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水半夏-藥用部分
前者類圓球形而略扁,表面白色至黃白色,中間凹窩周圍密布麻點根痕,斷面潔白細(xì)膩、富粉性。水半夏則多為圓錐形或橢圓形,隱約可見根痕(不明顯),斷面白色,粉性。只要抓住上述兩者特征,則易分辨。 而偽品山珠南星則形似南星(較半夏大),而切片充半夏則片形呈腰形片狀,均易識別。滴水珠則塊莖類扁球形而較大,四周可見突起的小塊莖,可資區(qū)分。
1.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 .菜瓢谷.2013-04-07[引用日期2013-04-16].
2. 半夏臨床應(yīng)用 .昆仙養(yǎng)生網(wǎng)[引用日期2012-10-28].
3. 半夏 .維維健康網(wǎng)中醫(yī)頻道.2012-12-06[引用日期2012-12-17].
4. 咳嗽有痰吃什么藥 .咳嗽有痰吃什么藥[引用日期2013-01-10].
5. 半夏的傳說 .中藥文摘.2013-03-29[引用日期2013-03-29].
提要 總結(jié)了生半夏臨床運用的理論基礎(chǔ)、處方劑量、煎煮方法及其在癌腫、慢性肝病、妊娠惡阻、結(jié)核性瘺管等證治療中的具體運用,并對生半夏毒性進(jìn)行探討。
半夏是天南星科半夏的塊根,辛溫有小毒,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散結(jié)消痞、消癰腫之效。臨床常炮制后用,并入煎劑使其毒性緩解,用半夏生者較少。近年有學(xué)者以生半夏治療癌腫及疑難雜癥取得較好療效,筆者就近幾年臨床運用生半夏的情況綜述如下:
1 生半夏臨床運用的理論基礎(chǔ)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半夏主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咽喉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薄秱摗分杏冒胂恼哂?3方,其中內(nèi)服37方,外用6方。無論內(nèi)服外用,蓋取生半夏,水洗即可入藥,未見制用,實為后世之楷模??梢姽艜r用半夏,生用為多。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xué)顏德馨教授認(rèn)為:生半夏可治療疑難雜證,生熟半夏雖然一字之差,但療效相差甚大,半夏炮制后毒性雖去,但其藥力亦大為減弱,輕證初病或可取效,但重病痼疾則力有未逮。
2 生半夏的臨床功效
生半夏質(zhì)重性沉,善降胃氣,治療頑固性的嘔吐每能獲效;治療飲停中焦、胃失和降之嘔逆療效確切;更可配合旋覆花、代赭石以重鎮(zhèn)降逆(旋覆代赭湯)。若中陽式微,虛多實少之證,則宜與人參同用,并可加附子,更佐以伏龍肝煎湯代水,頻頻飲服,待脾陽振奮,寒濁得消,胃氣下降,則嘔吐自止。
生半夏氣味大辛,功擅開泄氣機、燥濕化痰,與微苦之竹茹配伍,則辛開苦降,可使膠結(jié)難化之濕熱得以分解,氣機得以調(diào)暢,對心肝膽胃等臟器疾患引起的胸脘肋脹痛不已而屬濕熱氣滯最為合拍;更可配以桔根、枳殼升降氣機,則取效更快。
生半夏為化痰妙藥,與葶藶子相合,宣肅并施,能使頑痰消除;若咳喘則與麻杏石甘同用;若寒痰內(nèi)停為患,則合麻黃附子細(xì)辛湯,辨證而施治,奏效亦速。
生半夏與菖蒲同用,尚有化痰開竅之功。二味合投,藥效入心,?;杀涡母[之痰,治療癲癇屬于痰氣郁結(jié)者;若屬痰火上擾,則少佐黃連、大黃之類,亦可奏效。
3 生半夏臨床的具體運用
3.1 生半夏內(nèi)服
3.1.1 善散有形之結(jié):趙氏用生半夏30 g先煎1 h,配合它藥治療腦膠質(zhì)瘤病1例,服藥1個月,諸癥悉除;用生半夏50
