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處方綱要》(各論--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祛濕劑處方法



一、概說

祛濕劑是在祛濕法的指導下,以善于祛除濕邪的藥物為主組成,功能祛除濕邪,治療濕病的一類方劑。因此,欲組織好祛濕劑,首先得對濕邪、濕證及祛濕的方法、祛濕藥的性效等了解清楚。
濕是彌漫于自然界的一種濕氣,在正常情況下屬于六氣之一,起著維護人體生命活動的作用。如適當?shù)臐穸葧谷俗虧櫱逍拢孢m調(diào)暢,而不會使人發(fā)?。环粗?,如氣候反常,濕氣太過,超過了人的自然防御能力,即可導致濕病。此時就變成了致病因素--濕邪,成為六淫之一??梢姖裥熬褪侵氯税l(fā)病的異常濕氣,如雨水霧露太過,地土異常潮濕等。這就是一般所說的外濕,即外界自然環(huán)境中的濕,易侵犯人體的肌表,形成表濕證,如惡寒、身熱不揚、頭痛如裹、身重痛、倦怠,甚至頭面及上肢浮腫。
此外尚有里濕。里濕是人體內(nèi)部的水液輸布與運化失常,停蓄而成致病物質(zhì)的一種濕邪。一般所說的濕邪多指里濕而言。里濕的產(chǎn)生根源有二:(1)肺脾腎三臟功能受損,尤其以脾土受損為最。所以《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濕腫滿,皆屬于脾”。因肺為水之上源,主通調(diào)水道‘脾屬土,主運化和輸布津液與水濕;腎為水臟,主持與調(diào)節(jié)水液的代謝。若此三臟受損,肺不能通調(diào)水道,脾不能運化水濕,腎不能主持與調(diào)節(jié)水液,使水液內(nèi)蓄而為病理因素,即為內(nèi)濕。(2)飲食不節(jié)、過食生冷肥甘,使脾氣損傷,不能正常的運作與輸布水液,水液蓄而成濕。故里濕證涉及三焦,一中焦為最。臨床見證是:濕在上則頭重眩冒、胸悶、苔白膩;濕在中焦則脘痞腹脹、納呆、嘔惡泄瀉、四肢沉重、苔白厚膩;濕在下則足腫、淋濁、便溏、婦女帶下、陰部濕疹。如濕邪彌漫三焦,則三部病證可合并出現(xiàn)。若里濕外泛肌表,表濕內(nèi)侵入里,亦可表濕與里濕合并出現(xiàn)。
濕邪除上述外,尚有一些特點,故臨床見證亦因而有異。例如:(1)濕性屬陰,重濁粘膩,易于損傷陽氣,阻遏氣機和著留肌肉,導致出現(xiàn)肢體沉重、脘痞納呆、便溏尿濁、舌苔垢膩。(2)氤氳彌漫,涉及范圍廣泛,表里內(nèi)外,上中下三焦,均可涉及。因而尚可表現(xiàn)為表濕與里濕并見,上中下三焦俱病。(3)易于寒化、熱化,易于與其它邪氣如風、寒、暑、熱合并出現(xiàn)。寒化多表現(xiàn)為畏寒無汗、舌淡苔白膩;熱化多表現(xiàn)為身熱微汗、尿黃、舌紅苔黃膩。(4)來勢緩慢,不易速去,故及其為病往往如油摻面,難分難解,纏綿難愈,病程較長。(4)濕為長夏之氣,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故濕病多發(fā)于長夏季節(jié)。基于以上所述,故濕病的臨床見癥十分復雜,正如清·黃庭鏡《目經(jīng)大成》卷二《因濕》中所說:“元氣虛,濕邪入,入肺濕病生,入脾腫脹成,入肝身痛風濕搏,入腎體重寒濕[草/泊],久濕入心變濕熱,乃發(fā)腫痛與[病-丙+亥]癥,濕淫腸胃為濡泄,濕阻氣血倦怠絕,濕在皮膚則頑麻,強硬不仁居經(jīng)脈,濕邪上瘀眼弦爛,或脹微痛眵不徹”。這是濕證的成因與證候表現(xiàn)。
祛濕法是通過苦燥、芳化、淡滲、發(fā)汗、攻逐等措施,以祛除濕邪,治療濕病的一種治法。早在《內(nèi)經(jīng)》中就有類似記載,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曰:“濕淫于內(nèi),治以苦熱,佑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素問·臟氣法時論》曰:“脾苦燥,急食苦以燥之……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從而初步體現(xiàn)了祛濕的大法,說明祛濕應(yīng)以脾為重點,用藥應(yīng)苦燥淡滲,并注意飲食起居,避免“濕地、濡衣”。辭后后漢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又提出了“發(fā)汗”、“利水”、“逐水”三法,并強調(diào)指出:“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fā)汗”;發(fā)汗只宜“微微似欲汗出”,否則“但風氣去,濕氣在”,同時還創(chuàng)制了許多治濕方劑,充實了祛濕法的內(nèi)容,使祛濕法有較大發(fā)展。繼之宋·陳無擇又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提出了“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著名論斷。明代張景岳又提出治濕當分濕熱還是寒濕,有無陰虛或陽虛,而不宜一昧分利。例如他在《景岳全書·濕證》中說:“治濕之法,古人云宜理脾清熱利小便為上……然濕熱之證多宜清利,寒濕之證多不宜利也……再若濕熱之證亦有忌利者,以濕熱傷陰者也……故凡陽虛者,只宜補陽,陽勝則燥,而陰濕自退;陰虛者只宜壯水,真水既行,則邪濕無所容矣!”,這些提法對祛濕法無疑是一個貢獻,故至今尚為廣大醫(yī)家所采用。
清代對祛濕法亦有闡發(fā),首先《羅氏會約醫(yī)鏡》指出:祛濕“用升陽風藥,兼實脾土,乃為精工”。接著葉天士在《臨證指南》中指出:祛濕當分三焦,注意用藥宜忌,例如說:“濕阻上焦者,用開肺氣,佐淡滲、通膀胱,是以啟上閘,開支河,導水濕下行之理……濕阻中焦者,用(白)術(shù)(厚)樸(干、生)姜(半)夏之屬以溫運之,以(茯、豬)苓澤(瀉)(大)腹皮滑石等滲泄之……用藥總以苦辛寒治濕熱,以苦辛溫治寒濕,概以淡滲佐之,或再加風藥。甘酸膩濁在所不用”。這一提法非常中肯,深受醫(yī)界重視,因而被吳鞠通等人全部接受。但吳氏又提出了濕溫治療三禁,和祛濕法宜輕開上焦肺氣,使氣化濕亦化的論點,例如說:治療濕溫忌用汗、下、潤三法,切勿見其頭痛惡寒、身重疼痛,便以為傷寒而誤于發(fā)汗;見其中滿不饑,便以為積滯而誤于瀉下;見其午后發(fā)熱,便以為陰虛而誤用柔藥滋潤。否則“汗之則神昏耳聾,甚至目瞑不欲言;下之則洞泄;潤之則病深不解”?!拔┤蕼p開上焦肺氣。蓋肺主一身之氣,氣化則濕亦化也”。這“氣化則濕亦化”的提法對治療濕病甚有指導意義,故后世治療濕溫注重輸轉(zhuǎn)氣機。
綜上可見,祛濕法約可歸納為如下幾種:
1、從所在部位分:濕邪在上在表,宜微汗以解之;在下在里,當滲利小便,亦可分三焦論治。大要是開上、暢中、滲下。
2、從涉及臟腑論:當重視肺脾腎三臟。在肺,輕開肺氣;在脾,健脾燥濕,或芳香化濕,或用升陽風藥升騰陽氣,驅(qū)散濕邪;在腎,補腎泄?jié)?,通利膀胱?br>3、從濕邪的性質(zhì)論:寒濕宜溫化,濕熱宜清利,屬實可以攻逐,屬虛宜兼扶正。
4、從氣與水濕的關(guān)系論:當化氣行水,以祛水濕,此即吳氏所謂“氣化則濕亦化”之意。
5、從用藥方法論:多用苦燥、芳化、淡滲,少用攻逐及升陽風藥。而對甘酸膩濁,陰柔酸斂之品,尤當慎用。
有鑒于此,秦伯未在《謙齋醫(yī)學講稿》中,將祛濕法歸納為三類七種:
(1)化濕:芳香化濕,苦溫燥濕,清化濕熱。
(2)利濕:淡滲除濕,通利小便。
(3)逐水:疏腸逐水,健脾逐水。
現(xiàn)代《方劑學》教材將祛濕法歸為五類:即芳香化濕,清熱祛濕,利水滲濕,溫化水濕,祛風勝濕。發(fā)汗祛濕雖未列出,但在解表劑中已經(jīng)涉及,因此實際上是六種祛濕法。
祛濕藥品種繁多,依其功效不同分為利濕、化濕、燥濕、祛風濕、發(fā)汗祛濕及攻逐水濕六類。其中利濕藥又分利水退腫,利尿通淋,利濕退黃三類。祛風濕藥又分祛風濕止痹痛,祛風濕壯筋骨及舒筋活絡(luò)三類,茲摘要歸納如下:


