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李迎春:漢簡“小府”考——兼談簡牘詞匯語義的辨析

漢簡專輯


【作者簡介】李迎春,男,1981年生,河南確山人,歷史學博士,西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秦漢史、簡牘學。


摘  要:“小府”是漢簡中的習見稱謂,以往學者多認為其同于“少府”,是漢代地方行政系統(tǒng)中管理供長官用度財物的機構(gòu)。其實,其意義隨著語言環(huán)境的不同而有變化。除了上述定義外,還可以與丞相府、太守府等各種“大府”相對,而有御史大夫府、各種都尉府的含義。以往學者在對“小府”一詞的理解上,存在片面性,主要是由于忽視了簡牘材料本身語言、內(nèi)容的豐富性,簡單比附傳世文獻所致,其教訓值得深思。


關(guān)鍵詞:漢簡,小府,大府,御史大夫,都尉


近百年來,簡牘材料不斷出土,使我們有可能結(jié)合地下材料和傳世文獻進行相關(guān)學科的研究。但在具體研究過程中,怎么利用傳世文獻解釋簡牘詞匯,加深我們對簡牘材料的理解,進而促進相關(guān)歷史、語言問題的解決,無疑是簡牘學的重要內(nèi)容。


出土簡牘材料中有些詞匯在傳世文獻中也曾出現(xiàn),以傳世文獻為線索探求其含義無疑是一種捷徑,但由于語言使用環(huán)境的差別及傳世文獻的局限性,有時所得結(jié)果并不一定準確、全面。在研究過程中,如果完全扭于傳世文獻之一隅,不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則可能與正確的解釋失之交臂。



出土漢簡,尤其是西北屯戍簡中習見“小府”一詞。關(guān)于“小府”,《續(xù)漢書·百官志》“少府”條劉昭注引《漢官》稱:“少者小也,小故稱少府。王者以租稅為公用,山澤陂池之稅以供王之私用。古皆作小府”,認為小府與少府通用?!稘h書·循吏傳》載,景帝時蜀郡守文翁遣“郡縣小吏開敏有才者”詣京師受業(yè)于博士,文翁為此“減省少府用度,買刀布蜀物,赍計吏以遺博士”,顏師古注曰:“少府,郡掌財物之府,以供太守者也。”說明郡國同中央一樣有可以被稱為小府的少府機構(gòu)?!度龂尽の簳ぬ镌鳌放崴芍⒁段郝浴份d,田豫任魏護烏桓校尉、使持節(jié)護匈奴中郎將等職,以廉潔著稱,皇帝曾下詔褒之,并賜絹五百匹,其得賜后“分以其半藏小府”,其小府也是地方行政機構(gòu)內(nèi)的少府。


居延漢簡中有不少關(guān)于“小府”的記載,


(1)具移所付小府候長積□□府錢數(shù)□□         8·8

(2)三月丙午張掖長史延行大守事肩水倉長湯兼行丞事下屬國農(nóng)部都尉小府縣官承書從事下當用者如詔書∕守屬宗助府佐定

10·32

(3)八月辛丑大司徒宮下小府安漢公大傅大司馬大師大保車騎

     置監(jiān)御史□主□中二千石州牧郡大守諸侯相承書從事下當 

                   53·1A、B

(4)候長龍輔千二百褒九百卅小府              68·73

(5)具簿

    二千石□賦見為刻印章曰  廣德內(nèi)史小府

千石□賦見為刻印章曰  □□內(nèi)丞書佐十人

秩各百石其一人護工113·18

    (6)言小府當償責小府□可得以君仲辭召

        145·36,145·24,317·4[1]

(7)三年十二月乙亥甲溝尉史常付小府史□  EPT43·64

(8)正月辛丑御史大夫定國行丞相事下小府中二

承書從事下當用者如詔書書到言∕屬實令史員 EPT53·66A[2]


敦煌漢簡也載,


(9)元始五年十二月辛酉朔戊寅大司徒晏大司空少薄豐下小府大師大保票騎將軍少傅輕車將軍步兵

□□宗伯監(jiān)御史使主兵主艸主客護酒都尉中二千石九卿□□□□州牧關(guān)二郡太守諸侯相關(guān)都尉                   1108A[3]


