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會把類似的評語當做褒獎來給孩子不斷地洗腦,久而久之孩子變得驕傲同時又很脆弱,并且對于努力、勤奮、奮斗的理解也出現(xiàn)了偏差。找不好自己的定位而變得盲目自大。
其實,不是說我們給孩子鼓勵和肯定,孩子接收到父母的肯定和欣賞,就會變得積極向上的、
1、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傲自負
2、孩子變得越來越不愿意努力
其實很多孩子都不存在智力上的因素,來妨礙他們學好,但他們?yōu)槭裁淳褪遣缓煤脤W習呢?學習好的好處一言難盡。但是學習不好,在學齡期帶來的困擾,那更是一言難盡啊。
孩子們?yōu)槭裁匆屪约禾幵谶@種困境之中,還不愿意去改善呢?
因為把孩子困在這種境況里,絕大多數(shù)都不是智力問題,也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心理訴求。
這其實是互動的結(jié)果。那就是:
“很努力有風險?!?/strong>
有一位高三的學生,她馬上要高考了,她在父母的要求下,因為考前焦慮,沒有辦法好好集中精力學習。去做心理咨詢。
在咨詢中她說,她之前學得挺好的,要是可以按照她之前的節(jié)奏,她應(yīng)該可以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學。但是現(xiàn)在覺得自己腦子轉(zhuǎn)不動了,腦海里被很多亂七八糟的事情占據(jù),別的同學現(xiàn)在都在爭分奪秒,高效學習,而她卻在浪費時間,效率低下。
覺得自己不能進入理想中的大學了,以后也交不到高質(zhì)量的朋友了,也不好意思和班上成績好的學生玩耍了。
咨詢師問她,她理想中的大學是哪里?她說是清華。
繼續(xù)問她,她歷史成績中最好的一次是什么名次,可以上清華嗎?她說,最好的一次是校40名,差清華十幾個名次。
通過一些探索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生病,需要看心理醫(yī)生了,是因為她需要來防御一下,我可能馬上要面臨的對自己的失望。
所以這種時候,孩子的問題,可以理解成一種獲益行為。
生病把她和理想化的自己,隔開一點。不是我達不成理想,不是因為我沒有能力,是因為我生病影響了我。如果不是這樣,我就可能達成理想。
經(jīng)常會有家長們,為孩子安排了各種各樣的后路,如果考不上好高中好大學就安排出國,如果回來找不到工作,就安排進自己的單位。
有些家長會有些驕傲地說,我給孩子后面的生活道路,都鋪好了。哪怕他混得再差,我都能保他這一輩子生活吃穿不愁。
但是他們很多時候,又對孩子的現(xiàn)狀很不甘心,我的孩子應(yīng)該不會是這樣的,他應(yīng)該更努力更上進更有成就。那才像是我生的。
父母內(nèi)心有多少的糾結(jié)和煎熬,孩子心中一點也不會少。
我們很多時候,可能意識不到,在生活的互動中,我們到底給孩子傳達了什么信息。
如果我們總是要為孩子做那么多善后的安排。毫無疑問,這個孩子在你心中是弱的,是沒有能力的,是不能靠他自己征戰(zhàn)四方的。
孩子很快就知道了,自己在父母心目中是什么樣子。父母這種無時無刻的投射,孩子不可能不接招。所以當我們覺得孩子是弱的時候,孩子很難從父母那里獲得力量感,獲得去嘗試和努力的勇氣。更何況面對挫敗的能力了。
矛盾的是,我們又抑制不住地對孩子有更多更高的期待。
孩子接受了我父母覺得我不行之后,他的力量品質(zhì)會受到損失,他被反復暗示:他很多事情都做不好,這是一種彌散在他生活各處的一種感覺,甚至很多人成年之后,明明很多事情做得挺好的,但是我不行的那個感覺依然如影相隨。
而在現(xiàn)實層面,孩子又要去面對父母對我有很高期待的這個事情。
孩子就會有自己的辦法,他對自己有一個理想化,這個理想化用來應(yīng)對我不行。他會營造我其實很不錯來拒絕去面對我其實不太行這件事。
對于一個覺得自己可能不行的孩子來說,挺聰明就是他積極想營造的感覺,是他理想化的部分。不努力就是對他內(nèi)心那個“你不行”的防御。
這樣他或許會被父母嘮叨,被老師說教,在學業(yè)上不能全力以赴,也沒有很好的學業(yè)成績。但是他內(nèi)心安全了。因為這些都是不努力的結(jié)果,我本人還是非常聰明的,非常棒的。
但是如果真的努力了,結(jié)果還是不好,那就糟糕了。那就等于你不行這件事情被實錘了。孩子一定會想辦法避免這個事情發(fā)生。
問題又來了,父母為什么要向孩子傳達這種信息呢?覺得孩子很弱,很需要父母的照顧。同時又渴望他成龍成鳳。
從現(xiàn)實層面來說,希望孩子發(fā)展順遂,有所成就,是所有父母的期望。這個部分好理解。
那為什么很多父母又會把無能投射給孩子呢?
這就是父母親要面對的一個問題了,是什么原因讓我們覺得孩子是弱的?不能信任這個小生命他有力量,可以自己欣欣向榮。
是我們內(nèi)心有個孩子需要父母親的幫助和支持,但是總是等不到?
還是其實一直以來自律上進,是因為自己也想要軟弱,想要放松,但是沒有機會?
還是內(nèi)心脆弱的我們,需要一個更脆弱的孩子?
還是一個弱的孩子,才不會離開父母,我們就不用面臨和孩子的分離?
還是其他的什么原因?這就不知道,不清楚了。需要我們自己去覺察,去探索,去解決。
那么家長正確的做法應(yīng)該是什么樣呢?
別讓他們被我們的某些需求困在這里。忘記了原本自己也有羽翼。
久伴計劃
微信號|jbjihua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