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竇炎是指鼻竇黏膜的慢性炎癥,常由于急性化膿性鼻竇炎治療不當或未徹底治愈而致反復發(fā)作。較急性者多見,其中以慢性上頜竇炎最多,常與慢性篩竇炎合并存在,如一側或兩側各鼻竇均有病變者,稱多鼻竇炎或全鼻竇炎,單獨的慢性篩竇炎或蝶竇炎只占少數(shù)病例。其致病菌通常為鏈球菌、流感桿菌和肺炎球菌等,也可以為變形桿菌、綠膿桿菌等。本病一般屬中醫(yī)學“鼻淵”等范疇?!局嗅t(yī)經驗集成】
(一)辨證論治
1.肺經郁熱
(1)主癥鼻涕黃稠,量時多時少,鼻塞時輕時重,鼻竅發(fā)干,咽喉干癢,咳嗽痰黏;檢查示鼻甲肌膜紅腫,干燥不潤,鼻道積膿;舌質紅,苔薄黃,脈數(shù)。
(2)處方辛夷花、枇杷葉、甘草各6g,桑白皮、黃芩、山梔、知母、麥冬、百合各12g,升麻5g,石膏24g.若膿涕量多者,可加金銀花、魚腥草;鼻塞重者,可加蒼耳子、白芷。
(3)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膽腑郁熱
(1)主癥 鼻涕黃綠如膿,量多,味臭,鼻塞甚,頭悶痛,嗅覺差,口苦咽干,目眩,耳鳴;檢查示鼻甲肌膜紅腫明顯,鼻道積膿或生息肉;舌質紅,苔黃厚或膩,脈滑數(shù)或弦數(shù)。
(2)處方藿香、茵陳、黃芩、木通各9g,枳殼、柴胡、甘草各6g,車前草、白芷、藁本各12g,豬膽汁1個。凡見鼻甲暗紅、腫脹較甚者,均可加入行氣活血藥物,如川芎、赤芍、丹參、路路通等。
(3)方法 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3.濕毒熱蒸
(1)主癥 鼻流黃濁涕日久,量多腥臭,鼻塞,嗅覺減退,頭昏脹,嘔惡,食欲不佳;檢查示鼻黏膜微紅腫,鼻甲腫大,或鼻腔有息肉;舌微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2)處方黃芩、滑石、茯苓、豬苓各15g,通草6g,鵝不食草、石菖蒲、藿香、蒼耳子各10g。涕黃稠量多者,加敗醬草、薏苡仁;咳嗽吐痰者,加射干、桔梗;頭昏者,加菊花、夏枯草;嘔惡食少者,加陳皮、竹茹;黏膜紅腫者,加金銀花、梔子、馬勃;病久不愈者,加黃芪、
皂角刺。
(3)方法 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4.氣血瘀阻
(1)主癥 鼻流濁涕,經久不愈,鼻阻塞,嗅覺失靈,耳內堵塞,或有耳鳴,語音不清;檢查示鼻黏膜暗紅,中鼻甲肥大,或中鼻道有息肉,色暗紅;舌暗紅,脈澀。
(2)處方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各15g,茯苓、車前子(包煎)、澤瀉、黃芩、梔子、路路通、石菖蒲各10g.鼻生息肉者,加浙貝母、夏枯草;耳鳴耳聾者,加地龍、磁石。
(3)方法 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5.肺氣虛寒
(1)主癥鼻涕白黏,鼻塞或重或輕,嗅覺減退,遇冷風等刺激鼻塞及流涕加重,可見頭昏腦漲,形寒肢冷,氣短乏力,咳嗽有痰;檢查示鼻內肌膜淡紅腫脹,鼻甲肥大;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2)處方荊芥、黨參、訶子、魚腦石、蒼耳子、白芷各10g,細辛、甘草各3g,桔梗、辛夷、白術各6g.頭痛頭昏者,加川芎、藁本、菊花;涕多者,加杏仁、瓜蔞仁、冬瓜仁;惡風者,加防風。
(3)方法 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6.脾氣虛弱
(1)主癥鼻涕色白黏稠,量較多而無臭味,鼻塞較重,嗅覺減退,可見肢體乏力,食少腹脹,便溏,面色萎黃;檢查示鼻內肌膜淡紅或深紅,腫脹較甚;舌質淡,苔薄白,脈緩弱。
(2)處方黃芪、黨參、薏苡仁各15g,山藥、扁豆、茯苓、蒼耳子、魚腥草各10g,白術、辛夷各6g,石菖蒲、甘草各3g。中鼻甲腫大,息肉樣變者,加烏梅、桑白皮;鼻涕量多者,加冬瓜仁、車前子、訶子;頭痛悶脹者,加蒼術、白蔻仁;鼻甲腫脹、瘀紫者,加丹參、郁金、赤芍;濕郁化熱,涕黃腥臭者,去黃芪、山藥,加黃芩、金銀花、馬勃。
(3)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7.腎虛寒凝
(1)主癥鼻涕色淡、清稀量多,鼻塞,鼻癢,嗅覺差,偶遇風冷異氣則諸癥加劇,形寒肢冷,精神萎靡,夜尿頻;檢查示鼻內肌膜色淡,晶瑩腫脹,鼻甲水腫或息肉樣變;舌質淡,苔白,脈沉細。
(2)處方麻黃、制附片、甘草各6g,細辛3g,烏梅15g,訶子、蒿本、白芍各10g.
(3)方法 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二)名醫(yī)經驗
1.李瑩診治經驗
(1)肺胃郁熱反復感受風熱或寒郁化熱,致肺中虛熱與陽明積熱循經上犯,與氣血搏結,蒸腐竇竅.化腐為膿。癥見鼻塞,流黃涕或黏白涕,伴頭痛,發(fā)熱,咳嗽痰多,舌紅,苔薄白或微黃,脈數(shù)或浮數(shù)。治宜疏風清熱,宣肺通竅。藥用銀翹散合清胃散加減:金銀花30g,連翹、當歸、瓜萎各20g,薄荷、白芷各10g,桔梗、辛夷、黃連各15g,蒼耳子、升麻各12g,生甘草6g?;蚍谐伤幚瞧?、蒼耳子鼻炎膠囊等。
(2)膽熱熏蒸邪熱內蘊,傳于膽腑,疏泄失常,氣郁化火,迫腦犯鼻,傷及竇竅,蝕灼肌膜,煎煉津液,遂致鼻淵。癥見鼻流黃膿涕,量多,有腥臭味,嗅覺減退,兼有頭痛劇烈、煩躁、口苦咽干,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治宜清瀉膽熱,利濕通竅。藥用龍膽瀉肝湯加減:黃芩、龍膽草、梔子、柴胡、辛夷、菊花、生地黃、藿香各15g,當歸20g,薄荷、蒼耳子各10g,車前子30g.或服龍膽瀉肝顆粒、中聯(lián)鼻炎片、香菊片、仙璐貝滴劑。
(3)濕熱瘀結濕熱困脾,脾失健運,困頓呆滯,留戀致瘀,濕熱瘀阻互結上壅,蒸灼竇竅。癥見鼻塞重而持續(xù),流黃膿涕,嗅覺減退,伴頭脹重、口干不欲飲、倦怠、脘腹脹滿、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治宜清熱利濕,化瘀通竅。藥用黃芩滑石湯加減:黃芩10g,滑石、藿香、辛夷各15g,法半夏9g,大腹皮6g,白豆蔻8g,蘆根、連翹、石菖蒲、丹參各20g,白芷12g,魚腥草30g?;蚍谐伤幥褰馄?、荔花鼻竇炎片、蒼耳子鼻炎膠囊。
(4)肺虛邪滯肺氣虧虛,失于清肅,邪毒滯留竇竅,久困不去,變生本證。癥見鼻塞或輕或重,鼻涕黏白,稍遇風冷則鼻塞加重、鼻涕增多,時有噴嚏,伴頭暈頭脹、氣短乏力,舌淡紅,苔白,脈細弱。治宜補肺散寒,宣通鼻竅。藥用荊防敗毒散加減:黨參、川芎、黃芪各20g.白術、荊芥、防風、桔梗、訶子、冬瓜仁各15g,白芷12g,細辛3g,桂枝lOgo或服中成藥屏風生脈膠囊、辛芩沖劑。
(5)脾虛濕滯脾胃虧虛,清陽不升,濁陰上干,久滯鼻竅;或脾虛氣弱,竇竅失養(yǎng),抗邪無力,邪毒久困,致生纏綿之痰為患。癥見鼻塞較重,鼻涕黏白或稠黃,量多,嗅覺減退,頭昏重或悶脹,兼有食不知味,體倦肢重,腹脹,便溏,舌淡紅,苔白,脈細弱。治宜健脾利濕,益氣通竅。藥用參苓白術散加減:黨參、石菖蒲各20g,山藥、茯苓、薏苡仁各30g,半夏9g,蒼耳子、川芎各10g,白術、辛夷、藿香各15g,砂仁6g.或服中成藥香菊片、鼻竇炎口服液、荔花鼻竇炎片。
(6)陽虛寒凝 腎陽不足,命門火衰,失于溫煦固攝,寒水上泛竇竅,遂致源源不斷之痰。癥見鼻塞較輕,鼻涕清稀,量多,嗅覺減退,頭暈乏力,形寒,腰膝酸冷,尤以下肢為甚,便溏,舌淡胖,苔白滑,脈沉細無力。治宜溫腎散寒,宣通鼻竅。藥用金匱腎氣丸加減:制附子、淫羊藿、肉桂、蒼耳子各10g,山藥、茯苓、澤瀉各30g,烏藥、益智仁各8g,桔梗、辛夷、丹參各15g.或服中成藥右歸丸、辛芩沖劑。
李教授認為,本病病機為瘀濁留滯竇竅,辨證同時要注重活血化瘀藥的應用。在辨治基礎上,酌加丹參、赤芍、當歸、川芎、澤蘭等,理氣活血化瘀,使瘀去新生,邪去正安。
