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遺方》云∶左右眉棱兩處發(fā),名為發(fā)眉,不拘在頭在尾,宜防未穴已前毒瓦斯攻擊,在眉頭即攻入眼損睛,在眉尾即攻入太陽,并宜留意慎重。此疽從眉至頭生瘡黑色,漸漸腫漫,滿面瘡頭,堅硬如石,刺之無膿,惟出黃水,痛不可惡,悶亂嘔逆是也。由臟腑積熱,風毒上攻而然。(《準繩》)
發(fā)眉疽(圖缺)
申斗垣曰∶眉疽生于陽白二穴之分,乃足少陽膽經多氣少血。治之諸證漸減者生,甚者死,女人七日、男子二十四日死。(啟玄)
又曰∶眉風毒,乃肺經受證,但覺寒熱往來,筋骨酸痛,或作嘔吐,即眉風毒也。
竇漢卿曰∶從眉至頭發(fā)疽色黑,其腰漸漸腫,氣浮滿面者死。
《心法》曰∶鳳眉毒,一名眉發(fā),生于眉棱,無論左右,皆膀胱、小腸、肝、膽四經積熱所致。形長如爪,疼痛引腦,二目合腫,堅硬色赤,按之有根,六日內刺之,得膿則吉,無膿則險,甚則十四朝不潰,煩悶嘔逆,不食者兇。
李東垣曰∶眉疽生于兩眉之間,燦爛如人眼目,甚可畏也。小兒患此必死,大人患此十痊五六,乃手足少陽經所主,宜用海馬崩毒法救之。不然,膿血浸眼,兩目先壞矣。
澄曰∶發(fā)眉其證極險,類乎疔瘡。第一提住瘡根,不使根腳散漫,內須托毒成膿,勿投寒涼破氣傷脾之藥,庶可保全性命。
海馬崩毒法 凡三陽發(fā)背、對口、手搭、眉疽、乳發(fā)初起時,用熱水自肘后洗至手六經起端處止,日洗數(shù)十遍,以泄熱毒,務洗至指甲皮穣,不可住手,直洗至瘡勢已衰,方可住洗。蓋三陽經俱屬督脈所領,洗至指甲皮穣者,俾熱從根本而解也。此系秘傳,慎勿輕忽。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