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五臟苦欲補瀉+五臟補瀉用藥原則+ 五臟五味五行辨+中草藥歸經入味法(恒之)+五臟苦欲補瀉用藥論
論五臟苦欲補瀉
苦,即病癥,病理狀態(tài),由于多種因素導致的其自身收散升降等特性被違逆或者功能降低,其表現(xiàn)形式或太過,或不及。
《內經》五臟苦欲補瀉理論是根據(jù)五臟的功能特性來指導處方用藥的理論?!端貑枴げ貧夥〞r論》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又說:“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用咸補之,甘瀉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咸瀉之”。此即后世所謂“五臟苦欲補瀉”理論。
苦、欲、補、瀉詳解
苦,即病癥,病理狀態(tài),由于多種因素導致的其自身收散升降等特性被違逆或者功能降低,其表現(xiàn)形式或太過,或不及。如肝苦急,肝性條達而柔和,若其條達之性被違,出現(xiàn)的病理狀態(tài)為拘急,是謂苦急;又肝為將軍之官,其志怒,其氣急,急則自傷,亦反為所苦。故用甘味藥來緩其急。心苦緩,心在志為喜,若過喜則心氣渙散,功能降低,出現(xiàn)的病理狀態(tài)為心虛神散,即為緩,是謂苦緩。故用酸味藥來收斂。脾苦濕,脾主運化水濕,若濕重則易困脾,使得脾的功能進一步失調,所以出現(xiàn)濕盛的病理狀態(tài),是謂苦濕。故用苦味藥以燥濕。肺苦氣上逆,肺氣以肅降為順,若其肅降之性被違,出現(xiàn)的病理狀態(tài)為氣不能肅降而上逆,是謂苦氣上逆。故用苦味藥以降逆。腎苦燥,腎主水藏精,若腎虛不能布化津液,則出現(xiàn)津液不足的燥的病理狀態(tài),是謂苦燥。故用辛味藥以布散津液。
欲,即順其臟腑特性,或順其臟腑功能則為欲。如肝欲散,辛味能散,即順應肝氣升散之性;心欲軟,軟即柔軟之意,咸味為水之味,能使心火上亢之力變柔和,以水火相濟;脾欲緩,甘味能補能緩以和中,即順應脾充和溫厚之性;肺欲收,酸主收斂,即順應肺收之性;腎欲堅,腎主閉藏,苦味堅腎以順應腎固密之性。補即為順應五臟之性,或增強功能。瀉即為違逆五臟之性,或降低功能。
綜上所述,正如李中梓《醫(yī)宗必讀·苦欲補瀉論》所云:“違其性則苦,遂其性則欲。本臟所惡,即名為瀉;本臟所喜,即名為補?!?div style="height:15px;">
五味的
五行特性和臨床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五味各有不同的五行特性和性用,《內經》認為分別易入于不同的臟腑。如《素問·宣明五氣》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正所謂五味入五臟理論。不過,這一理論所說的是某一味同某一臟有特殊的親和力,即其不同味的藥食,服用之后,藥力可先達到與其相應的臟腑,這一點《靈樞·五味》說的較明白。其云:“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腎?!边@里的“所喜”、“先走”就是此意,并未涉及是補是瀉??梢?,它與我們所談的“五臟苦欲補瀉”是有所區(qū)別的。
后世許多醫(yī)家將“五臟苦欲補瀉”理論作為臨床用藥的指導原則,如張元素《醫(yī)學啟源·用藥備旨》即引用本篇原文加以具體藥物舉例,而且他還根據(jù)本段的內容,提出同一種藥味,入通于不同的臟腑之后,可以發(fā)揮不同的補瀉作用,如具有酸味的五味子,入心則收斂心氣,入肺則補益肺氣;而同一酸味的
白芍,即能斂肺,又能瀉肝。此外,他還提出即使某些藥物味相似,但仍不完全相同,臨床應加以區(qū)別運用,如同是辛味藥,既有
細辛的辛散,又有
知母、
黃柏的辛潤;同是苦味藥,既有
白術的苦燥,又有
黃連的苦瀉。這些論述對臨床很有指導意義。其后,
王好古《湯液本草》、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李中梓《醫(yī)宗必讀》等,都在張元素論述的基礎之上立專篇對這一理論作了更深入的探討。李中梓甚至有“夫五臟之苦欲補瀉,乃用藥第一義也,不明乎此,不足以言醫(yī)”(《醫(yī)宗必讀·苦欲補瀉論》)之論。
