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臟腑的藥對配伍方劑匯總,臨床常用于臟腑的藥對配伍方劑匯總 ,半夏藥對的臨床應用+理血,扶正祛邪藥對
臟腑的藥對配伍方劑匯總,臨床常用于臟腑的藥對配伍方劑匯總 ,半夏藥對的臨床應用+理血,扶正祛邪藥對  2014-04-26 17:18:49|  分類:中醫(yī)用藥之道 |  標簽: |字號大中小
臟腑的藥對配伍方劑匯總
一、用于心臟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清心
清心瀉火 藥物配對:
石膏 — 梔子、連翹,如清瘟敗毒散;
竹葉—石膏,如竹葉石膏湯;
梔子 — 知母,如消黃散。
清心解毒 藥物配對:
黃連 — 黃芩、梔子,如黃連解毒湯;
連翹 — 木通、大黃,如洗心湯;
大黃 — 黃芩、黃連,如瀉心湯;
連翹 — 牛蒡子、玄參,如普濟消毒飲。
清心涼血 藥物配對:
犀角 — 生地、玄參,如清營湯;
赤芍 — 牡丹皮,如犀角地黃湯。
清心利尿 藥物配對:
梔子 — 木通,如洗心湯;
滑石 — 梔子、車前子,如八正散;
木通 — 竹葉、生地。
清心止血 藥物配對:
車前子 — 梔子、蒲黃,如秦艽散;
生地 — 犀角,如犀角地黃湯。
清心鎮(zhèn)驚 藥物配對:
黃連 — 朱砂,如朱砂散。
清心祛暑 藥物配對:
香薷 — 柴胡、黃連,如香薷散;
滑石 — 甘草,如六一散。
清心洗痰 藥物配對:
黃連 — 膽南星、竹茹,如消黃益心湯;
黃連 — 天竺黃, 如天竺黃散。
交通心腎 藥物配對:
黃連 — 桂心,如交泰丸。
(二)溫心
溫心壯陽 藥物配對:
附子 — 肉桂,如回陽救急湯。
溫心通脈 藥物配對:
附子 — 干姜,如四逆湯。
溫心止痛 藥物配對:
附子 — 玄胡索。
和陽益陰 藥物配對:
桂枝 — 白芍,如桂枝湯。
溫通開竅 藥物配對:
細辛 — 牙皂,如吹鼻散。
(三)補心
益氣回陽 藥物配對:
人參 — 附子,如參附湯;
黃芪 — 附子,如芪附湯。
補氣養(yǎng)血 藥物配對:
黃芪 — 當歸,如當歸補血湯;
黨參 — 黃芪、當歸,如通乳散。
益氣止血 藥物配對:
黃芪 — 地榆,如地榆合劑。
益氣復脈 藥物配對:
炙甘草 — 桂枝,如炙甘草湯。
益氣止汗 藥物配對:
黃芪 — 麻黃根、浮小麥,如牡蠣散。
益氣斂陰 藥物配對:
人參 — 麥冬、五味子,如清暑益氣湯。
和營補血 藥物配對:
熟地 — 當歸,如四物湯;
白芍 — 熟地,如膠艾湯。
滋陰養(yǎng)血 藥物配對:
干地黃 — 阿膠,如黃土湯;
麥冬 — 生地,如炙甘草湯。
滋陰安神 藥物配對:
生地 — 酸棗仁、麥冬,如天王補心丹;
五味子 — 苻神、遠志,如養(yǎng)心湯。
滋陰降火 藥物配對:
生地 — 熟地、黃連,如當歸六黃湯。
二、用于肺臟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清肺
清肺瀉火 藥物配對:
石膏 — 知母,如白虎湯;
黃芩 — 梔子,如潤肺湯。
清肺止咳 藥物配對:
石膏 — 麻黃、杏仁,如麻杏石甘湯;
石膏 — 杏仁,如麻杏石甘湯;
銀花 — 款冬花、桔梗,如款冬花散;
前胡 — 紫苑,如滋陰定喘湯。
清肺祛痰 藥物配對:
黃連 — 貝母、白礬,如白礬散;
知母 — 貝母,如二母散。
清肺解毒 藥物配對:
板藍根 — 馬勃、玄參,如普濟消毒飲;
銀花 — 連翹、大黃,如消黃清涼散;
黃連 — 黃芩、梔子,如消黃散。
清肺解表 藥物配對:
銀花 — 連翹、荊芥,如銀翹散;
桑葉 — 杏仁,如桑杏湯。
清肺利咽 藥物配對:
牛蒡子 — 桔梗、甘草,如銀翹散。
清肺止血 藥物配對:
知母 — 側(cè)柏葉、梔子,如十黑散;
黃連 — 白芨、阿膠,如白芨散。
清肺止癢 藥物配對:
玄參 — 紫參、苦參,如五參散。
清肺排膿 藥物配對:
葦莖 — 苡仁、桃仁。
瀉肺行水 藥物配對:
葶藶子 — 大棗。
(二)溫肺
溫肺發(fā)表 藥物配對:
細辛 — 麻黃、干姜,如麻黃桂枝湯;
荊芥 — 防風,如荊防敗毒散。
溫肺止咳 藥物配對:
麻黃 — 杏仁,如厚樸麻黃湯;
杏仁 — 桔梗,如發(fā)表青龍湯。
溫肺化痰 藥物配對:
干姜 — 細辛、半夏,如小青龍湯;
紫苑 — 蘇子。
燥濕化痰 藥物配對:
半夏 — 陳皮、茯苓,如二陳湯;
半夏 — 枯礬,如半夏散。
化痰降氣 藥物配對:
蘇子 — 萊菔子、白芥子,如三子下氣湯;
半夏 — 蘇子,如蘇子降氣湯;
紫苑 — 百部、白前,如止嗽散。
宣肺利氣 藥物配對:
桔梗 — 幟殼,如荊防敗毒散;
杏仁 — 陳皮,如發(fā)表青龍湯。
宣肺行水 藥物配對:
麻黃 — 白術(shù);桂枝 — 防己。
(三)潤肺
潤肺清熱 藥物配對:
知母 — 貝母、玄參,如知母散;
沙參 — 麥冬、天花粉,如沙參麥冬湯。
潤肺生津 藥物配對:
麥冬 — 生地、知母,如清肺潤腸散;
麥冬 — 沙參、玉竹,如沙參麥冬湯。
潤肺止咳 藥物配對:
麥冬 — 杏仁、枇杷葉,如清燥救肺湯;
款冬花 — 紫苑,如黃柏散。
潤肺化痰 藥物配對:
百合 — 貝母、麥冬,如百合固金湯;
天冬 — 麥冬、瓜蔞殼,如理肺散。
潤肺滋腎 藥物配對:
生地 — 熟地、玄參,如百合固合湯。
(四)補肺
益氣斂肺 藥物配對:
人參 — 五味子,如虛勞補陽散;
益氣平喘 藥物配對:
人參 — 麻黃、杏仁。
益氣化痰 藥物配對:
人參 — 貝母。
益氣固表 藥物配對:
黃芪 — 白術(shù)、防風。
補肺潤燥 藥物配對:
黨參 — 沙參、制首烏,如五參散。
三、用于脾臟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溫脾
溫中祛寒 藥物配對:
干姜 — 厚樸,如健脾散;
官桂 — 砂仁,如益智散。
溫中行氣 藥物配對:
厚樸 — 青皮、陳皮,如厚樸散;
桂心 — 砂仁、陳皮,如桂心散。
溫中止痛 藥物配對:
丁香 — 吳萸,如丁萸理中湯;
砂仁 — 木香,如香砂散。
溫脾止瀉 藥物配對:
肉豆蔻 — 訶子,如養(yǎng)臟湯。
溫脾止血 藥物配對:
附子 — 白術(shù)、灶心土,如黃土湯;
附子 — 炮姜炭。
溫脾攻下 藥物配對:
附子 — 大黃,如溫脾湯。
溫脾助陽 藥物配對:
干姜 — 草果仁、附子,如實脾湯;
白術(shù) — 附子,如術(shù)附湯。
(二)清脾
清熱解毒 藥物配對:
石膏 — 黃連、黃芩;
升麻 — 玄參。
清熱祛濕 藥物配對:
黃連 — 黃芩、黃柏,如黃連解毒湯;
梔子 — 藿香;
黃柏 — 蒼術(shù),如除濕壯筋湯;
石膏 — 蒼術(shù),如濕熱吐草方。
(三)健脾
健脾除濕 藥物配對:
苡仁 — 防已、陳皮,如滋補散;
茯苓 — 苡仁、大腹皮,如消腫利水散;
白術(shù) — 茯苓,如四君子湯。
燥濕健脾 藥物配對:
蒼術(shù) — 厚樸、陳皮,如平胃散;
檳榔 — 蒼術(shù),如麻黃桂枝湯;
蒼術(shù) — 神曲,如加味平胃散。
健脾行氣 藥物配對:
陳皮 — 青皮,如曲蘗散;
茯苓 — 枳殼,如和胃消食湯。
健脾破滿 藥物配對:
白術(shù) — 莪術(shù),如導水散;
白術(shù) — 枳實,如枳實導滯丸。
健脾利水 藥物配對:
黃芪 — 茯苓、防己,如防己散;
白術(shù) — 茯苓、豬苓,如五苓散。
(四)補脾
補脾益氣 藥物配對:
黨參 — 黃芪、白術(shù),如扶脾散;
人參 — 白術(shù),如四君子湯。
補中健脾 藥物配對:
人參 — 白術(shù)、陳皮,如異功散;
白術(shù) — 山藥,如完帶湯。
益氣升陽 藥物配對:
黃芪 — 升麻、柴胡,如補中益氣湯。
益氣溫中 藥物配對:
黃芪 — 桂枝;
人參 — 白術(shù)、干姜,如理中湯。
補中和胃 藥物配對:
白術(shù) — 砂仁、陳皮,如香砂六君子湯。
益氣澀腸 藥物配對:
人參 — 肉豆蔻、訶子,如養(yǎng)臟湯。