g單味先煎,治療多囊肝多囊腎腹大如鼓、腹痛納呆之證,1劑而痛止,后繼續(xù)用該藥2月余,計服生半夏3
kg,患者癥狀減輕病情穩(wěn)定,2 a之內(nèi)未再復(fù)發(fā);用生半夏30 g配合他藥治療肺癌及無名腫塊各1例,連續(xù)用藥數(shù)月,使病情穩(wěn)定,癌腫消除。故趙氏認(rèn)為臨床疑難證、重證,用姜半夏無效時,改用生半夏卻可顯效,取其以毒攻毒之力。辨證時并注意痰瘀互結(jié),常配伍生地,認(rèn)為一燥一潤、一溫一涼相得益彰。
姜氏亦用其治療胃癌、支氣管擴張等證。
3.1.2 治療妊娠惡阻:劉氏認(rèn)為:“用半夏治療妊娠惡阻,從未發(fā)現(xiàn)有墮胎者,因為有病則病擋之”,“方中用生半夏能降逆止嘔,又不影響胎氣”,并創(chuàng)立安胃飲治療妊娠惡阻。王氏以生半夏、姜竹茹各10
g,旋覆花9 g,代赭石15 g,生姜6 g,因證加減治療妊娠惡阻取得滿意療效,認(rèn)為對惡阻及傷陰者,配伍滋陰藥可起降逆不傷陰、止嘔即養(yǎng)液之效。
3.1.3 善治慢性肝病脘腹脹滿:邱氏認(rèn)為,慢性肝病若濕從寒化困脾,脾陽不振,寒熱錯雜中焦,脾胃升降失常。若重用生半夏可逐痰化堅、開結(jié)散痞、降氣除滿,并配茯苓、白術(shù)、干姜、附子等以醒脾實脾,配砂仁速降胃氣、逐痰化濕,使氣機升降復(fù)位,常收到脹、滿、痞速除的滿意療效。
3.1.4 治療食道癌、胃癌、支氣管擴張等:姜氏治療食道癌屬肺胃陽虛、痰瘀互結(jié)、嘔吐不止者,常選降逆止嘔作用較強的生半夏,止其嘔逆,維持化源,保全生機。
3.2 生半夏外用
3.2.1 治療顏面外傷性紅腫青紫:金氏以生半夏研細(xì)粉,冷水調(diào)糊涂于患處(破潰面勿敷),并以棉簽蘸冷開水浸濕潤之,3~4次/d,則3~4
d可愈,比一般治療時間縮短2~3 d,18例效果均較滿意。
3.2.2 治療結(jié)核性瘺管:程氏等以生半夏研細(xì)粉,加面粉適量,用冷開水調(diào)成條索狀藥捻,清潔瘺管周圍后,將藥捻插入瘺管深部,外用紗布固定,隔日換藥1次至膿凈創(chuàng)面愈,同時配合抗癆藥治療原發(fā)病灶。蓋取生半夏以毒攻毒、化痰祛膿而祛腐之功,此法應(yīng)用30
a余,屢治屢效。
3.2.3 治療雞眼:劉氏等以復(fù)方生半夏軟膏(生半夏50 g,甲硝唑10
g,鹽酸普魯卡因2 g,羊毛脂3 g,凡士林27 g等制成)治療雞眼69例,全部治愈無復(fù)發(fā),其中用藥2次治愈45例,3~4次治愈24例。認(rèn)為生半夏可化瘀散結(jié),且其毒可腐蝕雞眼根部而起效。
3.2.4 其他方面:生半夏還可用于治療皮膚化膿性感染、乳房肥大等證。
3.3 生半夏的具體臨床運用方法
3.3.1 內(nèi)服的劑量、煎煮法等:姜氏常用9 g,認(rèn)為藥物劑量與其毒副作用成正比,劑量越大副反應(yīng)越強,然對藥物的耐受性因人而異,各有不同。因此除病勢危急、非背水一戰(zhàn)不足以搶救外,用生半夏當(dāng)從患者能接受的劑量開始,循序漸進(jìn)逐步加大劑量,使機體有個適應(yīng)過程,以提高藥物的耐受能力,并可避免特殊體質(zhì)發(fā)生意外的可能。顏氏主張用生半夏時,先煎30
min以祛其毒。趙氏認(rèn)為生半夏生食有毒,但配他藥入煎劑、煎煮時間在1
h以上并分次服用,則毒性大減,即使用較大劑量亦未出現(xiàn)中毒現(xiàn)象;認(rèn)為生半夏用于散結(jié),藥量宜大,否則藥力難以達(dá)到,常用量為30~50
g。王氏等認(rèn)為生半夏臨床用量9~18 g,若病重,亦可用到30
g。
生半夏在煎煮時常配合生姜、甘草以解其毒,減輕毒副作用。
生半夏雖有諸多妙用,但終屬辛烈之品?!侗静萁?jīng)疏》曰:“古人立有三禁,謂血家、渴家、汗家也?!睂Υ巳吲R床并非絕對禁用,然陰虛、血枯、虛勞羸弱者仍應(yīng)慎用,切勿孟浪從事。
3.3.2 外用注意:生半夏外用常研成細(xì)粉,醋調(diào)成糊狀等,用量多不限。有學(xué)者認(rèn)為有創(chuàng)面的不宜直接涂生半夏。
