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知產(chǎn)生的偏見,是很可怕的。
前些天,一位定居澳洲的親戚,回國探親。
當聊到部分外國人對于中國社會發(fā)展的誤會時,這位老長輩無奈又可笑的說到:
“部分外國人看多了功夫片,除了以為中國人都會功夫外,還認為國人還在留辮子呢!”
想不到,世界之大,竟還有如此井底之輩。
話說回來,茶界當中,這樣極度無知的言論,同樣不少。
“白茶在過去根本沒人喝,都是半賣半送?!?/p>
“白茶現(xiàn)在炒作得太厲害了,以前哪里有這個茶?!?/p>
“白茶就是綠茶漂白得來的,屬于變異品種,根本不能喝?!?/p>
……
茶圈當中,如此的偏見言論,其實和“中國人還在留小辮”想法,并無分別。
早在千年之前,在宋徽宗的年代里就有提到對白茶的贊美:
“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p>
可見,歷史上的白茶,又怎么可能無人問津?
《2》
白茶究竟起源何時?
目前茶學界存在不同的觀點。
但無可否認的是,在六大茶類當中,白茶的制茶工藝尤為簡樸。
不揉捻,不殺青,只經(jīng)過萎凋和干燥得來。
有的專家學者認為,白茶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神農(nóng)嘗百草時期。
由于上古時代,制茶技術尚未發(fā)展和普及。
將茶樹嫩芽細葉采下來后,通過自然攤晾,讓茶葉內(nèi)部的水分大部分脫離,達到干燥可儲存的狀態(tài)后,就能成為白茶的雛形。
茶青鮮葉采下后,不經(jīng)過多人工干預,采用自然晾青的方式,與現(xiàn)代白茶制成工藝的“萎凋”,有異曲同工之妙。
傳說中,神農(nóng)嘗百草,遇茶得解。
茶的起源,最初是作為藥用。
由于茶樹的萌發(fā)嫩芽具有季節(jié)性,為了隨時都能喝到茶,將采集來的茶樹幼嫩茶葉,經(jīng)過曬干后收藏起來,這便是茶葉加工的開端。
曬干晾干,是古老的制草藥方法。
時至今日,不少山區(qū)生活的人們,依舊會采集部分的野生草藥,曬干后收藏起來,用作煮涼茶消暑或是以備頭疼腦熱等身體小毛病的不時之需。
可見,最早的茶與藥,并不分家。
茶學界專家陳椽教授認為,“從白茶的制作工藝里,可以看出制茶起源的影子。”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楊文輝教授同樣持相似觀點,認為中國茶葉生產(chǎn)史上最早發(fā)明的不是綠茶,而是白茶。
可見,追溯其白茶的原始起源,可與茶葉的最早產(chǎn)生合為一體!
《3》
唐宋時期,白茶進一步發(fā)展。
茶界內(nèi)廣泛認可的白茶最早文字記載,為茶圣陸羽在《茶經(jīng)》里提到的,“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p>
茶學專家陳椽教授在《茶業(yè)通史》書中指出:“永嘉東三百里是還,是東(南)三百里之誤。南三百里屬于福建福鼎地區(qū)(唐為長溪縣轄區(qū)),系白茶原產(chǎn)地?!?/p>
陸羽在《茶經(jīng)》里提到的白茶山,即指的是太姥山。
據(jù)考證,“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原文并非陸羽所言,而是引自《永嘉圖經(jīng)》,可惜的是,這本成書于隋朝的圖經(jīng),今已失佚。
但這可以更好的證明,最早有關白茶的文字記載,在隋朝以前就已出現(xiàn)。
宋代之后,白茶的歷史發(fā)展,則更進一步。
北宋開寶末年(公元975年),滅南唐,收北苑。
據(jù)《宣和北苑貢茶錄》載:“太平興國初(公元976年)特置龍鳳模,遣使即北苑造團茶,以別庶飲,龍鳳茶蓋始于此?!?/p>
北苑貢茶作為宋代的貢茶,主產(chǎn)區(qū)在古代建安縣吉苑里,即今天的福建建甌市境內(nèi)。
提起宋代茶葉的發(fā)展,就不得不提宋徽宗趙佶與白茶的一段佳話。
《大觀茶論》里,宋徽宗如是贊美白茶,“其條敷闡,其葉瑩薄。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p>
翻譯成白話,說的是(白茶)它的枝條柔軟容易鋪散開,且它的葉片呈現(xiàn)輕薄瑩潤的質(zhì)感,如美玉般的顏色。
宋徽宗這番贊美白茶的話,當代被不少商家誤導,用作安吉白茶(浙江所產(chǎn)綠茶)的宣傳詞,其實這不符合史實。
首先,宋代的貢焙在福建北苑,作為皇帝的宋徽宗不太可能喝到除貢焙以外的茶。
其次,安吉白茶屬于炒青綠茶,而宋代的殺青方式只有一種——蒸青。
可見,宋徽宗所言的白茶,確切所指的是福建當?shù)厮a(chǎn)的白茶。