(7)外用噴鼻液李教授在辨證分型治療同時,均配合局部外用噴鼻劑治療。即在滴通鼻炎水lOml中加入鹽酸林可霉素注射液0.6g,地塞米松注射液5mg,丹參注射液2ml,混勻。將噴頭插入鼻道2/3,向外傾斜45 °,噴一下,按一下鼻翼,每天3次。此種噴鼻方法可使藥物直接作用于鼻腔外側壁細胞、鼻竇開口和各鼻道,使局部藥物濃度高、吸收快、取效速,且可避免直噴鼻孔所致藥液下流至咽腔而致咽部不適。若患者鼻腔黏膜干燥而無炎癥或水腫,地塞米松可換成維生素B12注射液2ml,以潤養(yǎng)鼻黏膜。若鼻涕濃稠、量多者,予仙璐貝滴劑,每次6ml,每天3次,口服。另外,以上諸型若見濕熱、實火上蒸灼鼻之癥較重者,可先用置換療法,即讓患者仰臥床上,頭垂下床沿,盡量后仰,鼻孔朝天.先用l%麻考滴鼻液,滴入鼻腔3滴,接用利福平眼藥水滴入鼻腔3滴,滴藥時囑患者用嘴連續(xù)發(fā)“開、開、開……”之聲(可使藥液充分進入鼻竇腔,又可防止藥液流入咽喉),兩側鼻腔滴完后,保持原體位5分鐘,即可起身.l周后改用滴通鼻炎水療法。
2.高樹迎診治經驗
(1)病因病機正虛邪犯是小兒慢性鼻竇炎的發(fā)病基礎?!秲冉洝吩疲骸罢龤獯鎯?,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由于本病易由外邪侵襲,反復發(fā)作,故此與肺脾氣虛有關。中醫(yī)學非常重視正氣在疾病發(fā)病中的地位,認為正氣旺盛,臟腑功能正常,則病邪難以入侵,疾病便無從發(fā)生。只有當機體正氣虧虛,臟腑功能衰弱無力抵邪,邪氣才能乘虛而人導致疾病的發(fā)生。因此,高教授認為,小兒慢性鼻竇炎的發(fā)生亦必然與患兒體質因素密切相關,即本病發(fā)病與小兒機體正氣虛損有關。
熱、毒、痰、瘀是小兒慢性鼻竇炎發(fā)作期主要矛盾。
熱:錢乙在《小兒藥證直訣》中日:“小兒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腎常虛”。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又寒溫不知自調,與成人相比更易被“六淫”邪氣所傷。小兒又為純陽之體,若外感六淫邪氣,六氣皆易從火化。肺為嬌臟,位在上焦,易遭邪侵,肺主氣,司呼吸,外合皮毛,開竅于鼻,機體感邪,邪多自口鼻或皮毛侵犯于肺,肺失宣降,外邪若未得及時表散,則邪氣內蘊鼻竅不解,鼻竅不利,郁而化熱,邪熱循經上壅鼻竅,燔灼黏膜,故本病可見流膿濁涕。
毒:在中醫(yī)學中,“毒”的含義有多種。關于本病之“毒”,高教授認為有二:一是指熱毒,二是指膿毒。小兒為病具有“發(fā)病容易,傳變迅速”;“易虛易實,易寒易熱”的病理特點。小兒“稚陰未長”易見陰傷陽亢,若感受外邪,外邪很快人里化熱,火熱毒邪內蘊機體,阻滯氣血運行,使氣血壅聚,邪毒與氣血相搏而瘀積蒸釀,血敗肉腐成膿。
痰:正常生理情況下,機體水液的輸布排泄,主要依靠肺脾腎三臟的功能活動。肺居上焦,主氣,具有宣發(fā)肅降、通調水道的作用;脾居中州,主運化,具有運輸水谷精微之功能。慢性鼻竇炎患兒多肺脾氣虛。肺氣虛則皮毛不固,腠理疏松,衛(wèi)外無力,機體易感外邪,外邪侵襲,若未能及時表散,致邪蘊于肺,壅阻肺氣,則肺氣失宣,通調失司,津液失于布散,故津聚為痰。脾胃為后天之本,化生水谷精微,以滋養(yǎng)機體臟腑組織。若脾胃虛弱,則氣血生化無源,土不生金,肺失滋養(yǎng),亦可致肺氣虧虛,氣不布津,津聚為痰。另外,脾虛健運失職,水谷精微不歸正化,水濕停蓄,凝聚不散同樣可變化為痰。再者,慢性鼻竇炎患兒機體邪熱壅肺,熱邪煎灼津液,亦可煉
液成痰。
瘀:中醫(yī)理論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機體血液的正常循行依靠氣的推動和固攝。慢性鼻竇炎患兒肺脾氣虛,氣虛則無力推動血液運行,血行遲滯故成瘀血。另外,機體熱邪內蘊,血液受熱煎熬而黏滯,其運行不暢亦可形成瘀血。中醫(yī)學有“久病從瘀”之說,小兒慢性鼻竇炎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病久則邪氣入絡影響機體血液正常循行,此亦可導致瘀血發(fā)生。葉天士所云:“初病在氣,氣病在血”對此是最好的闡釋。
由此可見,熱、毒、痰、瘀既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產物,又可成為疾病發(fā)展過程中的新病因,在本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相互影響,彼此促進,加重病情。因此,高教授認為,熱、毒、痰、瘀是小兒慢性鼻竇炎發(fā)作期主要矛盾。
(2)遣方用藥對于本病的治療,當今醫(yī)者多以宣肺、通竅為治療原則,西醫(yī)則以穿刺排膿、抗菌消炎為主,雖能取效一時,但一遇感冒,便舊病復發(fā)。高教授不拘泥于此,通過對本病長期臨床探索及觀察,綜合分析本病病因病機,依據(jù)本病臨床特點,確立扶正祛邪、標本兼治的基本治療原則,提出解毒排膿、祛痰通竅、活血化瘀、補益肺脾,益氣貫穿始終之治療大法。擬蒼芷湯:魚腥草10~30g,敗醬草、蒲公英各15~30g,冬瓜仁10g,薏苡仁30g,桃仁6~lOg,麻黃、黃芩、蒼術各6~12g,細辛l—3g,辛夷6g,白芷、川芎、白術、黨參、生甘草各6~9g,藿香3~9g,桔梗IO~15g,黃芪20~30g,防風3g,有感冒癥狀者,宜根據(jù)風寒或風熱辨證用藥:風寒者加柴胡10~20g,荊芥6g,蘇葉6~9g;風熱者加柴胡10~20g,金銀花、板藍
根各10—30g;頭痛明顯者加蔓荊子10—12g;頭暈者加澤瀉6—9g,茯苓10~I5g;鼻臭者加重藿香用量;煩躁易怒失眠者加龍膽草6—9g,石決明30g,
蒼芷湯中藥物可歸為四類:排膿類、解毒類、通竅類、益氣類。方中選用魚腥草、敗醬草、蒲公英、冬瓜仁、薏苡仁、桔梗、桃仁清熱解毒,消癰排膿。高教授認為,鼻竇雖外通鼻竅,但實內藏于里,其炎癥與內臟之肝膿腫、肺癰、腸癰機理相似,因此治療不應過多的考慮宣肺祛痰,而是應以解毒排膿為主,膿毒不去,新血不生,鼻竇黏膜則難以恢復,相反膿毒清則正安。方中黃芩、生甘草清熱解毒,除機體內蘊之熱。麻黃、細辛、辛夷宣肺通竅以除鼻塞,麻黃味辛,性
溫,辛主升、主散,可宣通肺竅,高教授認為其為鼻塞必用之品。白芷性溫、味辛、氣味芳香,可散風燥濕、解毒排膿、通竅止痛治頭痛,同時亦可除鼻塞,高教授認為慢性鼻竇炎患兒鼻塞膿涕重時用白芷,鼻塞清涕時用細辛效果甚佳。蒼術、藿香均為芳香之品,化濕除濁可除鼻臭。川芎辛散溫通,活血行氣,可“上行頭目”化鼻竇局部之瘀以治頭痛,亦可“下行血?!币歉]之瘀血下行。黃芪、白術、防風補肺健脾益氣。高教授指出,在具體應用本方時,要把握虛、熱、毒、痰、瘀之輕重程度,辨證用藥及定量,不可拘泥一方。
3.熊大經診治經驗
(1)清膽泄熱,芳香通竅鼻竇炎相當于中醫(yī)的“鼻淵’’?!皽Y”即淵深之意,形容涕量多、涕流時間長,誠如王冰所言:“涕下不止,如彼水泉,故日鼻淵也?!北菧Y之名首見于《內經》,《素問·氣厥論》:“膽移熱于腦,則辛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傳為衄”。即鼻淵
系氣之厥逆,使膽移熱于腦所致,這是中醫(yī)對鼻淵病因病機的最早描述。后世醫(yī)家對本病的認識多在此基礎上又有所發(fā)展,形成了完善的認識。如宋代《圣濟總錄·卷一六》進一步解釋了上述觀點:“夫腦為髓海,藏于至陰,故藏而不瀉,今膽移邪熱上人于腦,則陰氣不固,而藏者瀉矣,因腦液下滲于鼻,其證濁涕出不已,若水之有淵源也”。
熊教授根據(jù)中醫(yī)理論,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實踐,認為鼻淵多以肝膽濕熱為本。在臨床上對498例鼻竇炎的證型進行了總結,結果發(fā)現(xiàn)肝膽病變型患者占大多數(shù),為363例,占72.8g%。膽脈起于內眥,布于腦后,其氣上通于腦,腦之上為額。更加之膽為中精之府,其性剛烈,故平素喜食肥甘、嗜酒之人,濕熱內蘊,或因肝氣郁結,膽失疏泄,氣郁化火,或肺熱壅盛,內傳肝膽,膽經火熱,循經上犯,蒸灼鼻竅而為病。