4 關(guān)于生半夏毒性的探索
生半夏是毒劇峻藥中副反應(yīng)較輕的一味,其有毒成分為膽堿、高龍膽酸、草酸鉀、原兒茶醛等,毒性作用是刺激口腔、咽喉、消化道粘膜,雖然對心臟也有抑制作用,致使猝死罕見。但亦報道生半夏中毒致急救的。王氏認(rèn)為:“所謂生半夏有毒,乃指其戟人咽喉之性而已,非全身之毒也”。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半夏生用有毒,有毒成分為半夏的生物堿,其化學(xué)性質(zhì)和藥理作用與煙堿、毒芹堿相似;能引起嘔吐,對局部有強烈刺激性,生食可使舌咽口腔麻木腫痛、流涎、張口困難,嚴(yán)重時可窒息。半夏浸膏小鼠腹腔注射致死量為13.142
g/(kg。d),家兔灌服0.5 g/(d。只),連續(xù)40
d,一般情況良好,體重增加,當(dāng)劑量增加時,多數(shù)有腹瀉,半數(shù)在20
d內(nèi)死亡。
小鼠實驗表明:生姜可顯著抑制生半夏所致毛細(xì)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炎癥足組織PGE2的含量,降低炎癥足腫脹程度;增加動物胃液中PGE2含量,拮抗生半夏所致胃液中PGE2含量的降低;還可保護(hù)胃粘膜,提示生姜具有在體內(nèi)拮抗生半夏的毒性的作用
半夏配伍 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塊莖。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主產(chǎn)于四川、湖北、江蘇、安徽等地。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時采挖,除去外皮及須根.曬干,為生半夏;一般用姜汁、明礬制過入藥。
【藥性】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jīng)。
【功效】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jié);外用消腫止痛。
【應(yīng)用】
1.濕痰,寒痰證。本品味辛性溫而燥,為燥濕化痰,溫化寒痰之要藥。尤善治臟腑之濕痰。治痰濕壅滯之咳嗽聲重,痰白質(zhì)稀者,常配陳皮、茯苓同用,如二陳湯(《和劑局方》);濕痰上犯清陽之頭痛、眩暈,甚則嘔吐痰涎者,則配天麻、白術(shù)以化痰息風(fēng),如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古今醫(yī)鑒》)。痰飲內(nèi)盛,胃氣失和而夜寐不安者,配秫米以化痰和胃安神。
2.嘔吐。半夏味苦降逆和胃,為止嘔要藥。各種原因的嘔吐,皆可隨證配伍用之,對痰飲或胃寒所致的胃氣上逆嘔吐尤宜,常配生姜同用,如小半夏湯(《金匱要略》);配黃連,則治胃熱嘔吐;配石斛、麥冬,則治胃陰虛嘔吐;配人參、白蜜,則治胃氣虛嘔吐,如大半夏湯(《金匱要略》)。近代以本品制成注射液肌注,用治各種嘔吐。
3.心下痞,結(jié)胸,梅核氣。半夏辛開散結(jié),化痰消痞。治痰熱阻滯致心下痞滿者,常配干姜、黃連、黃芩以苦辛通降,開痞散結(jié),如半夏瀉心湯(《傷寒論》);若配瓜蔞、黃連,可治痰熱結(jié)胸,如小陷胸湯(《傷寒論》);治梅核氣,氣郁痰凝者,配紫蘇、厚樸、茯苓等,以行氣解郁,化痰散結(jié),如半夏厚樸湯(《金匱要略》)。
4.癭瘤,痰核,癰疽腫毒及毒蛇咬傷。本品內(nèi)服能消痰散結(jié),外用能消腫止痛。治癭瘤痰核,常配昆布、海藻、貝母等;治癰疽發(fā)背、無名腫毒初起或毒蛇咬傷,可生品研末調(diào)敷或鮮品搗敷。
