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各個地方,都有著屬于自己獨特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而澳洲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其生態(tài)系統(tǒng)最為獨特,這里被稱作有袋類動物的天堂。
縱觀澳洲現(xiàn)有的物種,基本上都屬于有袋類,其中袋鼠、袋熊等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都有著很高的知名度,是澳大利亞的代表性動物。但是有一種動物雖然知名度較低,但是爭議性卻很大,不管是在學術(shù)界,還是澳洲普通人群中,都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這種動物就是澳洲野犬,也被稱為澳大利亞野狗。
澳洲野犬
人們對澳洲野犬的爭議主要來自一個方面,那就是它的分類問題,有人說經(jīng)過這么多年漫長的發(fā)展,澳洲野犬已經(jīng)成了澳大利亞獨特的物種,具有代表性,應該劃分為一個獨特有的物種,將其與普通野狗區(qū)分開來,從而受到法律的保護。
而另外一些人則認為它就是普通的野狗,與流浪在野外,重新回歸的家犬沒有什么兩樣,并不能算一個獨立的物種,加上它會破壞當?shù)氐囊恍┊a(chǎn)業(yè),所以它應該歸類為普通野狗。其實人們的爭論不是沒有道理的,不管是從哪一方來看,都能說得通。
澳洲野犬其實是一種外來物種,澳大利亞原本是沒有狗的,它們在5000多年前被人們帶入澳洲,從此在這片土地上扎下根來。相對于袋鼠、鴨嘴獸等在澳洲已經(jīng)生活、進化時間超過1.5億年的本土物種來說,澳洲野犬還很“新”,新到許多人還沒有辦法將其視為一種本土動物。
提到澳洲野犬,就不得不提一種已經(jīng)滅絕,但同樣具有代表性的物種——袋狼,可以說袋狼的滅絕,澳洲野犬有很大的責任。
袋狼
雖然如今澳洲唯一的大型食肉動物是野狗,但是如果時間往前推移的話,這片土地上還是出過一些“猛將”的,比如袋獅、雙齒門獸、袋狼等。
袋狼是一種曾廣泛分布于澳大利亞和新幾內(nèi)亞的食肉動物,它們主要棲息在林間的開闊地帶或者草原上,長得比較有特色,身上的主色調(diào)是黃色,但背上有深色的條紋,體重30千克左右,身上1.8米,所以整個身材比例看起來會比較瘦長。
從袋狼喜歡棲息的地形來看,它們并不是一種孤獨的掠食者,或群居,或營家庭式群居生活,比如生活在亞洲森林的灰狼、亞洲獅等群居的動物,都喜歡在林間開闊地帶活動,這對于群體捕獵的動物來說有利。
袋狼產(chǎn)生于距今400多萬年前的澳洲,由于體型小,速度不快,所以在當時還生活著袋獅、雙齒門獸的澳洲大陸上,袋狼長時間都處于“小角色”的狀態(tài),直到袋獅等強大的掠食者滅絕了。
袋獅形象圖
由于人類的踏足,袋獅很快在這片土地上消失了,這讓袋狼迎來了短暫的全盛時期,但是很快這種局面就被打破了。隨著人類世界的發(fā)展,袋狼與人之間的沖突加劇,導致它們被當成害獸捕殺。當然,袋狼的滅絕,其實跟澳洲野犬有莫大的關(guān)系。
5000多年前狗作為當時人類忠誠的助手、好伙伴也被帶到了這片土地上,剛開始的時候由于狗的數(shù)量不多,且都生活在人類聚集的地方,所以對袋狼并沒有產(chǎn)生任何威脅,直到一些狗脫離了人們的控制。
這些脫離人們控制的家犬,起初還只是在人類村莊周邊活動,但是隨著野性的逐漸恢復,它們成了澳洲野外一支強悍的掠食者。
由于狗天生適合群居,所以一些在野外游蕩的狗迅速結(jié)成龐大的隊伍,對周圍的牲畜、家禽下手,而當時的人類并不知道這是野狗所為,所以將這個“鍋”直接扣到了當時人們認為更具威脅性的袋狼身上(雖然袋狼也會),導致人們對袋狼的怨恨更深,也給袋狼帶來了更大的威脅。
袋狼捕食家禽
野狗除了讓袋狼“背鍋”之外,還會直接與它形成強烈的競爭。上面說過,狗天生適合群居,在野外集結(jié)成龐大的野狗群,會對袋狼的生活產(chǎn)生強大的沖擊。在食性上,經(jīng)過人類馴化之后的狗更有競爭力,它們除了吃肉,其他的食物也能吃;在戰(zhàn)斗上,野狗體型不小,形成的團體更大,確切地說袋狼都不是它們的對手。
袋狼的生存空間被澳洲野犬進一步壓縮,最終退出了歷史舞臺。如今經(jīng)過歷史變遷,澳洲已經(jīng)沒有什么大型的食肉動物了,而澳洲野犬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其中的佼佼者。其實袋狼的消失史,基本上就是澳洲野犬的發(fā)展史。