【常用祛濕藥分類概況】

[1]利濕:
利水退腫:豬苓、茯苓、澤瀉、冬瓜皮、薏苡仁、赤小豆等。
利尿通淋:木通、滑石、車前子、萹蓄、瞿麥、石韋、海金砂等。
利濕退黃:茵陳、金錢草、虎杖等。

[2]化濕:藿香、佩蘭、草(豆)蔻、草果仁、菖蒲等。

[3]燥濕:蒼術(shù)、白術(shù)、半夏、厚樸、黃連等。

[4]發(fā)汗祛濕:麻黃、紫蘇、羌活、藁本、細辛等。

[5]攻逐水濕:甘遂、大戟、芫花、商陸等。

[6]祛風濕:
祛風濕止痹痛:獨活、(威)靈仙、秦艽、防己、海桐皮等。
祛風濕強筋骨:五加皮、骨碎補、續(xù)斷、(桑)寄生、狗脊、虎骨等。
祛風濕舒筋活絡(luò):木瓜、伸筋草、透骨草、豨薟草、海風藤、桑枝、白花蛇等。


這些藥物從性味論:利濕藥多為甘淡或苦寒,主泄降下行,滲利中下焦及身半以下的水濕?;瘽?、燥濕藥多為辛苦溫或芳香,主燥除或化除中焦?jié)裥?,發(fā)汗祛濕藥亦多辛溫,但質(zhì)地輕揚,主走表,發(fā)散在表在上之水濕。攻逐水濕藥多為苦寒泄降,主走里,攻逐胸腹水濕。祛風濕藥多為苦辛溫,主祛除肌肉筋骨間的風濕。
若從歸經(jīng)論:則利濕藥多歸膀胱經(jīng),其次是肺脾經(jīng),這是因為膀胱為州都之官,主水液的代謝;肺為水之上源,主通調(diào)水道?;瘽?、燥濕藥多歸脾胃經(jīng),者可能與脾喜溫惡寒,喜燥惡濕,喜香惡穢,和芳香苦燥藥有利于脾土運化與輸布水濕有關(guān)。發(fā)汗祛濕藥多歸肺與膀胱經(jīng),因肺合皮毛,太陽膀胱經(jīng)主一身之表,歸此兩經(jīng),可借其辛散之力宣肺達表,發(fā)散在上在外的水濕。攻逐水濕藥多歸肺腎大腸經(jīng),這似與腎主水,肺主通調(diào)水道,大腸主傳導糟粕的功能有聯(lián)系,故主攻逐胸腹水液。祛風濕藥多歸肝經(jīng),其次是脾腎經(jīng),其原理可能與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肌肉和四肢,和風濕邪氣多侵犯肌肉筋骨有一定聯(lián)系。
這是祛濕藥的一般情況。明乎此,則于組織祛濕劑如何選擇藥物,便大體有了眉目。



