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朝元老馬文升
(一)
馬文升(1426—1551),字負圖,號約齋,又號三峰居士,晚年更號友松道人,漢族,明末鈞州(今禹州市)觀耜園村人。景泰二年(1451)進士及第,官至兵部尚書、少師兼吏部尚書等職,官居一品。去世后贈特進光祿大夫、太師,謚號端肅。
馬文升在明朝居官五十六年間,先后輔佐了代宗朱祁鈺(景泰)、英宗朱祁鎮(zhèn)(天順)、憲宗朱見深(成化)、孝宗朱(同虱)樘(弘治)、武宗朱厚照(正德)五個皇帝,所以被稱作“五朝元老”。
明代后期,在禹州城內南大街,為他樹立了一座跨街牌坊,該坊通高約十二米左右,東西橫跨寬約八米左右,四柱三間,在四柱的南北兩面。各置一抱鼓石支撐著柱體。中間及兩側間的坊頂,分別用相應的三塊青石,仿明朝宮殿建筑式樣,雕成五脊四面坡,單檐簡瓦坡式。坊頂之下,坊額之上,雕飾仿木結構斗拱。斗拱下中間坊額:南面是“五朝元老”,北面為“昭代名臣”。馬文升去世后,其族人在城北門外路西約五十米處,建馬文升祠一處,祠內有馬文升塑像肅然靜坐。在潁水北岸石人崗南坡,建有馬文升陵園一處,面積一百二十畝。
今朱閣鄉(xiāng)馬墳村便因此而得名。陵園四周用磚砌成圍墻,內墻為城垛式,看去似城池的縮影。陵園留有三門,皆為過洞形,進深一間,洞頂為歇山單檐九脊四面坡式。陵園內的祭堂、廊房、洞頂皆用琉璃瓦蓋頂。頭門有石刻的俑、猴、羊、馬、侍人等雙雙對立,造型生動,雄偉壯觀。墓冢高大,周圍蒼松翠柏,遮天蓋地。
(二)
馬文升是禹州歷史名人,《明史》中有傳。禹州地區(qū)有很多關于他的民間傳說。譬如:城隍訴苦、土地神掃地、仁義巷、無梁廟、智斗汪太監(jiān)、降生、挪梁、進貢、住店、八士坊等。
說什么馬文升降生時,州官給他站崗;從小上學時,就能驅使城隍神像搬家;能讓土地神給他看“毛蛋”(用線纏的球);“毛蛋”丟了,就罰土地神去云南掃地;他還利用修無梁(糧)廟、挪“梁”、進貢,戲弄皇帝,讓皇上給禹州百姓免糧。原來有一條街住著王、張兩家,互侵地皮,使街道變成了窄胡同。張家與馬天官有親戚,狀告到馬文升那里,想叫馬文升給他撐腰。馬文升說:“千里告狀為一墻,讓他五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照天官的話辦了。王家為馬天官的寬懷仁厚所感動,竟把墻向后挪了一丈。從此兩家和好,窄胡同變成了寬街道,街名“仁義巷”。馬天官死后,皇帝賜他一個金頭,葬時四門出靈,等等。
(三)
馬文升于明景泰二年(1451年)中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巡按山西、湖廣等地,頗有政聲。天順七年(1463)提升為福建按察使。成化元年(1465)明憲宗朱見深即位,擢文升為南京大理寺卿。此時,因朝廷政治腐敗,民變迭起,固原一帶滿四叛亂,憲宗命文升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陜西,與總督項忠、劉玉等共同領兵鎮(zhèn)壓,生擒滿四,斬首七千六百余級,俘獲男女二千六百名。所以,陜西人唱戲把馬文升畫成白臉。
成化八年(1472),蒙古族叛亂,馬文升督兵追至黑水口,生擒平章鐵烈孫,戰(zhàn)功顯赫??墒?,因宦官汪直與總制王越互相勾結,據(jù)為己功,反誣馬文升虛報戰(zhàn)功。憲宗不明真象,給予馬文升以“表奏不實,停俸三月”的處分。成化十一年(1475)春,文升任“三邊”總制。此時,遼東地區(qū)軍事緊急,明憲宗又命他出任總督遼東軍務。文升親自“制五花營、八陣圖以訓士卒”,因此士氣大振,在遼東連戰(zhàn)連捷,還朝后升為兵部左侍郎,食二品俸祿。后因汪直耍弄手段,上書憲宗,誣陷“文升行事乖戾,禁邊人市農器,致怨叛。”將文升罷官入獄,充軍重慶。直至成化十九年(1483),汪直事敗,文升才得以昭雪。成化二十年(1484),馬文升恢復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之職,仍然巡撫遼東。至此,文升三次出任遼東皆樹偉績,在遼東各界人士中有很大影響。成化二十一年(1485)升為右都御史,督理漕運兼巡撫鳳陽等地。當年冬季升為兵部尚書。當時,憲宗朱見深重用方士,欲求長生不老。方士李孜省恐懼馬文升剛直不阿,便在憲宗面前進讒言,結果文升又被降職,調南京任兵部參贊機務。