就五臟苦欲補瀉的具體藥味而言,今僅摘錄王好古《湯液本草》的“五臟苦欲補瀉藥味”,以供大家參考:“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川芎。以辛補之,細辛;以酸瀉之,芍藥。”“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欲軟,急食咸以軟之,
芒硝。以咸補之,
澤瀉;以甘瀉之,
人參、
黃芪、甘草?!薄捌⒖酀瘢笔晨嘁栽镏?,白術;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甘草。以甘補之,人參;以苦瀉之,黃連?!薄胺慰鄽馍夏妫笔晨嘁詾a之,
訶子皮,一作黃芩;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藥。以辛瀉之,桑白皮。以酸補之,五味子。”“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知母、黃柏。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知母。以苦補之,黃柏。以咸瀉之,澤瀉?!?div style="height:15px;">
另外,從《內經》所述的五臟所欲的五味搭配來看,也體現(xiàn)了方劑的組方配伍原則。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急食辛以散之”即用辛味藥疏散肝氣,是順從肝之所欲,為治肝病的主要部分,即君藥;“用辛補之”則是增加疏散氣之力,可視為輔助之藥,即臣藥;“酸瀉之”,因酸味主收斂,與肝散之特性相逆,又與君臣辛散之功相逆,故一方面順從其病之性,另一方面制約君臣藥物的辛散太過,故在此用酸味藥具有反佐的作用,而為佐藥。
當然,臨證治病時必須結合臟氣的喜惡、病變的表里虛實寒熱性質、藥物的氣味特點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若用之不當,不僅不能治愈該臟病變,還會變生他病,而且由于五味均有自己親和力強的臟腑,所以還可能或傷所入之臟,或以五行相乘而克伐他臟,故《素問·宣明五氣》曰:“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咸走血,血病無多食咸;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謂五禁,無令多食?!毙廖度敕味行⒅?,故氣弱者勿食辛,以防更傷其氣;甘走脾,脾主肉,過食則自傷;酸走筋,筋病過食酸亦自傷,這是從過則自傷而言。咸入腎,心主血脈,水勝制火,故血病勿多食咸味;苦為火之味,骨屬腎水,是以骨病勿多食苦味,這是從過則傷及所勝、所不勝之臟角度來說的。
張仲景亦在《
金匱要略》中有“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腎病禁甘”的論述,與《內經》五味所禁理論的過則傷及所勝是一致的。
附王好古類集五臟苦欲補瀉藥味
肝苦急
急食甘以緩之,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補之,細辛;以酸瀉之,芍藥。虛,以生姜、陳皮之類補之。經曰∶“虛則補其母”,水能生木,腎乃肝之母,腎水也,苦以補腎,熟地黃、黃柏是也。如無他證,錢氏地黃丸主之。實則白芍藥瀉之,如無他證,錢氏瀉青丸主之?!皩崉t瀉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草瀉心。
心苦緩
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欲軟,急食咸以軟之,芒硝;以咸補之,澤瀉;以甘瀉之,人參、黃、甘草。虛,以炒鹽補之。“虛則補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肝木也,以生姜補肝,如無他證,錢氏安神丸主之。實則甘草瀉之,如無他證,錢氏方中重則瀉心湯,輕則導赤散。