二、祛濕劑處方原則

祛濕劑以祛除濕邪,治療濕病為能事。其方劑的組成自應(yīng)以功能祛除濕邪的藥物為主要成分。同時還應(yīng)把握濕邪的性質(zhì)、侵犯的部位、涉及的臟腑,以及是否轉(zhuǎn)化,是否合并它邪。濕邪在上在表者,以利濕藥為主,利水以祛濕。對于里濕,特別是濕溫,則分三焦論治。即濕在上焦,涉及肺經(jīng),以辛味藥為主,輕開肺氣,使氣化濕亦化。濕在中焦,涉及脾胃,以芳化或苦燥藥為主,化濕醒脾,或燥濕健脾,使脾健能制濕勝濕。濕在下焦,涉及腎與膀胱,以利水消腫或利尿通淋藥為主,滲利小便以祛除水濕。此外,如濕從寒化,則佐以溫陽;濕從熱化,則佐以清泄;如水濕壅盛,體實證實,則以攻逐水濕藥為主,攻逐水濕;如體虛濕盛,則佐以扶正,或與補益劑交替使用;如表濕侵及于里,或里濕外泛肌表,出現(xiàn)表里并見之濕證,則辛散與滲利兼施;如濕挾風邪,則以祛風濕藥為主,祛風勝濕。這是祛濕劑的組方大法,掌握了它便大體有了方向。



三、各類祛濕劑處方法


(一)發(fā)汗祛濕劑處方法

發(fā)汗祛濕劑是以辛散輕揚,而又能祛除水濕的藥物為主組成,功能發(fā)散在上在外之水濕的一類方劑。適應(yīng)于水濕在表,在身半之上的風水、皮水等證。
水濕之在上在表者,利之不可及,逐之不可得,惟有因勢疏導,微發(fā)其汗,使?jié)裥叭詮募”矶ィ紴樯喜?。正如《金匱要略》所說:“諸有水者……腰以上腫,當發(fā)汗乃愈”,故其方劑的組成多以辛散輕揚而又能發(fā)散水濕的藥物,如麻黃、羌活、紫蘇等為主,配伍相應(yīng)藥物組合而成。大抵是:濕從寒化,配苦溫燥濕藥,如白術(shù)、蒼術(shù),辛溫發(fā)散,如麻黃加術(shù)湯;若濕從熱化,配清熱藥或寒性祛濕藥,如石膏、(薏)苡仁,辛涼宣散,如麻杏苡甘湯,越婢湯,越婢加術(shù)湯;如兼風熱邪毒,則酌加連翹、板藍根之屬,兼以清熱解毒;若兼肺氣失宣,咳嗽氣喘,則酌配半夏、蘇子、紫菀、杏仁、桑白皮之屬,宣降肺氣;如合并里濕,則配伍豬苓、茯苓、椒目、(大)腹皮之屬,兼以分利。


【臨床實踐舉例】

例一:包??,男,16歲。四天來畏寒發(fā)熱、咳嗽、咽喉腫痛。昨晨目窠浮腫,入暮足踝亦腫,小便短赤、舌質(zhì)紅、苔薄白、脈浮帶數(shù)。證屬風邪侵肺,肺失宣降,不能通調(diào)水道,宜宣肺利水,發(fā)汗祛濕,越婢加術(shù)湯為治:麻黃6g、生石膏30g(先煎)、杏仁9g、連翹12g、板藍根15g、生甘草3g、桑白皮9g、生白術(shù)9g、赤小豆30g、車前子15g(包煎)。(《內(nèi)科學》教材,上海中醫(yī)學院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版,76頁)

例二:一患者,旬日內(nèi)遍體俱腫、膚色鮮明,始也原有身熱,不慎風而即起,亦無汗泄。診脈浮緊、氣喘促、小便閉、舌白、不思飲。證系水濕之邪,籍風氣而鼓經(jīng)隧,是以最捷。倘喘甚氣塞,亦屬至危之道。治當以開鬼門、潔凈府為要著。處方:麻黃、杏仁、蘇子、桂(枝)木、(薏)苡仁、紫菀、椒目、浮萍、大腹皮。(《清代名醫(yī)醫(yī)案精華》,張仲華醫(yī)案,秦伯未編纂,上海衛(wèi)生出版社,1958年版,11頁)

例三:一患者于六月初腫自面起、漸及腹、肢、莖囊,漸至食減便泄,迄今兩月。舌苔有刺、脈浮而濡。經(jīng)謂腫自上起者當開鬼門,腫盛于下者當先治其上。蓋言水腫之挾風者,必先發(fā)汗也。今面腫于身,是病之主癥未退;而食減便泄,脾胃之土德已薄,何以防堤泛濫。時已秋矣,腫盛必喘,若咳逆、喉作水雞聲、倚息不能臥,則肺之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之權(quán)益弛。竊恐憂占滅頂,即形之腫固難退,退亦易復;而未形之喘必將至,至更難御。急需消患于未萌,后圖崇土御木之計。處方:蜜炙麻黃、五味子、廣(陳)皮、豬苓、生姜皮、杏仁、(薏)苡仁、黨參、澤瀉、炙(甘)草、茯苓皮、蘇葉、蘆根。(《清代名醫(yī)醫(yī)案精華》,張千里醫(yī)案,秦伯未編纂,上海衛(wèi)生出版社,1958年版,33頁)

按:上三例皆系濕邪在上在表之風水證,故處方皆以辛散輕揚,而又能祛除水濕的藥物為主,開泄鬼門,微發(fā)其汗。然而例一證兼風熱邪毒,咽喉腫痛;例二證兼肺失宣降,喘;例三證兼里水、腹水、莖囊俱腫,故分別配伍了連翹、板藍根;或蘇子、杏仁、紫菀;或二苓(茯苓、豬苓)、澤瀉、陳皮,兼以清熱解毒;或宣肺平喘;或健脾行氣利水??梢娊M成發(fā)汗祛濕劑,第一應(yīng)以濕邪在上在表為著眼點;第二應(yīng)注意兼癥及濕邪的性質(zhì);第三應(yīng)掌握微發(fā)其汗的原則,切勿發(fā)之太過,使風祛而濕仍留。