四、用于肝臟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清肝
清肝瀉火 藥物配對:
黃芩 — 梔子,如龍膽瀉肝湯;
黃芩 — 生地、黃連,如黃芩散;
大黃 — 菊花、黃芩,如大黃當歸散;
梔子 — 牡丹皮,如丹梔逍遙散。
清肝明目 藥物配對:
菊花 — 木、車前子,如洗肝散;
青葙子 — 草決明、石決明,如青葙子散。
清肝利濕 藥物配對:
梔子 — 茵陳;
龍膽草 — 木通、車前子。
清肝熄風 藥物配對:
羚羊角 — 鉤藤,如羚羊鉤藤湯;
全蝎 — 僵蠶、蟬蛻,如千金散;
蟬蛻 — 蚯蚓。
清肝止血 藥物配對:
黃芩 — 大黃、梔子,如大黃當歸湯。
平肝潛陽 藥物配對:
鉤藤 — 石決明、天麻;
白芍 — 龍骨、牡蠣。
(二)溫肝
溫肝散寒 藥物配對:
吳萸 — 生 姜,如四神丸。
溫肝行氣 藥物配對:
吳萸 — 小茴香,如木瓜散;
高良姜 — 香附。
溫肝清胃 藥物配對:
吳萸 — 黃連,如木瓜散。
溫肝舒筋 藥物配對:
木瓜 — 苡仁、桂枝,如舒筋散。
(三)疏肝
疏肝清熱 藥物配對:
川楝子 — 玄胡索。
疏肝解郁 藥物配對:
柴胡 — 白芍,如逍遙散;
柴胡 — 麥芽、陳皮,如和氣飲;
枳殼 — 郁金;
柴胡 — 香附,如柴胡疏肝散。
疏肝行氣 藥物配對:
香附 — 枳殼,如柴胡疏肝散;
川楝子 — 小茴香,如金鈴散;
川楝子 — 烏藥、青皮;
白芍 — 陳皮、青皮。
疏肝利膽 藥物配對:
柴胡 — 龍膽草,如龍膽瀉肝湯;
柴胡 — 大黃、黃芩,如柴胡清涼湯。
疏肝理脾 藥物配對:
柴胡 — 枳實、甘草,如四逆散;
柴胡 — 木香、陳皮,如和氣飲;
香附 — 蒼術(shù)。
疏肝和胃 藥物配對:
柴胡 — 陳皮、半夏,如柴芍六君子湯。
疏肝養(yǎng)血 藥物配對:
川楝子 — 地黃;
柴胡 — 當?shù)?如逍遙散。
疏肝活血 藥物配對:
柴胡 — 桃仁,如血府逐淤湯;
川楝子 — 郁金。
(四)補肝
補血養(yǎng)肝 藥物配對:
當歸 — 白芍,如四物湯;
當歸 — 枸杞子,如滋腎補肝散。
滋肝明目 藥物配對:
山茱萸 — 枸杞子、菊花,如枸菊地黃丸。
養(yǎng)肝滋腎 藥物配對:
枸杞子 — 生地、菟絲子,如滋腎補肝散。
強筋健骨 藥物配對:
杜仲 — 續(xù)斷、桑寄生,如獨活寄生湯。
和營緩急 藥物配對:
白芍 — 甘草,如香連散。
五、用于腎臟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溫腎
溫腎壯陽 藥物配對:
肉桂 — 附子、熟地,如桂附八味散;
補骨脂 — 巴戟天、葫蘆巴,如血竭散。
回陽救逆 藥物配對:
附子 — 干姜、炙草,如四逆湯。
溫腎強腰 藥物配對:
肉桂 — 懷牛膝、杜仲;
補骨脂 — 葫蘆巴,如血竭散。
溫腎納氣 藥物配對:
附子 — 蘇子,如三子下氣湯。
補腎催情 藥物配對:
菟絲子 — 淫羊藿、陽起石,如催情散。
溫腎縮尿 藥物配對:
益智仁 — 山藥、烏藥。
溫腎利水 藥物配對:
附子 — 茯苓,如真武湯;
懷牛膝 — 車前子。
溫陽發(fā)表 藥物配對:
附子 — 麻黃、細辛,如麻黃附子細辛湯。
溫腎暖脾 藥物配對:
補骨脂 — 肉豆蔻,如四神丸。
溫腎暖胃 藥物配對:
益智仁 — 官桂、砂仁,如益智散。
(二)補腎
滋腎清熱 藥物配對:
熟地 — 地骨皮、柴胡,如熟地黃散。
滋腎益精 藥物配對:
枸杞子 — 生地、菟絲子,如滋腎補肝散;
熟地 — 生地、山萸肉;
夏盆子 — 菟絲子、枸杞子。
補腎健骨 藥物配對:
懷牛膝 — 熟地、巴戟天,如滋腎補肝散;
續(xù)斷 — 巴戟天、杜仲。
補腎澀精 藥物配對:
菟絲子 — 龍骨、牡蠣;
沙苑蒺藜 — 芡實、蓮子,如金鎖固精丸。
滋腎瀉濁 藥物配對:
熟地 — 澤瀉,如六味地黃丸。
滋腎潤燥 藥物配對:
肉蓯蓉 — 當歸、麻油,如當歸蓯蓉湯;
生地 — 玄參、麥冬,如增液湯。
六、用于胃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清胃
清胃瀉火 藥物配對:
石膏 — 梔子、連翹,如清瘟敗毒散;
石膏 — 知母,如白虎湯。
清胃解毒 藥物配對:
升麻 — 黃連,如普濟消毒飲;
大黃 — 黃連,如瀉心湯;
石膏 — 黃芩、黃連,如石膏竹瀝湯。
清胃生津 藥物配對:
石膏 — 麥冬,如竹葉石膏湯;
升麻 — 生地。
清胃降濁 藥物配對:
黃連 — 水竹茹,如連茹二陳湯;
黃連 — 半夏,如消黃益心湯。
(二)溫胃
溫胃散寒 藥物配對:
砂仁 — 草豆蔻,如益胃散;
桂心 — 砂仁,如桂心散。
溫胃行氣 藥物配對:
桂心 — 茴香、陳皮,如通靈散;
丁香 — 木香,如丁香散。
溫胃和中 藥物配對:
干姜 — 甘草,如理中湯。
溫胃止吐 藥物配對:
陳皮 — 生姜,如香砂平胃散;
干姜 — 半夏;
砂仁 — 陳皮、半夏,如香砂六君子湯。
溫胃活血 藥物配對:
厚樸 — 當歸,如溫脾湯。
溫胃攻下 藥物配對:
桂枝 — 大黃,如透腸散。
(三)和胃
和胃降逆 藥物配對:
半夏 — 黃連、竹茹,如連茹二陳湯;
木瓜 — 吳萸,如木瓜散。
消食導滯 藥物配對:
山楂 — 神曲、麥芽,如曲蘗散;
半夏 — 神曲,如保和丸;
神曲 — 山楂、檳榔,如和胃消食散;
神曲 — 大黃,如三仙湯。
和胃止吐 藥物配對:
陳皮 — 半夏,如二陳湯;
藿香 — 半夏。
和胃解表 藥物配對:
藿香 — 蘇葉
行氣導滯 藥物配對:
木香 — 檳榔,如木香檳榔丸;
陳皮 — 厚樸,如平胃散;
枳殼 — 神曲,如枳殼散。
(四)補胃
益氣清胃 藥物配對:
人參 — 石膏、竹葉,竹葉石膏湯。
生津養(yǎng)胃 藥物配對:
沙參 — 麥冬、玉竹,沙參麥冬湯。
益氣和胃 藥物配對:
人參 — 白術(shù)、砂仁,參苓白術(shù)散;
人參 — 陳皮、半夏,如六君子湯。
七、用于膽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清膽
清膽瀉熱 藥物配對:
柴胡 — 龍膽草,如龍膽瀉肝湯;
柴胡 — 黃芩、大黃,如柴胡清涼散;
赤小豆 — 連翹。
和解少陽 藥物配對:
柴胡 — 黃芩,如小柴胡湯。
和解發(fā)表 藥物配對:
柴胡 —桂枝、白芍,如柴胡桂枝湯。
和解攻下 藥物配對:
柴胡 — 白芍、大黃,如大柴胡湯。
清膽退黃 藥物配對:
茵陳 — 澤瀉、豬苓,如茵陳五苓散;
梔子 — 茵陳、木通。
清膽和胃 藥物配對:
竹茹 — 半夏、枳實,如溫膽湯;
柴胡 — 半夏、生姜,如小柴胡湯。
利膽排石 藥物配對:
茵陳 — 四川大金錢草、大黃。
(二)溫膽
溫膽退黃 藥物配對:
附子 — 茵陳,如茵陳四逆湯;
白術(shù) — 附子、茵陳,如茵陳術(shù)附湯。
八、用于大腸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清腸
清腸祛濕 藥物配對:
大黃 — 黃連、黃芩,如芍藥湯;
黃連 — 黃芩、黃柏,如黃連解毒湯。
清腸止瀉 藥物配對:
黃連 — 木香,如香連散;
白頭翁 — 苦參、黃柏,如白苦湯;
黃連 — 葛根、黃芩。
清腸行氣 藥物配對:
黃連 — 枳殼,如加味郁金散;
大黃 — 木香,如通腸芍藥湯。
清腸攻下 藥物配對:
芒硝 — 大黃,如大承氣湯。
清腸止血 藥物配對:
黃芩 — 地榆、槐花,如清腸飲;
槐角 — 生地、黃芩,如槐角丸;
槐花 — 地榆,如槐花散。
清腸活血 藥物配對:
黃連 — 當歸、白芍,如芍藥湯;
大黃 — 桃仁,如通關(guān)散;
地榆 — 赤芍,如血痢方。
(二)溫腸
溫腸行氣 藥物配對:
官桂 — 木香、砂仁,如香砂散;
小茴香 — 青皮、陳皮,如橘皮散。
澀腸止瀉 藥物配對:
罌粟殼 — 煨訶子,如訶子散;
烏梅 — 煨訶子,如烏梅散。
(三)攻腸
潤下滑腸 藥物配對:
火麻仁 —當歸、桃仁,如通關(guān)散;
火麻仁 — 杏仁、大黃,如麻子仁丸;
郁李仁 — 火麻仁。
攻腸逐水 藥物配對:
大戟 — 甘遂、大棗,如十棗湯;