【用法用量】煎服,3~1Og,一般宜制過用。炮制品中有姜半夏、法半夏等,其中姜半夏長于降逆止嘔,法半夏長于燥濕且溫性較弱,半夏曲則有化痰消食之功,竹瀝半夏,能清化熱痰,主治熱痰、風(fēng)痰之證。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不宜于烏頭類藥材同用。其性溫燥,陰虛燥咳,血證,熱痰,燥痰應(yīng)慎用。
【現(xiàn)代研究】
1.化學(xué)成分:塊莖含揮發(fā)油,內(nèi)含主成分為3-乙酰氨基-5-甲基異噁唑、丁基乙烯基醚、茴香腦、苯甲醛、?-欖香烯等,還含?-谷甾醇、左旋麻黃堿、膽堿等及葡萄糖苷,多種氨基酸,皂苷,及少量多糖、脂肪、直鏈淀粉等。
2.藥理作用:可抑制嘔吐中樞而止嘔,各種炮制品對實驗動物均有明顯的止咳作用。半夏的稀醇和水浸液或其多糖組分、生物堿具有較廣泛的抗腫瘤作用。水浸劑對實驗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室性早博有明顯的對抗作用;半夏有顯著的抑制胃液分泌作用,水煎醇沉液對多原因所致的胃潰瘍有顯著的預(yù)防和治療作用。此外,煎劑可降低兔眼內(nèi)壓,半夏蛋白有明顯的抗早孕活性。
3.臨床研究:半夏現(xiàn)代臨床還用單用或配伍他藥治諸多疾病,如半夏配生姜、茯苓煎服,治療病毒性心肌炎11例,結(jié)果臨床癥狀均消失,10例心電圖恢復(fù)正常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83,9:26);生半夏,加陳醋、溫開水調(diào)勻,敷患處,治療頸部淋巴結(jié)炎30例,效果滿意(時珍國藥研究,1991,1:36);制半夏加食醋浸泡,苯甲醇過濾,口服,治療慢性咽炎564例,治愈342例,好轉(zhuǎn)170例,無效52例(現(xiàn)代應(yīng)用藥學(xué),1993,2:25);制半夏先煎,加醋及雞子清,攪勻,徐徐含咽,1日1劑。治療痰火互結(jié),咽部充血水腫之實證失音患者33例,服藥2~3天痊愈(中國中藥雜志,1992,3:142);另生半夏研末溶于米酒或50%乙醇中,取上清液滴耳,對急性中耳炎有較好的療效(黑龍江中醫(yī)藥,1990,4:39)。另有報道以生半夏配生姜煎液口服,預(yù)防腦CT增強掃描副作用800例,結(jié)果副作用明顯減少,且止吐效果達(dá)98.7%
半夏配伍的臨床應(yīng)用
半夏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塊莖,因“五月半夏生,蓋當(dāng)夏之半”而得名。其性味辛溫,有毒。主歸肺、脾、胃經(jīng)。本品辛溫而燥,為燥濕化痰、溫化寒痰之要藥,善治臟腑之濕痰;為止嘔要藥,多種原因引起的嘔吐皆可隨證配伍運用,對痰飲或胃寒嘔吐尤宜;半夏辛開散結(jié),化痰消痞,亦可治梅核氣、痰熱結(jié)胸、心下痞滿等證;外用可消腫止痛,治療癭瘤痰核、癰疽腫毒及毒蛇咬傷。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半夏塊莖含揮發(fā)油、少量脂肪、淀粉、煙堿、粘液質(zhì)、天門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β-氨基丁酸等多種氨基酸、麻黃堿、葫蘆巴堿以及藥理作用與毒蕈堿相似的生物堿、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3,4-二羥基苯甲醛葡萄糖甙等。生半夏和制半夏煎劑均有鎮(zhèn)咳祛痰、鎮(zhèn)吐作用。從半夏中分離出來的半夏蛋白有抗早孕作用。生半夏的氯仿和丙酮提取物對白色葡萄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等。
1.半夏配天南星,燥濕化痰