白茶的最早淵源出自太姥山,除了《永嘉圖經(jīng)》和《茶經(jīng)》里記載的“白茶山”文字記錄外,太姥山當?shù)剡€留有相傳是太姥娘娘手植的福鼎大白茶原始母樹綠雪芽古茶樹。
茶界泰斗張?zhí)旄O壬凇陡=ú枋房肌芬晃闹刑岬剑骸鞍撞璧闹圃鞖v史先由福鼎開始,之后傳到建陽的水吉,再傳到政和。以制茶種類說,先有銀針,后有白牡丹、貢眉、壽眉;先有小白,后有大白,再有水仙白。”
當年,白茶傳到政和后,政和茶作為北苑貢茶的附庸,一同進貢給朝廷。
政和的得名,還離不開宋徽宗對白茶的鐘愛。
公元1115年,當時政和縣還叫關棣縣,宋徽宗喝了關棣縣進貢的茶銀針后,龍顏大悅,將年號“政和”賜予關棣縣,從此關棣改為政和。
政和,由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為數(shù)不多以茶得名的縣市。
《4》
明清時期,白茶文字記載進一步豐富。
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陸應陽《廣輿記》載:“福寧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綠雪芽?!?/p>
自古名山出名茶,終年多云霧繚繞的太姥山,不僅風景秀麗,名茶同樣美名遠揚。
明萬歷四十四年《福寧州志·食貨·貢辨》載:“芽茶84斤12兩,價銀13兩2錢2分;葉茶61斤11兩,價銀1兩4錢7分9厘。”(福寧州:今福建寧德,轄福鼎縣)。
這段記錄,可以說明到了明朝時期,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進一步發(fā)展,福鼎茶人把制造白毫銀針的芽茶收購價格與制造葉茶的白牡丹價格區(qū)別開來。
而在明朝田藝蘅《煮泉小品》贊道:“芽茶以火作者為次,生曬者為上,亦更近自然,且斷煙火氣耳。生曬茶淪之甌中,則旗槍舒暢,清翠鮮明,尤為可愛?!?/p>
這里“清翠鮮明”的芽茶,指的是白毫銀針。并且明確指出,以日光萎凋生曬芽茶為最佳。
明朝時期留下許多文獻資料很好地佐證福鼎悠久的產(chǎn)茶歷史。
到了清代,養(yǎng)分充足,功效頗多的白茶,更是在民間受到了廣泛歡迎。
在福鼎當?shù)?,不少人家里會藏上一些老白茶,以備不時的牙齦腫痛,防暑消炎,頭疼腦熱等身體小毛病之需。
白茶簡樸自然的工藝保留下大量的有益物質(zhì),使其經(jīng)久耐泡,清逸鮮爽。
白茶內(nèi)部水浸出物豐富,相對較低的多酚含量和較高的氨基酸含量成就了較低的酚氨比值,從而造就了白茶滋味最是淡雅清醇。
曼妙雋永的白茶,受到不少文人雅士喜愛。
清代名人周亮工在《閩小記》中載:“白毫銀針,產(chǎn)太姥山鴻雪洞,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藥。
《5》
縱觀近代,白茶具有百年輝煌的出口史
談及近代福建的茶葉對外貿(mào)易,可以追溯回1860年的五口通商時期。
在此之前,茶葉出口口岸,均設在廣東。
當時對外出口的茶葉品種主要是綠茶、紅茶以及烏龍茶。
尤其是紅茶,因備受英國人的追捧,長久來都屬于當紅的爆品。
而白茶,在當時作為小眾茶類,也于1890年(光緒十六年)開始悄然進入歐洲人的生活。
隨著一戰(zhàn)的爆發(fā)以及紅茶產(chǎn)區(qū)和工藝的影響,外銷茶界老大紅茶的地位受到了影響,市場因此萎縮。
此消彼長間,白茶以新貴之姿,迅速的在外銷茶中占領了一席之地。
到了1924年,隨著歐洲時局的短暫穩(wěn)定,白茶的出口量快速攀高。
根據(jù)史料記載,1926年出口到德國的白毫銀針收購價,每噸高達6520銀元。
在高收益的驅動下,福建白茶產(chǎn)量大幅增長,迎來了空前的發(fā)展。
在當時,賣白茶,制白茶也因此成為最新最時髦的擇偶標準,民間編了這樣的諺語:嫁女不慕富貴郎,只問茶葉與銀針。
而國內(nèi)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福建白茶的生產(chǎn)出口出現(xiàn)了首個低潮期,這個時期全國茶葉產(chǎn)量大量銳減。
直至新中國成立后,白茶產(chǎn)量逐步復蘇。
1986年后,隨著政策的開放,大批的茶企投入到白茶對外貿(mào)易當中,促進了白茶的發(fā)展繁榮。
由此,形成了近代來白茶墻里開花墻外香的局面。
《6》
近年來,白茶在國內(nèi)市場受到日愈廣泛的歡迎。
口感滋味好,功效價值高的白茶,市場受眾群體廣泛。
白茶“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美名,更是弘揚遍了大江南北。
質(zhì)樸天然,淡雅清醇,鮮香淳和的白茶,迎來了復興。
正如民族復興路那般,走過艱辛坎坷,終將迎來曙光。
白茶復興之路的背后,是茶文化的回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