大黃 — 牽牛子,如大戟散。
攻下和營 藥物配對:
大黃 — 白芍,如郁金散。
行氣破滿 藥物配對:
木香 — 檳榔、山棱,如馬價丸;
厚樸 — 枳實,如大承氣湯;
烏藥 — 大腹皮、枳實,如消脹湯。
潤腸祛風 藥物配對:
火麻仁 — 桃仁、防風,如通關(guān)散。
九、用于膀胱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清熱
清熱利尿 藥物配對:
竹葉 —木通、生地;
滑石 — 甘草、澤瀉,如止淋通關(guān)散;
梔子 — 大黃,如八正散。
滲濕利水 藥物配對:
豬苓 — 茯苓、澤瀉,如五苓散。
利水通淋 藥物配對:
木通 — 車前子、滑石,如八正散;
石葦 — 燈草心、瞿麥,如利尿散。
清熱止血 藥物配對:
梔子 — 小薊、大黃;
生地 — 炒蒲黃、梔子。
利水堅陽 藥物配對:
滑石 — 知母、黃柏 如豬苓散。
通淋排石 藥物配對:
海金沙 — 石葦、四川大金錢草。
(二)溫補
溫陽化氣 藥物配對:
桂枝 — 澤瀉,如五苓散。
化氣堅陽 藥物配對:
肉桂 — 知母、黃柏。
滋腎固浮 藥物配對:
益智仁 — 烏藥、桑螵蛸。
臨床常用于臟腑的藥對配伍方劑匯總
數(shù)以萬計的方劑,其中均包涵著藥物配伍的妙用,配伍恰當與否,直接影響方劑,故精用于方,必精用于藥物的配伍。方劑學雖然是專門討論用藥配伍規(guī)律的,但要短時記憶也難得要領(lǐng),如何應用,甚是茫然,筆者初步嘗試,將臟腑治法及選藥配方之間建立一個橋梁,即“藥對”配伍。
藥對配伍能體現(xiàn)一個方劑組成的框架,若干個不同的藥對框架組合在一起,可構(gòu)成不同功效的諸類經(jīng)方。加深對藥物的理解,對方劑的記憶和加減運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F(xiàn)總結(jié)常用藥對于后,供讀者參考。
一、用于心臟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清心
清心瀉火 藥物配對:石膏 — 梔子、連翹,如清瘟敗毒散;竹葉—石膏,如竹葉石膏湯;梔子 — 知母,如消黃散。
清心解毒 藥物配對:黃連 — 黃芩、梔子,如黃連解毒湯;連翹 — 木通、大黃,如洗心湯;大黃 — 黃芩、黃連,如瀉心湯;連翹 — 牛蒡子、玄參,如普濟消毒飲。
清心涼血 藥物配對:犀角 — 生地、玄參,如清營湯;赤芍 — 牡丹皮,如犀角地黃湯。
清心利尿 藥物配對:梔子 — 木通,如洗心湯;滑石 — 梔子、車前子,如八正散;木通 — 竹葉、生地。
清心止血 藥物配對:車前子 — 梔子、蒲黃,如秦艽散;生地 — 犀角,如犀角地黃湯。
清心鎮(zhèn)驚 藥物配對:黃連 — 朱砂,如朱砂散。
清心祛暑 藥物配對:香薷 — 柴胡、黃連,如香薷散;滑石 — 甘草,如六一散。
清心洗痰 藥物配對:黃連 — 膽南星、竹茹,如消黃益心湯;黃連 — 天竺黃, 如天竺黃散。
交通心腎 藥物配對:黃連 — 桂心,如交泰丸。
(二)溫心
溫心壯陽 藥物配對:附子 — 肉桂,如回陽救急湯。
溫心通脈 藥物配對:附子 — 干姜,如四逆湯。
溫心止痛 藥物配對:附子 — 玄胡索。
和陽益陰 藥物配對:桂枝 — 白芍,如桂枝湯。
溫通開竅 藥物配對:細辛 — 牙皂,如吹鼻散。
(三)補心
益氣回陽 藥物配對:人參 — 附子,如參附湯;黃芪 — 附子,如芪附湯。
補氣養(yǎng)血 藥物配對:黃芪 — 當歸,如當歸補血湯;黨參 — 黃芪、當歸,如通乳散。
益氣止血 藥物配對:黃芪 — 地榆,如地榆合劑。
益氣復脈 藥物配對:炙甘草 — 桂枝,如炙甘草湯。
益氣止汗 藥物配對:黃芪 — 麻黃根、浮小麥,如牡蠣散。
益氣斂陰 藥物配對:人參 — 麥冬、五味子,如清暑益氣湯。
和營補血 藥物配對:熟地 — 當歸,如四物湯;白芍 — 熟地,如膠艾湯。
滋陰養(yǎng)血 藥物配對:干地黃 — 阿膠,如黃土湯;麥冬 — 生地,如炙甘草湯。
滋陰安神 藥物配對:生地 — 酸棗仁、麥冬,如天王補心丹;五味子 — 苻神、遠志,如養(yǎng)心湯。
滋陰降火 藥物配對:生地 — 熟地、黃連,如當歸六黃湯。
二、用于肺臟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清肺
清肺瀉火 藥物配對:石膏 — 知母,如白虎湯;黃芩 — 梔子,如潤肺湯。
清肺止咳 藥物配對:石膏 — 麻黃、杏仁,如麻杏石甘湯;石膏 — 杏仁,如麻杏石甘湯;銀花 — 款冬花、桔梗,如款冬花散;前胡 — 紫苑,如滋陰定喘湯。
清肺祛痰 藥物配對:黃連 — 貝母、白礬,如白礬散;知母 — 貝母,如二母散。
清肺解毒 藥物配對:板藍根 — 馬勃、玄參,如普濟消毒飲;銀花 — 連翹、大黃,如消黃清涼散;黃連 — 黃芩、梔子,如消黃散。
清肺解表 藥物配對:銀花 — 連翹、荊芥,如銀翹散;桑葉 — 杏仁,如桑杏湯。
清肺利咽 藥物配對:牛蒡子 — 桔梗、甘草,如銀翹散。
清肺止血 藥物配對:知母 — 側(cè)柏葉、梔子,如十黑散;黃連 — 白芨、阿膠,如白芨散。
清肺止癢 藥物配對:玄參 — 紫參、苦參,如五參散。
清肺排膿 藥物配對:葦莖 — 苡仁、桃仁。
瀉肺行水 藥物配對:葶藶子 — 大棗。
(二)溫肺
溫肺發(fā)表 藥物配對:細辛 — 麻黃、干姜,如麻黃桂枝湯;荊芥 — 防風,如荊防敗毒散。
溫肺止咳 藥物配對:麻黃 — 杏仁,如厚樸麻黃湯;杏仁 — 桔梗,如發(fā)表青龍湯。
溫肺化痰 藥物配對:干姜 — 細辛、半夏,如小青龍湯;紫苑 — 蘇子。
燥濕化痰 藥物配對:半夏 — 陳皮、茯苓,如二陳湯;半夏 — 枯礬,如半夏散。
化痰降氣 藥物配對:蘇子 — 萊菔子、白芥子,如三子下氣湯;半夏 — 蘇子,如蘇子降氣湯;紫苑 — 白部、白前,如止嗽散。
宣肺利氣 藥物配對:桔梗 — 幟殼,如荊防敗毒散;杏仁 — 陳皮,如發(fā)表青龍湯。
宣肺行水 藥物配對:麻黃 — 白術(shù);桂枝 — 防己。
(三)潤肺
潤肺清熱 藥物配對:知母 — 貝母、玄參,如知母散;沙參 — 麥冬、天花粉,如沙參麥冬湯。
潤肺生津 藥物配對:麥冬 — 生地、知母,如清肺潤腸散;麥冬 — 沙參、玉竹,如沙參麥冬湯。
潤肺止咳 藥物配對:麥冬 — 杏仁、枇杷葉,如清燥救肺湯;款冬花 — 紫苑,如黃柏散。
潤肺化痰 藥物配對:百合 — 貝母、麥冬,如百合固金湯;天冬 — 麥冬、瓜蔞殼,如理肺散。
潤肺滋腎 藥物配對:生地 — 熟地、玄參,如百合固合湯。
(四)補肺
益氣斂肺 藥物配對:人參 — 五味子,如虛勞補陽散;
益氣平喘 藥物配對:人參 — 麻黃、杏仁。
益氣化痰 藥物配對:人參 — 貝母。
益氣固表 藥物配對:黃芪 — 白術(shù)、防風。
補肺潤燥 藥物配對:黨參 — 沙參、制首烏,如五參散。
三、用于脾臟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溫脾
溫中祛寒 藥物配對:干姜 — 厚樸,如健脾散;官桂 — 砂仁,如益智散。
溫中行氣 藥物配對:厚樸 — 青皮、陳皮,如厚樸散;桂心 — 砂仁、陳皮,如桂心散。
溫中止痛 藥物配對:丁香 — 吳萸,如丁萸理中湯;砂仁 — 木香,如香砂散。
溫脾止瀉 藥物配對:肉豆蔻 — 訶子,如養(yǎng)臟湯。
溫脾止血 藥物配對:附子 — 白術(shù)、灶心土,如黃土湯;附子 — 炮姜炭。
溫脾攻下 藥物配對:附子 — 大黃,如溫脾湯。
溫脾助陽 藥物配對:干姜 — 草果仁、附子,如實脾湯;白術(shù) — 附子,如術(shù)附湯。
(二)清脾
清熱解毒 藥物配對:石膏 — 黃連、黃芩;升麻 — 玄參。
清熱祛濕 藥物配對:黃連 — 黃芩、黃柏,如黃連解毒湯;梔子 — 藿香;黃柏 — 蒼術(shù),如除濕壯筋湯;石膏 — 蒼術(shù),如濕熱吐草方。
(三)健脾
健脾除濕 藥物配對:苡仁 — 防已、陳皮,如滋補散;茯苓 — 苡仁、大腹皮,如消腫利水散;白術(shù) — 茯苓,如四君子湯。