(二)芳香化濕劑處方法

芳香化濕劑是以芳香苦溫性藥物為主組成,功能化除濕濁,醒脾和胃的一類方劑。適應(yīng)于濕濁留戀中焦,困滯脾土,所引起的脘腹脹滿、不思飲食、泛惡欲嘔、大便溏薄、舌苔白膩等癥。
脾主運化水濕,其性喜香惡穢、喜燥惡濕、喜溫惡寒。故組成芳香化濕劑,必須以脾為重點,以芳香苦溫,而又能化濕醒脾的藥物,如藿香、佩蘭、白(豆)蔻、草果、蒼術(shù)等為主要成分。但由于濕為陰邪,易傷陽氣,阻遏氣機,而且有時尚可寒化、熱化、挾食積、挾表邪,因而在主用上藥的同時,必須抓住這些特點,配伍適當藥物以為輔佐。假令兼濕阻氣機、脘腹脹滿,佐以行氣消脹,如平胃散,香砂平胃散之用陳皮、厚樸、木香、砂仁;若兼胃失和降,泛惡欲嘔,佐以和胃降逆,如不換金正氣散之用半夏、生姜;若兼食積內(nèi)停,納呆食減,配以消食開胃,如楂曲平胃散之用焦三仙(焦山楂、焦麥芽、焦神曲)、萊菔子;若兼表邪,可輔以辛散透表,如藿香正氣散之用紫蘇、白芷。此外,若濕濁內(nèi)停,小便不利,可輔以二苓(茯苓、豬苓)、澤瀉等,分利水濕;如濕傷陽氣,寒濕中阻,可配干姜、肉桂之屬,兼以溫里散寒;如濕郁化熱,濕熱中阻,則清泄之品如茵陳、黃芩、黃連亦可酌加。


【臨床實踐舉例】

例一:張??,男,48歲。昨夜突然嘔吐、嘔吐物為食物殘渣、氣味酸腐,脘悶懊[憶-乙+農(nóng)]。今晨大便兩次、糞質(zhì)稀溏、苔膩、脈滑實。脈證合參,顯系飲食不潔,濕濁犯胃,胃失和降。遂本芳香化濁,和胃止嘔法為治。處方:藿香9g、蘇梗9g、黃芩9g、枳實9g、茯苓9g、厚樸6g、姜半夏9g、陳皮9g、山楂12g、神曲9g、竹茹6g,水煎服。(《內(nèi)科學》教材,上海中醫(yī)學院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版,52頁)

例二:馮??,男,15歲。泄瀉三天、日7~10次、瀉下為稀水樣便、夾有食物殘渣,且脘腹脹滿、惡心欲吐、不思飲食、苔膩微黃、脈濡緩。顯系濕困脾土,脾失健運,遂本芳化苦燥,佐以淡滲法。處以:蒼術(shù)15g、厚樸10g、陳皮9g、半夏10g、茯苓15g、扁豆15g、豬苓10g、黃連6g、車前子10g、生姜9g、大棗4枚,水煎服。兩劑盡,諸證悉除。

按:上兩例皆以濕濁內(nèi)盛為主因,緣其例一表現(xiàn)為飲食不潔,濕濁犯胃,病的重點在胃,主證為嘔吐;例二為濕濁困脾,有化熱傾向,主證為泄瀉。故雖皆以芳化苦燥為大法,而配伍則截然不同。例一配伍了消食導滯藥;例二配伍了淡滲利濕藥。于此可見,組成芳香化濕劑,首先應(yīng)辨明病的重點是在脾還是在胃,濕濁內(nèi)困的程度是輕還是重;其次尚應(yīng)注意兼證為何?有無寒化、熱化等等。


(三)利水滲濕劑處方法

利水滲濕劑是以性味甘淡,主滲利水濕的藥物為主組成,功能利水滲濕,通淋消腫的一類方劑。適應(yīng)于水濕壅盛于里之水腫,癃閉,淋濁,泄瀉等證。
水濕壅盛,潴留不行之水腫,癃閉等證,非淡滲通利,導水濕從小便而去,弗能為力。正如陳無擇所說:“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本類方劑常以豬苓、茯苓、澤瀉、(薏)苡仁、赤小豆、冬瓜皮等性味甘淡,而又長于滲利水濕的藥物為主要成分,如茯苓皮湯。但水濕壅盛往往有外泛肌表,或內(nèi)阻氣機,或膀胱氣化不行,或寒化熱化等的不同,因而在以上述藥物為主的同時,必根據(jù)其轉(zhuǎn)機,做好配伍。大抵是:兼濕邪外泛肌表,內(nèi)外合邪,伍以辛散透表,使?jié)裥皬谋砝锓窒甾曹又袢~散,防己茯苓湯伍用連翹、防己等;若兼濕阻氣滯,脘腹脹滿,配以行氣導滯,使氣行水行,如五皮飲、導水茯苓湯之用陳皮、(大)腹皮、木香、檳榔;如兼正氣不足,不能運濕,輔以益氣健脾,使脾能運濕,如四苓散、春澤湯,防己茯苓湯之用白術(shù)、黨參、黃芪等;若兼膀胱氣化不利,水濕不行,則伍以化氣行水,如五苓散之用桂枝或肉桂;如水濕化熱或更傷陰,可佐以清熱或育陰,如黃芩滑石湯,豬苓湯之用黃芩、滑石、阿膠、麥冬等。


【臨床實踐舉例】

例一:王??,男,15歲。病水腫,始為面腫、漸及足跗,小便短少、黃赤不利,腹脹納差、舌苔白滑。經(jīng)咸陽?醫(yī)院尿檢,蛋白(++),顆粒管型少許,白細胞(++),紅細胞(+++),上皮細胞(++),診斷為腎炎。腎主水,脾制水,腎虛則水濕無主,脾虛則水濕無制,于是水濕泛濫而成腫脹。宗健脾益腎,滲濕利水法,處以:黨參15g、白術(shù)10g、豬苓10g、澤瀉10g、(大)腹皮10g、陳皮9g、冬瓜皮15g、杜仲12g、白茅根30g、小薊20g、雞內(nèi)金10g、川牛膝10g、茯苓15g,水煎服,六劑。服后水腫消退強半,食欲好轉(zhuǎn)。后又診治兩月余,諸證漸消,化驗正常。

例二:張??,女,37歲。病淋疾,腰酸痛,小便頻數(shù)、尿燒痛、澀滯不利、顏色黃赤,舌紅苔微黃、脈滑數(shù)。在當?shù)蒯t(yī)院檢查疑為腎盂腎炎,尿常規(guī)化驗:白細胞(+++),紅細胞(++),膿球(++),蛋白少許,尿液混濁。腎主水,腰為腎之府,病則開闔失司,水濕下注;又腎藏真陰,淋久則陰亦耗傷,故見證如上。治療之法自不能純施滲利,而應(yīng)輔以育陰。處方:豬苓12g、茯苓12g、澤瀉12g、(薏)苡仁12g、車前子12g、滑石20g、黃芩12g、麥冬10g、阿膠12g(烊化)、牛膝10g、白茅根30g、(蒲)公英15g、(金)銀花15g,水煎服。三劑盡,小便通暢、尿痛大減。后診治數(shù)次,悉以上方或稍事出入,繼用二十余劑,漸至痊愈,尿檢正常,隨訪兩年未再復發(fā)。