基于上述理論,熊教授確立了治療鼻竇炎的首要治則為清膽泄熱,芳香通竅。在臨床上運用基本方(柴胡、黃芩、白芷、川芎、枳殼、瓜蔞、藿香)加減治療。柴胡有發(fā)表和里,退熱升陽,和解少陽,疏肝解郁等功能,能使外感侵入半表半里之邪出表而解。黃芩能瀉中焦實火,燥腸胃濕熱,清少陽邪熱。柴胡清熱由于“苦以發(fā)之”(發(fā)散的意思),是散火熱之標。黃芩清熱由于“寒以盛之”(苦寒直折,以寒勝熱的意思),是直折火熱之本。二者合用,為治少陽邪熱的專
劑。白芷祛風止痛,辛散通竅,為治鼻病要藥。川芎有行氣活血,搜風,開郁的作用,為血中氣藥,上行頭目,下行血海。枳殼、瓜蔞行氣理氣。藿香芳香化濕。
(2)益氣扶正,祛痰排膿中醫(yī)有“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之述。臨床上本病患者多見乏力、自汗、稍受涼即感冒的癥狀。鑒于此,熊教授認為,鼻淵的病機不僅有邪盛的一面,更有正虛的一面。在臨床上往往加用黃芪以益氣扶正,祛痰排膿。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肺、脾經,《本草匯言》謂其“補肺健脾,實衛(wèi)斂汗,祛風運毒之藥也”;另據(jù)《本草經》記載,黃芪有“排膿止痛”之功。對鼻竇炎患者,黃芪加清熱通竅藥,能起到托里透膿排濁的作用,在臨床上收效顯著。
4.董雪峰診治經驗
(1)治療方法 根據(jù)病情不同階段口服中藥治療,每一階段用藥根據(jù)辨證,在基本方上稍作加減。第一階段以排膿為法?;痉剑航酃!⑻胰?、枳殼各10g,白芷、天花粉、皂角刺、薏苡仁各15g,甘草6g.連續(xù)治療1周,患者頭痛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鼻腔檢查無膿性分泌物或僅有少許黏涕時轉為第二階段治療。第二階段以通竅為法,兼以祛風。基本方:辛夷花、蒼耳子、白芷各15g,薄荷9g,細辛3g,桔梗、枳殼、地龍各10g,蜈蚣2條,甘草6g.連續(xù)治療1周,
鼻塞癥狀消失,鼻腔無引流后轉為第三階段。第三階段以固本為法?;咎幏揭杂衿溜L散合補中益氣湯加減,連續(xù)治療2周。
(2)經驗體會第一階段以排膿為法,使病邪隨膿而出,從而解除膿涕對副鼻竇竇口的阻塞及對黏膜的壓迫、損傷,改善竇腔氧分壓環(huán)境。處方取義于名方透膿散、葦莖湯及仙方活命飲。方中皂角刺為君藥,《本草分經·肺》指出:皂角性極尖利,通竅搜風,泄熱涌痰;《現(xiàn)代實用中藥》則認為皂角刺“為強力之祛痰藥”。桔梗、白芷、天花粉、桃仁、薏苡仁為臣藥,共用加強排膿功效,其中白芷通竅排膿,止頭痛效果好,為鼻科要藥,薏苡仁上善清肺中之熱,下利腸胃之濕,用于本方還可以固護脾胃,防排膿之藥物攻伐太過。
第二階段膿痰有形之邪基本祛除,但仍有余邪停留于鼻竇黏膜、脈絡之中。西醫(yī)認為此階段以炎癥及變態(tài)反應繼續(xù)存在為特點,并有學者認為,慢性鼻竇炎的發(fā)生發(fā)展與鼻竇黏膜過敏狀態(tài)密
切相關,在治療與變應性炎癥有關的慢性鼻竇炎時,單純去除鼻竇鼻道復合體阻塞,無法達到癥狀消失和防止感染繼發(fā)的目的。而作者認為變態(tài)反應與風邪密切相關,本階段治療以通竅兼以祛風為主。方中蒼耳子散(辛夷花、蒼耳子、白芷、薄荷)宣通鼻竅為君;細辛、枳殼為臣;蜈蚣、地龍、桔梗為佐。其中桔梗、白芷合用通竅,同時又能排膿,鞏固第一階段療效。蜈蚣、地龍走竄,善祛肌腠、經絡之風邪,加強通竅效果。
第三階段邪氣基本去除,以固本為法治療。慢鼻淵基本病因為肺脾氣虛。不少學者觀察到肺氣虛患者細胞免疫水平下降,血清IgG水平下降。有研究顯示,IgG亞類和選擇性細菌特異性抗體缺
陷的個體,其上、下呼吸道對常見的致病菌和病毒有終身易感性??梢?,免疫低下以及缺陷是慢性鼻竇炎反復、遷延不愈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認為,玉屏風散具有雙向調節(jié)免疫力的功能,能夠改善變態(tài)反應疾病患者的高敏狀態(tài),而補中益氣湯有提高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本階段以玉屏風散合補中益氣湯加減,以健脾益肺固表,增強免疫力。
5.高建忠診治經驗
(1)舌苔厚膩,清化濕濁為主部分慢性鼻竇炎患者,除鼻塞、膿涕、頭昏痛、嗅覺減退等表現(xiàn)外,無其他癥狀,脈象也無特殊表現(xiàn)。舌象呈厚膩苔,或黃或白,舌質可呈暗紅、淡暗、淡胖等表現(xiàn)。對此類患者的辨證,單從舌苔人手,從濕濁論治,治以清化濕濁為大法,佐以升清,同時隨證尚可佐以溫化、運脾、消導等法。用方每選甘露消毒丹、蒼耳子散合方化裁。
甘露消毒丹出自《溫熱經緯》,為治“濕溫時疫之主方”。王孟英在書中明確指出,選用本方的關鍵指征是舌象,“但看病人舌苔淡白,或厚膩,或干黃者,是暑濕時疫之邪尚在氣分,悉以此丹治之立效”?!夺t(yī)方概要》稱本方“苦辛芳淡宣解三焦表里濕熱之邪”。在慢性鼻竇炎的治療中,抓住舌苔厚膩這一表現(xiàn),經用本方,療效似遠較他方為捷。
(2)舌苔薄少,養(yǎng)陰清熱為法部分慢性鼻竇炎患者,除局部癥狀外,可見舌苔薄少,舌質多見暗紅,而伴隨癥狀中無任何陰虛表現(xiàn),脈象也不一定見到細脈。對此類患者的辨證論治,多依據(jù)舌象,從陰虛人手,以養(yǎng)陰清熱為大法,佐以升清通竅,或佐以活血化瘀。用藥首選玄參,用方每用取淵湯方化裁。如見舌質淡嫩等陽虛表現(xiàn)者,則治以溫化為法,非本法適應證。
一般認為,陰虛脈象必見細,但臨床也并不盡然。臨證除舌苔少外,癥狀和脈象并不支持陰虛,局部辨證尚可辨為濕熱。但治療無視陰液不足,不用養(yǎng)陰藥,療效往往不顯,并且可能越治越重。取淵湯方出自《辨證奇聞》,原方由當歸、玄參、辛夷、柴胡、貝母、炒梔子六味藥組成,重用玄參、當歸,輕用辛夷。后世醫(yī)家治鼻淵多有推崇本方者,但往往玄參、當歸減量而用。臨床體會到,本方用于舌苔偏少患者有良效,但用于其他類型鼻竇炎往往無效。
(3)舌苔薄白,益氣升清為法部分慢性鼻竇炎患者,舌苔基本正常,舌質多見淡紅、淡暗,或稍見淡胖,脈象多見和緩,或弦緩,或沉或細等。對此類患者,經常無明顯征象可辨,多從清陽失升論治,以益氣升清為大法,稍佐降濁之品。用方每選用益氣和血補氣湯方化裁。舌苔厚膩,經清化濕濁,舌苔轉薄而鼻竇炎未痊愈者,也多按本法治療。
助陽和血補氣湯方出自《脾胃論》,原方由香白芷、蔓荊子、炙甘草、當歸身、柴胡、防風、升麻、黃芪8味藥物組成,主治“服苦寒藥太過,而真氣不能通九竅”之眼疾昏花不明。移治慢性鼻竇炎,遠較蒼耳子散加減療效為好。本方用藥關鍵在于劑量不宜大,煎煮時間不宜長,一般8—10分鐘即可。同時注意掌握好升清和降濁的配伍比例。
6.張之文診治經驗
(1)關于病位與治療從外感熱病學認識,鼻竇炎乃邪從太陽化熱入里,病在陽明之表。手陽明經其支脈左右交叉于人中,上挾鼻孔兩側,與足陽明經相接。足陽明經起于鼻根,循發(fā)際至額顱。
鼻竇炎在頭額部的臨床表現(xiàn),與陽明經脈循行部位完全相符。陽明熱毒淫于經脈,故見鼻旁、前額或眉棱疼痛,特別是鼻旁的上頜竇部位常有壓痛。熱灼胃津則口渴。因而在治療上應以清解陽明之熱為大法,在處方上當師張仲景葛根芩連湯之法。
清末民初醫(yī)家陸九芝、惲鐵樵等醫(yī)家持《傷寒論》之說研究溫病,認為葛根芩連湯為陽明主方,不專為下利設,凡由太、少陽陷入陽明為陽邪成實之證,不論有無下利,皆以此方為去實之用。對溫病發(fā)熱有汗,初起微形寒,須臾即罷,骨楚頭痛,或咳或否,或自利等,均可以此湯化裁。根據(jù)這一論述,將葛根芩連湯引申為治療鼻竇炎之主方。因陽明胃熱熾盛,故又加入白虎湯主藥生石膏、知母,以清泄其熱。此正符合陸九芝所說:“此?。ㄖ競蓽刂C)之初.