燥濕健脾 藥物配對:蒼術(shù) — 厚樸、陳皮,如平胃散;檳榔 — 蒼術(shù),如麻黃桂枝湯;蒼術(shù) — 神曲,如加味平胃散。
健脾行氣 藥物配對:陳皮 — 青皮,如曲蘗散;茯苓 — 枳殼,如和胃消食湯。
健脾破滿 藥物配對:白術(shù) — 莪術(shù),如導水散;白術(shù) — 枳實,如枳實導滯丸。
健脾利水 藥物配對:黃芪 — 茯苓、防己,如防己散;白術(shù) — 茯苓、豬苓,如五苓散。
(四)補脾
補脾益氣 藥物配對:黨參 — 黃芪、白術(shù),如扶脾散;人參 — 白術(shù),如四君子湯。
補中健脾 藥物配對:人參 — 白術(shù)、陳皮,如異功散;白術(shù) — 山藥,如完帶湯。
益氣升陽 藥物配對:黃芪 — 升麻、柴胡,如補中益氣湯。
益氣溫中 藥物配對:黃芪 — 桂枝;人參 — 白術(shù)、干姜,如理中湯。
補中和胃 藥物配對:白術(shù) — 砂仁、陳皮,如香砂六君子湯。
益氣澀腸 藥物配對:人參 — 肉豆蔻、訶子,如養(yǎng)臟湯。
四、用于肝臟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清肝
清肝瀉火 藥物配對:黃芩 — 梔子,如龍膽瀉肝湯;黃芩 — 生地、黃連,如黃芩散;大黃 — 菊花、黃芩,如大黃當歸散;梔子 — 牡丹皮,如丹梔逍遙散。
清肝明目 藥物配對:菊花 — 木、車前子,如洗肝散;青葙子 — 草決明、石決明,如青葙子散。
清肝利濕 藥物配對:梔子 — 茵陳;龍膽草 — 木通、車前子。
清肝熄風 藥物配對:羚羊角 — 鉤藤,如羚羊鉤藤湯;全蝎 — 僵蠶、蟬蛻,如千金散;蟬蛻 — 蚯蚓。
清肝止血 藥物配對:黃芩 — 大黃、梔子,如大黃當歸湯。
平肝潛陽 藥物配對:鉤藤 — 石決明、天麻;白芍 — 龍骨、牡蠣。
(二)溫肝
溫肝散寒 藥物配對:吳萸 — 生 姜,如四神丸。
溫肝行氣 藥物配對:吳萸 — 小茴香,如木瓜散;高良姜 — 香附。
溫肝清胃 藥物配對:吳萸 — 黃連,如木瓜散。
溫肝舒筋 藥物配對:木瓜 — 苡仁、桂枝,如舒筋散。
(三)疏肝
疏肝清熱 藥物配對:川楝子 — 玄胡索。
疏肝解郁 藥物配對:柴胡 — 白芍,如逍遙散;柴胡 — 麥芽、陳皮,如和氣飲;枳殼 — 郁金;柴胡 — 香附,如柴胡疏肝散。
疏肝行氣 藥物配對:香附 — 枳殼,如柴胡疏肝散;川楝子 — 小茴香,如金鈴散;川楝子 — 烏藥、青皮;白芍 — 陳皮、青皮。
疏肝利膽 藥物配對:柴胡 — 龍膽草,如龍膽瀉肝湯;柴胡 — 大黃、黃芩,如柴胡清涼湯。
疏肝理脾 藥物配對:柴胡 — 枳實、甘草,如四逆散;柴胡 — 木香、陳皮,如和氣飲;香附 — 蒼術(shù)。
疏肝和胃 藥物配對:柴胡 — 陳皮、半夏,如柴芍六君子湯。
疏肝養(yǎng)血 藥物配對:川楝子 — 地黃;柴胡 — 當?shù)?如逍遙散。
疏肝活血 藥物配對:柴胡 — 桃仁,如血府逐淤湯;川楝子 — 郁金。
(四)補肝
補血養(yǎng)肝 藥物配對:當歸 — 白芍,如四物湯;當歸 — 枸杞子,如滋腎補肝散。
滋肝明目 藥物配對:山茱萸 — 枸杞子、菊花,如枸菊地黃丸。
養(yǎng)肝滋腎 藥物配對:枸杞子 — 生地、菟絲子,如滋腎補肝散。
強筋健骨 藥物配對:杜仲 — 續(xù)斷、桑寄生,如獨活寄生湯。
和營緩急 藥物配對:白芍 — 甘草,如香連散。
五、用于腎臟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溫腎
溫腎壯陽 藥物配對:肉桂 — 附子、熟地,如桂附八味散;補骨脂 — 巴戟天、葫蘆巴,如血竭散。
回陽救逆 藥物配對:附子 — 干姜、炙草,如四逆湯。
溫腎強腰 藥物配對:肉桂 — 懷牛膝、杜仲;補骨脂 — 葫蘆巴,如血竭散。
溫腎納氣 藥物配對:附子 — 蘇子,如三子下氣湯。
補腎催情 藥物配對:菟絲子 — 淫羊藿、陽起石,如催情散。
溫腎縮尿 藥物配對:益智仁 — 山藥、烏藥。
溫腎利水 藥物配對:附子 — 茯苓,如真武湯;懷牛膝 — 車前子。
溫陽發(fā)表 藥物配對:附子 — 麻黃、細辛,如麻黃附子細辛湯。
溫腎暖脾 藥物配對:補骨脂 — 肉豆蔻,如四神丸。
溫腎暖胃 藥物配對:益智仁 — 官桂、砂仁,如益智散。
(二)補腎
滋腎清熱 藥物配對:熟地 — 地骨皮、柴胡,如熟地黃散。
滋腎益精 藥物配對:枸杞子 — 生地、菟絲子,如滋腎補肝散;熟地 — 生地、山萸肉;夏盆子 — 菟絲子、枸杞子。
補腎健骨 藥物配對:懷牛膝 — 熟地、巴戟天,如滋腎補肝散;續(xù)斷 — 巴戟天、杜仲。
補腎澀精 藥物配對:菟絲子 — 龍骨、牡蠣;沙苑蒺藜 — 芡實、蓮子,如金鎖固精丸。
滋腎瀉濁 藥物配對:熟地 — 澤瀉,如六味地黃丸。
滋腎潤燥 藥物配對:肉蓯蓉 — 當歸、麻油,如當歸蓯蓉湯;生地 — 玄參、麥冬,如增液湯。
六、用于胃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清胃
清胃瀉火 藥物配對:石膏 — 梔子、連翹,如清瘟敗毒散;石膏 — 知母,如白虎湯。
清胃解毒 藥物配對:升麻 — 黃連,如普濟消毒飲;大黃 — 黃連,如瀉心湯;石膏 — 黃芩、黃連,如石膏竹瀝湯。
清胃生津 藥物配對:石膏 — 麥冬,如竹葉石膏湯;升麻 — 生地。
清胃降濁 藥物配對:黃連 — 水竹茹,如連茹二陳湯;黃連 — 半夏,如消黃益心湯。
(二)溫胃
溫胃散寒 藥物配對:砂仁 — 草豆蔻,如益胃散;桂心 — 砂仁,如桂心散。
溫胃行氣 藥物配對:桂心 — 茴香、陳皮,如通靈散;丁香 — 木香,如丁香散。
溫胃和中 藥物配對:干姜 — 甘草,如理中湯。
溫胃止吐 藥物配對:陳皮 — 生姜,如香砂平胃散;干姜 — 半夏;砂仁 — 陳皮、半夏,如香砂六君子湯。
溫胃活血 藥物配對:厚樸 — 當歸,如溫脾湯。
溫胃攻下 藥物配對:桂枝 — 大黃,如透腸散。
(三)和胃
和胃降逆 藥物配對:半夏 — 黃連、竹茹,如連茹二陳湯;木瓜 — 吳萸,如木瓜散。
消食導滯 藥物配對:山楂 — 神曲、麥芽,如曲蘗散;半夏 — 神曲,如保和丸;神曲 — 山楂、檳榔,如和胃消食散;神曲 — 大黃,如三仙湯。
和胃止吐 藥物配對:陳皮 — 半夏,如二陳湯;藿香 — 半夏。
和胃解表 藥物配對:藿香 — 蘇葉
行氣導滯 藥物配對:木香 — 檳榔,如木香檳榔丸;陳皮 — 厚樸,如平胃散;枳殼 — 神曲,如枳殼散。
(四)補胃
益氣清胃 藥物配對:人參 — 石膏、竹葉,竹葉石膏湯。
生津養(yǎng)胃 藥物配對:沙參 — 麥冬、玉竹,沙參麥冬湯。
益氣和胃 藥物配對:人參 — 白術(shù)、砂仁,參苓白術(shù)散;人參 — 陳皮、半夏,如六君子湯。
七、用于膽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清膽
清膽瀉熱 藥物配對:柴胡 — 龍膽草,如龍膽瀉肝湯;柴胡 — 黃芩、大黃,如柴胡清涼散;赤小豆 — 連翹。
和解少陽 藥物配對:柴胡 — 黃芩,如小柴胡湯。
和解發(fā)表 藥物配對:柴胡 —桂枝、白芍,如柴胡桂枝湯。
和解攻下 藥物配對:柴胡 — 白芍、大黃,如大柴胡湯。
清膽退黃 藥物配對:茵陳 — 澤瀉、豬苓,如茵陳五苓散;梔子 — 茵陳、木通。
清膽和胃 藥物配對:竹茹 — 半夏、枳實,如溫膽湯;柴胡 — 半夏、生姜,如小柴胡湯。
利膽排石 藥物配對:茵陳 — 四川大金錢草、大黃。
(二)溫膽
溫膽退黃 藥物配對:附子 — 茵陳,如茵陳四逆湯;白術(shù) — 附子、茵陳,如茵陳術(shù)附湯。
八、用于大腸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清腸
清腸祛濕 藥物配對:大黃 — 黃連、黃芩,如芍藥湯;黃連 — 黃芩、黃柏,如黃連解毒湯。
清腸止瀉 藥物配對:黃連 — 木香,如香連散;白頭翁 — 苦參、黃柏,如白苦湯;黃連 — 葛根、黃芩。
清腸行氣 藥物配對:黃連 — 枳殼,如加味郁金散;大黃 — 木香,如通腸芍藥湯。
