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中百合甘,微寒,養(yǎng)陰而潤肺,清熱而保肺,止咳而寧肺,故能固護肺金,是為君藥生地。熟地、玄參、麥冬滋肺陰有滋腎陰,清虛熱,助百合之力,是為臣藥當歸引血歸經(jīng)以止血,白芍攝斂橫逆之肝氣,二者合用養(yǎng)血益陰,柔肝平肝,抑木而保金;桔梗、貝母清肺化痰止咳,與百合相配,保肺止咳,此四味為佐藥使以甘草調(diào)和諸藥,與桔梗相伍,清利咽喉。諸藥合用,養(yǎng)陰為主,清虛火以固護肺金,,亦即陰液充足,虛火自清.
配伍特點;:縱觀全方,特點有二:一是方中主以甘寒,養(yǎng)陰清熱,正本清源,而不用苦寒之藥免增其燥。二是本方肺、腎、肝三臟并治,潤、保、寧肺,金水相生,抑木護金,其意全在固護肺金,陰虛得養(yǎng),虛火自退,肺金得固,諸證自除
運用
1.本方為治療肺腎陰虧,虛火上炎而致咳嗽痰血證的常用方劑。以咳嗽,咽喉燥痛,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為證治要點。
2.若痰多而色黃者,加膽南星、黃芩、瓜蔞皮以清肺化痰;咳喘甚者,加杏仁、五味子、款冬花以止咳平喘;若咳血重者,可去桔梗之升提,或加白及、白茅根、仙鶴草以增止血之功。
3.肺結(jié)核、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咯血、慢性咽喉炎、自發(fā)性氣胸等屬肺腎陰虛者,均可加減治療。
注意事項
由于本方中藥物多屬甘寒滋潤,故對脾虛便溏,飲食減少者,慎用或忌用。
文獻摘要
《醫(yī)方集解》:“此手太陰、足少陽藥也。金不生水,火炎水干,故以二地助腎滋水退熱為君。百合保肺安神,麥冬清熱潤燥,元參助二地以生水,貝母散肺郁而除痰,歸、芍養(yǎng)血兼以平肝,甘、桔清金,成功上部,皆以甘寒培元清本,不欲以苦寒傷生發(fā)之氣也?!?br> 臨床報道:用百合固金湯治療自發(fā)性氣胸15例,提示本方對自發(fā)性氣胸,特別是原發(fā)病為結(jié)核者具有一定療效。治療組15例(閉合型11型,開放型3例,高血壓型1例),平均病程5.33天。對照組15例(閉合型12例,開放型2例,高壓型1例),采用傳統(tǒng)西醫(yī)療法,治療組在此基礎(chǔ)上加用本藥,每日1劑。10劑為1療程,連用3~4療程。結(jié)果:治療組平均住院天數(shù)(18.93天)與對照組(27.85天)相比,差異顯著(P<0.05)。治療組結(jié)核性氣胸(11例)的有效率為90.9%,與對照組(10例)相比(60.0%)差異顯著(P<0.05)(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1986;5∶280)。
=========================================
一 貫煎 ▲▲▲
〖方源〗《續(xù)各醫(yī)類案·卷十八心胃痛》魏之琇在高鼓峰、呂東莊治胃痛的醫(yī)案中說:“按此病外間多用四磨、五香、六郁、逍遙、新病亦效,久服則殺人矣;又用肉桂亦效,以木得桂而枯也,屢發(fā)屢服則肝血燥竭,少壯者多成勞,衰弱者多發(fā)厥而死不可不知?!?br> “高呂二案持論略同,而俱用滋水生肝飲,而予早年亦用用此,卻不甚應(yīng),乃自創(chuàng)一方,名一貫煎,用北沙參、麥冬、地黃、當歸、杞子、川楝子六味出入加減,投之如應(yīng)桴鼓,口若燥者加酒連尤捷,可純治脅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
[組成]北沙參 麥冬 當歸身(各9g) 生地黃(18-30g) 枸杞子(9-18g) 川楝子一錢半(4.5g)(原書未著用量)
[用法]水煎服。
〖方歌〗一貫煎中用地黃、沙參杞子麥冬襄,
當歸川楝水煎服,陰虛肝郁是妙方。
[功用]滋陰疏肝。
[主治]肝腎陰虛,肝氣郁滯證。胸脘脅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紅少津,脈細弱或虛弦。亦治疝氣瘕聚。
[方解]