人迎數(shù)盛,氣口濡弱,傷寒成溫之的候也,此時一用仲景之葛芩連湯辛涼解散,病即外達,一汗而解,熱退身涼,神清脈靜矣。即不然,而需專清里熱,則仲景之白虎湯、梔子豉辛寒泄熱,里熱一清,外邪自解,亦無不熱退身涼,神清脈靜矣。"
(2)關于苦寒藥的應用從鼻竇化膿性炎癥的臨床表現(xiàn)分析,此病當屬上焦溫病。以葛根芩連湯為主治療鼻竇炎,重在應用苦寒藥。但以葉天士、吳鞠通為代表的溫病學派對于上焦溫病,一般不
主張應用苦寒之品。認為苦寒藥有引邪深入,化燥傷陰等弊端。實際上以苦寒藥為主的清熱瀉火法應用甚早,且被歷代醫(yī)家所沿用,歷代文獻均未論及葉、吳二氏所稱的副作用。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即載有倉公用火齊湯治療外感熱病,火齊湯即伊尹三黃湯,由苦寒之黃連、黃芩、大黃組成。此方可治三焦實熱,煩躁,便秘,脈
浮,狐惑,疹利等。
東漢張仲景《傷寒論》亦善用苦寒藥,該書113方及其所使用的91味藥物中,擇用苦寒藥物者達21昧之多,占其所用藥物的23%。其中,黃芩、黃連并用者,當以葛根芩連湯為代表?!秱摗贩絼┑於艘钥嗪幬餅橹?,治療外感熱病的基礎。
唐代王燾《外臺秘要》載崔氏黃連解毒湯,稱其直解熱毒,除酷熱。并謂:余以療凡大熱盛,煩、嘔、呻吟、錯語、不得眠,皆佳。傳與諸人,用之亦效。使苦寒藥在外感熱病中的應用,進一步被推廣。宋朱肱《傷寒類證活人書》載苦寒方藥較多,如三黃丸主治熱病吐血、黃疸,蒸黃連丸治療暑毒深伏,累取不效,無藥可治者。金元時期劉完素創(chuàng)立了以苦寒藥清泄里熱為主的表里雙解治法。明末疫癘大行,吳有性著《溫疫論》,善用苦寒攻下之大黃,但吳氏認為苦寒之黃連只能清本熱(陽氣積化之熱),不能清邪熱,使苦寒藥的應用受到限制。清代楊栗山擅長使用苦寒藥,所著《傷寒溫疫條辨》載方16首,無一不用苦寒之黃芩、黃連,甚至黃柏也在常用之中,或與苦寒攻下之大黃共用。惟葉天士、吳鞠通慎用苦寒。如吳氏用普濟消毒飲于溫病初起,必去芩、連,畏其人里而犯中下焦也。新加香薷飲去香薷飲中苦寒之黃連,代之以輕清的銀花、連翹,恐引邪深入。又稱清營湯去黃連是不欲其深入也。吳氏稱“溫病燥熱,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純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溫病有余于火,不用淡滲,猶易明,并苦寒亦設禁條,則未易明也。舉世皆以苦能降火,寒能清熱,坦然用之無疑,不知苦先人心,其化以燥,服之不應,愈化愈燥。宋人以目為火戶,設立三黃湯,久服竟至于瞎,非化燥之明征乎?吾見溫病而恣用苦寒,津液干涸不救者甚多。"葉天士、吳鞠通限定苦寒藥的應用,影響甚大,有效法者,亦有反對者。反對者以陸九芝、惲鐵樵等最激烈。
實際上苦寒藥并無引邪深入之弊。溫邪始于衛(wèi)分,傳人營血分,或自上焦傳至中、下,是其固有規(guī)律。在病變發(fā)展過程中,若能及時而正確的治療,可截斷病變的發(fā)展。黃芩、黃連等苦寒之品,如根據(jù)辨證需要,并作適當配伍,其沉降之性,不但不引邪深入,且可降解邪熱,直解熱毒。苦寒藥物化燥傷陰的副作用并不確實。溫邪是亢盛的陽熱之邪,亢陽傷陰是溫病之必然。陰津是抗御溫邪的精微物質,陰傷是導致病邪傳變的基礎,可見,溫邪傷陰,陰傷而又促
進傳變。傷陰與傳變不能責之于方藥之苦寒。如病邪未被消除,病變不能遏止,則傷陰、傳變不會終止。素體陰虛,邪火易成燎原之勢,傳變發(fā)展愈加迅速,其治療正需要苦寒方藥直清里熱,撤熱以存陰。感邪嚴重,病邪性質暴厲,傳變猶速??傊?,病邪傳變發(fā)展與陰津的耗傷不是苦寒方藥所致?!端貑枴げ貧夥〞r論》所謂“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是針對脾濕喜燥而言,不是指苦寒化燥傷陰。
應用苦寒藥的根據(jù)是:炎癥性滲出物,如黃色或黃綠色濁痰、黃色或黃綠色濁涕、膿尿、黏液大便,婦女帶下黃濁、臭穢,癰疽破潰、流膿等。一般舌苔黃濁黃膩。鼻竇炎患者常有鼻塞,鼻涕一般不從鼻腔外溢,而是經咽喉到達口腔,從口吐出,多呈黃色黏稠狀,因其刺激咽喉故伴有不同程度咳嗽,患者所述咳痰,實際上咯出的不全是痰,多為膿性滲出液。
(3)關于蒼芷芩連白虎湯的制定如前所述,鼻竇炎屬于內癰,對其治療以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活血止痛為原則。古方仙方活命飲為治療一切癰疽的專方,鼻竇炎也不例外,但其清熱解毒力不及葛根芩連湯,而活血、消腫、排膿、止痛則勝之。故取其皂角刺、赤芍藥、白芷、天花粉諸藥融于葛根芩連白虎方內,以奏活血止痛、排膿消腫之功。其作用在于使局部腫脹緩解,鼻竇引流暢通,而使癥狀改善。局部紅腫疼痛,甚則破潰糜爛,中醫(yī)稱之為毒,為邪氣蘊結所致,即清代醫(yī)家尤在涇所說:毒,邪氣蘊蓄不解之謂也。邪毒蘊蓄,血為毒滯,氣為血瘀,則形成瘀血。因此,解毒化瘀為重要治療原則。但重用清熱解毒藥,因其寒涼凝滯,可使氣血瘀阻,邪氣膠滯,運用活血化瘀藥既可疏通血凝,又可防其邪氣閉塞,故晚清醫(yī)家何廉臣曾說:“凡用清涼,必佐活血疏暢,恐閉其邪也”。
鼻竇炎中醫(yī)稱之為鼻淵,蒼耳子散是其治療專方,有發(fā)散風寒、通利鼻竅的作用,其中蒼耳子、白芷有祛風、通竅、止痛之功,是治療鼻竇炎的重要用藥。臨床上為了增強止痛作用,還可加入蔓荊子。
張老治療鼻竇炎,結合外感熱病理論以及對內癰、鼻淵的有關認識而辨證論治。常用處方:白芷、蔓荊子、蒼耳子、黃芩、黃連、生石膏、知母、天花粉、赤芍藥、皂角刺、甘草。命名蒼芷芩連白虎湯。是方有諸方合用之意,臨床應用需結合病情適當加減。鼻塞,流清涕,喘嗚氣促者,為風寒束表,肺氣失宣,可加麻黃、杏仁;黃濁膿涕較多者,可加入蒲公英(兼黃綠色痰者增人敗醬草)、浙貝母等解毒排膿;過敏所致者,常見于花粉癥,除有鼻竇炎的表現(xiàn)外,還有流涕、流淚、目赤、目癢、噴嚏,甚至皮疹等風邪襲肺犯肝之癥,可加入蟬蛻、白蒺藜、烏梅等祛風斂肝;過食肥甘厚昧,釀生痰濁,可兼見風痰阻絡,而癥見突發(fā)性一側頭顱劇痛,或全頭顱疼痛,口苦,舌苔黃膩等,可加入白附子、僵蠶、川芎、地龍等祛風痰、通脈絡;伴鼻咽腔血絡損傷者,膿性濁涕常帶血絲、血塊,可加側柏葉、白茅根等涼血止血;素體正虛,疲倦乏力,面白唇淡,濁涕清稀色淡.經久不盡,遷延難愈,可加黃芪、當歸等益氣養(yǎng)血,以扶正祛邪。
7.魏炯洲診治經驗
慢性鼻淵病程長,反復發(fā)作,治療棘手。在臨床治療中不但要全身辨證,更要根據(jù)鼻內肌膜、鼻涕性狀而進行局部辨證,把全身和局部辨證相結合,才能真正深化對慢鼻淵治療的認識。
(1)肺脾氣虛型見鼻塞,頭昏,記憶力減退,鼻涕混濁,時多時少。平素體虛易感冒,自汗惡風,面色萎黃或白,少氣乏力,大便溏薄。檢查鼻腔黏膜色淡,鼻甲腫脹或呈息肉樣變,中道和嗅裂有濁涕。舌質淡,苔白,脈細弱。乃素體氣虛,或飲食不節(jié),勞倦思慮太過,以致肺脾之氣受損,清陽不升,竇竅失養(yǎng),無力逐邪外出,病邪滯留竇竅,故鼻塞,鼻涕混濁。肺氣不足,衛(wèi)表不固,則自汗惡風,少氣乏力。脾氣虛弱,氣血不升,故面色萎黃或白,大便溏薄。舌質淡,苔白,脈細弱,均為肺脾氣虛之征。治宜補益肺脾,益氣通竅。藥用溫肺止流丹加減或健脾利濕通竅方:黨參、荊芥、辛夷、白芷、桔梗、甘草、蒼耳子各10g,魚腦石、薏苡仁各30g,細辛3g,訶子6g.