按:上兩例均系水濕為患,重點在腎,不同之處是:例一為水腫,涉及脾虛,伴有濕壅氣滯;例二為淋證,涉及陰虛有熱,故雖皆用有二苓(茯苓、豬苓)、澤瀉利濕,配伍卻各不相同。前者配伍了黨參、白術(shù)補脾;陳皮、(大)腹皮行氣。后者則配用阿膠、麥冬育陰;黃芩、(蒲)公英清熱;滑石、車前子利水通淋??梢娊M織利水祛濕劑,除應(yīng)明確是水腫,還是淋證,或泄瀉……對于病的重點是在脾,還是在肺或腎與膀胱,是在氣分還是在血分?病的性質(zhì)是虛還是實,是寒還是熱等,均應(yīng)加以注意。


(四)清熱祛濕劑處方法

清熱祛濕劑是以清熱藥與祛濕藥符合組成,功能清除熱邪,祛除濕濁的一類方劑。適應(yīng)于濕從熱化,濕熱合邪所致之濕溫、黃疸、熱淋、痿痹等證。
濕與熱邪結(jié)合,如油入面,難以分解,故其病證來勢緩,病程長,難以速愈。臨床見證多為身熱不揚、有汗或無汗、或汗出熱解繼而復熱、頭昏頭痛、肢體酸痛、食欲不振、胸脘痞滿、嘔惡瀉利、或便溏不爽、小便短澀、面色淡黃油垢、舌紅苔白膩或黃膩。此等病證徒清熱則濕不除,只祛濕則熱不清,唯有清熱與祛濕結(jié)合使用,方能切中病情。
熱為陽邪,非清莫解;濕為陰邪,非溫不化。但濕蘊于里,不利又不能速去,故本類處方的用藥情況比較復雜,常用的就有如下四類:
1、清熱祛濕藥(如三黃(黃連、黃芩、黃柏)、(龍)膽草、梔子、茵陳)。
2、滲利水濕藥(如淡滲利濕藥:二苓(茯苓、豬苓)、澤瀉、(薏)苡仁、通草;利水通淋藥:滑石、車前子、萹蓄、瞿麥、石韋、金錢草)。
3、化濕暢中藥(如藿香、佩蘭、白蔻仁、草果仁、石菖蒲)。
4、苦溫燥濕藥(如蒼術(shù)、半夏、厚樸)。
至于究應(yīng)如何選擇配伍,則當根據(jù)濕與熱的孰輕孰重,侵犯部位是單純在里,還是涉及肌表經(jīng)絡(luò),是在中焦,還是涉及上焦或下焦等不同情況,靈活決定。一般來說,濕重于熱,則以祛濕為主,兼以清熱,如三仁湯、藿樸夏苓湯;反之熱重于濕,則清熱為主,兼以祛濕,如蒼術(shù)白虎湯;如濕熱并重,則清熱與祛濕相等,如黃芩滑石湯、甘露消毒丹。
從發(fā)病部位論:
如重在中焦,脘痞納呆,則著重化濕暢中,如三仁湯之用白蔻仁、厚樸;連樸飲之用厚樸、半夏、石菖蒲。
若涉及上焦,頭昏頭痛、咽痛或兼惡寒發(fā)熱,則酌配輕宣上焦,辛開肺氣之品,如三仁湯之用杏仁;甘露消毒丹之用射干、連翹、薄荷。
若濕熱下注,涉及下焦,癥見尿黃不利,濕熱帶下等,則重用淡滲利濕藥與利尿通淋藥,著重清利下焦?jié)駸?,如八正散之用車前子、滑石、萹蓄、瞿麥;萆薢滲濕湯之用萆薢、(薏)苡仁、赤茯苓等。
如濕熱蘊郁肌表經(jīng)絡(luò),肌肉煩痛、痿痹,則配伍防己、(薏)苡仁、木瓜、海桐皮之屬,清熱祛濕,通痹止痛,如宣痹湯之用防己、(薏)苡仁、連翹;四妙散之用牛膝、(薏)苡仁等。


【臨床實踐舉例】

例一:黃??,女,50歲。病發(fā)熱、腹隱痛、頭重身痛、四肢乏力五天?;颊咴谝辉虑安“l(fā)熱、腹痛、泄瀉,經(jīng)治療熱退,瀉止。但嗣后常有腹脹、隱痛、時作時止。近五天來又發(fā)熱、腹脹痛、頭痛身重、胸悶納呆、四肢乏力、神疲腿困、口淡、口干、不欲飲、便溏不爽、面色淡黃、舌暗紫、苔白滑、脈濡數(shù)。觀其病變過程,脈證特點,辨為濕溫,邪在氣分,濕重于熱。仿吳鞠通三仁湯方義,處以:杏仁12g、白蔻仁6g、川(厚)樸12g、通草5g、滑石18g、大腹皮12g、藿香12g、菖蒲9g、連翹12g、甘草6g,水煎服。三劑,熱減、身倦及腹脹痛好轉(zhuǎn)、胃納增加、四肢乏力減輕。再二劑,痊愈出院。(《內(nèi)科學》教材,上海中醫(yī)學院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版,13頁)

例二:汪??,女,19歲。病低熱纏綿一月余、胸脘痞悶、肢體倦怠、口渴不欲飲、時有腹瀉、瀉而不暢、舌苔黃膩、脈象濡數(shù)。顯系濕熱困滯中焦,熱重于濕。擬清熱利濕化濁法。處以:黃芩9g、鮮藿香9g、制半夏9g、西瓜翠衣5g、(薏)苡仁9g、飛滑石12g(包)、川厚樸5g、赤茯苓9g、甘露消毒丹9g(分兩次吞服)。連服數(shù)劑,漸告痊愈。(《內(nèi)科學》教材,上海中醫(yī)學院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版,20頁)