半夏與天南星均可辛溫燥濕化痰。半夏專入脾胃,主治濕痰,且能降逆止嘔;天南星兼走經(jīng)絡(luò),善治風(fēng)痰,又能祛風(fēng)定驚。兩藥相伍,半夏燥濕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天南星開泄化痰,以搜經(jīng)絡(luò)中之風(fēng)痰;合可散周身痰結(jié),尤以祛風(fēng)痰為著。臨床用于頑痰咳喘,風(fēng)痰眩暈,中風(fēng)仆倒,口眼歪斜,舌強語蹇以及癲癇驚風(fēng)等癥。例如,《活幼心書》中如意膏以二藥治風(fēng)痰停飲,咳嗽喘促?!妒?jì)總錄》中玉液湯以此二藥去痰涎,利胸膈。
2.半夏配旋覆花,止咳止嘔
半夏消痰散結(jié),降逆和胃;旋覆花開結(jié)消痰,下氣行水,降氣止噫。然半夏偏于燥濕化痰,旋覆花則側(cè)于宣肺,下氣行水。兩藥相伍,一燥一宣,互為其用,祛痰止咳,可增強和胃止嘔之效。臨床常用于治療痰飲壅肺之咳喘及寒濕犯胃所致的嘔吐噫氣或支飲,胸悶短氣,咳逆倚息不得臥,面浮肢腫,心下痞堅等。
3.半夏配茯苓,健脾燥濕
半夏辛溫,功擅燥濕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結(jié)。脾喜燥而惡濕,濕去則脾運,痰涎無以為生;茯苓味甘淡,長于補脾,利水濕,且補而不膩,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兩藥相伍,一為溫燥化濕,一為淡滲利濕;一為降逆止嘔治其標(biāo),一為健脾和中治其本,共奏健脾利水、燥濕化痰、利水寧心之功。臨床用于治療脾虛濕停、胃氣不降之脘痞腹脹、呃逆嘔吐、大便溏瀉或咳嗽痰多等癥?!秱蟀住分械陌胂能蜍邷远幹晤^汗,中焦閉塞,則周身不能敷布,但頭有汗。《云岐子脈訣》中的半夏湯以二藥治嘔逆,寒在上焦,脈緩者。
4.半夏配陳皮,理氣化痰
半夏辛溫燥烈,功擅燥濕化痰,降逆止嘔。陳皮辛苦而溫,長于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兩藥合用,半夏得陳皮之助,則氣順而痰自消,化痰濕之力尤勝;陳皮得半夏之輔,則痰除而氣自下,理氣和胃之功更著。兩者相使相助,共奏燥濕化痰、健脾和胃、理氣止嘔之功。臨床常用于痰濕上犯之胸膈脹滿、咳嗽痰多;脾胃失和、濕濁內(nèi)困而致脘腹脹滿、惡心嘔吐等?!短交菝窈蛣┚址健分械拈倨ぐ胂臏匆远幹翁碉嫛⑹撤e、寒痰停積,惡心嘔吐、目眩昏悶及瘴瘧。
5.半夏配藿香,兩調(diào)脾胃
半夏性燥烈,偏于燥濕和胃,降逆止嘔;藿香與半夏皆歸脾胃經(jīng),藿香氣芳香,長于化濕悅脾,寬中快氣,和胃止嘔。二者合用,一以芳化,一以溫燥,有兩調(diào)脾胃之功,并有較強的止嘔之力。臨床用于寒濕困中、脾胃不和之頭目昏沉、胸脘痞悶、嘔惡腹瀉之癥?!短交菝窈蛣┚址健分械霓较惆胂臏赞较恪胂穆?lián)袂,燥濕與化濕合用,治濕濁困脾較甚、胃中停飲嘔逆之證。
6.半夏配生姜,相使相畏
半夏、生姜性味相同,均辛溫燥散,具降逆、止嘔、和胃、化痰之功。兩藥配伍,協(xié)同為用。半夏降逆止嘔為主,生姜化水止嘔為輔,且又具溫中化飲之功,相互協(xié)同而增強和胃止嘔之效。另外,半夏為有毒之品,生姜可制半夏之毒,屬相畏配對,制其所短,展其所長,可更好地發(fā)揮和胃降逆作用。臨床用于水飲停胃而見嘔吐清水痰涎,苔白膩等癥?!督饏T要略》中以二藥組成的生姜半夏湯和小半夏湯可治痰飲內(nèi)停、嘔吐、反胃等。
7.半夏配天竺黃,祛痰定驚
半夏辛開苦降溫燥,偏于燥濕健脾,和胃降逆,脾健土燥,痰涎無以生;天竺黃甘寒,長于清熱化痰,清心定驚。兩藥共用,祛痰之力佳,并有一定的祛風(fēng)定驚作用。臨床用于痰濕內(nèi)停之咳嗽痰多,胸悶脹滿;痰涎壅盛之中風(fēng)不語或痰熱驚搐、癲癇等。
8.半夏配貝母,潤燥相濟(jì)
半夏辛溫而燥,為燥濕化痰、溫化寒痰之要藥;貝母甘涼,潤肺止咳效佳。二藥一潤一燥,相反相成,治各種痰濕咳嗽。臨床見濕痰咳嗽、偏寒偏熱均可酌情配合使用?!段菏霞也胤健分械陌胴愅枰远幍确纸瓰橥柚物L(fēng)痰暑濕瘧疾,咳嗽痰多,飲食無味,癇眩。
9.半夏配瓜蔞,化痰消痞