君 生地黃[重用] ── 滋陰養(yǎng)血,補益肝腎。
┌ 北沙參 ┐
│ │
│ 麥冬 │
臣 ┤ ├ 益陰養(yǎng)血而柔肝,配合君藥以補肝體,育陰而涵陽。
│ 當歸身 │
│ │
└ 枸杞子 ┘
佐 川楝子[少量]── 疏肝泄熱,理氣止痛。
◆諸藥合用,使肝體得以濡養(yǎng),肝氣得以條暢,則胸脘脅痛等癥可解。
肝藏血,主疏泄,體陰而用陽,喜條達而惡抑郁。肝腎陰血虧虛,肝體失養(yǎng),則疏泄失常,肝氣郁滯,進而橫逆犯胃,故胸脘脅痛、吞酸吐苦;肝氣久郁,經(jīng)氣不利則生疝氣、瘕聚等癥;陰虛津液不能上承,故咽干口燥、舌紅少津;陰血虧虛,血脈不充,故脈細弱或虛弦。
肝腎陰血虧虛而肝氣不舒,治宜滋陰養(yǎng)血、柔肝舒郁。
方中重用生地黃滋陰養(yǎng)血、補益肝腎為君,內(nèi)寓滋水涵木之意。當歸、枸杞養(yǎng)血滋陰柔肝;北沙參、麥冬滋養(yǎng)肺胃,養(yǎng)陰生津,意在佐金平木,扶土制木,四藥共為臣藥。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泄熱,理氣止痛,復(fù)其條達之性。該藥性雖苦寒,但與大量甘寒滋陰養(yǎng)血藥相配伍,則無苦燥傷陰之弊。諸藥合用,使肝體得養(yǎng),肝氣得舒,則諸癥可解。
配伍特點:在大隊滋陰養(yǎng)血藥中,少佐一味川楝子疏肝理氣,補肝與疏肝相結(jié)合,以補為主,使肝體得養(yǎng),而無滋膩礙胃遏滯氣機之虞,且無傷及陰血之弊。全方組方嚴謹,配伍得當,照顧到“肝體陰而用陽”的生理特點,誠為滋陰疏肝之名方。
一貫煎與逍遙散區(qū)別
一貫煎與逍遙散都能疏肝理氣,均可治肝郁氣滯之脅痛。不同之處:逍遙散疏肝養(yǎng)血健脾的作用較強,主治肝郁血虛之脅痛,并伴有神疲食少等脾虛癥狀;一貫煎滋養(yǎng)肝腎的作用較強,主治肝腎陰虛之脅痛,且見吞酸吐苦等肝氣犯胃癥狀者。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陰虛肝郁,肝胃不和所致脘脅疼痛的常用方。臨床應(yīng)用以脘脅疼痛,吞酸吐苦,舌紅少津,脈虛弦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大便秘結(jié),加瓜蔞仁;有虛熱或汗多,加地骨皮;痰多,加川貝母;舌紅而干,陰虧過甚,加石斛;脅脹痛,按之硬,加鱉甲;煩熱而渴,加知母、石膏;腹痛,加芍藥、甘草;兩足痿軟,加牛膝、薏仁;不寐,加酸棗仁;口苦燥,少加黃連。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肋間神經(jīng)痛、神經(jīng)官能癥等屬陰虛肝郁者。
4.使用注意 因制方重在滋補,雖可行無形之氣,但不能祛有形之邪,且藥多甘膩,故有停痰積飲而舌苔白膩、脈沉弦者,不宜使用。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續(xù)名醫(yī)類案》卷18:“脅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div> 2.方論選錄 張山雷《中風(fēng)斠詮》卷3:“凡脅肋脹痛,脘腹搘撐,多是肝氣不疏,剛木恣肆為病。治標之法,每用香燥破氣,輕病得之,往往有效。然燥必傷陰,液愈虛而氣愈滯,勢必漸發(fā)漸劇,而香藥、氣藥不足恃矣。若脈虛舌燥,津液已傷者,則行氣之藥,尤為鴆毒。柳州此方,雖從固本丸、集靈膏二方脫化而來,獨加一味川楝;以調(diào)肝氣之橫逆,順其條達之性,是為涵養(yǎng)肝陰第一良藥。凡血液不充,經(jīng)脈窒滯,肝膽不馴,而變生諸病者,皆可用之。茍無停痰積飲,此方最有奇功?!胃挝覆≌?,必知有此一層理法,而始能覺悟?qū)S们唷㈥?、烏、樸、沉香、木香等藥之不妥。且此法因不僅專治胸脅脘腹措撐脹痛已也,有肝腎陰虛而腿膝酸痛,足軟無力,或環(huán)跳髀樞足跟掣痛者,是方皆有捷效。故亦治痢后風(fēng)及鶴膝、附骨環(huán)跳諸證?!诳喽?,是上焦之郁火,故以川楝泄火。楝本苦燥,而入于大劑養(yǎng)液隊中,反為潤燥之用,非神而明之,何能辨此?”
