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西施 勾踐復(fù)仇嘗苦膽, 范蠡妙計(jì)托傾城。 【注】西施,名夷光,春秋時期越國人,居余暨(蕭山,并非諸暨)苧蘿山下苧蘿村(今杭州市蕭山區(qū)臨浦鎮(zhèn)苧蘿村)。苧蘿有東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西施常浣紗于溪,故又稱浣紗女。西施天生麗質(zhì),稟賦絕倫。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吳縣西南)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南),受吳軍圍攻,被迫向吳國求和,勾踐入?yún)菫橘|(zhì)。釋歸后,越國稱臣于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謀復(fù)國。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diǎn),與范蠡設(shè)計(jì)策,“得諸暨羅山賣薪女西施、鄭旦”,送于吳王,西施忍辱負(fù)重,以身許國,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吳王夫差大喜,在姑蘇建造春宵宮,筑大池,池中設(shè)青龍舟,日與西施為水戲,又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歡宴的館娃閣、靈館等。西施把吳王迷惑得如醉如癡,沉湎女色,眾叛親離不理朝政。公元前482年在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會盟諸侯,與晉爭霸獲勝。不聽伍子胥之言,被越乘虛攻入都城。經(jīng)笠澤之戰(zhàn)和對姑蘇的長期圍困,于公元前473年吳為越所滅,他向勾踐求和未成,自殺,吳王終于亡國喪身,西施完成了須眉不能完成的功業(yè)。西施為國獻(xiàn)身的精神,后世廣傳為佳話。 燕趙書癡王玉良書于墨香齋
詠蔡文姬 冰雪如刀蒙包冷,胡笳如泣悲馬鳴。 【注】蔡文姬(約177年—?)名琰,原字昭姬,晉時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東漢末年陳留圉(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xué)家蔡邕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xué)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等 。 燕趙書癡王玉良書于墨香齋
|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