半夏辛溫燥烈,化痰降逆,消痞散結(jié)。《藥性本草》言其“消痰下氣,開胃健脾,止嘔吐,去胸中痰滿”;瓜蔞清熱化痰,寬胸散結(jié)。兩藥配對,相輔為用,化痰散結(jié),寬胸消痞之功顯著。臨床用于痰熱互結(jié)、氣郁不通之胸脘痞滿,或痰濁膠結(jié)所致的胸痹疼痛;痰熱壅肺之胸膈塞滿、氣逆咳嗽、吐痰黃稠等。《濟(jì)生方》中的半夏丸以二藥利胸膈,主治肺臟蘊熱,痰嗽,胸膈塞滿?!镀諠?jì)方》中的半夏湯以二藥治胸痹,心下堅痞,急痛徹背,短氣煩悶,自汗出。
10.半夏配天麻,化痰息風(fēng)
半夏辛溫,為治濕痰要藥,長于燥濕化痰;天麻甘平,為治內(nèi)風(fēng)圣藥,善于息風(fēng)止暈。前人有“無痰不作眩”之說。用半夏燥濕化痰治其本,天麻息風(fēng)平肝治其標(biāo)。兩藥配對,標(biāo)本兼顧,化痰息風(fēng),治眩暈、頭痛。《脾胃論》云:“足太陰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療;眼黑頭旋,虛風(fēng)內(nèi)作,非天麻不能除。”臨床用于風(fēng)痰上擾,癥見眩暈頭痛,胸悶嘔惡,舌苔白膩,脈弦滑。《醫(yī)學(xué)心悟》中的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和《圣濟(jì)總錄》中的天麻丸以二藥為主治偏頭痛,眼目昏花?熏或頭目眩暈,起坐不能者。
11.半夏配黃連,辛開苦降
半夏辛散苦燥溫通,性質(zhì)沉降,長于燥脾濕化痰濁,降胃氣止嘔吐,又能辛散消痞結(jié);黃連苦寒降泄,清泄胃熱而燥濕,以開中焦氣分之熱結(jié)。兩藥配對,寒熱互用以和其陰陽,辛開苦降以調(diào)其升降。且清熱無礙祛濕,燥濕又無妨清熱,有相輔相成之妙用,共奏清熱化痰,散結(jié)止嘔之功。臨床用于濕熱痰濁,郁結(jié)不解,胸脘滿悶,痰多黃稠,苔黃膩,脈弦滑;寒熱互結(jié)、氣機失暢所致的心下痞悶,按之作痛;胃熱嘔吐,或干嘔痰少。《傷寒論》中的小陷胸湯,以黃連、半夏配瓜蔞合用治療痰火互結(jié),心下痞硬,按之痛。
12.半夏配黃芩,脾肺同治
半夏辛溫性燥,入脾胃二經(jīng),功能化飲祛痰,和胃止嘔;黃芩苦寒,入肺經(jīng),苦燥肺中之痰,寒清肺中之熱。兩藥合用,脾肺同治,既杜生痰之源,又清貯痰之器,源清流潔,痰化肺清,濕去逆降之功顯矣。臨床用于痰熱壅肺,肺氣上逆之咳嗽痰多色黃者;痰熱痞結(jié),氣逆不降之嘔吐?!缎湔浞健分械狞S芩半夏丸即以二藥治上焦有熱,咳嗽生痰。
13.半夏配石膏,寒溫并用
半夏辛散苦燥溫通,性質(zhì)沉降,長于燥脾濕而化痰濁,降胃氣而止嘔,為治濕痰、氣逆嘔吐,胸脘痞滿之良藥;石膏辛甘大寒,入于肺胃二經(jīng),為清泄肺胃實熱之要藥。兩藥配對,寒溫并用,既清泄肺胃之熱,又化痰降逆止嘔、止咳,有肺胃同治之妙用。莫枚士云:“胃熱犯肺者之治,當(dāng)半夏石膏并用也?!迸R床用于胃熱濕阻,胃氣上逆所致脘腹痞悶,惡心嘔吐等癥;痰熱壅肺所致的咳嗽氣喘,黃痰粘稠等;肺胃俱熱或胃熱犯肺而喘嘔并見者。《傷寒論》中的小青龍加石膏湯以石膏、半夏配桂枝、麻黃等合用,治療內(nèi)飲化熱,外感風(fēng)寒,咳而上氣,煩躁而喘的肺脹證。
14.半夏配夏枯草,調(diào)和肝胃
半夏化痰濁,消痰散結(jié),通降和胃。藥理研究認(rèn)為半夏有良好的鎮(zhèn)靜和安定作用。夏枯草宣泄肝膽郁火,暢利氣機之運行,補養(yǎng)厥陰。兩藥合用,宣散肝火,化痰濁,調(diào)和肝胃,順接陰陽。臨床用于痰火郁結(jié)的各種病證。
15.半夏配麥冬,和胃降逆
半夏辛溫而燥,燥濕健脾,化痰降逆;麥冬甘苦微寒,養(yǎng)陰益胃,潤肺清心,滋而不膩。兩藥合用,潤肺胃而降逆氣,清虛熱而化痰濁,潤而不膩,燥不傷陰。但麥冬用量須大半夏一倍以上,始能取得和胃降逆止嘔之功。臨床用于熱病傷津、肺胃陰虛及肺癰、肺痿等病。《傷寒論》中載有竹葉石膏湯。
16.半夏配干姜,溫肺化飲