(2)脾腎陽虛型見鼻涕黏白清稀,量多不止。鼻塞及嗅覺減退,或鼻癢噴嚏時作,遇風冷癥狀加重。常見形寒肢冷,精神萎靡,夜尿頻多,神疲肢倦。檢查鼻腔黏膜淡白,鼻甲腫脹有息肉或呈息肉樣變,鼻道有清涕。舌質淡,苔白,脈沉細無力。蓋腎為陽氣之本,脾為生化之源,先天稟賦不足或久病失養(yǎng),以致腎陽虧損,脾氣虛弱,鼻竅鼻竇失于溫煦和濡養(yǎng),故鼻涕黏白清稀,量多不止。腎陽不足,不能溫煦機體,則形寒肢冷,精神萎靡,夜尿頻多,神疲肢倦。舌質淡,苔白,脈沉細無力為脾腎陽虛之征。治宜溫補腎陽,通竅止流。藥用歸脾湯合腎氣丸加減:熟地20g,黨參、黃芪、茯苓、白術、懷山藥、山萸肉、枸杞子、辛夷各10g,附子、甘草、當歸各6g.
(3)氣血瘀阻型見鼻涕白黏或黃稠如膿,鼻塞較甚,頭昏沉悶痛,痛無定時,遷延不愈。檢查鼻腔黏膜暗紅增厚,鼻道內積有膿涕,竇腔肌膜增厚明顯。舌質暗紅或有瘀斑瘀點,脈細澀。因邪毒滯留于鼻腔竇竅,腐灼肌膜,故見流涕如膿,或黃或白,鼻道內積有膿涕,病變遷延不愈。氣血瘀阻,鼻脈不暢,故鼻塞較甚,鼻腔、竇竅肌膜增厚、暗紅。鼻竅脈絡不暢,清竅不利,故頭昏悶痛痛無定時。舌暗紅或有瘀斑點,脈細澀亦屬氣血瘀阻之征。治宜活血化瘀,通竅除淵。藥用通竅活血湯加減:桃仁、紅花、川芎、大棗、茯苓、蒼耳子各10g,赤芍、黃芩、絲瓜絡各6g,麝香3g.
慢鼻淵的辨證首先應辨虛實,由于慢鼻淵病程較長,多屬本虛為主或本虛夾雜實證。病性分析應明辨氣虛、陰虛、陽虛之分,確定與臟腑的關系。臟腑虛損則主要表現(xiàn)為肺脾氣虛及腎虛兩方面,如《諸病源候論》云:“肺主氣而通于鼻,而氣為陽,諸陽之氣,上榮頭面。若氣虛受風冷,風冷客于頭腦,即其氣不和,冷氣停滯,搏于津液,膿涕結聚,即鼻不聞香臭”。這是從肺虛的角度提出鼻淵的病因病機?!蹲C治要訣》提出了腎虛的病因病機。
通過臨床的長期實踐發(fā)現(xiàn),慢性鼻竇炎是由于肺氣虛弱,衛(wèi)表不固,不能抵御外邪,或脾氣虛弱,運化失健,或腎陽虛衰,不能溫化,氣血精微生化不足,鼻竅失養(yǎng),久而邪毒滯留鼻竅,腐蝕鼻竅肌膜所致。因此,慢鼻淵的治療應扶正祛邪,宜健脾、益肺、溫腎與通竅排膿并舉。用藥當益氣而不助火,滋陰而不礙濕。由于久病必瘀,臨證時靈活運用活血化瘀之法。
臨床在辨證的基礎上加減用藥:鼻涕多加薏苡仁、蒼耳子、白芷、桔梗、魚腥草、半夏.、陳皮、瓜蔞等排濁通竅,重用澤瀉、車前子淡滲利濕;鼻塞甚加蒼耳子、辛夷、藿香、佩蘭;頭痛加川芎、白芷、蔓荊子、菊花;額頭冷痛加羌活;慢鼻淵急性發(fā)作時,涕黃稠帶血加龍膽草、山梔、黃芩、丹皮、大黃清瀉肝膽之火,加白芍、生地滋陰柔肝;鼻淵日久,肺脾氣虛衛(wèi)表不固,反復感邪者加防風、白術、茯苓、黃芪;噴嚏頻作,動則氣短加黨參、黃芪、五味子益氣鎮(zhèn)攝;鼻淵日久,肢寒怕冷,舌質淡白,脈沉細者加附子、肉桂、仙茅、仙靈脾、巴戟天溫腎助陽。
8.南晉生診治經驗
(1)益肺固衛(wèi),疏風通竅,活血化瘀適用于鼻塞時輕時重,鼻涕白黏,嗅覺減退,前額悶脹,遇風受涼尤劇。伴氣短乏力,記憶力下降,有反復感冒史。舌質淡,苔薄白,脈緩。荮用固金去淵湯:黃芪15~30g,白術10~15g,防風6~9g,蒼耳子、辛夷(包煎)各9g,白芷、薄荷各6g,細辛3g.若兼形寒肢冷者加干姜9g,炙甘草6g;若兼鼻流黃涕者加蒲公英、魚腥草各15g,天花粉10g.同時予復方丹參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
(2)健脾益氣,除濕通竅,活血化瘀適用于鼻涕白稠或黃稠,量較多,鼻塞重,嗅覺減退。伴肢困乏力,不思飲食,心下痞滿。舌淡體胖大,苔白膩或黃膩,脈緩弱或細滑。藥用培土去淵湯:黨參10~15g,茯苓、生薏苡仁、冬瓜仁各15~30g,白術10~12g,桔梗6~9g,甘草6g,藿香、蒼耳子、辛夷(包煎)各9g。若黃涕著者以土茯苓30g易白茯苓,并加魚腥草30g。同時予服復方丹參片。
(3)活血化瘀,芳香通竅,益肺健脾適用于諸法皆施,久病不愈,舌暗或舌下絡脈迂曲增粗,或專科檢查提示鼻甲肥大明顯者。藥用逐瘀去淵湯:白芷6~9g,細辛3g,川芎、桃仁、紅花、炮山甲各9g,赤芍、皂角刺各10~15g,老蔥3根,敗醬草15~30g,黃芪15g,天花粉10g.若黃涕較多者,加生薏仁、冬瓜仁各15—30g,金銀花30g,
以上三法所用方藥,除內服外,皆以藥蒸氣熏鼻吸入(藥液溫度要適當,防止鼻黏膜燙傷),直達病所。由于頑固性鼻竇炎病程較長,證候兼夾,病機復合,臨證時,宜緊扣本虛標實、久病人絡之病機,靈活多變,分清主次。做到久病不忘扶正,扶正則衛(wèi)強表固,抗邪力強,如黃芪、白術之屬皆具此功;扶正不忘辛散除濁,以防閉門留寇,如辛夷、白芷、薏苡仁、桔梗之屬;做到久病不忘活血,活血則病變部位血流暢通,外邪無寄宿內結之地,如復方丹參片、逐瘀去淵湯皆能活血開竅。
(三)內服效驗方
1.清淵飲
(1)處方黃芪、蔓荊子、桔梗各15g,天麻、僵蠶、刺蒺藜、菊花、桑葉、蒼耳子、白芷、川芎各10g,防風、甘草各6g。風熱犯肺型加金銀花20g,魚腥草15g;膽腑熱盛型加龍膽草10g,梔子15g;脾胃濕熱型加滑石20g.茯苓15g;肺脾氣虛型加黨參10g,白術20g.本方有清瀉肺胃,利濕通竅之功。
(2)方法 每日1劑,水煎取汁,早晚空腹服用,14天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全部病例用1%麻黃素滴鼻,每日3~5次。
2.三花散
(1)處方金銀花、野菊花各30g,蒼耳子、生薏苡仁各20g,桃仁、黃芩、辛夷花各10g,白芷12g.惡寒重,鼻塞者,加荊芥、薄荷、細辛、防風;偏寒頭痛者,加羌活、獨活、川芎;偏熱頭痛者,加菊花、蔓荊子、柴胡、升麻、葛根;咳嗽痰多者,加杏仁、桔梗、前胡;兼眩暈者,加桑葉、菊花、鉤藤、石決明、枸杞子;頭痛日久,疲倦乏力,纏綿無休止者,加黨參、白術、黃芪;鼻衄者,加山梔、白茅根、生地、丹皮。本方有清熱解毒,宣通鼻竅,活血利濕之功。
(2)方法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溫服。
3.鼻淵湯
(1)處方石膏30~60g,辛夷花、白芷、蒼耳子各10g,川芎、桔梗各9g,黃芩、鵝不食草各15g,魚腥草、敗醬草各309,細辛、生甘草各3g。發(fā)熱者,加寒水石30g,薄荷9g;濕重于熱者,加滑石30g,藿香I5g;口苦咽干,便秘尿赤者,加夏枯草15g,梔子、大黃各9g。本方有清熱解毒,利濕祛濁,芳香通竅之功。
(2)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溫服。
4.蒼防湯
(1)處方蒼耳子、菊花、連翹、生地、杭白芍、白芷、金銀花、當歸各9g,細辛2g,川芎5g,辛夷花、薄荷、甘草各6g.外感風寒初期者,加荊芥、防風、羌活;內有伏火者,加玄參、山梔、黃芩;咳嗽者,加麥冬、桔梗;頭痛甚者,加蔓荊子、藁本;兼有變態(tài)反應者,加麻黃;病久體虛者,去生地,加服補中益氣湯;腎陰虛者,加服六味地黃湯。本方有清熱解毒,柔肝活血,宣通鼻竅之功。
(2)方法 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溫服。
5.銀魚湯
(1)處方金銀花、魚腥草、蒲公英各30g,白芷20g,川芎、黃芩、藁本各10g.桔梗、辛夷花各12g,甘草6g。頭痛較重者,酌加蔓荊子、柴胡、菊花;鼻竇蓄膿,涕多黏濁量多者,加皂角刺、薏苡仁、冬瓜仁;鼻黏膜紅赤,鼻涕黃綠者,加龍膽草、野菊花、夏枯草、赤芍;鼻塞重,頭昏頭暈健忘者,加蒼耳子、石菖蒲、遠志;鼻淵病久,遷延不愈,反復發(fā)作,鼻黏膜增厚暗滯者,加赤芍、丹皮、地龍、地鱉蟲;食欲缺乏者,加焦三仙、雞內金;便秘者,加大黃。本方有疏風除濕,芳香透竅,活血祛腐之功。