脾苦濕
急食苦以燥之,白術;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甘草;以甘補之,人參;以苦瀉之,黃連。虛,則以甘草、大棗之類補之,如無他證,錢氏益黃散主之。心乃脾之母,以炒鹽補心。
實,則以枳實瀉之,如無他證,以瀉黃散瀉之。肺乃脾之子,以桑白皮瀉肺。
肺苦氣上逆
急食苦以瀉之,訶子皮;一作黃芩。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藥∶以辛瀉之,桑白皮;以酸補之,五味子。虛,則五味子補之,如無他證,錢氏阿膠散補之。脾乃肺之母,以甘草補脾。實,則桑白皮瀉之,如無他證,以瀉白散瀉之。腎乃肺之子,以澤瀉瀉腎。
腎苦燥
急食辛以潤之,知母、黃柏;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知母;以苦補之,黃柏;以咸瀉之,澤瀉。
虛,則熟地黃、黃柏補之。腎本無實,不可瀉,錢氏止有補腎地黃丸,無瀉腎之藥。肺乃腎之母,以五味子補肺。
以上五臟補瀉,《內經·藏氣法時論》中備言之,欲究其精,詳看本論。
五臟苦欲補瀉用藥論
《經》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又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補之,以酸瀉之;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用咸補之,以甘瀉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以甘補之,以苦瀉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以辛瀉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以咸瀉之。
一、苦欲補瀉的解析
引用繆希雍的話,即:“苦,就是所惡的東西,欲,就是所好的東西;能夠滋生所好的東西,就是補,能夠去掉所惡的東西,就是瀉?!焙苊黠@,這里的“補瀉”與表達藥用功效的“補瀉”是不盡相同的。
總而述之,五臟均有所苦,以藥食五味治之,始有甘緩、酸收、苦燥、咸軟之論。同時,五臟亦有所欲,以五味補而瀉之,其中規(guī)律,引用張介賓的話,即:“順其性者為補,逆其性者為瀉。”
關于對五臟苦欲補瀉用藥論的理解,當首推繆希雍所論:“
肝為將軍之官,言不受制者也。急則有催折之意焉,故苦而惡性循環(huán)之。緩之,是遂甘性也。甘可以緩,甘草之屬也。扶蘇條達,木之象也;升發(fā)開展,魂之用也,故其性欲散,以辛散之,解其束縛也,是散即補也。辛可以散,川芎之屬是矣。急者,斂也,肝性之所苦也,違其性而苦,肝斯虛矣。補之以辛,是明以散為補也,細辛、生姜、陳皮之屬是矣。
心為形君,神明所出,其性惡散緩而喜收斂,散緩則違其性,斂則寧靜清明,故宜酸以收其緩也。軟者,和調之義也。心君本自和調,邪熱乘之則燥急,故復以芝硝之咸寒除其邪熱,以軟其燥急堅勁之氣,使復其平也。以咸補之,澤瀉導心氣入腎也。煩勞則虛而生熱,故須人參、黃芪、甘草之甘溫,以益元氣而虛熱自退,故謂之瀉也。心以下交于腎為補,炒鹽咸以潤下,即得心與腎交也?;鹂談t發(fā),鹽為水味,得以俾心氣下降,是既濟之道也,有補之義焉,故軟即補也。
脾為倉稟之官,主運動磨物之臟,燥其性也,宜健而不宜滯,濕斯滯矣,違其性,故苦而惡之,急食苦以燥之,使復其性之所喜,脾斯健矣。白術之苦溫是矣。過燥收復欲緩之以甘,甘草之屬是矣。稼穡之化,故甘先入脾,性欲健運,氣旺則行,補之以甘,人參是矣。長夏之令,濕熱主之,脾氣斯困,故當急食苦以瀉之,黃連之苦寒是矣。虛則宜補,灸甘草之甘以益血。大棗以甘溫益氣,乃所以補其不足也。
肺為華蓋之腑,相傅之官,藏魄而主氣也。氣常則順,氣變則逆,逆則違其性矣,故宜急食苦以泄之,黃芩之屬是矣。肺主上焦,氣政斂肅,故其性喜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之屬是矣。賊肺者熱也,肺受熱邪,急食辛以瀉之,桑白皮之屬是矣。不斂則氣無所管束,是肺失其職業(yè),故宜補之以酸,使遂其收斂之性,以清肅于上焦,是即補也,五味子之屬是矣。