半夏辛溫而燥,為燥濕化痰、溫化寒痰之要藥。干姜辛熱,主歸肺、脾、胃經(jīng),有溫肺化飲之功,既能溫散肺中寒邪而利肺氣之肅降,使水道通調(diào)而痰飲可化?熏又能溫脾胃去濕濁而絕生痰之源。兩者合用,對痰濁阻肺、咳嗽氣喘之證最宜。臨床用于寒痰阻肺,咳嗽氣喘,咳痰清稀之癥?!督饏T要略》中的半夏干姜散以二藥等分為末治干嘔吐逆,吐涎沫?!镀諠?jì)方》中的半夏丸以此二藥治久吐不止。
17.半夏配皂莢,祛痰開竅
風(fēng)痰之證多為積痰生熱。積熱氣升則引動內(nèi)風(fēng),痰隨氣上升則清竅蒙蔽。半夏辛溫有毒,功專燥濕化痰;皂莢辛溫有小毒,辛散走竄,具祛痰、搜風(fēng)、開竅之力,善治風(fēng)痰壅盛、官竅阻閉之證。兩藥合用,可使皂莢得半夏之佐則祛痰之力大增,祛風(fēng)痰、開官竅之功更著。共奏祛痰降氣開竅之功,痰去則氣降,氣降則風(fēng)息,清竅自開。臨床用于中風(fēng)痰厥之卒然昏迷、口噤不開、喉中痰聲漉漉;痰濕壅滯、胸悶咳喘、痰多、質(zhì)粘難出。
18.半夏配秫米,和胃安眠
半夏辛溫,燥濕化痰而降逆和胃,能陰陽和表里,使陽入陰而令安眠;秫米甘微寒,健脾益氣而升清安中,制半夏之辛烈。兩藥合用,一瀉一補,一升一降,具有調(diào)和脾胃,舒暢氣機的作用,使陰陽通,脾胃和,可入眠,為治“胃不和,臥不安”的良藥。臨床用于治療脾胃虛弱,或胃失安和之夜寢不安?!秲?nèi)經(jīng)》有載半夏秫米湯。
19.半夏配甘遂,消痰瀉飲
半夏辛溫,燥濕化痰,降逆化飲,和暢氣機,為燥無形痰濕之上品;甘遂苦寒性降逆,破氣行水,善行腸間經(jīng)隧之飲邪,為瀉有形水飲之專藥。兩藥合用,相輔相成,飲下痰消,邪衰而病愈。臨床用于飲留胃腸,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后反快,雖利心下續(xù)結(jié)滿。《傷寒論》中的甘遂半夏湯以二藥為主治留飲。
20.半夏配厚樸
力可專通暢中焦,引其他諸藥(理氣藥)力專于調(diào)中焦之痞與氣滯,治療食積,積滯;以及中焦之痰濁,濕熱;此二藥為有效,增效之品。此得之臨床應(yīng)用總結(jié)。
根據(jù)“十八反”理論,半夏不能與烏頭合用。
堪當(dāng)重任之半夏 半夏味辛性溫,體滑而燥,其除濕化痰,和胃健脾,發(fā)表開郁,降逆止嘔,人皆知之。然其作用遠(yuǎn)不止此,恐世人埋沒,失去一能擔(dān)當(dāng)大任之藥,現(xiàn)將自己臨床多年在其它方面運用體會公布于眾。
半夏治失眠遠(yuǎn)勝于酸棗仁和亱交藤合歡花之類。我在臨床治療嚴(yán)重失眠或經(jīng)常服用大量安定類病人,為了當(dāng)晚起效,取得患者對中醫(yī)之信賴,一般都是啟用剎手锏------半夏秫米湯,患者服完即可以熟睡。說到這里大家也許不信,用此方治失眠古往今來驗案無數(shù),但是能否達(dá)到百試百驗恐不多。這里有個訣竅,不妨告訴大家。一是大量,二是晚服。大量是一付少則90g,多則120g,量少療效參半;晚服是白天不要吃,晚飯時吃一次,臨睡前一小時吃一次。記住!臨床上很多大夫不講究方法,開了鎮(zhèn)靜安神藥,不交待服法,仍然叫患者按傳統(tǒng)服法,一日兩服,上午一次,下午一次,結(jié)果很多病人,上午服后昏昏欲睡或者干脆中午又睡一覺,這樣到晚上就很難入睡。
這里說一個病例:蘭某 男性
67歲 西安大學(xué)習(xí)巷回民,2010年3月,慕名找到我說,失眠幾年了,老睡不踏實,一亱就能合眼2-3小時,隨后就在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到天明,心煩意亂,第二天起來,頭暈?zāi)X脹,無精打采,苦腦極了。吃過腦白金,褪黑色素,安神棗仁口服液等一大堆治失眠之藥,都不管用,現(xiàn)在只能靠安定睡幾個小時,懇請你給治一治。