(2)方法 每日l劑,水煎2次,飯后服,7天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停止服用其他中西藥物。同時配合利鼻通滴劑(蒼耳子、白芷、辛夷花、赤芍、川芎各60g,冰片粉6g,薄荷霜5g,芝麻油500ml,液狀石蠟lOOOml;經加工制作后分裝備用)滴鼻,每次1~2滴,每日4次。
6.九六湯
(1)處方辛夷、藁本、川芎、白芷、蒼耳子、防風各9g,甘草6g.肺經風熱者,加生石膏(先煎)40g,菊花9g,黃芩12g,金銀花、魚腥草各30g;肝膽濕熱者,加龍膽草、黃柏、梔子、木通各12g;鼻癢,遇風寒加重者,加黃芩、麻黃、桂枝、荊芥各12g,干姜9g,黃芪30g;外有表證,臟腑郁熱者,加生石膏(先煎)40g,麻黃9g,杏仁、桔梗、牡丹皮、梔子各12g.本方有清解祛風,活絡通竅之功。
(2)方法上藥置藥鍋中浸泡20分鐘,用武火煮沸后,用硬紙板蓋上鍋,并在紙板中央鉆1個小孔,待熱氣蒸騰而出后,再改為文火煎之,患者端坐,將鼻孔靠近小孔,距離以患者不感覺燙、能耐受為度,鼻孔對準小紙孔,用鼻孔吸入熱氣,每于煎藥時熏。藥液溫度適中時,分次服用。
7.除淵湯
(1)處方金銀花、蒼耳子、辛夷各15g,蒲公英20g,黃芩12g,魚腥草、山豆根各30g,薄荷、甘草各6g,天花粉、桔梗各lOg.頭痛較甚者,加白芷、川芎各lOg;鼻塞重者,加石菖蒲、皂刺;鼻竇積膿者,加敗醬草20g;便秘者,加大黃6g(后下)。本方有清熱解毒,行氣除濕,宣通鼻竅之功。
(2)方法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2次飯后服用。
8.蒼芩湯
(1)處方蒼耳子12g,黃芩18g,辛夷花lOg,防風1 5g,甘草6g.頭痛者,加羌活、白芷;頭昏者,加菊花、刺蒺藜;鼻塞甚者,加路路通、通草;涕中帶血者,加茜草、茅根。本方有清熱解毒,疏風通竅之功。
(2)方法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5劑為1個療程。
9.鼻炎湯
(1)處方金銀花、連翹、桑葉、黃芩、赤芍、白芷、辛夷花各lOg,川芎5g,魚腥草1 5g,枳殼6g,薄荷、生甘草各3g.有表證者,加荊芥、防風;畏寒者,加桂枝;頭痛劇烈者,加菊花、蔓荊子;鼻流膿涕者,加桔梗、薏苡仁;鼻塞不通者,加蒼耳子;氣虛者,加黃芪、黨參;血虛者,加當歸;陰虛內熱者,加丹皮。本方有清熱解毒,活血通鼻之功。
(2)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藥渣加少量水煎至沸騰,取下藥罐蓋,以其蒸汽熏鼻5—10分鐘。
10.取淵湯
(1)處方辛夷花、柴胡各6g,當歸、山梔、浙貝各9g,玄參30g.脾虛者,加黨參、白術各15g;夾濕者,加藿香lOg;夾寒者,加白芷10g,細辛3g;膿涕多者,加桔梗10g,天花粉15g.本方有養(yǎng)陰通絡,清肝透竅之功。
(2)方法將上藥裝入土罐內,以冷水浸泡30分鐘,水量以高出藥面為度,煎煮3次,3煎混合,分3次溫服,每日1劑,10天為1個療程。
11.清解湯
(1)處方 金銀花、野菊花、黃芩、板藍根、辛夷花、蒼耳子、白芷、茜草各10g,蒲公英15g,細辛2g,甘草5g.若有虛寒證者,加干姜、桂枝各5g;若有痰濁癥者,加杏仁3g,姜半夏5g。本方有清熱解毒,清利鼻竅之功。
(2)方法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用藥3~4周為1個療程。
12.通鼻湯
(1)處方升麻、炮山甲、王不留行、鹿角霜各9g,白芷5g,辛夷12g,魚腥草、蒲公英、薏苡仁、天花粉、黃芪各1 8g,甘草3g.黃膿涕多者,加木通8g;鼻腔發(fā)干者,加重天花粉用量;膿涕中挾血者,加路路通12g;前額脹痛者,加重白芷用量,加葛根15g.本方有宣通鼻竅,解毒清熱,養(yǎng)陰生津之功。
(2)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溫服。
13.清熱通竅湯
(1)處方黃芩、蚤休、蒼耳子、白芷、桔梗、甘草各10g,路路通1 5g,薏苡仁30g.發(fā)熱惡寒者,加荊芥、防風;口苦咽干者,加龍膽草、山梔子;乏力食欲缺乏者,加黨參、白術、茯苓。本方有清熱利濕,宣通鼻竅之功。
(2)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溫服。
14.益氣通竅湯
(1)處方黃芪、黨參各30g,焦白術、云苓、炒牛蒡子各15g,五味子、荊芥、蟬衣、桔梗、白及各10g,白芷、當歸各20g,蒼耳子、辛夷、薄荷各12g,生甘草6g.若熱重,涕多黃稠明顯者,加魚腥草、忍冬藤;若兼外感表證者,加防風、桂枝或金銀花、連翹;頭痛甚者,加荊芥、細辛;大便干者,加杏仁、生首烏、枳殼;食欲缺乏便溏者,去炒牛蒡子,加蒼術、焦三仙、內金;眠差者,加合歡皮、生龍齒。本方有益氣健脾,化濕通竅之功。
(2)方法 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 0天為1個療程。
15.復方天麻湯
(1)處方半夏、天麻、蒼耳子、白芷、延胡索、生甘草各109,生白術、黃芪各15~30g,細辛4g,黃芩12g,魚腥草30g,川芎、連翹、丹參、牛膝、生白芍各15g,辛夷花、藿香各6g.本方有健脾利濕,益氣化濁,清熱解毒之功。
(2)方法上藥加水共煎,取汁分2次服用,每日l劑。兒童酌情減量使用。
16.二花二子湯
(1)處方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地丁各12g,蒼耳子15g,天葵子、白芷、辛夷花、薄荷、川芎、赤芍、黃芩、甘草各10g.膿涕黃濁量多者,加敗醬草lOg,重用蒲公英20g;證屬肺胃壅熱者,加魚腥草15g,重用金銀花20g;證屬肝膽濕熱者,加龍膽草lOg,重用野菊花15g;頭痛重者,加藁本、蔓荊子各lOg,重用白芷15g.本方有宣肺通竅,解毒止痛之功。
(2)方法每日1劑,水煎濃縮取汁300ml,分2次服用。
17.解毒通竅湯
(1)處方川芎、紅花、赤芍、辛夷花、防風、白芷、桔梗各10g,酒黃柏、酒知母、金銀花、連翹各12g,蒲公英15g,乳香、沒藥、薄荷、甘草各6g.頭痛重者,加川烏、葛根;頭暈者,加蔓荊子、菊花;濁涕多且難出者,加薏苡仁、冬瓜仁、炮山甲、皂刺;鼻塞重者,加路路通、石菖蒲;鼻黏膜肥厚者,加鵝不食草;合并過敏性鼻炎者,加焦白術、烏梅、露蜂房;氣虛者,加黨參、黃芪。本方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之功。
(2)方法每天1劑,10劑為1個療程。先將藥浸泡2小時,用文火煎2次,取汁250ml,晚飯后1小時服。鼻塞重者可在煎藥時或煎好藥液放入水杯中趁熱吸鼻;病程長且膿液不多者可用藥渣煎湯熱敷患部。治療期間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孕婦忌服。
18.銀辛茯芪湯
(1)處方金銀花、連翹、板藍根、葛根各15g,蔓荊子30g,辛夷花、蒼耳子、茯苓、澤瀉、白芷、藁本、黃芩各9g,黃芪12g,柴胡、桔梗、生甘草各6g.伴口苦咽干者,加知母9g,蘆根15g;伴失眠多夢者,加遠志9g,炒棗仁15g;伴耳鳴、耳聾者,加石菖蒲12g,佩蘭9g.本方有疏風散熱,解毒消腫,宣肺通竅之功。
(2)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溫服。
19.射干豆根湯
(1)處方射干30g,山豆根15g,柴胡6g,辛夷花、梔子、薄荷各lOg,細辛3g,甘草5g。膿涕多者,加敗醬草20g;頭痛劇烈者,加白芷10g,葛根20g。本方有清熱解毒,瀉火利濕之功。
(2)方法上藥加水共煎,分2次服用,每日1劑,5劑為1個療程。
20.蒼鹿止淵湯