[臨床報道]
閆氏運用一貫煎加味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之胃陰不足型118例,總有效率為94.92%;對照組65例,總有效率73.68%。提示本方有提高免疫功能、清除幽門螺旋桿菌、促使萎縮的胃粘膜逆轉(zhuǎn)、抑制異常增生等作用。[閆肅,等.一貫煎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118例。陜西中醫(yī) 1999;20(4):161]
主證分析肝腎陰虛 | 肝氣郁滯 | 胸脘脅痛,疝氣瘕聚 |
肝郁化火犯胃 | 吞酸吐苦 |
陰虛內(nèi)熱 | 咽干口燥,舌紅少津,脈弱或虛弦 |
一貫煎也是個名方,這個方它是從魏玉璜的《續(xù)名醫(yī)類按》,相當于醫(yī)話里面摘取出來的一個方。這個方他講了一段話,他對治療這種病的看法,所以用這樣六個藥,他這六個藥是沒有用量的。原書沒有確定用量。這當然也就涉及到后來對君藥,或基本結(jié)構(gòu)的爭論,討論。
由于這個方長期以來臨床療效很好,所以對他這個思路,也可以說是填補了在這之前的一種,治肝腎陰虛,肝郁這種治法的一個空白。人們都說他這個思路很新穎,當時很贊賞。過去作為肝脾,肝胃兩個系統(tǒng)來說,以逍遙散這種調(diào)和為一個代表。當對肝郁陰虛證,從藥物反應(yīng)出來,和他藥物的配伍特點,仔治法方面都開了個先河。所以意義比較大。
從一貫煎的主證病機分析來說,它的基礎(chǔ)是肝腎陰虛,這個是公認的。但肝腎陰虛中間是肝陰不足,腎陰不足,還是肝血不足,哪個是為主的?歷來有些討論。我們從它肝腎陰虛,大家公認的共性出發(fā),肝腎陰虛是本,是基礎(chǔ),有肝郁氣滯是標,由此又造成了肝胃不和,所以抓病機是三點?;A(chǔ)肝腎陰虛,肝腎陰虛以后,肝為剛臟,體陰用陽,肝臟非常強調(diào)陰陽平衡,所以陰血不足,疏泄功能會減退,繼發(fā)造成肝氣郁滯。肝郁有挾陰虛,陰虛可以有陰血不足,可以有燥熱。所以還有一個可能,它也可以造成肝胃不和。肝熱影響到胃的和降。從它的表現(xiàn)來看,嘔吐吞酸。有胃氣上逆,又加上吞酸的特點是肝謂不和,臨床使用的話,針對它的證候,只要有陰虛肝郁就可以。有肝胃不和的話更適合,它是這樣的特點。
陰虛,有一定的虛熱,所以咽干口燥,特別是舌像脈像,用一貫煎在臨床上的很多報導(dǎo)里,舌像是很重要的。舌紅偏干,脈可以像虛弦,或偏弱,也可以弦細數(shù),看它虛熱的程度。這肝氣郁滯主要反映在胸脘脅痛,但臨床用,這方治療胃陰不足,肝胃陰虛,包括胃陰不足,兼胃氣上逆這個胃痛,這一類用的也比較多。比如說一貫煎用于萎縮性胃炎,過去報導(dǎo)比較多了,也公認這個是萎縮性胃炎陰虛型的首選方。
脅痛是歷來就是主治當中的頭一個,陰虛肝郁的脅痛,至于疝氣瘕聚,由陰血不足同時肝郁,日久以后,氣血津液瘀滯不暢。特別氣滯隨著肝經(jīng)氣滯,可能導(dǎo)致下焦疝氣瘕聚。都是氣滯為主。這是原書魏之琇自己提倒,可以治療疝瘕。
臨床用一貫煎,經(jīng)過加味軟堅散結(jié)這些,也可以治療像有些肝硬化,它屬于陰虛氣滯型的,也可以的。這報導(dǎo)非常多,肝胃兩類的是比較多的,這個一般都認為是個名方,療效比較好,所以從主證分析來說,基礎(chǔ)證,陰虛內(nèi)熱,有一種陰虛內(nèi)熱,但這個證的內(nèi)熱不重,重要加味了。由陰虛導(dǎo)致有肝郁,陰虛肝郁肝胃不和,導(dǎo)致肝郁化火犯胃,有胃氣上逆,嘔吐吞酸這個特點。這是它的主治證候,分析有三個方面的結(jié)合。