清腸攻下 藥物配對:芒硝 — 大黃,如大承氣湯。
清腸止血 藥物配對:黃芩 — 地榆、槐花,如清腸飲;槐角 — 生地、黃芩,如槐角丸;槐花 — 地榆,如槐花散。
清腸活血 藥物配對:黃連 — 當歸、白芍,如芍藥湯;大黃 — 桃仁,如通關(guān)散;地榆 — 赤芍,如血痢方。
(二)溫腸
溫腸行氣 藥物配對:官桂 — 木香、砂仁,如香砂散;小茴香 — 青皮、陳皮,如橘皮散。
澀腸止瀉 藥物配對:罌粟殼 — 煨訶子,如訶子散;烏梅 — 煨訶子,如烏梅散。
(三)攻腸
潤下滑腸 藥物配對:火麻仁 —當歸、桃仁,如通關(guān)散;火麻仁 — 杏仁、大黃,如麻子仁丸;郁李仁 — 火麻仁。
攻腸逐水 藥物配對:大戟 — 甘遂、大棗,如十棗湯;大黃 — 牽牛子,如大戟散。
攻下和營 藥物配對:大黃 — 白芍,如郁金散。
行氣破滿 藥物配對:木香 — 檳榔、山棱,如馬價丸;厚樸 — 枳實,如大承氣湯;烏藥 — 大腹皮、枳實,如消脹湯。
潤腸祛風 藥物配對:火麻仁 — 桃仁、防風,如通關(guān)散。
九、用于膀胱的藥對配伍方劑
(一)清熱
清熱利尿 藥物配對:竹葉 —木通、生地;滑石 — 甘草、澤瀉,如止淋通關(guān)散;梔子 — 大黃,如八正散。
滲濕利水 藥物配對:豬苓 — 茯苓、澤瀉,如五苓散。
利水通淋 藥物配對:木通 — 車前子、滑石,如八正散;石葦 — 燈草心、瞿麥,如利尿散。
清熱止血 藥物配對:梔子 — 小薊、大黃;生地 — 炒蒲黃、梔子。
利水堅陽 藥物配對:滑石 — 知母、黃柏 如豬苓散。
通淋排石 藥物配對:海金沙 — 石葦、四川大金錢草。
(二)溫補
溫陽化氣 藥物配對:桂枝 — 澤瀉,如五苓散。
化氣堅陽 藥物配對:肉桂 — 知母、黃柏。
滋腎固浮 藥物配對:益智仁 — 烏藥、桑螵蛸。
轉(zhuǎn)載:中醫(yī)不傳之秘在劑量
例如:
黃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內(nèi)明顯,30克以上就趨向抑制;其對血壓影響,15克以內(nèi)可升高血壓,35克以上反而降壓。有氣虛癥狀時,用炙黃芪,無氣虛癥狀,則用生黃芪。
柴胡——在小柴胡湯中為君藥,用量大于其它藥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遙散中為臣藥,用量與各藥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補中益氣湯中為佐藥,用量極?。ㄈ∑渖e清陽的功能)。
白術(shù)——常用量能健脾止瀉,大劑量用至30~60克,則能益氣通便。
紅花——少用可養(yǎng)血,稍多則活血,再多則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達肝木,用至15克以發(fā)散風熱,清利頭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溫通陽氣,增加膀胱氣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則溫經(jīng)散寒,解肌發(fā)表,以祛除在表之風邪。
川芎——小劑量可使子宮收縮加強,大劑量反而麻庳子宮。
枳實——小劑量能使心臟興奮,大劑量使之抑制不一一例舉。
中醫(yī)治病的根本不是病,而是人,而每個個體的差異不同,用藥劑量也會不同。
半夏藥對的臨床應用
半夏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塊莖,因“五月半夏生,蓋當夏之半”而得名。其性味辛溫,有毒。主歸肺
、脾、胃經(jīng)。本品辛溫而燥,為燥濕化痰、溫化寒痰之要藥,善治臟腑之濕痰;為止嘔要藥,多種原因引起的嘔吐皆
可隨證配伍運用,對痰飲或胃寒嘔吐尤宜;半夏辛開散結(jié),化痰消痞,亦可治梅核氣、痰熱結(jié)胸、心下痞滿等證;外
用可消腫止痛,治療癭瘤痰核、癰疽腫毒及毒蛇咬傷。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半夏塊莖含揮發(fā)油、少量脂肪、淀粉、煙堿、粘液質(zhì)、天門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β
-氨基丁酸等多種氨基酸、麻黃堿、葫蘆巴堿以及藥理作用與毒蕈堿相似的生物堿、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
萄糖甙、3,4-二羥基苯甲醛葡萄糖甙等。生半夏和制半夏煎劑均有鎮(zhèn)咳祛痰、鎮(zhèn)吐作用。從半夏中分離出來的半夏蛋
白有抗早孕作用。生半夏的氯仿和丙酮提取物對白色葡萄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等。
1.半夏配天南星,燥濕化痰
半夏與天南星均可辛溫燥濕化痰。半夏專入脾胃,主治濕痰,且能降逆止嘔;天南星兼走經(jīng)絡(luò),善治風痰,又
能祛風定驚。兩藥相伍,半夏燥濕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天南星開泄化痰,以搜經(jīng)絡(luò)中之風痰;合可散周身痰結(jié),尤
以祛風痰為著。臨床用于頑痰咳喘,風痰眩暈,中風仆倒,口眼歪斜,舌強語蹇以及癲癇驚風等癥。例如,《活幼心
書》中如意膏以二藥治風痰停飲,咳嗽喘促。《圣濟總錄》中玉液湯以此二藥去痰涎,利胸膈。
2.半夏配旋覆花,止咳止嘔
半夏消痰散結(jié),降逆和胃;旋覆花開結(jié)消痰,下氣行水,降氣止噫。然半夏偏于燥濕化痰,旋覆花則側(cè)于宣肺
,下氣行水。兩藥相伍,一燥一宣,互為其用,祛痰止咳,可增強和胃止嘔之效。臨床常用于治療痰飲壅肺之咳喘及
寒濕犯胃所致的嘔吐噫氣或支飲,胸悶短氣,咳逆倚息不得臥,面浮肢腫,心下痞堅等。
3.半夏配茯苓,健脾燥濕
半夏辛溫,功擅燥濕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結(jié)。脾喜燥而惡濕,濕去則脾運,痰涎無以為生;茯苓味甘淡,
長于補脾,利水濕,且補而不膩,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兩藥相伍,一為溫燥化濕,一為淡滲利濕;一為
降逆止嘔治其標,一為健脾和中治其本,共奏健脾利水、燥濕化痰、利水寧心之功。臨床用于治療脾虛濕停、胃氣不
降之脘痞腹脹、呃逆嘔吐、大便溏瀉或咳嗽痰多等癥。《傷寒大白》中的半夏茯苓湯以二藥治頭汗,中焦閉塞,則周
身不能敷布,但頭有汗?!对漆用}訣》中的半夏湯以二藥治嘔逆,寒在上焦,脈緩者。
4.半夏配陳皮,理氣化痰
半夏辛溫燥烈,功擅燥濕化痰,降逆止嘔。陳皮辛苦而溫,長于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兩藥合用,半夏得陳皮
之助,則氣順而痰自消,化痰濕之力尤勝;陳皮得半夏之輔,則痰除而氣自下,理氣和胃之功更著。兩者相使相助,
共奏燥濕化痰、健脾和胃、理氣止嘔之功。臨床常用于痰濕上犯之胸膈脹滿、咳嗽痰多;脾胃失和、濕濁內(nèi)困而致脘
腹脹滿、惡心嘔吐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橘皮半夏湯即以二藥治痰飲、食積、寒痰停積,惡心嘔吐、目眩昏
悶及瘴瘧。
5.半夏配藿香,兩調(diào)脾胃
半夏性燥烈,偏于燥濕和胃,降逆止嘔;藿香與半夏皆歸脾胃經(jīng),藿香氣芳香,長于化濕悅脾,寬中快氣,和
胃止嘔。二者合用,一以芳化,一以溫燥,有兩調(diào)脾胃之功,并有較強的止嘔之力。臨床用于寒濕困中、脾胃不和之
頭目昏沉、胸脘痞悶、嘔惡腹瀉之癥。《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藿香半夏湯以藿香、半夏聯(lián)袂,燥濕與化濕合用,