腎為作強之官,藏精與志,主五臟,屬真陰,水臟也,其性本潤,故惡涸燥,宜急食辛以潤之,知母之屬是矣,欲堅,急食苦以堅之,蓋腎非堅,則無以稱作強之職。四氣以遇濕熱即軟,遇寒冷即堅,五味子以得咸即軟,得苦即堅,故宜急食苦以堅之,黃柏味苦氣寒,可以堅腎,故宜急食以遂其欲堅之性也。以苦補之,是堅即補也,地黃、黃柏是也。咸能軟堅,軟即瀉也,澤瀉是矣。虛者,精氣奪也,藏精之臟,苦固能堅,然非益精,無以為補,故宜熟地黃、黃柏之屬以補之?!?div style="height:15px;">
五臟苦欲補瀉用藥論,被繆希雍譽為“用藥第一義”。它是《內經》首次提到的關于五味的藥用本性及針對五臟神之不同而演繹出不同的補瀉方式,揭發(fā)了臟腑用藥之奧秘。不過,人們由于習慣了陰陽寒熱虛實表里來用藥,故對于臟腑所致的苦欲之性甚為忽視,這是相當可惜的。
二、五臟苦欲補瀉用藥論的發(fā)展與應用
在本草歷史上,第一個將五臟苦欲補瀉用藥論昭彰于世的,是張元素。他是第一個系統(tǒng)歸納總結臟腑用藥理論的醫(yī)學家,并在《臟腑標本藥式》中詳細地歸納并論述了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藥式,用以規(guī)范用藥的法度,個別藥品,雖不甚恰當,但所立之式范,畢竟使所用藥物有所歸屬,故列而陳之,以便覽閱。
肝
有余瀉之:瀉子—甘草。行氣—香附、川芎、瞿麥、牽牛、青橘皮。行血—紅花、鱉甲、桃仁、莪術、京三棱、穿山甲、大黃、水蛭、虻蟲、蘇木、牡丹皮。鎮(zhèn)驚—雄黃、金箔、鐵落、珍珠、代赭石、夜明砂、胡粉、銀箔、鉛丹、龍骨、石決明。搜風—羌活、荊芥、槐子、蔓荊子、白花蛇、獨活、防風、皂莢、烏頭、白附子、僵蠶、蟬蛻。
不足補之:補母—枸杞、杜仲、狗脊、熟地黃、苦參、萆薢、阿膠、菟絲子。補血—當歸、牛膝、續(xù)斷、白芍藥、血竭、沒藥、川芎。補氣—天麻、柏子仁、蒼術、菊花、細辛、密蒙花、決明、谷精草、生姜。
本熱寒之:瀉木—芍藥、烏梅、澤瀉。瀉火—黃連、龍膽草、黃芩、苦茶、豬膽。攻里—大黃。
標熱發(fā)之:和解—柴胡、半夏。解肌—桂枝、麻黃。
心
火實瀉之:瀉子—黃連、大黃。氣—甘草、人參、赤茯苓、木通、黃柏。血—丹參、牡丹皮、生地黃、玄參。鎮(zhèn)驚—朱砂、牛黃、紫石英。
神虛補之:補母—細辛、烏梅、酸棗仁、生姜、陳皮。氣—桂心、澤瀉、白茯苓、茯神、遠志、石菖蒲。血—當歸、乳香、熟地黃、沒藥。
本熱寒之:瀉火—黃芩、竹葉、麥門冬、芒硝、炒鹽。涼血—地黃、梔子子、天竺黃。
標熱發(fā)之:散火—甘草、獨活、麻黃、柴胡、龍腦。
脾
土實瀉之:瀉子—訶子、防風、桑白皮、葶藶子。吐—常山、豆豉、梔子、蘿卜子、瓜蒂、郁金、姜汁、藜蘆、苦參、赤小豆、鹽湯、苦茶。下—大黃、芒硝、青礞石、大戟、甘遂、續(xù)隨子、芫花。
土虛補之:補母—桂心、茯苓。氣—人參、黃芪、升麻、葛根、甘草、藿香、葳蕤、縮砂、木香、陳皮。血—白術、蒼術、白芍、膠飴、大棗、干姜、木瓜、烏梅、蜂蜜。
本濕除之:燥中宮—白術、蒼術、橘皮、半夏、吳茱萸、南星、草豆蔻、白芥子。潔凈府—木通、赤茯苓、豬苓、藿香。
標濕滲之:開鬼門—葛根、蒼術、麻黃、獨活。
肺
氣實瀉之:瀉子—澤瀉、葶藶、桑白皮、地骨皮。除濕—半夏、白礬、白茯苓、薏苡仁、木瓜、橘皮。瀉火—梗米、石膏、寒水石、知母、訶子。通滯—枳殼、薄荷、干生姜、木香、厚樸、杏仁、皂莢、桔梗、紫蘇梗。
氣虛補之:補母—甘草、人參、升麻、黃芩、山藥。潤燥——蛤粉、阿膠、麥門冬、貝母、百合、天花粉、天門冬。斂肺—烏梅、粟殼、五味子、白芍、五倍子。
本熱清之:清金—黃芩、知母、麥門冬、梔子、沙參、紫苑、天門冬。
本寒溫之:丁香、藿香、白豆蔻、益智仁、縮砂仁、糯米、百部、檀香。
標寒散之:解表—麻黃、蔥白、紫蘇。
腎
水強瀉之:瀉子—大戟、牽牛。瀉腑—澤瀉、豬苓、車前子、防己、茯苓。
水弱補之:補母—人參、山藥。氣—知母、玄參、補骨脂、砂仁、苦參。血—黃柏、枸杞、熟地黃、鎖陽、肉蓯蓉、山茱萸、阿膠、五味子。
本熱攻之:傷寒少陰口燥咽干大承氣湯。
本寒溫之:溫里:附子、干姜、官桂、蜀椒、白術。