功用
滋陰疏肝。
用滋陰的方法和疏肝的方法相結(jié)合,從根本來說是陰虛為本,兼有肝郁,所以滋陰疏肝相結(jié)合。
君 | 生地 | 滋肝腎之陰,清虛熱 |
當歸 | 補血活血 |
臣 | 枸杞 | 養(yǎng)肝血,滋腎陰 |
沙參 | 養(yǎng)肺胃之陰(側(cè)重肺) |
佐 | 麥冬 | 養(yǎng)肺胃之陰(側(cè)重胃) |
川楝子 | 行氣疏肝,使全方滋而不膩,止痛 |
過去歷來以地黃作君藥,所以有很多標明劑量,原書沒有劑量,地黃標得較高。當然這也難怪,地黃歷來用量較大,從仲景時代就是。你如果要說,把所有方劑翻一翻統(tǒng)計一下,用地黃的方,經(jīng)常它在方中用量最大的。它本身常用量范圍就是比較大,所以用地黃歷來認為把它作君,因為也說得過去。因為你本身肝腎陰虛為本,用生地它可以滋肝腎之陰,特別滋腎陰了,也能清虛熱。陰虛之熱,通過它能養(yǎng)陰清熱。
也有人認為,這個方以枸杞為君。歷代醫(yī)家認為枸杞、當歸聯(lián)合作君,或者枸杞作君,或者生地作君,都有。過去幾版教材都是以生地為君。特別是做為正式教材,大都以生地為君?,F(xiàn)代像高級叢書《方劑學(xué)》,是以枸杞為君。這也說得過去,為什么呢?從當歸、枸杞來說,歸經(jīng)當中,主要歸經(jīng)歸肝經(jīng),因為這個方圍繞著肝,它叫一貫煎,有個說法,一貫就是一理貫穿于事物之中。事物或者方法,多種多樣,但圍繞的核心是一個,所以工具書上比“一貫”這兩個字,叫做一理貫穿于事物之中。這整個這個方,治法體現(xiàn)了多種結(jié)合,但是圍繞著肝陰不足,就這一個道理。所以核心是肝。
枸杞、當歸歸經(jīng)主要是肝經(jīng)。雖然可以兼入其他經(jīng)了。像枸杞養(yǎng)肝血,也能滋腎陰。所以認為枸杞為君也說得過去。因為它原書沒有用量,后來用量都是大家一個參考用量。我自己覺得這個方里,應(yīng)該說從養(yǎng)陰來講,肝腎同治來講,還是應(yīng)該地黃為君更合適。從養(yǎng)陰角度歷來要大于枸杞了。
當歸、枸杞可以看作臣藥的一組,既滋養(yǎng)肝腎陰血,當歸補血,枸杞補肝腎,當歸又有一定的活血作用。所以它可以使得這個方能夠益陰養(yǎng)血,活血兼顧,補而不滯。
沙參麥冬是養(yǎng)肺胃之陰,都能養(yǎng)肺胃之陰,沙參側(cè)重于肺,麥多側(cè)重于胃。但肺胃都能兼顧的。這體現(xiàn)了肺胃肝腎這四者之間一個五臟的相互促進或者相互制約的關(guān)系。從這個思路出發(fā)。因為圍繞著肝陰不足,前面地黃和枸杞可以滋水涵木,肝腎同治。而肺呢,潤肺陰,能清養(yǎng)肺陰以后,達到清金制木的作用。清金制木,肝肺同治。用麥冬養(yǎng)胃陰,有的講培土榮木,但多數(shù)講培土益木,防止肝木克伐脾胃。本身有肝胃不和,所以這個方圍繞著肝陰不足,它實際上肝陰、肺陰、胃陰、腎陰兼顧的。除了補養(yǎng)肝陰、養(yǎng)肝血以外,還考慮了滋水涵木,清金制木,培土益木,多法并用,所以圍繞肝陰不足的主要矛盾,多法運用。這是一貫煎的一個特點。
