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變本質上就是一個輔政大臣突然發(fā)動兵變,消滅了之前掌權長達十年的另外一個輔政大臣。而曹魏的皇帝曹芳被架空,也已經(jīng)十年了。在此期間,皇帝并沒有對作為權臣存在了十年的曹爽集團做出任何有效的反抗。而在高平陵之變后,就更加不可能了。
曹家的人分為內外兩層。首先當然是曹操的子孫,也就是曹魏政權內部在血緣上和皇帝最近的這些宗室,其次是外圍宗室,也就是曹真曹爽夏侯玄這種曹操的堂兄弟的后裔子孫。
因為曹操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曾經(jīng)在曹丕和曹植之間猶豫過,曹丕并不是唯一的人選,而且曹丕在曹植的競爭壓力下,處境一度非常危險,所以曹丕在繼位以后對自己的同胞兄弟們采取了非常嚴密的防范措施,不僅沒有絲毫權力,實際上就是軟禁在各自的封地。
曹叡繼位后,不但沒有對曹丕這一做法進行任何調整,反而變本加厲,不斷通過削減封地,調整封地等方式進一步加強控制。當時還在世的曹植曾經(jīng)上書提意見,希望能夠改善宗室待遇,但曹叡并沒有接受這個意見。
曹操的這些子孫在經(jīng)過了從曹丕繼位到曹叡去世的長期控制和防范后,就完全沒有什么政治能力了。到曹叡去世的時候,曾經(jīng)安排曹操的兒子燕王曹宇輔政,因為在朝廷內外足夠的支持力量,擔心自己沒有好結果的曹宇也直接拒絕了。
曹丕去世時安排的輔政大臣是外圍宗室與功臣元老共治,而到曹叡去世的時候也同樣安排了外圍宗室曹爽和元老司馬懿一起輔政,但曹爽掌權后很快就進行了政治權力分配調整,把司馬懿為代表的功臣元老排擠出去了,大力提拔任用和他出身相近的外圍宗室,以及他自己的親兄弟。
所以,到司馬懿發(fā)動高平陵之變的時候,實際上不僅僅是兩個人之間的權力斗爭,而是曹爽所代表的曹魏外圍宗室和司馬懿代表的功臣元老之間的權力斗爭。結果是眾所周知的,曹爽不戰(zhàn)而降,整個曹爽集團就此被司馬懿一舉消滅。隨后,司馬懿又把曹魏近支宗室遷徙到鄴城集中居住,實際上也就是統(tǒng)一控制。
在這之后,剩下還有一點名望的曹魏宗室和外圍宗室中就只剩下了夏侯玄,但夏侯玄也同樣選擇了放棄抵抗,奉命入朝,放棄關中的軍權,到朝廷去擔任有職無權的太常去了。到司馬師掌權期間,因為李豐張緝密謀發(fā)兵誅殺司馬師,由夏侯玄輔政,被司馬師先下手為強,一網(wǎng)打盡,夏侯玄也因此而被殺。
也就是說,經(jīng)過曹爽時期的折騰,曹爽集團就已經(jīng)是唯一的曹氏宗親中有力量的政治集團了,他們的覆滅就意味著曹氏宗親集團的整個兒覆滅,以后就完全沒有有能力反抗司馬氏集團的曹氏宗親了。真正挑戰(zhàn)司馬氏的,實際上是淮南三叛,而不是曹魏宗親。但即便是淮南三叛能夠成功,推翻司馬氏,恐怕也不會把權力再交還給曹氏了。
所以說,即便是在高平陵之變后,能有人推翻司馬氏家族,也只會取代司馬氏家族成為曹魏的新一代權臣家族,而不可能把權力再交還給曹氏。
《大路朝天:中國道路與中國革命》
作者:蕭武
出版:中信出版社2018年3月
京東、天貓、當當、亞馬遜等各主要平臺均有售,需要簽名版請私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