受傳世文獻“小府”同于“少府”觀念的影響,大部分學者認為上述漢簡中的“小府”就是傳世文獻中的少府,是各級官府中管理供長官用度之財物的機構(gòu)。勞榦對簡(2)的“小府”曾予以關(guān)注,認為其是“供太守用度之府藏”。[4](p392)陳夢家認為簡(2)、(4)、(5)、(6)中的“小府”當為“郡或都尉之少府”,并指出“漢銅器銘文京師少府作少,郡國作小,是少、小雖通而有別,郡國稱小府”。[5](p122)陳直也認為漢代郡國有少府,漢簡中的“小府”即少府。[6](p113)20世紀90年代尹灣漢簡公布,其《東??だ魡T簿》中明確記載西漢晚期東??ぬ貙倮糁杏小靶「畣莘颉币蝗?,[7]更支持了郡國行政機構(gòu)中“小府”的存在。此后,學界幾乎一致認為“小府”等于“少府”。[8]漢簡“小府”要么是中央少府、要么是郡國中管理長官用度的屬吏機構(gòu),已成為學界共識?!吨袊啝┘伞芬粫⑨尅靶「睍r明確說“小府即少府”,“居延簡關(guān)于小府之記載尤多,蓋邊郡太守、都尉、農(nóng)都尉皆有小府之設(shè)置?!盵9](第9冊,p241)



根據(jù)傳世文獻有關(guān)“小府”的記載,來探索漢簡“小府”的含義,方向不錯。簡(1)、(4)、(6)、(7),尤其是簡(5)中的“小府”也確與尹灣漢簡之“小府”類似,很可能如前賢所言是地方行政機構(gòu)中負責財務(wù)管理的具體部門。但作為當時實際行政記錄的簡牘材料,語言、內(nèi)容的豐富程度在某些方面往往會超出傳世文獻,僅據(jù)傳世文獻而不考慮具體語言環(huán)境的研究有時則會為葉所障。


簡(2)、(3)、(8)、(9)中的“小府”一詞,如果仔細分析就很難用“少府”解釋,將其一概視為郡國屬吏更是不妥。這四例都是下行官方文書,簡(2)是太守府傳達詔書給都尉官縣,其余三例是中央丞相府下達文書給九卿郡國。簡(2)的文書接受者是“屬國農(nóng)部都尉小府縣官”。其中“屬國農(nóng)部都尉”分別指設(shè)在邊郡的屬國都尉、農(nóng)都尉、部都尉,其秩次在二千石左右,受郡太守節(jié)制。官縣指各種縣級機構(gòu),[9](第5冊,p30)如縣或候官、農(nóng)官等,秩次在六百石左右。各種都尉和縣官都是長吏,可見文書是太守府傳達給下級行政單位的。而郡國小府并非一級行政單位,僅為屬吏機構(gòu),負責人嗇夫秩不超百石,①怎么可能成為所有屬吏中唯一接受此文書者?

①如李解民就認為郡國小府嗇夫“秩斗食,屬于官嗇夫一類”。(見李解民:《<東??だ魡T簿>所反映的漢代官制》,李學勤、謝桂華主編:《簡帛研究2001》,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409頁)關(guān)于漢代的郡府屬吏制度及郡國少府可參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漢地方行政制度》第二章“郡府組織”和安作璋、熊鐵基《秦漢官制史稿》的相關(guān)論述。


簡(3)、(8)、(9)是丞相府(或大司徒府)的下行文書,(3)、(8)明確指出傳達的是詔書,其文書接受者中的“小府”顯然不會是作為郡國屬吏的少府,因此李解民曾認為這些“小府”實指“朝廷少府”。[10](p409)其實這種觀點也站不住腳,這些“小府”非但不是郡國少府,也不是作為九卿之一的朝廷少府。簡(3)是西漢末年文書,接受者是“小府安漢公大傅大司馬大師大保”等朝廷要員,其中秩次為中二千石的九卿和“州牧郡大守諸侯相”位于接受文書者的最后。而“小府”竟能位于“安漢公”王莽和“大傅大司馬大師大保”之前,顯然不會是九卿之一的少府。同樣簡(8)、(9)中的“小府”也居于接受文書者的最前列,在“大師大保票騎將軍”和其他中二千石之前,地位明顯高于作為九卿之一的少府。


2001年部分懸泉漢簡公布,其中也有涉及“小府”者,


(10)正月庚子,丞相玄成下小府、車騎將軍、將軍、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太守、諸侯相,承書從事下當用者。∕少史通、令史舜

