階段和特點
2歲以前:不太會“和別人一起玩”
通常,寶寶在0-2歲時,還不太會真正和別人一起玩。在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玩的時候,寶寶可能觀察爸爸媽媽怎么玩,或者模仿爸爸媽媽怎么玩。當你把兩個同齡的寶寶放一起,他們通常是自己玩自己的。
3歲:“平行游戲”階段
3歲的寶寶開始關心同伴,喜歡和別人在一起玩的感覺,比如輪流玩一個東西,喜歡觀察別的寶寶怎么玩。這個階段我們稱之為“平行游戲”,因為他們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合作游戲。比如,一個寶寶在搭積木,另一個寶寶也在搭積木,他們會互相觀察,但是通常不會合作搭一樣東西。
4歲以后:“合作游戲”階段
4歲的寶寶開始體會到和小朋友一起游戲的快樂,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合作游戲”。他們可以遵守某個游戲的規(guī)則,像丟手絹這樣的游戲,寶寶必須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才能完成。再比如,他們會合作,用積木搭成一個很大的房子。寶寶們享受有規(guī)則的游戲所帶來的樂趣,也知道照顧別人的情緒,學會適當地禮讓。在游戲的互動過程中,寶寶的社會性得到飛躍式發(fā)展。
5 歲的寶寶社會性發(fā)展飛速, 更加能夠合作,并且他們對“朋友”這樣的概念有了更多的理解。
觀察寶寶屬于哪種交往類型
每個寶寶都不一樣,要懂得尊重個體差異,不能期望每個寶寶都非常外向。在寶寶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時候,請仔細觀察,你的寶寶是怎么發(fā)起互動的?又是怎么回應的?
社交積極者
這類寶寶常常發(fā)起和他人的互動,而且會積極回應他人發(fā)起的互動。這樣的寶寶可分為三類: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自如地和他人互動;和同齡人互動好一些;和成人(如老師)互動好一些。
觀察者
這類寶寶一般不發(fā)起和他人的互動,雖然他們會回應他人發(fā)起的互動,但他們常常像一個圈外人,游離于同伴間互動和集體活動之外。這樣的寶寶,多給一些機會和時間,他們和成人的交往會比較容易一些,但是和同齡人的交往可能會相對難一點。
獨行者
這類寶寶喜歡自己玩,對和他人互動不感興趣。當然,如果他們需要什么東西或有什么事情,會主動發(fā)起和他人的互動。但是對于他人發(fā)起的互動,他們經常性的不理不睬。
社交消極者
這類寶寶比較少見。他們既不發(fā)起互動,也不回應,對他人的游戲絲毫不感興趣。這樣的寶寶,父母要特別關注,要花很多精力去幫助他們和別人交往。
教育叮嚀:切忌給寶寶貼標簽
內向外向是我們描述人格的兩個面,并沒有哪個更好的意思。寶寶發(fā)展有個體差異性,父母切忌給寶寶貼上“內向”這樣的標簽。
3策略引導寶寶和同伴交往
1.做“介紹人”,引寶寶參與互動
你可以做寶寶加入一項活動的介紹人,帶動別的寶寶與自己的寶寶互動,最后自己退出。
夏天,鄰里間的幾個寶寶在玩水,他們的水桌里有各種玩具,勺子、杯子、水果等。小樂在旁邊看著,不知道怎么加入。
媽媽看到后,拿來一個娃娃,對大家說:“看,我們有一個娃娃。她剛剛起床,要洗個澡。小樂,過來給娃娃洗個澡?!毙愤^來,拿起一個杯子給娃娃洗澡。
小伙伴們都很高興。媽媽把娃娃給了其中一個寶寶,說:“你來拿住娃娃吧?!蹦莻€寶寶拿住娃娃,小樂繼續(xù)給娃娃洗澡。又有一個寶寶拿來一個瓶子,給娃娃頭上倒洗發(fā)水。小樂就說:“好,現在該給娃娃洗頭發(fā)了。”
他們就這樣玩起來。媽媽完成了把寶寶引入一個活動的任務,慢慢地退出了這個活動。如果寶寶們停止了和小樂的互動,媽媽可以再次介入,或者在這個游戲里加入新的元素。
2.在家和寶寶預習游戲
有的游戲有一定的規(guī)則,比如捉迷藏的游戲,去捉的這個人必須要靜止在一個地方,不能偷看,數到10或20,才可以去找藏起來的人。爸爸媽媽可以在家和寶寶先玩這個游戲,熟悉規(guī)則,那么等寶寶和別的小伙伴一起玩的時候,就會比較容易。
再比如過家家的游戲,爸爸媽媽也可以在家和寶寶一起玩,分配角色,理解這些角色都要做什么事。下次寶寶和別人一起玩時,會更好地遵守規(guī)則,理解角色并執(zhí)行這些角色的任務。這樣寶寶會比較自信,甚至還會擔任起分配角色這樣的“領導”角色。
3.提供促進互動的玩具或游戲活動
可以經常邀請寶寶熟悉的小伙伴來家里玩。準備一些相同或類似的玩具,這樣的玩具可以推動寶寶和別人一起玩。
寶寶都喜歡玩水,可以給寶寶一大盆水,和幾個類似的船和杯子。婷婷本來在一個人玩,當她發(fā)現別的寶寶把船裝滿水,沉下去,倒出水,又浮起來。她覺得非常有趣,正好她手里有和其他人一樣的玩具,她就模仿起別人的舉動了,也來裝水倒水。玩得高興了,就不由自主地加入群體,她會去要求 “我們換個船吧”或者“我們讓船排隊”。
溫馨叮嚀
注意玩具的數量
邀請別人來家里玩,準備的玩具數量不要太多但是也不能太少。玩具太多,寶寶們會各自玩自己最感興趣的玩具;玩具太少,那就會引起寶寶之間搶玩具的沖突而不是合作地玩。
準備同一主題的玩具
如果請別的小朋友來家里玩,可以安排一些同一個主題的玩具。這樣兩三個寶寶可以就同一主題玩上一段時間,也有利于他們互動。
【專家談】
接納孩子本來的樣子, 而不是你想象中的小孩,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家長都至關重要,心中期待的完美小孩會令你看待孩子時,眼中永遠是各種問題、不滿意,自己就會產生煩躁、焦慮等諸多不良情緒。這些負面情緒不僅會使自己失去平常心,孩子更是能感受到你的情緒及對他的不滿,這會令他沒有安全感、不知所措、越來越沒有自信,就真的會做什么都畏手畏腳
孩子只有從父母那里感受到真正的愛和接納,才會更好的建立安全感,不用再花更多的精力去反復試探父母對自己的關注和討愛上,而是放在內在自我成長中。相信自己是可愛的、被愛的,才會更有自信……
如果覺得孩子在某些方面有問題, 不要單從孩子身上找原因,而是應該深挖問題的源頭,通常都能從自己身上找到原因
如覺得孩子內向,那家長是外向開朗的人么?
平時帶孩子出去玩的多么?還是整天蝸居在家抱著手機或電腦?
出去的時候是喜歡去人多熱鬧的地方,帶著孩子和別人家的小孩、家長打成一片?還是每次都單獨帶著孩子去僻靜沒人的地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