關(guān)于澳洲野犬,最大的爭議莫過于它們究竟是獨特的物種,還是就是野狗,對于此,不同的人持不同的看法。
澳大利亞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生態(tài)學家邁克·萊尼克在2014年的《動物學雜志》里面寫道:相對于一般的野狗來說,澳洲野犬的頭更扁,吻部也更長,基于這些特征,基本上就能夠斷定澳洲野犬是一個獨特的物種,應該得到一個屬于它們的名字。
當初這篇報道在澳大利亞引起了較大的關(guān)注,許多人也深以為然,但是隨后卻有人對他進行了反駁。阿德萊德大學的哺乳動物分類學家克里斯·赫爾根等人在2017年的論文里面提到,澳洲野犬就是一種野化后的家犬,跟獅子狗、羅威納等品種成為野狗之后一樣,不應該單獨分類。
生物學家斯蒂芬·杰克遜也曾表示:如果澳洲野犬可以歸類為一個獨特的物種的話,那么那些古老的犬類品種,都應該有一個自己的名字,而不是統(tǒng)稱為“犬”。
其實在澳洲,人們對于澳洲野犬的態(tài)度也是相矛盾的,比如在一些保護區(qū)、公園里面,澳洲野犬會得到與野生動物一樣的待遇,即受到保護,但在農(nóng)田、野外、私人的地方,澳洲野犬則被允許捕殺。
在澳大利亞大多數(shù)有野狗生活的州和領(lǐng)地里面,法律允許土地所有者捕殺野狗,許多人環(huán)保人士表示擔憂,如果澳洲野犬不被認同是一種獨特的本土動物時,那么它們就不會受到法律的保護,未來是什么后果就可以想象得到了。
目前來說澳洲野犬的生存狀態(tài)并沒有達到瀕臨滅絕的地步,整個澳大利亞大約有10000-50000只,但在一些人口比較多的地區(qū),比如澳洲東南部地區(qū),這種野狗的數(shù)量在逐漸下降,并且由于個體基數(shù)變少,野狗開始與家犬雜交,遺傳純度也在降低。
是野狗還是獨特的物種?這的確很難定論,另外這個爭議之所以能夠引起比較大的討論度,除了學術(shù)上面的精益求精之外,在決策上也有一定的影響,因為一旦澳洲野犬不被認可為獨特物種時,那么就意味著沒有法律的保護,極有可能影響其未來發(fā)展。
澳洲有一項非常大的建筑,那就是一道長達5000多公里的野狗圍欄,人們沿著人口最稠密的地區(qū)伸展,筑起了圍欄,用來將澳洲野犬與東南部的綿羊產(chǎn)業(yè)隔離開來。
澳大利亞人民似乎格外喜歡修,圍欄,當初野兔入侵時,人們的應對方式也是修圍欄,如今對于來自野狗的威脅,應對方法也是如此。澳洲野犬在當?shù)赝ǔ1徽J為是害獸,它們會捕食綿羊等牲畜,對當?shù)禺a(chǎn)業(yè)沖擊很大。
后來隨著人們對生態(tài)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在有野狗的一邊,野狗會捕殺野貓、狐貍等掠食者,同時袋鼠、袋熊也會遭到野狗的捕殺,而兔子、小型的嚙齒類等動物就相對活得比較滋潤,因為它們體型太小,澳洲野犬“看不上”,而野貓、狐貍等天敵又被野狗抑制著,漸漸地,隨著這些小動物的增多,它們啃食沙漠上的植被,于是我們很明顯地看到,有野狗的這一邊,沙漠變得更加扁平和分散。
圍欄的另一面,由于缺乏澳洲野犬,所以野貓、狐貍的數(shù)量較多,它們控制著小型哺乳動物,相對的植物就越多,固沙能力就更強。
其實發(fā)展到如今,澳洲野犬已經(jīng)成為了當?shù)厣鷳B(tài)上的關(guān)鍵物種,它代替了袋狼的生態(tài)位,限制著澳洲一些野生動物的種群發(fā)展。
比如澳洲泛濫的野貓,其頭號天敵就是澳洲野犬,有證據(jù)表明,野狗會捕殺野貓、狐貍,因為這兩種動物不僅在食性上與野狗存在一定的競爭性,同時對于野狗幼崽來說,也有一定的威脅性,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澳洲野犬都要捕殺它們。
雖然起初野狗并不是澳洲本土的動物,它之所以會來到這里完全就是因為人類,但經(jīng)歷了這么多年的發(fā)展,雖然在某些層面上它還不能得到人們的認可,重新分類,但從生態(tài)環(huán)境出發(fā),它無疑已經(jīng)是澳洲最大的食肉動物了,對于維持當?shù)厣鷳B(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有著關(guān)鍵的作用,一旦澳洲野犬缺失,很難想象本就缺乏大型食肉動物的澳洲,該由誰來頂替這一生態(tài)位呢?總之關(guān)于澳洲野犬的身份認定問題,不僅僅是科學上的難題,也影響著它們今后的命運。
(原創(chuàng)用心的作品,喜歡請給個贊,關(guān)注我,看更多科學、有趣的野生動物知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