(1)處方蒼耳子20g,鹿角膠、辛夷各10g,白芷15g,麻黃3g,甘草6g.風熱、熱毒偏盛者,加黃芩、連翹、薄荷各10g;濕熱停滯者,加黃芩10g,升麻6g,薏苡仁I5g;年高肺氣偏虛者,加黃芪20g,桔梗10g;脾虛濕盛者,加黨參、薏苡仁各15g。本方有清瘡排膿,溫經通竅之功。
(2)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1.黃芪山甲湯
(1)處方生黃芪、白花蛇舌草各20g,玄參25g,皂角刺、白芷、金銀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g,當歸、炮山甲、川芎各12g,牛蒡子、辛夷花各IOg,蒼耳子6g,甘草4g.本方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益氣通竅之功。
(2)方法 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溫服,7天為1個療程。
22.加昧陽和湯
(1)處方熟地、蒼耳子各30g,鹿角膠9g,肉桂、麻黃、姜炭、甘草各3g,白芥子9g,辛夷花、白芷各1 5g。舌苔偏黃者,去肉桂、姜炭,加黃芩10g,薄荷6g.本方有溫陽散寒,溫通血脈之功。
(2)方法上藥水煎取汁500ml,分2次口服,每日1劑,1周為1個療程。
23.補腎健腦湯
(1)處方炙黃芪、懷山藥、熟地、枸杞子、菟絲子、肉蓯蓉、鹿角膠(烊化)各30g,山茱萸、茯苓、當歸、川芎、蒼耳子、麥冬各I5g,巴戟天、黨參、杜仲各20g,五味子、辛夷花各12g,炙甘草10g。低熱、舌紅、尿黃者,去熟地、巴戟天,加桅子10g,黃柏15g;手足不溫、腹中冷痛者,去麥冬、枸杞子,加細辛9g,桂枝12g;惡心、食欲不振者,去熟地、麥冬,加藿香、蘇梗、焦三仙各15g;頭痛明顯者,加蔓荊子15g。本方有補益脾腎,清解通竅之功。
(2)方法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4.益血通鼻湯
(1)處方黃芪30g,金銀花15g,白術12g,蒼耳子、辛夷、白芷、桃仁、赤芍、連翹、陳皮各10g,紅花8g,薄荷6g.鼻塞重者,加皂刺、絲瓜絡;頭重、胸悶、苔膩、濕重者,加蒼術、藿香;陰虛者,加沙參、麥冬;清涕量較多、畏寒肢冷者,去金銀花、連翹,加附子、桂枝。本方有益氣活血,清熱解毒之功。
(2)方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5.蒼耳辛夷湯
(1)處方蒼耳子1 000g,辛夷花60g.本方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之功。
(2)方法上藥洗清后,全部碾碎,再加入茜草、菊花、金銀花各60g,混合一起,在瓦鍋內煎3小時,然后過濾,將濾液保存,濾渣再連續(xù)煎3次,每次1小時,最后將全部濾液混合濃縮。趁熱加入蜂蜜500g,分裝至lOOml或200ml藥瓶中即可。診斷明確后,即可開始服用。每日3次,每次5ml??蛇B續(xù)服用1—2個月(總量達1 000~2 000ml)。服15日為1個療程,隔5日后,再服第2療程。
26.解毒清竇飲
(1)處方柴胡、辛夷花、重樓、白術、僵蠶各10g,北黃芪、野菊花、赤芍各15g,黃芩12g,生地20g,川芎6g。若肺脾氣虛而見周身困倦、痰多稀白、腹脹便溏者,去黃芩、重樓,加黨參、陳皮;若急性發(fā)作而兼見發(fā)熱、劇烈頭痛、汗出者,加石膏、天花粉,去北黃芪。本方有益氣通絡,清解通竅之功。
(2)方法 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服用,3周為1個療程。
27.仙方活命飲
(1)處方金銀花18g,甘草、乳香、川貝母、天花粉各6g,防風、白芷、當歸、赤芍、沒藥、陳皮、蒼耳子、薄荷、川芎、石菖蒲各9g,炮山甲4.5g,皂角刺3g,辛夷花12g.若涕黃濁量多者,加蒲公英18~45g,敗醬草15~30g;肺胃壅熱者,加重金銀花用量,加魚腥草15~24g;肝膽熱者,加龍膽草6~12g,野菊花9~12g;巔頂、枕后痛者,加藁本9~12g,蔓荊子6~9g;前額、眉棱骨、頭角、顳部痛者,加川芎、蔓荊子各6~ 9g,柴胡9~12g;面頰部痛,或痛連上齒者,重用白芷。本方有清熱解毒,疏風解表,宣通鼻竅,活血化痰之功。
(2)方法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溫服。
28.柴芩蒼耳煎
(1)處方柴胡、藿香、黃芩各10g,蒼耳子、羌活、石菖蒲、白芷、菊花各12g,防風、辛夷花、薄荷各6g,白芥子3g.兼風寒者,加荊芥穗10g,川烏3g;兼風熱者,重用黃芩、菊花,加金銀花15g,連翹10g;兼風濕者,重用羌活、藿香,加半夏10g,蒼術6g;病程日久者,加川
芎IOg,全蝎3g.本方有疏風瀉熱,宣通鼻竅,芳香通絡之功。
(2)方法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次溫服,10劑為1個療程。
29.川芎鉤藤散
(1)處方川芎、防風、白芷、僵蠶、黃芩各10g,羌活、法夏、蟬蛻、鉤藤、白附子各6g.若急性發(fā)作者,加金銀花15g,連翹10g;反復不愈者,加當歸尾10g,全蝎3g.本方有化痰通絡,清熱通竅之功。
(2)方法 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溫服。
30.瀉黃蒼耳散
(l)處方藿香、生梔子、防風、辛夷花各lOg,石膏60g,蒼耳子12g,白芷、薄荷各7g,甘草5g.發(fā)熱惡寒者,加柴胡、黃芩、葛根、金銀花;咳嗽者,加杏仁、紫菀、川貝、桔梗;陰虛肺燥者,加沙參、玉竹、麥冬;便秘,胸悶者,加大黃、枳實、郁金;頭痛偏寒者,加天麻、川芎、
羌活;頭痛偏熱者,加夏枯草、菊花、蔓荊子;眩暈者,加天麻、白芍、鉤藤、石決明;鼻衄者,加黑茅根、黑梔子、生地、丹皮、槐花;氣虛者,加北黃芪、白術、黨參;血虛女性者,加當歸、熟地、阿膠,男性者,加何首烏、白芍、大棗、黃精。本方有清熱利濕,解表通鼻之功。
(2)方法 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溫服,10日為1個療程。
(四)中藥外治方
1.清鼻散
(1)處方 辛夷花30g,薄荷葉6g,飛滑石、月石(風化)各9g。
(2)方法 以上方藥共研細末,過篩和勻,貯瓶備用,勿令泄氣。每取藥散少許,吹入鼻中,或搐鼻,每日吹2~3次。
2.清淵散
(1)處方 魚腦石6g,細辛、白芷、白蔻仁、丁香各3g,明雄2g,冰片Ig。
(2)方法 以上方藥分別研細末,混勻后盛瓶內備用。治療時每次用消毒棉球蘸藥粉少許塞1只鼻孔內,左右交替,每日3~4次。
3.二辛散
(l)處方 辛夷花6g,細辛4.5g,川芎3g.
(2)方法 以上方藥共研細末,貯瓶備用。睡時用消毒紗布蘸上藥末少許塞入患側鼻孔內,如為兩鼻,則交替塞藥,以免妨礙呼吸,每日1次。
4.吹鼻散
(1)處方 黃芪、白芷、蒼耳子各6g,炒白術、防風、辛夷各3g,石菖蒲、細辛、冰片各1g.
(2)方法 以上方藥共研細末,每日取藥散0.2g,吹鼻腔內,每日2~3次。
5.鼻淵散
(l)處方 辛夷花12g(去蒂勿令見火),麝香0.6g(另研),冰片1-5g(另研),芭蕉根1000g。
(2)方法 先把芭蕉根洗凈去皮,搗碎取汁,然后將辛夷花去蒂曬干后放人芭蕉根汁內,拌勻浸透,24小時之后取出曬干再拌浸,如此反復6次。將浸透的辛夷花研為細末,用重羅羅細,再將研細的麝香、冰片末放入拌勻,用瓷瓶盛貯,勿令泄氣。治療時取少許搐入鼻內,每日6次,重患者可以酌加。
6.中西散
(1)處方 龍骨粉、白芷粉各20g,辛夷花粉30g,冰片3~5g,撲爾敏80mg.