川楝子在方中是佐藥,針對了這種大隊的陰柔之品,地黃、枸杞、沙參、麥冬,養(yǎng)陰力量很好,兼顧多法,但是畢竟偏于滋膩,而且特別涉及到肝胃不和,胃陰是會不足,但是肝氣不舒的時候,胃氣再上逆,陰柔滋膩的不太適合了,用川楝子少量,能夠使得在大隊的養(yǎng)陰藥當中,配少量的行氣疏肝之品,使全方滋而不膩。川楝子選它還有止痛作用,它自身有疏肝針對肝氣不舒,脅肋、胸脘可以氣滯作痛。用川楝子既能夠清肝,清肝郁所化之火,又能夠行氣,還能止痛。所以是佐助藥,又是佐制藥。所以大家覺得川楝子配在這方里,是比較贊賞。更主要是從治法上,滋陰疏肝兼顧。滋陰和行氣疏肝兼顧。川楝子主要是入肝經(jīng),因為它行氣可以止痛,臨床用的時候,我們用這個喜歡加少量陳皮??紤]到滋陰的時候,你要有一定的化濕。從理氣、行氣疏肝和一些理氣和胃,這些結(jié)合起來。特別是胃氣上逆了。這樣當然更好一些。它這個并不是說也只用川楝子,我體會魏玉璜講他這個滋陰疏肝治法的時候,舉出六個藥出來,并不是說他說我都用哪些哪些藥來,他并沒有正式的以一個方的形式寫出來。所以也就沒有用量。也就是說它主治很簡單。后來就有些給他逐漸完善,形成一個它的固定的一個主治。
所以對這個方,很重要一種法的認識。這樣六味藥構(gòu)成了滋陰疏肝的一種結(jié)構(gòu),體現(xiàn)了這種治法。
配伍特點
從整體觀念(五臟相互聯(lián)系)出發(fā),針對肝陰不足證,采取滋水涵木,佐金制木,培土益木三法。
大隊養(yǎng)陰藥配少量行氣藥,既體用并調(diào),又補而不滯。
由于它的治法,用藥有它的開創(chuàng)性,所以配伍特點,歷來一貫煎的配伍特點在學(xué)習(xí)當中是比較重視的。
體用并調(diào),針對肝為剛臟,體陰用陽,既考慮陰血不足,又考慮肝的疏泄,所以既體現(xiàn)了一種體用并調(diào),又使全方補而不滯。
運用
辨證要點
脅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紅少津,脈細弦。
但是在臨床上把握這個方的一個使用根據(jù),脅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紅少津,脈細弦。當然還是一個整體的考慮。吞酸不一定全部出現(xiàn),其實這個方用于肝胃不和可以,就是沒有引起肝火,肝熱犯胃的時候,沒有這個它也可以用。以脅痛為主的臨床永得還是比較多。它不一定有吞酸。但是歷來的教材證治要點,肝胃不和也認為是個很重要的,在病機上這個是常見的。你比如用于萎縮性胃炎,胃腑胃氣上逆這特點,經(jīng)??梢杂械?。但是說證治要點不必俱全。
一貫煎是滋陰疏肝的代表方,常用方。這種治法的一種代表方。
隨證加減
- 脅痛甚:+柴胡,佛手,白芍,甘草
- 口苦吞酸甚:+左金丸
- 包塊,痛處固定不移,舌黯而干:+川芎,赤芍,丹參,鱉甲(活血軟堅)
- 便秘(腸道失調(diào)):重用生地,當歸,麥冬 + 潤腸通便藥
- 胃脘痛:佛手,玄胡,白芍,甘草(緩急止痛,或行氣疏肝止痛)
- 失眠:+棗仁,夜交藤,合歡皮(花)(養(yǎng)心安神)
這個方目前考慮比較多的方面,脅痛,主要是肝氣不疏造成,氣郁又加上陰血不足,又是說它血燥氣郁。這個方的一種行氣止痛,這方面力量還是不夠。它因為川楝子量較少,用川楝子實際上也不能量大,肝胃不和有胃氣上逆的,這種情況,苦寒的川楝子也不宜用太大。所以說在脅痛比較突出,需要疏肝力量大的時候,可以結(jié)合經(jīng)常用來調(diào)肝疏肝的柴胡,芍藥,疼痛如果比較突出,像佛手,芍藥加甘草,也可以緩急止痛。