02141:129

(11)五月壬辰,敦煌太守彊、長史章、丞敞下使都護西域騎都尉、將田車師戊己校尉、部都尉、小府官縣,承書從事下當用者。書到白大扁書鄉(xiāng)亭市里高顯處,令亡人命者盡知之,上赦者人數(shù)太守府別之,如詔書。

Ⅱ01152:16

(12)七月乙丑,敦煌太守千秋、長史奉憙、守部候修仁行丞事下當用者,小府、伊循城都尉、守部都尉、尉官候移縣(懸)泉、廣至、敦煌郡庫,承書從事下當用者,如詔書。∕掾平、卒史敞、府佐壽宗。

                   Ⅴ13123:44[11]


這三處關(guān)于“小府”的記載,與前述簡(2)、(3)、(8)、(9)類似,也不應(yīng)該是中央或地方行政機構(gòu)中負責財務(wù)管理的機構(gòu)。如簡(12)中的文書接受者顯然有兩個層次,太守府傳達給“小府、伊循城都尉、守部都尉、尉官候”,后者再傳達給“縣(懸)泉、廣至、敦煌郡庫”。第一層次中沒有屬吏,其“小府”不會是秩次不超過百石的郡國“少府”。



既然簡牘材料中確實有不少不是中央和郡國“少府”的“小府”,那么這些“小府”的具體含義又是什么?


通過對簡牘及相關(guān)文獻材料的分析,我們認為簡(3)、(8)、(9)、(10)等丞相府下行文書中的“小府”應(yīng)為御史大夫府。理由如下:


第一,御史大夫是秦漢時期的重要職官,“位上卿,銀印青綬,掌副丞相”,[12](卷十九上,p725) “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職相參,總領(lǐng)百官”,[12](卷八三,p3405)在當時的職官體系中地位顯赫。在丞相下行文書的接受者中其名列前茅,可以說是合情合理。


第二,在西漢的詔書傳遞序列中,御史大夫由于曾是“王之秘書機構(gòu)的負責人”而具有特殊地位。[13](p197)據(jù)??偙笱芯?,西漢的御史大夫有一項特殊職權(quán),“要負責掌管文書、檔案包括皇帝的詔書、律令、臣下的奏章”。[14](p32)②在西漢中前期甚至有御史大夫傳遞詔書給丞相的事例,《史記·三王世家》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冊封齊王閎、燕王旦、廣陵王胥的制書,即是“御史大夫湯下丞相,丞相下中二千石,二千石下郡太守、諸侯相,丞書從事下當用者”。居延漢簡也載:“元康五年二月癸丑朔癸亥御史大夫吉下丞相承書從事下當用者”(10·33),說明至少在漢宣帝時期,此種制度仍有保留。詔書傳遞中御史大夫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其能排名前列。簡(10)中“小府”能排在“大師大保票騎將軍”等高級官員之前,應(yīng)是其特殊地位的體現(xiàn)。

(②關(guān)于御史大夫在漢代宮廷與朝廷中的作用及在詔書傳遞中的地位,還可參看安作璋、熊鐵基《秦漢官制史稿》和汪桂?!稘h代官文書制度》等著作的相關(guān)論述。


第三,在前述丞相下行文書簡中,接受文書者包括了將軍、中二千石、州牧、郡國守相等中央及地方的主要官吏,唯獨缺少位高權(quán)重且與詔書傳遞有密切關(guān)系的御史大夫,不能不令人感到意外,合理的解釋只能是“小府”就是“御史大夫府”。③(例(9)是西漢末年的例子,當時三公制已代替丞相制,“銀印青綬”的御史大夫更為“金印紫綬”的大司空”,成為三公之一。由于“大司空”是由“御史大夫”變更而來,所以此例的“小府”應(yīng)指“大司空府”。


第四,由于丞相和御史大夫在西漢政治結(jié)構(gòu)中地位崇高,職權(quán)相互輔助制約,故常被時人合稱“二府”或“兩府”。[15](p51)《漢書·蕭望之傳》載,宣帝時京兆尹張敞上書言事,“天子復(fù)下其議兩府,丞相、御史以難問張敞”?!皟筛憋@然指丞相、御史?!稘h書·楚元王傳》載劉向上書:“今二府奏佞諂不當在位”,顏注引如淳曰:“二府,丞相、御史也”。在二府中,丞相又可稱為“大府”,《漢書·張湯傳》載:“湯給事內(nèi)史,為寧成掾,以湯為無害,言大府,調(diào)茂陵尉”,顏注曰:“大府,丞相府也”?!靶 迸c“大”是一相對概念,“兩府”中的丞相既可稱“大府”,“貳于丞相”的御史大夫自然也可稱為“小府”。