治濕濁困脾較甚、胃中停飲嘔逆之證。
6.半夏配生姜,相使相畏
半夏、生姜性味相同,均辛溫燥散,具降逆、止嘔、和胃、化痰之功。兩藥配伍,協(xié)同為用。半夏降逆止嘔為
主,生姜化水止嘔為輔,且又具溫中化飲之功,相互協(xié)同而增強和胃止嘔之效。另外,半夏為有毒之品,生姜可制半
夏之毒,屬相畏配對,制其所短,展其所長,可更好地發(fā)揮和胃降逆作用。臨床用于水飲停胃而見嘔吐清水痰涎,苔
白膩等癥?!督饏T要略》中以二藥組成的生姜半夏湯和小半夏湯可治痰飲內(nèi)停、嘔吐、反胃等。
7.半夏配天竺黃,祛痰定驚
半夏辛開苦降溫燥,偏于燥濕健脾,和胃降逆,脾健土燥,痰涎無以生;天竺黃甘寒,長于清熱化痰,清心定
驚。兩藥共用,祛痰之力佳,并有一定的祛風定驚作用。臨床用于痰濕內(nèi)停之咳嗽痰多,胸悶脹滿;痰涎壅盛之中風
不語或痰熱驚搐、癲癇等。
8.半夏配貝母,潤燥相濟
半夏辛溫而燥,為燥濕化痰、溫化寒痰之要藥;貝母甘涼,潤肺止咳效佳。二藥一潤一燥,相反相成,治各種
痰濕咳嗽。臨床見濕痰咳嗽、偏寒偏熱均可酌情配合使用?!段菏霞也胤健分械陌胴愅枰远幍确纸瓰橥柚物L痰暑
濕瘧疾,咳嗽痰多,飲食無味,癇眩。
9.半夏配瓜蔞,化痰消痞
半夏辛溫燥烈,化痰降逆,消痞散結(jié)。《藥性本草》言其“消痰下氣,開胃健脾,止嘔吐,去胸中痰滿”;瓜
蔞清熱化痰,寬胸散結(jié)。兩藥配對,相輔為用,化痰散結(jié),寬胸消痞之功顯著。臨床用于痰熱互結(jié)、氣郁不通之胸脘
痞滿,或痰濁膠結(jié)所致的胸痹疼痛;痰熱壅肺之胸膈塞滿、氣逆咳嗽、吐痰黃稠等?!稘健分械陌胂耐枰远幚?div style="height:15px;">
胸膈,主治肺臟蘊熱,痰嗽,胸膈塞滿。《普濟方》中的半夏湯以二藥治胸痹,心下堅痞,急痛徹背,短氣煩悶,自
汗出。
10.半夏配天麻,化痰息風
半夏辛溫,為治濕痰要藥,長于燥濕化痰;天麻甘平,為治內(nèi)風圣藥,善于息風止暈。前人有“無痰不作?!?div style="height:15px;">
之說。用半夏燥濕化痰治其本,天麻息風平肝治其標。兩藥配對,標本兼顧,化痰息風,治眩暈、頭痛。《脾胃論》
云:“足太陰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療;眼黑頭旋,虛風內(nèi)作,非天麻不能除。”臨床用于風痰上擾,癥見眩暈頭痛
,胸悶嘔惡,舌苔白膩,脈弦滑。《醫(yī)學心悟》中的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和《圣濟總錄》中的天麻丸以二藥為主治偏頭痛
,眼目昏花?熏或頭目眩暈,起坐不能者。
11.半夏配黃連,辛開苦降
半夏辛散苦燥溫通,性質(zhì)沉降,長于燥脾濕化痰濁,降胃氣止嘔吐,又能辛散消痞結(jié);黃連苦寒降泄,清泄胃
熱而燥濕,以開中焦氣分之熱結(jié)。兩藥配對,寒熱互用以和其陰陽,辛開苦降以調(diào)其升降。且清熱無礙祛濕,燥濕又
無妨清熱,有相輔相成之妙用,共奏清熱化痰,散結(jié)止嘔之功。臨床用于濕熱痰濁,郁結(jié)不解,胸脘滿悶,痰多黃稠
,苔黃膩,脈弦滑;寒熱互結(jié)、氣機失暢所致的心下痞悶,按之作痛;胃熱嘔吐,或干嘔痰少。《傷寒論》中的小陷
胸湯,以黃連、半夏配瓜蔞合用治療痰火互結(jié),心下痞硬,按之痛。
12.半夏配黃芩,脾肺同治
半夏辛溫性燥,入脾胃二經(jīng),功能化飲祛痰,和胃止嘔;黃芩苦寒,入肺經(jīng),苦燥肺中之痰,寒清肺中之熱。
兩藥合用,脾肺同治,既杜生痰之源,又清貯痰之器,源清流潔,痰化肺清,濕去逆降之功顯矣。臨床用于痰熱壅肺
,肺氣上逆之咳嗽痰多色黃者;痰熱痞結(jié),氣逆不降之嘔吐。《袖珍方》中的黃芩半夏丸即以二藥治上焦有熱,咳嗽
生痰。
13.半夏配石膏,寒溫并用
半夏辛散苦燥溫通,性質(zhì)沉降,長于燥脾濕而化痰濁,降胃氣而止嘔,為治濕痰、氣逆嘔吐,胸脘痞滿之良藥
;石膏辛甘大寒,入于肺胃二經(jīng),為清泄肺胃實熱之要藥。兩藥配對,寒溫并用,既清泄肺胃之熱,又化痰降逆止嘔
、止咳,有肺胃同治之妙用。莫枚士云:“胃熱犯肺者之治,當半夏石膏并用也。”臨床用于胃熱濕阻,胃氣上逆所
致脘腹痞悶,惡心嘔吐等癥;痰熱壅肺所致的咳嗽氣喘,黃痰粘稠等;肺胃俱熱或胃熱犯肺而喘嘔并見者?!秱?div style="height:15px;">
》中的小青龍加石膏湯以石膏、半夏配桂枝、麻黃等合用,治療內(nèi)飲化熱,外感風寒,咳而上氣,煩躁而喘的肺脹證
。
14.半夏配夏枯草,調(diào)和肝胃
半夏化痰濁,消痰散結(jié),通降和胃。藥理研究認為半夏有良好的鎮(zhèn)靜和安定作用。夏枯草宣泄肝膽郁火,暢利
氣機之運行,補養(yǎng)厥陰。兩藥合用,宣散肝火,化痰濁,調(diào)和肝胃,順接陰陽。臨床用于痰火郁結(jié)的各種病證。
15.半夏配麥冬,和胃降逆
半夏辛溫而燥,燥濕健脾,化痰降逆;麥冬甘苦微寒,養(yǎng)陰益胃,潤肺清心,滋而不膩。兩藥合用,潤肺胃而
降逆氣,清虛熱而化痰濁,潤而不膩,燥不傷陰。但麥冬用量須大半夏一倍以上,始能取得和胃降逆止嘔之功。臨床
用于熱病傷津、肺胃陰虛及肺癰、肺痿等病。《傷寒論》中載有竹葉石膏湯。
16.半夏配干姜,溫肺化飲
半夏辛溫而燥,為燥濕化痰、溫化寒痰之要藥。干姜辛熱,主歸肺、脾、胃經(jīng),有溫肺化飲之功,既能溫散肺
中寒邪而利肺氣之肅降,使水道通調(diào)而痰飲可化?熏又能溫脾胃去濕濁而絕生痰之源。兩者合用,對痰濁阻肺、咳嗽氣
喘之證最宜。臨床用于寒痰阻肺,咳嗽氣喘,咳痰清稀之癥。《金匱要略》中的半夏干姜散以二藥等分為末治干嘔吐
逆,吐涎沫?!镀諠健分械陌胂耐枰源硕幹尉猛虏恢埂?div style="height:15px;">
17.半夏配皂莢,祛痰開竅
風痰之證多為積痰生熱。積熱氣升則引動內(nèi)風,痰隨氣上升則清竅蒙蔽。半夏辛溫有毒,功專燥濕化痰;皂莢
辛溫有小毒,辛散走竄,具祛痰、搜風、開竅之力,善治風痰壅盛、官竅阻閉之證。兩藥合用,可使皂莢得半夏之佐
則祛痰之力大增,祛風痰、開官竅之功更著。共奏祛痰降氣開竅之功,痰去則氣降,氣降則風息,清竅自開。臨床用
于中風痰厥之卒然昏迷、口噤不開、喉中痰聲漉漉;痰濕壅滯、胸悶咳喘、痰多、質(zhì)粘難出。
18.半夏配秫米,和胃安眠
半夏辛溫,燥濕化痰而降逆和胃,能陰陽和表里,使陽入陰而令安眠;秫米甘微寒,健脾益氣而升清安中,制
半夏之辛烈。兩藥合用,一瀉一補,一升一降,具有調(diào)和脾胃,舒暢氣機的作用,使陰陽通,脾胃和,可入眠,為治
“胃不和,臥不安”的良藥。臨床用于治療脾胃虛弱,或胃失安和之夜寢不安。《內(nèi)經(jīng)》有載半夏秫米湯。
19.半夏配甘遂,消痰瀉飲
半夏辛溫,燥濕化痰,降逆化飲,和暢氣機,為燥無形痰濕之上品;甘遂苦寒性降逆,破氣行水,善行腸間經(jīng)
隧之飲邪,為瀉有形水飲之專藥。兩藥合用,相輔相成,飲下痰消,邪衰而病愈。臨床用于飲留胃腸,脈伏,其人欲
自利,利后反快,雖利心下續(xù)結(jié)滿?!秱摗分械母仕彀胂臏远帪橹髦瘟麸嫛?div style="height:15px;">20.半夏配厚樸
力可專通暢中焦,引其他諸藥(理氣藥)力專于調(diào)中焦之痞與氣滯,治療食積,積滯;以及中焦之痰濁,濕熱
;此二藥為有效,增效之品。此得之臨床應用總結(jié)。
根據(jù)“十八反”理論,半夏不能與烏頭合用
【選方】
①治濕痰,咳嗽脈緩,面黃,肢體沉重,嗜臥不收,腹脹而食不消化:南星、半夏(俱湯洗)各一兩,
白術(shù)一兩半。上為細末,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生姜湯下。(《素問病機保命集》)
②治濕痰喘
急,止心痛:半夏不拘多少,香油炒,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湯下。(《丹溪心法》)