標寒解之:解表—麻黃、細辛、獨活、桂枝。
標熱涼之:清熱—玄參、連翹、甘草、豬膚。
命門
火強瀉之:瀉相火—黃柏、知母、牡丹皮、地骨皮、生地黃、茯苓、玄參、寒水石。
火弱補之:益陽—附子、肉桂、益智仁、破故紙、沉香、川烏頭、硫黃、天雄、烏藥、陽起石、舶茴香、胡桃、巴戟天、丹砂、當歸、蛤蚧、覆盆子。
精脫固之:澀精—牡蠣、芡實、金櫻子、五味子、遠志、山茱萸、蛤粉。
三焦
實火瀉之:汗—麻黃、柴胡、葛根、荊芥、升麻、薄荷、羌活、石膏。吐—瓜蒂、滄鹽、薤汁。下—大黃、芒硝。
虛火補之:上—人參、天雄、桂心。中—人參、黃芪、丁香、草果。下—黑附子、肉桂、硫黃、人參、沉香、烏藥、破故紙。
本熱寒之:上—黃芩、連翹、梔子、知母、玄參、石膏、生地黃。中—黃連、連翹、生芐、石膏。下—黃柏、知母、生芐、石膏、牡丹皮、地骨皮。
標熱散之:解表—柴胡、細辛、荊芥、羌活、葛根、石膏。
膽
實火瀉之:瀉膽—龍膽、牛膽、豬膽、生蕤仁、生酸棗仁、黃連、苦茶。
虛火補之:溫膽—人參、細辛、半夏、炒蕤仁、炒酸棗仁、當歸、地黃。
本熱平之:降火—黃芩、黃連、芍藥、連翹、甘草。
鎮(zhèn)驚—黑鉛、水銀。
標熱和之:和解—柴胡、芍藥、黃芩、半夏、甘草。
胃
胃實瀉之:濕熱—大黃、芒硝。飲食—巴豆、神曲、山楂、阿魏、硇砂、郁金、三棱、輕粉。
胃虛補之:濕熱—蒼術、白術、半夏、茯苓、橘皮、生姜。寒濕—干姜、附子、草果、官桂、丁香、肉豆蔻、人參、黃芪。
本熱寒之:降火—石膏、地黃、犀角、黃連。
標熱解之:解肌—升麻、葛根、豆鼓。
大腸
腸實瀉之:熱—大黃、芒硝、芫花、牽牛、巴豆、郁李仁、石膏。氣—枳殼、木香、橘皮、檳榔。
腸虛補之:氣—皂莢。燥—桃仁、麻仁、杏仁、地黃、乳香、松子、當歸、肉蓯蓉。濕—白術、蒼術、半夏、硫黃。陷—升麻、葛根。脫—龍骨、白堊、訶子、粟殼、烏梅、白礬、赤石脂、禹余糧、石榴皮。
本熱清之:清熱—秦艽、槐角、地黃、黃芩。
本寒溫之:溫里—干姜、附子、肉豆蔻。
標熱散之:解肌—石膏、白芷、升麻、葛根。
小腸
實熱瀉之:氣—木通、豬苓、滑石、瞿麥、澤瀉、燈草。
血—地黃、蒲黃、赤茯苓、牡丹皮、梔子。
虛寒補之:氣—白術、楝實、茴香、砂仁、神曲、扁豆。血—桂心、玄胡索。
本熱寒之:降火—黃柏、黃芩、黃連、連翹、梔子。
標熱散之:解肌—藁本、羌活、防風、蔓荊子。
膀胱
實熱瀉之:泄火—滑石、豬苓、澤瀉、茯苓。
下虛補之:熱—黃柏、知母。寒—桔梗、升麻、益智仁、烏藥、山茱萸。
本熱利之:降火—地黃、梔子、茵陳、黃柏、牡丹皮、地骨皮。
標寒發(fā)之:發(fā)表—麻黃、桂枝、羌活、蒼術、防已、黃芪、木賊草。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全文引用了張元素的臟腑標本補瀉用藥式,這對于臟腑用藥理論的傳播和發(fā)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而本文則是知霖在他們的基礎上加以整合所得,其實用程度雖不高,但對初學中藥者也能起到一定的提綱攝領的指導作用。
五臟苦欲補瀉原則
五臟苦欲補瀉之說出於《素問?藏氣法時論》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補之,以酸瀉之。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以鹹補之,以甘瀉之。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以甘補之,以苦瀉之。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補之,以辛瀉之。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以苦補之,以鹹瀉之。
(辛味補肝瀉肺,甘味補脾瀉心,酸味補肺瀉肝,苦味補腎瀉脾,鹹味補心瀉腎)
苦欲者猶言好惡也,夫五臟者,違其性曰苦;遂其性曰欲。
本臟所喜,即名為補;本臟所惡,即名為瀉。
“苦”即患也,困也,也就是難以忍受之意。“欲”者喜也,即需要之意。
五臟所苦,實屬五臟之病理變化。五臟所欲,乃是五臟之生理特性。