口苦吞酸,胃氣不和上逆,肝胃不和,可以仿照左金丸。
這方經(jīng)常用來治療像慢性肝炎,包括乙肝,就涉及到陰虛型,做一個基礎(chǔ)方。
肝胃不和,因熱導(dǎo)致便秘,這在這證當中常有。而且形成一種習(xí)慣性的大便不暢。那可以增加一些養(yǎng)陰潤償?shù)乃幬铩?br> 一貫煎可以治療失眠,陰虛、虛熱內(nèi)擾的失眠,也是常用的。加一些養(yǎng)心安神這方面的藥。
使用注意
有停痰積飲或苔白膩,則不宜使用。(因為養(yǎng)陰力量大)
停痰積飲過去原作者,和后世評論醫(yī)家,都提的這個原話,有停痰積飲,這方不能用。它表示像苔白膩,偏重于苔白膩,痰飲水濕停留的,這個方太滋膩,就不適合使用了。
=======================================
補 肺 阿 膠湯 ▲
〖方源〗《小兒藥證直訣》卷下·諸方:“小兒肺虛氣粗喘促?!?br>〖組成〗阿膠 麩炒 一兩五錢[9g] 黍粘子[牛蒡子] 炒香,二錢五分 [3g] 馬兜鈴 焙,五錢[6g]
馬兜鈴有毒,現(xiàn)在用桑葉或者川貝母來替代。
甘草炙,二錢五分 [1.5g] 杏仁 去皮尖,七個[6g] 糯米 炒,一兩 [6g]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一二錢(6g),水煎,食后溫服。
〖方歌〗補肺阿膠馬兜鈴,鼠粘甘草杏糯停,
肺虛火盛人當服,順氣生津嗽哽寧。
〖主治〗小兒肺虛有熱證。咳嗽氣喘,咽喉干燥,咯痰不多,或痰中帶血,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功用〗養(yǎng)陰補肺,清熱止血。
君 阿膠[量獨重] ──甘平質(zhì)粘,滋陰補肺,養(yǎng)血止血
┌ 馬兜鈴 ── 清泄肺熱,化痰寧嗽【馬兜鈴有毒,現(xiàn)在用桑葉或者川貝母來替代。計量6-10克。】
臣 ┤
└ 牛蒡子 ── 宣肺清熱,化痰利咽
┌ 杏仁 ── 宣降肺氣,止咳平喘
佐使 ┤
└ 糯米、甘草 ── 既能補脾益肺,又調(diào)和諸藥。
◆諸藥合用,補肺陰,清肺熱,降肺氣,止喘咳。
本方用于小兒肺陰不足,陰虛有熱之證。
肺主氣,行肅降。肺陰不足,陰虛有熱,津液被灼,氣逆不降,所以咳嗽氣喘,咽喉干燥,咯痰不多。若久咳不止,肺絡(luò)受損,痰中帶血。治療以補養(yǎng)肺陰為主,結(jié)合寧嗽化痰止血為法。
方中阿膠甘平質(zhì)粘,用量獨重,功能是滋陰補肺,養(yǎng)血止血,為君藥。臣藥是馬兜苓,清泄肺熱,化痰寧嗽;牛蒡子宣肺清熱,化痰利咽。杏仁宣降肺氣,止咳平喘,益肺,調(diào)和諸藥,為佐、使藥。諸藥合用,補肺陰,清肺熱,降肺氣,止咳喘。
配伍特點,以補益肺陰治本;清肺化痰,寧嗽平喘治標。是標本兼顧之方,主治肺虛久咳證。
運用
1.本方不僅用于小兒肺陰不足,陰虛有熱之咳喘,成人亦可使用。以咳嗽氣喘,咽喉干燥,舌紅少苔,脈浮細數(shù)為證治要點。
2.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癥咯血屬陰虛有熱者,均可用之。
3.若屬肺虛無熱,或外有表寒,內(nèi)有痰濁者,均非所宜。
文獻摘要