例三:梁??,男,49歲。于長夏雨濕之時發(fā)病,一周來持續(xù)發(fā)熱,午后高熱、伴頭痛頭重、肢體困倦、出汗多、口不渴、胃納欠佳、咳嗽痰白而稀、溺赤不利、大便溏、舌質(zhì)紅、苔白膩、脈濡數(shù)。證屬濕溫,邪在氣分,濕熱并重。用黃芩滑石湯加減:黃芩12g、滑石18g、大腹皮12g、通草6g、冬瓜仁30g、佩蘭12g、桑枝30g、杏仁9g、蘆根18g、甘草6g,水煎服。服上方一劑后,第二天復診,熱已退,癥狀大減,惟咳嗽未解。再按上方加止咳之品。(《內(nèi)科學》教材,上海中醫(yī)學院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13頁)

按:上三例均系濕溫,但其表現(xiàn)各不相同。例一濕重于熱;例二熱重于濕;例三濕熱并重。故雖皆以清熱祛濕法為治,而處方用藥則各有千秋。例一用了大量的藿香、菖蒲、白(豆)蔻、厚樸、(大)腹皮等化濕暢中藥,著重化除中焦?jié)駶?。例二用了大量的黃芩、滑石、西瓜翠衣等寒涼之品,著重清泄邪熱。例三除用有黃芩、滑石,又用了佩蘭、(大)腹皮、通草,清熱與祛濕并重。于此可見組成清熱祛濕劑,第一應(yīng)辨清濕與熱的孰輕孰重;第二應(yīng)辨清濕熱侵犯的部位是在中焦氣分。還是涉及上焦肺金,或下焦膀胱,或少陽膽經(jīng)?是單純在里,還是涉及肌表經(jīng)絡(luò),內(nèi)外合邪;第三應(yīng)辨清所造成的病證是濕溫,還是黃疸、泄瀉、淋證、痿痹或帶下?若系濕溫,對汗、下、滋三法便當忌用,以免造成衛(wèi)氣傷而濕仍留,脾陽虛而洞泄不止,及濕邪固結(jié),湮纏不解等壞證。


(五)溫化水濕劑處方法

溫化水濕劑是以溫熱藥與利濕藥為主組成,功能溫陽祛寒,滲利水濕的一類方劑。適應(yīng)于濕從寒化,和脾腎陽虛、不能溫運水濕的水腫、痰飲、寒濕腳氣、膏淋、白濁等證。
寒濕內(nèi)盛之證,有陰寒內(nèi)盛,水濕內(nèi)停和脾腎陽虛三種因素。寒邪非溫不化,水濕非利不行,而脾腎陽虛,不補則病根不除,水雖暫去,亦可復生,因此只有溫補脾腎與祛寒行水相輔而行,于證始愜。故其處方常以溫陽祛寒藥(如肉桂、附子、桂枝、干姜、吳(茱)萸、烏藥),與利水滲濕藥(如豬苓、茯苓、澤瀉、萆薢),或補益脾氣藥(如黨參、白術(shù)、甘草)結(jié)合組成,如苓桂術(shù)甘湯、真武湯。又寒濕內(nèi)停,可以阻滯氣機,形成腹脹;若濕傷于下,則可侵著經(jīng)絡(luò),形成腳氣跗腫;而膏淋、白濁,又與腎關(guān)不固有關(guān)。治療之法是:氣滯宜行;腎虛宜固;濕侵經(jīng)絡(luò),宜舒筋活絡(luò)。故組方時或佐伍行氣之品,使氣行水行;或輔以舒筋活絡(luò)之品,使?jié)耢罱j(luò)通;或配伍補腎固腎之品,使腎能固攝,亦在所必須。實脾飲之配伍木香、厚樸、(大)腹皮、草果;雞鳴散之配伍木瓜、檳榔;萆薢分清飲之配伍益智仁、烏藥,即是其例。


【臨床實踐舉例】

例一:蔣??,女,36歲。1961年3月20日初診。其病先腹部微腫、漸及四肢、納食則脹、身重體倦、大便溏薄、脈沉細無力、舌質(zhì)淡、苔薄白。此屬中焦虛寒,濕困脾胃之證,用溫中健脾,行水利濕法為治。處方:黨參12g、焦白術(shù)9g、茯苓9g、甘草3g、五加皮9g、淡附(子)片5g、廣木香3g、吳(茱)萸5g、川(厚)樸5g、白豆蔻5g、陳皮5g、干姜3g、大腹皮9g、生姜皮3g。二診(3月23日):腫勢漸退、小便增多、大便成條、腹脹漸減、略思飲食。說明脾陽振復,水濕得行。守方略事增減,去附(子)片、川(厚)樸、白術(shù)、陳皮,加米仁(薏苡仁)9g、冬瓜皮15g。服之漸愈。(《內(nèi)科學》教材,上海中醫(yī)學院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版,77頁)

例二:陸??,女,28歲。原患風濕性心臟病,近來兩顴發(fā)紫、小便不通、周身作腫、氣息不能平臥、舌紅脈沉細、有結(jié)代。顯系寒水內(nèi)盛,陽氣衰微,虛陽外越,有脫變之慮。急宜溫陽利水,用真武湯與炙甘草湯復合加減:熟附(子)片12g(先煎)、別直參6g(另煎沖入)、桂枝6g、茯苓12g、白芍9g、白術(shù)9g、麥冬9g、干姜3g、炙甘草3g,水煎服。二診:小便利、氣息平、夜能安寐,病情好轉(zhuǎn),原方繼服。三診:因天氣劇變,小便又少、下身浮腫、夜寐不安、周身酸楚,宗前方輔以煅龍骨、煅牡蠣鎮(zhèn)攝之品,以防陽越虛脫,又獲顯效,轉(zhuǎn)危為安。(《內(nèi)科學》教材,上海中醫(yī)學院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版,77頁)

按:上兩例均系陰水水腫,皆以溫陽利水法取效。但由于例一系中焦虛寒,濕困脾胃之水腫,病的重點在脾;例二系寒水內(nèi)盛,陽氣衰微之水腫,病的重點在腎。故雖皆用(干)姜、附(子)、(茯)苓、(白)術(shù)溫陽利水,而配伍卻各不相同。例一重用黨參、(茯)苓、(白)術(shù),實脾土;佐伍(干)姜附(子)吳(茱)萸,溫中祛寒;(大)腹皮、(生)姜皮、陳皮、厚樸行氣利水。例二則重用附子、別直參,溫陽救脫;配伍(干)姜桂(枝),振奮陽氣;(茯)苓(白)術(shù)利水滲濕;白芍、煅龍(骨)(牡)蠣,防陽越虛脫之變??梢娊M成溫化水濕劑,除應(yīng)辨清其病證是水腫,還是痰飲、腳氣等,更重要的是要辨清其病的重點是在脾,還是在腎或肺,以及正虛與水濕的孰輕孰重,有無兼挾邪氣等等。