“大”、“小”都是相對而言,與掌管國家財政的大司農(nóng)相比,掌管皇室財政的少府為“小府”。而與丞相府相比,御史大夫又為“小府”。


地方行政系統(tǒng)中,郡守與都尉之關(guān)系,在某些方面與丞相、御史大夫相似?!稘h書·百官公卿表》載:“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郡尉,秦置,掌佐守典武職甲卒,秩比二千石”,《北堂書鈔·設(shè)官部》引《漢官解詁》稱:“都尉,郡各一人,副佐太守。言與太守俱受銀印部符之任,為一郡副將”,[16](卷六三,p224)兩者秩次、地位比較接近。此外,都尉有單獨治所,有與太守府相似的屬官系統(tǒng),④可與太守并稱為府,⑤凡此種種都顯示了都尉在地方行政系統(tǒng)中的特殊地位。[15](p578-579)故馬端臨比較秦漢時期的郡守、郡尉關(guān)系,說:“守、尉皆二千石,而俱有丞以佐之,尉之尊蓋與守等,非丞掾以下可擬也?!盵17](卷六三,p569)

(④據(jù)《漢書·百官公卿表》,都尉和郡守皆有秩六百石之丞為輔佐。據(jù)尹灣漢簡《東??だ魡T簿》,“都尉吏員”赫然與“大守吏員”并列,有“都尉丞一人秩六百石,卒史二人,屬三人,書佐四人,用算佐一人”,雖規(guī)模較太守府為小,結(jié)構(gòu)則基本一致。

⑤從傳世文獻和出土簡牘來看,漢代地方行政體系中只有郡守和都尉等秩次兩千石左右的官衙可稱府,千石以下的縣級機構(gòu)極少有稱府者。故嚴耕望稱:“(都尉)亦自開府置佐,故史傳亦稱都尉府”(見氏著《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漢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頁),安作璋、熊鐵基稱:“都尉和太守一樣均可稱府”(見氏著《秦漢官制史稿》,第578頁)。王子今師考察漢代的“明府”稱謂,發(fā)現(xiàn)除《三國志》卷16東漢末年中牟令楊原和《水經(jīng)注》的兩處例證外,少見漢代有縣級官員稱“明府”者,故認為“‘明府’通常是郡守尊高之稱……與郡級行政單位長官地位大致相當?shù)墓賳T,往往也稱‘明府’”。(見王子今:《居延漢簡所見“明府”稱謂》,卜憲群、楊振紅主編:《簡帛研究2007》,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89—98頁)筆者認為,漢代縣級官員稱“明府”的例子,只有漢末楊原例較為可靠,《水經(jīng)注》兩例應(yīng)是后人的追述,其與東漢末年之后“明府”稱謂的適用群體漸次下降有關(guān)。


《北堂書鈔·設(shè)官部》引應(yīng)劭《漢官》稱:“大府秩二千石。丞一人,邊郡稱長史,皆六百石。” [16](卷七七,p279)參《續(xù)漢書·百官志五》“每郡置太守一人,二千石,丞一人??ぎ斶吺撸殚L史”的記載,可知此處的“大府”實指太守府。太守在地方行政系統(tǒng)中既可稱“大府”,與太守“秩位略等,復(fù)直接統(tǒng)率士卒”,“多與太守別治”,“開府置佐亦略如太守”[18](p152)的都尉自然也可稱小府。


簡(2)、(11)、(12)皆為太守府的下行文書。其接受者分別為“屬國農(nóng)部都尉小府縣官”、“使都護西域騎都尉將田車師戊己校尉部都尉小府官縣”、“小府伊循城都尉守部都尉尉官候”,大致可分為秩次二千石左右的各種都尉和秩六百石左右的縣級單位兩個層次。由于秦漢時期縣級行政機構(gòu)基本不稱府,所以其中的“小府”應(yīng)指包括屬國都尉、農(nóng)都尉、部都尉等在內(nèi)的各種都尉府。在簡中文書接受者的排序中,“小府”無論在前在后皆與各種都尉相連,也說明其是對各種都尉府的概稱。而都尉府能稱“小府”,則正與前述太守府可稱“大府”的事實相應(yīng)。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秦漢時期的“小府”一詞使用靈活,既可指管理長官財務(wù)用度的具體官署之名,也可作為一種相對概念與“大府”并存。具體來說,至少有四種含義:


一,中央九卿中“掌山海池澤之稅,以給共養(yǎng)”的秩中二千石的少府[12](卷十九上,p731)。


二,地方行政系統(tǒng)所設(shè)的管理長官用度的屬吏機構(gòu)。⑥前述簡(8)中的“廣德內(nèi)史小府”和尹灣漢簡《東??だ魡T簿》“小府嗇夫”是郡國屬官“小府”的代表。而為縣衙所立的東漢《倉頡廟碑》陰中的“小府史”題名,則說明兩漢縣中也有“小府”之設(shè),“不獨州郡有也”。[9](第9冊,p241)

(⑥“府”在漢代既可作“官府”,也可作與倉、庫相似的儲藏財貨之所。作“官府”解時,其主要指都尉、太守、九卿以上的高級官府,一般不指千石以下的縣級機構(gòu)。地方行政系統(tǒng)中之所以會有作為屬吏的“小府”機構(gòu)存在,是因為此機構(gòu)主要管理供長官使用的財貨,故可稱“府”。


三,與被稱為“大府”的丞相府相對的御史大夫府,見前述簡(3)、(8)、(9)、(10)。


四,與被稱為“大府”的太守府相對的各種都尉府,見前述簡(2)、(11)、(12)。


20世紀20年代,王國維提出“紙上之材料”與“地下新材料”并重的“二重證據(jù)法”,強調(diào)傳世文獻與考古材料的結(jié)合在歷史研究中的重要意義,至今仍是古史研究的圭臬。但我們在利用“二重證據(jù)法”時,對傳世文獻和考古材料的互證該如何把握,無疑仍是一個需要深化的課題。通過對漢簡“小府”一詞的分析,我們知道簡牘材料語言、內(nèi)容的豐富程度在某些方面會超過正史。這就要求研究者在分析簡牘詞匯時,不能簡單地用傳世文獻比附,而應(yīng)在充分結(jié)合傳世文獻和簡牘材料的基礎(chǔ)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有經(jīng)過這種考證比對,庶幾可更接近歷史的真相。

 

參考文獻:

[1] 謝桂華,李均明,朱國炤.居延漢簡釋文合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2]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簡[M].北京:中華書局,1994.

[3]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漢簡[M].北京:中華書局,1991.

[4] 勞榦.居延漢簡考證[A].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0上)[C].臺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9.

[5] 陳夢家.漢簡綴述[M].北京:中華書局,1980.

[6] 陳直.居延漢簡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

[7] 連云港市博物館等.尹灣漢墓簡牘[M].北京:中華書局,1997.

[8] a.謝桂華.尹灣漢墓所見東??ば姓臅甲C[A].連云港市博物館,中國文物研究所.尹灣漢墓簡牘綜論.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b.李解民.東??だ魡T簿所反映的漢代官制[A].李學勤,謝桂華.簡帛研究2001.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c.于琨奇.尹灣漢墓簡牘與西漢官制探析[J].中國史研究,2000,(2).

[9] 中國簡牘集成編輯委員會.中國簡牘集成[M].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01.

[10] 李解民.《東??だ魡T簿》所反映的漢代官制》[A].李學勤,謝桂華.簡帛研究2001.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11] 胡平生,張德芳.敦煌懸泉漢簡釋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2] 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13] 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0.

[14] ??偙?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15] 安作璋,熊鐵基.秦漢官制史稿[M].濟南:齊魯書社,2007.

[16] 虞世南.北堂書鈔[M].北京:中國書店,1989.

[17] 馬端臨.文獻通考[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8]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漢地方行政制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原載《石家莊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歷史的塵?!貪h時期的文書行政介紹
“經(jīng)國之樞機”
「溯源甘肅」從甘肅簡牘看秦漢時期的行政管理
書法講座 | 秦漢簡牘具名與書手研究(四)
吳方浪:簡牘所見“專職”士吏與漢代邊郡糧食管理
居延:考古近百年,出土文物入列20世紀中國檔案界“四大發(fā)現(xiàn)”!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