③治痰
飲咳嗽:大半夏一斤,湯泡七次,曬干,為細末,用生絹袋盛貯,于磁盆內(nèi)用凈水洗,出去粗柤,將洗出半夏末,就
于盆內(nèi)日曬夜露,每日換新水,七日七夜了,澄去水,曬干,每半夏粉一兩,入飛過細朱砂末一錢,用生姜汁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用淡生姜湯下,食后服。(《袖珍方》辰砂半夏丸)
④治心下有支飲(嘔家本渴,
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半夏一升,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金匱要略》小半
夏湯)
⑤治肺胃虛弱,好食酸冷,寒痰停積,嘔逆惡心,涎唾稠粘,或積吐,粥藥不下,手足逆冷,目眩身重;
又治傷寒時氣,欲吐不吐,欲嘔不嘔,昏瞶悶亂,或飲酒過多,中寒停飲,喉中涎聲,干噦不止:陳皮(去白)、半
夏(煮)各七兩。上二件,銼為粗散,每服三錢,生姜十片,水二盞,煎至一中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留二服滓
并作一服,再煎服。(《局方》橘皮半夏湯)
⑥治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
茯芩三兩。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金匱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湯)
⑦治胃反嘔吐者:半
夏二升(洗完用),人參三兩,白蜜一升。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湯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溫服一升
,余分再服?!督饏T要略》大半夏湯)
⑧治妊娠嘔吐不止:干姜、人參各一兩,半夏二兩。上三味,末之,以生
姜汁糊為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金匱要略》干姜人參半夏丸)
⑨治小兒痰熱,咳嗽驚悸:半夏
、南星等分,為末,牛膽汁,入膽內(nèi)和,懸風處待干,蒸餅丸,綠豆大。每服三、五丸,姜湯下。(《摘元方》)
⑩治霍亂心腹脹痛,煩滿短氣,未得吐下:桂、半夏等分。末,方寸匕,水一升,和服之。?。ā堆a缺肘后方》)
⑾除積冷,暖元藏,溫脾胃,進飲食,治心腹一切痃癖冷氣及年高風秘、冷秘或泄瀉:半夏(湯浸七次,焙干,為細
末)、硫黃(明凈好者,研令極細)。上等分,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餅末攪和勻,入臼內(nèi)杵數(shù)百下,丸如梧桐
子大。每服空心溫酒或生姜湯下十五丸至二十丸,婦人醋湯下。(《局方》半硫丸)
⑿治痰厥:半夏八兩,防風
四兩,甘草二兩。同為細末,分作四十服,每服用水一大盞半,姜二十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衛(wèi)
生家寶方》省風湯)
治目不瞑,不臥:以流水千里已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火,沸
,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半,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靈樞》半夏
秫米湯)
⒁治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篩已,合治之,
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一升,煎七沸,納散兩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傷寒論》半夏散及湯)
⒂治痰結(jié),咽喉不利,語音不出:夏(洗)五錢,草烏一字(炒),桂一字(炙)。上
同為末,生姜汁浸蒸餅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至夜含化。(《素問病機保命集》玉粉丸)  ?、灾魏肀阅[塞:
生半夏末搐鼻內(nèi),涎出效。(《瀕湖集簡方》)   ⒄治產(chǎn)后暈絕:半夏末,冷水和丸,大豆大,納鼻中。(《肘后
方》)
⒅治奶發(fā),諸癰疽發(fā)背及乳方:末半夏,雞于白和涂之,水磨敷。(《補缺肘后方》)
⒆治小兒驚
風:生半夏一錢,皂角半錢。為末,吹少許入鼻。(《仁齋直指方》嚏驚散)  ?、刂沃厣嗄旧啵[大塞口:半夏煎
醋,合漱之。(《綱目》)   (21)治諸瘺五六孔相通:生半夏末,水調(diào)涂孔內(nèi),一日二次。(《外科小品》)
(22)治外傷性出血:生半夏、烏賊骨等分,研細末,撒患處。(徐州《單方驗方新醫(yī)療法選編》)
(23)治蛇
傷:鮮半夏、鴨食菜(苦麻菜)、香蒿尖各等量,混合搗碎成膏狀,敷于傷處。(遼寧《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24)老人風痰。用半夏(泡七次,焙過)、硝石各半兩,共研為末,加入白面搗勻,調(diào)水做成丸子,如綠豆
大。每服五十丸,姜湯送下。    (
25)風痰頭暈(哎逆目眩,面色黃,脈弦)。用生半夏、生天南星、寒水石(
煅)各一兩,天麻半兩,雄黃二錢,小麥面三兩,共研為末,加水和成餅,水煮浮起,取出搗爛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姜湯送下。極效。亦治風痰咳嗽、二便不通、風痰頭痛等病。
(26)熱痰咳嗽(煩熱面赤,口燥
心痛,脈洪數(shù))。用半夏、天南星各一兩,黃芩一兩半,共研為末,加姜汁浸蒸餅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
七十丸,飯后服,姜湯送下。此方名小黃丸。
(27)濕痰咳嗽(面黃體重,貪睡易驚,消化力弱,脈緩)。用半
夏、天南星各一兩,白術(shù)一兩半,共研為末加薄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姜湯送下。此方名白術(shù)丸
。   (28)氣痰咳嗽(面白氣促,灑淅惡寒,憂悉不樂,脈澀)。用半夏、天南星各一兩,官桂半兩,共研為末,
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湯送下。此方名玉粉丸。
(29)嘔吐反胃。用半夏三升、人參三兩、
白蜜一升、水一半二千,細搗過,煮成三升半,溫服一升。一天服兩次。此方名為大半夏湯。
(30)黃疸喘滿,小
便自利,不可除熱。用半夏、生姜各半斤,加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兩次服下。 清半夏
(31)老人便結(jié)。用半夏(泡,炒)、生硫磺,等分為末加自然姜汁煮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
溫酒送下。此方名半硫丸。
(32)失血喘急(吐血下血,崩中帶下,喘急痰嘔,中滿宿瘀)。用半夏捶扁,包在
以姜汁調(diào)勻的面中,放火上煨黃,研為末,加米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開水送下
(33)喉痹腫
塞。用生半夏末 鼻內(nèi),涎出見效。
(34)骨鯁在咽。用半夏、白牙,等分為末,取一匙,水沖服,當嘔出。
忌食羊肉。   【臨床應用】