(六)祛風濕劑處方法

祛風濕劑是以善于祛風勝濕的藥物為主組成,功能祛風勝濕,除痹止痛的一類方劑,適應(yīng)于治療風濕侵著肌表、經(jīng)絡(luò)、筋骨、關(guān)節(jié)之惡寒發(fā)熱、頭身重痛、腰膝痹痛、麻木不仁等癥。
風為陽邪,易傷人的頭面肌表,但與寒濕等邪結(jié)合之后,亦可侵著下肢及筋骨經(jīng)絡(luò),世人筋骨痹痛,經(jīng)脈不利。又“風為百病之長”,不獨傷人,每與寒、濕、痰、熱等結(jié)合致病,而濕邪致病又易于寒化熱化,因而風濕病便病情復雜,可形成風寒濕、風濕熱,以及風邪偏勝、濕邪偏盛、寒邪偏盛、偏于身半之上、偏于身半之下等各種不同見證。故其處方歲皆以祛風勝濕藥為主,但必須善于選擇。
從部位來講,如偏于頭面肌表,身半以上,癥見頭痛、肩背痛,或惡寒發(fā)熱者,則以羌活、防風、川芎、藁本、白芷、細辛、蔓荊子、桂枝等為主;如偏于腰膝足跗,身半以下,癥見腰膝痹痛、關(guān)節(jié)筋脈活動不利者,則以獨活、木瓜、牛膝、秦艽、桑枝等為主。
從邪氣偏盛情況論,如風邪偏勝,證屬行痹,則以防風為主;如寒邪偏盛,證屬痛痹,則川烏或附子為主;如濕邪偏盛,證屬著痹,則以薏(苡)仁或蒼術(shù)為主;如濕郁化熱,形成濕熱痹痛,則以石膏、黃柏或蒼術(shù)、(薏)苡仁之屬相伍,著重清熱祛濕。
此外,由于風濕邪氣易侵犯筋骨經(jīng)絡(luò),涉及營衛(wèi)氣血與肝腎兩臟,治療之法又是“祛邪先扶正”,“治風先和血”,因此在以上述藥物為主的同時,尚須做好配伍,審兼氣血不足、營衛(wèi)俱虛,佐伍黃芪、黨參、白術(shù)或當歸、熟地(黃)、白芍等補氣血,調(diào)營衛(wèi);審兼肝腎虧損,筋脈失養(yǎng),伍用狗脊、川(續(xù))斷、(桑)寄生、五加皮、骨碎補、巴戟(天)、仙茅、虎骨等,補肝腎,強筋骨;審兼筋脈不利,麻木不仁,則輔以豨薟草、伸筋草、透骨草、海風藤、烏(梢)蛇、木瓜、桑枝等舒筋活絡(luò),或再加當歸、川芎、紅花、地龍等活血通絡(luò)。
如疼痛甚者,亦可配伍乳香、沒藥、元胡(索)、五靈脂等活血止痛。方如羌活勝濕湯,蠲痹湯,獨活寄生湯,大、小活絡(luò)丹,桂枝芍藥知母湯,白虎加蒼術(shù)湯等。


【臨床實踐舉例】

例一:黃??,男,32歲。因寒濕阻滯經(jīng)絡(luò),氣血為之痹阻,四肢關(guān)節(jié)疼痛、游走不定、每遇氣候變化痛勢更甚,脈象浮緩、苔薄白。證屬偏于風勝的風寒濕痹,治以祛風除濕,活血通絡(luò)法。處方:桂枝6g、羌獨活各5g、蒼術(shù)5g、威靈仙12g、衛(wèi)矛12g、防風5g、當歸12g、炙乳香5g、秦艽6g、五加皮12g、豨薟草12g、老鸛草15g、蠲痹活絡(luò)丸一粒(化服)。服后痛勢減輕,守原法略事出入,繼服數(shù)劑,癥狀緩解。(《內(nèi)科學》教材,上海中醫(yī)學院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5月版,133頁)

例二:李??,女,26歲。二旬來發(fā)熱汗出,膝肘關(guān)節(jié)游走性疼痛、難以屈伸,病情逐漸加重,以致行走不便。檢查:脈滑數(shù)、苔薄黃、體溫38.4℃、咽部輕度充血、扁桃體中等大?;灒喊准毎?0200,中性76%,血沉39毫米/小時,抗“O”750單位。診斷為風濕熱痹。用清熱利濕,祛風通絡(luò)法,白虎加蒼術(shù)湯加減,處方:石膏30g、知母9g、蒼術(shù)15g、桑枝30g、防己12g、黃柏12g、桂枝9g、(薏)苡仁30g。服四劑后體溫正常、關(guān)節(jié)疼痛明顯減輕。再三劑疼痛緩解。(《內(nèi)科學》教材,上海中醫(yī)學院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5月版,133頁)

按:上兩例痹癥,例一系風邪偏勝的風寒濕痹;例二系濕郁化熱的風濕熱痹。故前者本祛風除濕,活血通絡(luò)法,用秦艽、防風、羌獨活、桂枝、當歸、衛(wèi)矛等組合成方。后者本清熱祛濕,祛風通絡(luò)法,用石膏、知母、蒼術(shù)、(薏)苡仁、桑枝、防己等組合成方??梢娊M成祛風勝濕劑,第一應(yīng)辨清是風寒濕,還是風濕熱,是風勝還是寒勝或濕勝;第二應(yīng)辨清是偏于身半以上,還是身半以下,是涉及營衛(wèi)氣血,還是肝腎筋骨;第三應(yīng)將祛風濕與祛寒、清熱、活血、通絡(luò)、止痛,及益氣血,調(diào)營衛(wèi),補肝腎,壯筋骨等合理地配合。



四、組成祛濕劑應(yīng)注意的事項


(一)注意濕邪侵犯的部位,涉及的臟腑

由于濕邪傷人,每因來路不同,侵犯的部位、涉及的臟腑、形成的病證大不相同。治法方藥亦因而有異。諸如在外在上者,宜微汗以解之;在內(nèi)在下者,宜淡滲以利之。脾濕甚,宜燥濕健脾,或化濕暢中;肺部有濕,宜宣肺以開上源;腎經(jīng)有濕,宜滲利以開支河;濕浸三焦,宜開上、暢中與滲下并行等。因此處方用藥不宜稍有差錯,否則,如濕在外而治內(nèi),濕在上而治下,濕在脾而治腎,濕在腎而治肺,必然貽誤病機,加重病情。所以組成祛濕劑,對于濕邪侵犯的部位、涉及的臟腑必須密切注意。