遂本臟所欲,順其性而治者為“補”。逆本臟所喜,反其性而治者為“瀉”。
五臟苦欲補瀉… …肝
1、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急”是指急迫癥狀。
甘能(1)緩肝急(2)先實脾(3)脾實則肺金得養(yǎng)而能治肝木。
2、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肝喜條達,木鬱達之,
辛能行氣走散。
3、以辛補之,以酸瀉之
木欲升,辛則助其氣而發(fā)之,故曰補。
木性升,酸則反其性而斂之,故曰瀉。
五臟苦欲補瀉… …心
1、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心主神明,酸收神志之渙散。
2、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
心火太旺,鹹為水味,能順心火下行,能啟腎水制之。
3、以鹹補之,以甘瀉之
火欲軟,鹹則順其氣而軟之,故曰補。
火性速,甘則反其性而緩之,故曰瀉。
五臟苦欲補瀉… …脾
1、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脾為濕土,喜燥惡濕,苦能燥濕。
2、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
緩即沖和之意,甘能入脾和中補虛。
3、以甘補之,以苦瀉之
土欲緩,甘則順其氣而緩之,故曰補。
土性濕,苦則反其性而燥之,故曰瀉。
五臟苦欲補瀉… …肺
1、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
苦能瀉能降。
2、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肺屬金,金性斂肅,肺氣宜降不宜泄,宜宣不宜散。
酸能收斂外泄之肺氣,順肺氣之所欲。
3、以酸補之,以辛瀉之
金欲收,酸則順其氣而收之,故曰補。
金性收,辛則反其性而散之,故曰瀉。
五臟苦欲補瀉… …腎
1、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
腎屬水臟,蒸騰水液,化為津液,滋潤各臟腑。
腎燥多由肺郁不降,水乏化源。
辛能開腠理,致津液,通肺氣,即腎燥可潤之意。
2、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
腎主蟄,以封藏為本,其氣宜密宜堅宜固,而苦味能堅。
相火妄動,能擾亂精室,致腎氣不固,苦能瀉亢盛之相火,故謂堅陰。
3、以苦補之,以鹹瀉之
水欲堅,苦則順其氣而堅之,故曰補。
水性凝,鹹則反其性而軟之,故曰瀉。
六氣淫勝之配方原則
六氣淫勝治則出自《素問?至真要大論》,節(jié)錄整理如下:
厥陰(風氣)在泉,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辛散之。
厥陰(風氣)司天,風淫所勝,平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酸瀉之。
少陰(熱氣)在泉,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fā)之。
少陰(熱氣)司天,熱淫所勝,平以鹹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
太陰(濕氣)在泉,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瀉之。
太陰(濕氣)司天,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瀉之。
少陽(火氣)在泉,火淫於內,治以鹹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發(fā)之。
少陽(火氣)司天,火淫所勝,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發(fā)之。