| 《醫(yī)方考》:“肺虛有火,嗽無津液,咳而哽氣者,此方主之。燥者潤之,今肺虛自燥,故潤以阿膠、杏仁。金郁則泄之,今肺中郁火,故泄以兜鈴、粘子。土者,金之母,虛者補其母,故入甘草、糯米以補脾益胃?!?/font> |
《醫(yī)方集解》說:“此手太陰藥也。馬兜鈴清熱降火,牛蒡子利膈消痰,杏仁潤燥散風(fēng),降氣止咳。阿膠清肺滋腎,益血補陰。氣順則不哽,液補則津生,火退而嗽寧矣。土為金母,故加甘草、粳米以益脾胃?!?br>
益 胃湯 ▲
〖方源〗《溫病條辨》
〖組成〗沙參 三錢[9g] 麥冬 五錢 [15g] 冰糖 一錢[3g]
細生地 五錢 [15g] 玉竹 炒香,錢五分[4.5g]
〖用法〗上以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方歌〗益胃湯能養(yǎng)胃陰,冰糖玉竹與沙參,
麥冬生地同煎服,溫病須慮熱傷津。
〖主治〗陽明溫病,胃陰損傷證。不能食,口干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者。
〖功用〗養(yǎng)陰益胃。
君 生地、麥冬[重用] ──味甘性寒,養(yǎng)陰清熱,生津潤燥,為甘涼益胃之上品。
┌ 北沙參 ┐
臣 ┤ ├ 養(yǎng)陰生津,以加強生地、麥冬益胃養(yǎng)陰之力。
└ 玉竹 ┘
使 冰糖 ──濡養(yǎng)肺胃,調(diào)和諸藥。
溫病易從熱化傷津,熱結(jié)腑實,應(yīng)用瀉下劑后,熱結(jié)雖解,但胃陰損傷較重,所以不能食,口干咽燥。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十二經(jīng)都稟氣于胃,胃陰復(fù)則氣降能食。治療宜于甘涼生津,養(yǎng)陰益胃。
方中重用生地、麥冬,味甘性寒,功能是養(yǎng)陰清熱,生津潤燥,屬于甘涼益胃的上品,共為君藥。配伍北沙參、玉竹為臣藥,養(yǎng)陰生津,以加強生地、麥冬益胃養(yǎng)陰的作用。冰糖湍養(yǎng)肺胃,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全方藥簡力專,共奏養(yǎng)陰益胃功效。
運用
1.本方為滋養(yǎng)胃陰的代表方劑。以食欲不振,口干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為證治要點。
2.若汗多,氣短,兼有氣虛者,加黨參、五味子(與生脈散合用)以益氣斂汗;食后脘脹者,加陳皮、神曲以理氣消食。
3.慢性胃炎、糖尿病、小兒厭食癥等屬胃陰虧損者,均可加減應(yīng)用。
文獻
《成方便讀》:“夫傷寒傳入陽明,首慮亡津液,而況溫病傳入陽明,更加汗、下后者乎?故雖邪解,胃中之津液枯槁已盛,若不急復(fù)其陰,恐將來液虧燥起,干咳身熱等證有自來矣。陽明主津液,胃者五臟六腑之海。凡人之常氣,皆稟于胃,胃中津液一枯,則臟腑皆失其潤澤。故以一派甘寒潤澤之品,使之飲入胃中,以復(fù)其陰,自然輸精于脾,脾氣散精,上輸于肺,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五經(jīng)并行,津自生而形自復(fù)耳?!?/font>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