(二)注意濕邪是否轉(zhuǎn)化,是否合并他邪

濕邪侵入人體之后,始終處于動的狀態(tài),停留稍久即可寒化或熱化。而且往往與其它邪氣,如風、寒、暑、熱合并傷人,形成濕熱、寒濕、暑濕、風濕等等。因此處方用藥必須善于把我時機,分清主次,做到濕從寒化,溫之化之;濕從熱化,清之利之;合并風邪,祛風勝濕;合并暑邪,清暑利濕;合并氣滯,佐以行氣;合并表邪,兼以透散……而絕不能固執(zhí)不化,坐失良機;或偏執(zhí)己見,使病人無辜受累,鑄成大錯。


(三)注意保護氣陰

濕為陰邪,易傷人的陽氣,但苦燥溫化太過,又可傷津耗陰;而苦寒清利太過,不特傷陰,更傷陽氣。陽氣傷,則濕無所制;陰津耗,濕必化熱,此時清利恐更傷陰,滋陰又恐助濕。稍有不慎,即可延纏病期,造成治療上的困難。故治療濕病,雖可苦燥、溫化、淡滲、清利,但應(yīng)用得其宜,適可而止,以免耗氣傷陰。


(四)掌握常用祛濕藥(包括祛風濕藥)的配伍用法

祛濕藥(包括祛風濕藥)品種較多,僅常用者,就有:茯苓、豬苓、澤瀉、(薏)苡仁、冬瓜皮、車前子、木通、滑石、萹蓄、瞿麥、石韋、海金砂、地膚子、萆薢、茵陳、金錢草、獨活、威靈仙、防己、秦艽、木瓜、五加皮、伸筋草等將近三十味。這些藥物常因配伍不同而功效各異,因此必須予以掌握。茲分述如下:
茯苓:配豬苓,相輔相成,利水滲濕力強;配大腹皮,行氣利水;配白術(shù),健脾利濕;配遠志,交通心腎,安神定志。
豬苓:配阿膠,育陰利水;配滑石,清熱利濕;配澤瀉,利水消腫。
澤瀉:配白術(shù),健脾利濕;配二苓(茯苓、豬苓),長于利水消腫;配(薏)苡仁、土茯苓,清利下焦?jié)駸?;配熟?黃),滋腎陰,瀉相火。
(薏)苡仁:配茯苓、冬瓜皮,利水消腫;配竹葉、滑石,清熱利濕;配麻黃,發(fā)汗利濕;配葦莖、冬瓜仁,清肺利濕排膿;配附子、敗醬草,排膿消腫;配白術(shù)、山藥,補脾利濕。
車前子:配木通、滑石,利水通淋;配白術(shù)、茯苓,健脾利濕止瀉;配菊花、決明子,清肝明目;配熟地(黃)、菟絲子,補肝益腎,清熱明目;配杏仁、桔梗,化痰止咳。
木通:配生地(黃)、竹葉,清心利尿;配豬苓、赤茯苓,利水消腫;配穿山甲、王不留行,通乳下奶;配(當)歸尾、紅花,活血通經(jīng);配忍冬藤、海桐皮,通痹利關(guān)節(jié)。
滑石:配車前子、冬葵子,利尿通淋;配黃芩、通草,清利濕熱;配煅石膏、爐甘石,外用清熱收濕;配甘草,清熱利濕解暑。
萹蓄:配瞿麥、滑石,清熱利尿通淋;配小薊、白茅根,涼血止血,利尿通淋;配苦參,清熱除濕,殺蟲止癢。
石韋:配金錢草、海金砂,或滑石、硝石,利尿通淋排石;配白茅根、車前草,利尿通淋;配蒲黃、白芍,涼血止血,利尿通淋。
地膚子:配通草、瞿麥,清熱利尿通淋;配黃柏、白蘚皮,或明礬、苦參煎水外洗,清熱除濕止癢。
萆薢:配茯苓、石菖蒲,利濕,分清濁;配附子、白術(shù),祛寒除濕,治寒痹;配(薏)苡仁、桑枝,利濕清熱,治熱痹。
茵陳:配梔子、大黃,清熱利濕退黃;配豬苓、澤瀉,祛濕利小便;配白術(shù)、茯苓,健脾利濕;配附子、干姜,祛寒利濕,治陰黃。
金錢草:配茵陳、梔子,清熱利濕退黃;配茵陳,枳實,利膽排石;配雞內(nèi)金、石韋,利尿排石。
虎杖:配茵陳、金錢草,利膽退黃;配黃柏,清熱解毒;配杏仁、(枇)杷葉,清熱祛痰止咳;配茜草、益母草,活血行瘀;配乳香、沒藥,清熱祛瘀止痛;配大黃,瀉熱通便。
獨活:配羌活,祛風濕,止痹痛;配(桑)寄生、牛膝,祛風濕,強腰膝;配石膏、升麻、川芎,散風火,治牙痛;配生地(黃)、地骨皮,滋陰清熱,祛風止痛。
威靈仙:配當歸、桂心,祛風除濕,止痹痛;配紅花、桃仁、赤芍,活絡(luò)止痛;配砂糖、酒、醋同煎,慢慢咽下,治魚骨哽喉。
防己:配(薏)苡仁、蠶砂,清熱除濕,治熱痹;配附子、桂心,祛寒除濕,治寒痹;配葶藶子、椒目、大黃,利水消腫;配黃芪,或茯苓、白術(shù),益氣實脾,利水退腫;配牛膝、木瓜,除濕痹,治下肢痹痛。
祛濕藥品種多,配伍用法廣,限于篇幅,不再贅述。



--第十四章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方劑學》祛濕劑
方劑學-祛濕劑-筆記
大學醫(yī)學醫(yī)科中醫(yī)中藥《中藥學》教學課件:第六章 利水滲濕藥
利水滲濕通淋,芳香化濕,收澀藥性
略論中藥的配伍運用(二)
體內(nèi)濕氣重有何表現(xiàn) 怎樣祛除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