陽明(燥氣)在泉,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陽明(燥氣)司天,燥淫所勝,平以苦溫,佐以酸辛,以苦下之。
太陽(寒氣)在泉,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鹹瀉之,以辛潤之,以苦堅之。
太陽(寒氣)司天,寒淫所勝,平以辛熱,佐以甘苦,以鹹瀉之。
六氣淫勝之配方原則
厥陰(風氣)在泉,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辛散之。
厥陰(風氣)司天,風淫所勝,平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酸瀉之。
風為木氣,風主溫,惟金能勝,故治以辛涼。辛從金化,涼為金氣。
以苦降之(防辛太過),以甘緩之(緩肝實脾)。
以酸瀉之(酸能瀉肝)。
少陰(熱氣)在泉,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fā)之。
少陰(熱氣)司天,熱淫所勝,平以鹹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
熱為火氣,惟水能勝,故治以鹹寒。鹹從水化,寒能勝熱。
佐苦甘者,苦能瀉熱,甘能瀉火(防鹹太過)。
熱越不斂,以酸收之;火鬱不散,以苦發(fā)之。
太陰(濕氣)在泉,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瀉之。
太陰(濕氣)司天,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瀉之。
濕為土氣,惟燥能勝,故治以苦熱。苦能燥濕,熱能化濕。酸從木化,用以制土。
辛能行氣化濕(防酸太過)。
淡能滲濕(使?jié)裼腥ヂ?。
少陽(火氣)在泉,火淫於內,治以鹹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發(fā)之。
少陽(火氣)司天,火淫所勝,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發(fā)之。
火即熱氣,惟水能勝,故治以鹹冷。鹹從水化,寒能勝熱。
佐苦甘者,苦能瀉熱,甘能瀉火(防鹹太過)。
熱越不斂,以酸收之;火鬱不散,以苦發(fā)之。
陽明(燥氣)在泉,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陽明(燥氣)司天,燥淫所勝,平以苦溫,佐以酸辛,以苦下之。
燥為金氣,為清為涼,惟火能勝,故治以苦溫??鄰幕鸹瑴啬軇贈?。
佐酸辛者,辛補木瀉金,木補金瀉,兩得之矣,酸補金瀉木(防辛太過)。
佐甘辛者,辛補木瀉金,木補金瀉,兩得之矣,甘緩肝實脾(防辛太過)。
腸胃燥結,非下不可,急下之法,非苦不可。
太陽(寒氣)在泉,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鹹瀉之,以辛潤之,以苦堅之。
太陽(寒氣)司天,寒淫所勝,平以辛熱,佐以甘苦,以鹹瀉之。
寒為水氣,惟熱能勝,故治以甘熱。甘從土化,土能勝水,熱能勝寒。
寒水太甚,則腎陽氣不化,故以辛潤之。又取辛甘化陽之意也。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以鹹瀉之。
【五行五除】 藥學理論彩色圖經云: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辯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于平。
歷代醫(yī)家對經文中五苦六辛的含義,從未有能注釋者,究其因實乃不明仲景撰著之旨,造成的結果。
攻下派大醫(yī)張子和,對五苦六辛一詞解讀為:“五苦者,五臟為里屬陰,宜用苦劑,謂酸苦涌泄為陰,六府為表屬陽,宜用辛劑,謂辛甘發(fā)散為陽,此其義也?!?div style="height:15px;">
似是而非,嚴重脫離臨床實際。名醫(yī)尚且如此,況其下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