弘治元年(1488),明孝宗朱樘即位。孝宗為太子時,就曉得文升的名聲,即位之初,便召文升回家,拜為左都御史。并在文華殿召見他,賜給他大紅金織衣一套,以資褒獎。
弘治二年(1489),馬文升為兵部尚書兼提督京營軍務,對眾將校進行嚴格考核,革去了無能力的冗官三十余人。于是遭到這批人的怨恨和攻擊。有的人夜間將弓箭藏于文升門外,企圖進行暗殺活動;有的書寫誹謗信件,射入東長安門外,對馬文升進行誣陷威嚇。孝宗一方面下令錦衣衛(wèi)對壞人進行緝捕,一方面配給文升騎士十二名進行護衛(wèi)。文升謝絕了孝宗為自己安排的保安措施,向孝宗提出辭職退休,孝宗不允。時逢占城國(今越南南部和柬埔寨的一部份)被安南國(今越南北部)侵占去了五個州的土地,占城國向明王朝求救,朝廷眾議不決。文升立即會同禮部,對兩國進貢使臣,陳述利害,曉知大義,促使安南國歸還侵略占城國的土地,使兩國又恢復了正常關系,后來文升的繼母趙夫人去世,他在家守喪未滿,孝宗即詔他復職,并累進官職為太子太保。文升在滿七十歲時,又上表乞請退休,仍然未被應允。
弘治初年,賦稅徭役日重。當時中州每年有五六萬人治河,山東、河南修復決口的苦役不下二十萬。加上建造湖廣、江西和山東等七大王府,總計苦工不下百萬人之多。文升向孝宗痛心陳述:老百姓的賦稅徭役,沒有比現(xiàn)在更重的了。他建議孝宗要嚴令各部,節(jié)省開支,減少民工,限制隨意向百姓索稅。特別著重指出,各王府興建工程應馬上停止,讓老百姓休養(yǎng)生息。
弘治十一年(1498),文升又加官為少保兼太子太傅。弘治十五年(1502)七月初三日,南京、鳳陽等地大風大雨,江河橫溢,樹倒屋塌,船只飄沒,人葬魚腹,災情罕見。文升上書萬言,為民請命。孝宗言聽計從,委以重任。弘治十六年(1503),馬文升之妻史夫人卒,孝宗不僅派人前往府中吊唁,并且由國家出錢為其妻辦理營葬。這時文升年已八十,遇事侃侃而談,未見少衰,只是兩耳已聾,腿腳不利,和皇帝一起議事時,孝宗需大聲再呼告之,并且經常命太監(jiān)攙扶文升上下臺階。
弘治十八年(1505),文升主持吏部考查朝中官員,果斷地淘汰去不稱職的無能官員二千余名。當年五月孝宗謝世,文升仍堅持孝宗生前旨意,把原來的傳奉官七百六十三人,除保留十七人外,其余盡行淘汰。同時,又把靜海河一帶的皇家莊園,改為收租形式,分給農民耕種,導致了文升與太監(jiān)的矛盾更加尖銳。明武宗朱厚照即位,改元正德(1506)。文升第三次上表要求退休,皇帝仍然不準。其時,朝廷更加腐敗,宦官專權。文升不忍大明江山喪于宦官之手,竭力推薦鈞州同鄉(xiāng)劉宇為右副都御史。誰知劉宇是個卑膝的奴才,入朝后便與宦官勾結,賄以萬金,遂轉兵部尚書,并參與劾(hé核)奏文升“老不任職”等,這對文升刺激很大。他心灰意冷,懊喪已極,于正德元年(1506),先后連上二十一道表章乞求歸里。武宗無奈,只得準其所請。此時,文升已八十一歲。
在文升辭朝后,太監(jiān)劉瑾更加恣意專橫,其死黨焦芳代文升為吏部尚書,陷害大臣許進和雍泰等,并以此二人乃文升在朝時提拔重用之人,于正德四年(1509),將文升削秩除名(開除公職)。文升氣憤交加,于正德五年六月八日去世。享年八十有五,葬于州北大隗山麓。
馬文升死后二個月,太監(jiān)劉瑾被捕入獄,奸黨垮臺。馬文升和許進、雍泰冤案也很快得到昭雪,恢復三人官職,并追贈馬文升為“特進光祿大夫、太傅,謚號端肅。”嘉靖初又加贈馬文升為“特進左柱國、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