刻診,面憔悴,舌紅苔黃厚膩,脈弦滑遲緩,心動過緩,其余均好,能吃能喝。應(yīng)該說是一個痰火郁積,熱盛擾神之證,辨證不難。對于這樣的病人,久治不愈,如果還用常規(guī)藥物,開個3-5付藥,絕對不會有效的,病人肯定會一走了之,不會再回頭,而且還會宣傳說,王大夫就那么回事了,一般般。所以起手我就用了剎手锏。書方:半夏秫米湯合黃連溫膽湯 清法半夏各60g
薏米30g 天竺黃30g 枳實15g 陳皮15g 茯神30g 黃連10g 桂枝甘草各10(考慮心動過緩)三付,交待服法:白天不吃,晚飯時吃一次少量(一付藥的1/3),臨睡前一小時將余藥飲下,排空小便。病人聽完后說,你這大夫的藥吃法還和別人不一樣,而且藥量這么大,又沒有酸棗仁類,能行么?看來還是個老江湖了,久病成良醫(yī)嘛。我說先試試看,不行我再想辦法。病人半信半疑持藥而去。一天過去沒消息,兩天過去仍然沒有回音,第三天,病人來了,滿面春風(fēng),一見我就翹起大拇指,說你真行,服了。吃了你的藥,當(dāng)晚不放心還吃了2片安定,結(jié)果就睡了6個小時,第二天晚上大膽不吃安定,光服你的藥仍然睡了6個小時之多。今天來,一是報告好消息,二是因為明天你不上班,提前把藥開下,這回遇到了好大夫一定把這病看好。此病人以后又連續(xù)用藥一月余,基本治愈。
其中還有個插曲,該病人吃了十余天,效果挺好,亱亱入睡,突然中間有一周未來,我曾許愿一個多月治好,怎么吃了十來天就不來了呢?真好了么?正在訥悶,病人又來了,一進(jìn)門,臉先紅了,沖著我直道歉。不好意思,這周沒來,動了個歪腦筋,原嫌你這藥貴,我又到中研所去看了,并把方子拿出,說吃了幾付藥一點作用都沒有,只好又來麻煩你,別見怪。我把方子接過來一看仍是套方,酸棗仁湯加減。我說不要緊回來就好。我原先只所以讓你多吃一段時間,是為了形成一個習(xí)慣,以便克服頑疾,因為時間長了。老頭心服口服.說一定聽大夫的話,堅持到底。臨床上治失眠,我看大多數(shù)大夫都是用酸棗仁湯加減,改換其它方子的很少,在此我用大量半夏治失眠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路。
關(guān)于半夏有毒之說,我談一下自己的認(rèn)識:藥典和大多數(shù)同道都認(rèn)為半夏有毒,很多名醫(yī)案也是一再談到,實踐是檢驗的唯一標(biāo)準(zhǔn)。我臨床幾十年用半夏(包括生半夏),不管用多大量(最大量用過250g自己嘗試)從未發(fā)現(xiàn)有中毒現(xiàn)象。有的大夫為了解毒加同等量的生姜,我看加不加都一樣。從老祖宗醫(yī)圣張仲景的《傷寒論》和《黃帝內(nèi)經(jīng)》記載用半夏都是成升的用,而且很普遍,從未見有中毒記載,后人不知從什么時間起竟說其有毒。那么問題究竟出在哪里了呢?實際上半夏和山藥芋頭是一類的,仔細(xì)觀察皮下都有一層粘液之類的東西,經(jīng)常做飯的人都知道在刮山藥芋頭之皮后,手都會發(fā)癢刺激,雙手拿到火上一烤就好了,二物煮熟都不辣口而且很面甜。實際上半夏也是這樣的,皮下有粘液,君不見《傷寒論》用半夏條下都注一洗字么,洗去粘液就是為了去刺激皮膚粘膜也。因該粘液物質(zhì)能刺激喉頭水腫引起人窒息死亡,這就是半夏有毒之說的緣由。但是該粘液之物質(zhì)一經(jīng)高溫就不存在刺激性了,懂得這個道理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去用。記住!一定要高溫先煮。如果還不放心,不妨自己先從15克吃起,按15克依次遞加試一試。要知梨子的味道,先自己嘗一嘗嘛!我一生嘗過的中藥達(dá)百種,別有風(fēng)味,更正了書上很多不正確的記載,以后我還會談到。
半夏除了治失眠,我還常用于治療無名腫塊和癌癥及部分皮膚病,也是屢建奇功,所以希望同道不可小墟半夏之作用。
文章來源于醫(yī)生圈官網(wǎng)(www.yishengquan.cn)
聯(lián)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guān)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