①治療嘔吐用姜半夏制成1:1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治療各種嘔吐,
臨床上可代替愛茂爾應用,有人認為其鎮(zhèn)吐作用比愛茂爾強兩倍多。未發(fā)現(xiàn)副作用。
②治療瘧疾生半夏2錢,搗
爛置于膠布上。于瘧疾發(fā)作前3~4小時貼于臍部,可控制發(fā)作。
③治療急性乳腺炎取生半夏1~2錢,蔥白2~3根
,共搗爛,揉成團(亦可用生半夏搗細和米飯少許捏成丸),塞于患乳對側(cè)鼻孔,每日2次,每次塞半小時。用于急性
乳腺炎早期計72例,多數(shù)治療2~3次見效。
④治療雞眼半夏研末敷于患部。用藥前先洗凈患處,消毒后用手術(shù)刀
削去雞眼的角化組織,呈一凹面,然后放入半夏末,外貼膠布。經(jīng)5~7天后,雞眼壞死脫落,生出新生肉芽組織,再
過數(shù)日即可痊愈。治療30余例未見復發(fā)。
⑤治療牙痛生半夏1兩,搗碎,置于90%酒精3兩中,浸泡1日后即可使用
。用時以棉球蘸藥液塞入齲齒洞中,或涂擦痛牙周圍。治療100余例,95%以上患者均有效果。
⑥治療急慢性化膿
性中耳炎生半夏研末溶于米酒或50%酒精中(1份半夏,3份酒精),浸泡24小時以上,取上層澄清液滴耳。用時先用雙
氧水洗滌外耳道,然后滴入藥液數(shù)滴,每天1~2次。據(jù)10例觀察,對急性中耳炎效果較好,一般1~2天見效,1周內(nèi)可
治愈。
⑦預防和減輕血吸蟲病口服銻劑的中毒反應口服銻劑治療血吸蟲病過程中,嘔吐是常見的毒性反應,往往
迫使治療中斷;如于口撮銻劑同時加服法半夏粉與甘草粉,則有預防或減輕中毒反應的作用。每口服銻劑1次,服半夏
粉3.2分,生甘草粉4.8分。據(jù)12例觀察,一般服藥期間都能照常工作,精神愉快,食欲正常;僅4例有輕微不適:略感
惡心嘔吐,或短暫的腹痛或腹瀉,均不影響工作。
⑧治療矽肺據(jù)144例各期患者的初步觀察,對主觀癥狀有不同
程度的改善;客觀檢查除個別病例的血清粘蛋白下降和血矽增高外,其它檢查(如X線攝片)尚無明顯變化。少數(shù)病例
對肝功能有不良影響,尿中出現(xiàn)紅細胞,故應用時應緊密注意肝腎的毒性反應。   用法:用姜半夏口服、肌肉注射
或噴霧給藥,劑量一般為每日7錢。治療持續(xù)1~10個月不等,大多在3~5個月左右。
【中毒處理】曾有報道,4
例誤食生半夏0.1~0.2克、1.4克、1.8克、2.4克而引起中毒者,癥狀表現(xiàn)主要為口腔及咽喉部粘膜的燒灼感和麻辣味
,胃部不適、惡心及胸前壓迫感。   4例中除1例因誤食量甚少而自愈外,其余3例均經(jīng)服生姜而痊愈。
理血,扶正祛邪藥對 理血藥對
1、三棱+莪術(shù)
二者配伍應用,氣血雙施,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化積消塊。臨床常用于治療肝癌、骨肉瘤、胃癌、食道癌、宮頸癌、皮膚癌等屬氣血凝滯者。
2、白花蛇舌草+小薊
二者配伍應用共奏清熱解毒,活血祛瘀,利水通淋,涼血止血之功。臨床常用于治療泌尿系統(tǒng)腫瘤,如膀胱癌、腎癌、前列腺癌等。
3、三七+莪術(shù)
二者配伍應用,共奏行氣破血祛瘀、消積止痛之功,臨床上常用于治療膀胱癌、宮頸癌、肝癌、胃癌等屬氣滯血瘀者。并常用于治療各種癌瘤引起的肢體或內(nèi)臟疼痛。
4、土元(土鱉蟲)+僵蠶
二者配伍應用共奏破血逐瘀、化痰散結(jié)之功,臨床常用治療腦腫瘤、食道癌、胃癌、肺癌、肝癌、喉癌、惡性淋巴瘤等屬痰熱互結(jié)者。另外,土元+僵蠶和全蝎 +蜈蚣(攻毒散結(jié))兩“藥對”組合用于治療癌性疼痛,有較好的止痛效果。
5、女貞子+旱蓮草
二者均入肝、腎兩經(jīng),為平補肝腎之品,養(yǎng)陰而不膩滯,相須為用,互相促進,補肝腎,清虛熱,涼血止血之力增強。臨床常用于各種惡性腫瘤癥屬陰虛內(nèi)熱、迫血妄行所致尿血、便血、吐血、衄血等出血見癥;或各種惡性腫瘤放化療后出現(xiàn)的白細胞減少癥。
扶正祛邪藥對
1、白芍+炙甘草
二者同用,適用于拘急性疼痛。癥見脘腹部拘急疼痛,得甘則止;或肢體拘急性疼痛,按之則舒。伴有精神萎靡,舌紅少苔,脈小弦等。氣血不足,營衛(wèi)周流不及,脈絡(luò)失養(yǎng),所致“不榮則痛”之證甚為合拍。臨床上此“藥對 ”常與蟲類藥配伍,用于治療各種腫瘤引起的肢體或內(nèi)臟疼痛。
2、白術(shù)+枳實
二者同用功擅消痞除脹利濕,癥見脘痞腹脹,食后更甚,饑時尤重,胃納不佳,噯氣則舒,大便不暢,體倦少言,舌質(zhì)淡紅,苔薄,脈虛弦等。臨床上常用于放化療引起的胃腸道反映應。
3、山萸肉+白芍
二者配伍具有協(xié)同作用,可以增強抗腫瘤、免疫調(diào)節(jié)及抗炎作用,從而對肝癌、食道癌、腸癌等惡性腫瘤有一定得治療作用。
4、三七+靈芝
二者配伍共奏補氣和血、活血消腫、散結(jié)止痛之功,臨床上常用于治療肺癌、食道癌、胃癌、肝癌、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等屬氣虛血瘀或正虛邪實者?,F(xiàn)代抗癌制劑“參靈片”就是以本“藥對”為主要成分加工制成的。
5、百合+魚腥草
二者相伍為用,共奏清熱解毒、養(yǎng)陰潤肺、排膿消癰之功效。臨床上常用于治療肺癌、胃癌、白血病、皮膚癌等惡性腫瘤癥屬陰虛熱毒郁結(jié)者。
(六)、理氣止痛藥對
1、元胡+徐長卿
二者配伍相須為用,共奏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之功。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各種癌瘤引起的肢體或內(nèi)臟疼痛。
2、白屈菜+徐長卿
二者配伍相須為用,共奏清熱解毒、行氣活血、消腫止痛之功,臨床上常用于治療食道癌、胃癌、肺癌、鼻咽癌、皮膚癌等屬熱毒瘀阻者。并常用于治療腫瘤引起的肢體或內(nèi)臟疼痛,確有良效。
3、旋復花+代赭石
二者配伍,一宣一降,宣降合法,共奏重鎮(zhèn)降逆止嘔、化痰消痞之功,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消化道腫瘤所致的梗阻、幽門不全梗阻等病癥。
4、金鈴子+延胡索
二者配伍,一寒一溫,寒溫并用;一泄氣分之郁,一行血分之滯,氣血并行,為行氣活血止痛的常用藥對。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各種腫瘤引起的肢體及內(nèi)臟疼痛。
5、高良姜+香附
二者配伍,一散寒凝,一行氣滯,溫中散寒,行氣疏肝止痛。為理氣散寒止痛常用的“藥對 ”,臨床上多用治療腫瘤引起的肢體及內(nèi)臟疼痛癥屬肝郁氣滯寒凝者。
6、烏頭+全蝎
二者合用有較強的溫經(jīng)散寒、祛風除濕、通絡(luò)止痛的作用,對于癌性疼痛用之頗宜。此二藥為均為有毒之品,而各人的耐受量各有差異,故臨癥治療時應嚴格注意劑量,可以從小劑量開始,較為安全。
(七)、結(jié)束語:
深入研究治療腫瘤“藥對”配伍用藥經(jīng)驗,可提高療效,擴大藥物應用范圍,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同時對開展中藥復方研究,解析中藥方劑主體結(jié)構(gòu),掌握遣藥組方規(guī)律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略論中藥的配伍運用(一)
中醫(yī)臨床常用中藥對藥配方大全集
化痰止嘔要藥半夏
半夏——化痰、止嘔、安神之要藥
2010年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模擬試題及答案(一)
張仲景“逼出痰熱”的方子!三味藥,快如刀,寬胸又養(yǎng)胃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