(2)方法 以上方藥共研成極細末,貯瓶備用。治療時,先用硼酸液洗凈鼻腔,再用消毒棉球蘸上藥涂勻鼻腔患部,每日2~3次。
7.鼻吸散
(1)處方 芙蓉葉、香白芷、辛夷花各1 5g,細辛3g,冰片lg.
(2)方法 以上方藥共研細末,貯瓶備用,勿泄氣。治療時先用藥棉將鼻腔內涕液擦干凈,再取藥末適量,用鼻吸入。每日3次,每次吸2~3下。
8.青吹散
(1)處方煅石膏、煅人中白各9g,青黛3g,薄荷0.9g,黃柏2.lg,黃連1.5g,煅月石1.8g,冰片3g.
(2)方法先將石膏、人中白、青黛研細水飛(研至無聲為度),曬干,研細末,入余藥同研和勻,貯瓶備用,勿泄氣。每取藥散適量,吹患鼻中,每日3次。
9.鼻炎散
(1)處方牛黃0.5g,麝香0.8g,干菊花、細辛各I.5g,鵝不食草15g,辛夷花7.5g。
(2)方法先將前4味藥共研細末,再入牛黃、麝香同研細末,和勻,貯瓶備用,勿泄氣。每用少許搐鼻中,每日3~4次。
10.塞鼻散
(1)處方辛夷花15g,香白芷、蒼耳子各IOg,桂枝59。
(2)方法 以上方藥共研細末,貯瓶備用。每日晚飯后,取少許藥散(約1g),用2cm雙層紗布2塊,將其分包成2個藥球,用棉線扎緊,并留線頭。先塞1個藥球于鼻孔中,用另一側鼻孔呼吸,1小時后將藥球拉出,再換塞對側,每日各塞1次。
11.貼穴散
(1)處方 白芥子、延胡索各30g,細辛、甘遂各15g,辛夷、白芷、蒼耳子各10g.
(2)方法 以上方藥共研細末備用。臨用時取藥末18g,用陳醋適量調糊,分攤于6張敷料或塑料紙上,貼于肺俞、膈俞、心俞(均為雙側穴位),膠布固定。一般3小時去藥。若貼后熱辣感明顯可提前去藥,若舒適微癢可適當延長貼藥時間。每年伏天貼藥3次,連貼3年為1個療程。
12.敷臍散
(1)處方人參、白術、砂仁、桔梗、陳皮、黃芩、石菖蒲各9g,山藥30g,薏苡仁、鵝不食草、白扁豆、茯苓、藿香各I5g,大棗5枚,蒼耳子IOg,白芷18g,甘草6g.
(2)方法 以上方藥共研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先將臍中、臍周用清水洗凈,取藥粉適量(加少許麝香效更佳),加入能量合劑l~2支,和勻如糊狀,敷于臍中,每日換藥1次。
13.涂藥膏
(1)處方鵝不食草干全草509,穿心蓮15g,麻黃5g,苯海拉明1.5g,冰糖5g.
(2)方法 以上方藥加羊毛脂、凡士林各適量,共制成1 000g藥膏。用時挑取藥膏如黃豆大,涂于鼻腔內,每日2次。
14.滴鼻油
(1)處方 蒼耳子、白芷、辛夷各60g,冰片、細辛各6g,薄荷霜5g,芝麻油500g,液狀石蠟油1 000ml。
(2)方法先將芝麻油、蒼耳子、白芷、細辛、辛夷一同投入鍋內浸泡24小時后加熱,待藥炸成黑黃色撈出,再人冰片粉、薄荷霜、液狀石蠟,并攪勻冷卻后過濾,分裝小瓶內。滴鼻,每次1—2滴,每日滴l—2次。
15.滴鼻液(1)
(l)處方辛夷花、魚腥草、香白芷、蒼耳子、黃芩、黃柏各6g,野菊花9g,冰片3g,白燒酒適量。
(2)方法先將前7昧藥放入搪瓷杯中,注入開水淹沒,并高出藥面約3cm,浸泡半日后,再放在文火上煮沸5分鐘。將冰片(研末)放入著色玻璃瓶中,倒人適量白酒溶化,待上藥液微溫時,將其注入瓶內,塞緊瓶蓋,搖勻,備用。每日早、中、晚用滴管吸取適量藥液滴人雙側鼻孔內。 .
16.滴鼻液(2)
(1)處方蒼耳子、辛夷花、大黃柏各30g,淡黃芩15g,生麻黃9g.
(2)方法上方藥用水浸透后洗凈,加水600ml濃煎,濾汁300ml,再用文火濃縮至200ml,多層紗布再濾,待溫后加入上等冰片3g與白酒25ml,調勻后裝瓶。用時取藥液滴入鼻中,每日3次,每次3—5滴,仰頭片刻,勿令藥液隨即流出。
17. 敷貼液
(1)處方人參、黃芪各30g,辛夷、細辛、防風、白芷、羌活、荊芥各60g,藁本、升麻、桔梗、川芎、訶子各50g,生南星、半夏、蒼術各40g.
(2)方法 以上方藥碎成粉末,加1.5倍量乙醇浸泡1周,再蒸餾精制藥液。治療時在lcm×lcm的膠布上放浸藥液的如赤豆大棉球1個,然后貼于太陽、迎香、印堂等穴上,敷貼20~30分鐘為
宜,每日1次。
18.清竇湯
(1)處方金銀花、白花蛇舌草各30g,桔梗、辛夷各10g,天花粉15g,黃芩、川貝母、白芷各12g,甘草6g.發(fā)熱者加柴胡15g,黃連9g;鼻塞重者加蒼耳子15g;杏仁lOg;頭痛甚者加川芎IOg,蔓荊子12g;頭脹者加白菊花1 5g;兼氣虛者加黃芪、炒白術各15g.茯苓12g.
(2)方法將上藥水浸、煎煮30分鐘后,取汁500ml,趁熱盛入小口蓋杯內,快速將鼻孔置于杯口之上(緊貼杯口),用力抽吸藥液蒸氣,待藥液溫度降至正常后,分次服下。
19.祛濁湯
(1)處方制川烏、制草烏、金銀花、薄荷、柴胡、鉤藤、玄參、白芷各15g。
(2)方法 以上方藥加水文火煎30分鐘后取頭汁,濃縮至500ml,置于爐上,外用熏鼻30分鐘,每日2次。
20.葛根湯
(1)處方 葛根、桂枝(后下)、桔梗、赤芍各9g,炙甘草4.5g,鵝不食草、魚腥草各12g,玉米須15g.
(2)方法上方水煎,取汁入器皿中(口要?。?,趁熱令患者鼻孔對準盛藥器皿口熏蒸藥氣,反復吸之,每日數(shù)次。
21. 霧化方
(1)處方蒼術、白芷各20g,烏梅、五味子、金銀花、川芎、薄荷、辛夷、黃芩各15g, ’
(2)方法 以上方藥水煎煮沸,取厚紙板制成漏斗狀,將其大口罩在煎藥器的上口,小口端緊貼鼻前孔,閉口用鼻間斷深吸氣,使蒸氣吸入鼻腔內。每次30分鐘,每日2次。
22.沖洗方
(1)處方黃連9g,黃柏、黃芩、黃芪各15g,金銀花、菊花、紅花、川芎、丹參、蒼術、白芷各12g。
(2)方法上方除“三花’外,諸藥放鍋中,加水2 000ml,煮沸15分鐘后放入“三花”,再煮15分鐘后過濾藥液,裝500ml鹽水瓶內備用。治療時先用I%麻黃素液棉片收斂鼻腔。用1%的卡因棉片鼻腔黏膜表麻(著重下鼻道前1/3)。常規(guī)行上頜竇穿刺。用50ml空針吸取藥液反復沖洗竇腔,并保留藥液于鼻腔內。每周沖洗1次。
23.熏洗方
(1)處方蒼耳子、辛夷花、薄荷、金銀花各15g,白芷10g,鵝不食草8g,細辛、食鹽各5g,冰片2g.
(2)方法先將上述藥物放入藥煲中,加入500ml水,用武火煮開后改文火慢熬,并加入冰片。當熱蒸氣不斷上升時,用鼻孔一呼一吸熱蒸汽(注意保持距離,避免燙傷面部皮膚),時間約10分鐘。再將藥汁倒出約lOOml,待藥液溫度下降至接近體溫時,開始洗鼻。洗鼻的要點是用吸球取熏洗液置于鼻前庭,呼氣時沖洗鼻腔,吸氣時暫停,反復多次直到藥物用完。
24.煙熏方
(1)處方蒼耳子、白芷、辛夷花、薄荷、川芎各1 0g,冰片6g。流涕色白,苔薄白,屬肺經風寒者,加藿香、石菖蒲各10g,細辛6g;流膿濁涕,舌紅、苔黃膩,屬膽經郁熱者,加龍膽草、魚腥草、菊花各lOg.
(2)方法 以上方藥混合研成粗末,用皺紋紙或草紙將藥末卷成如艾條狀大小的藥條。使用時點燃藥條并放置患者鼻下,囑其緩慢吸收藥條產生的煙霧,每次1 0分鐘,每日3次。在熏鼻前可先用慶大霉素或清開靈等注射液滴鼻,一則可濕潤鼻腔黏膜,減少煙霧干燥的副作用;二則可增加抗生素殺菌作用。如熏鼻時感覺煙霧刺激眼睛,可用濕毛巾或其他物體遮擋眼部。
25.導入方
(1)處方蒼耳子、辛夷各20g,桂枝、防風、黃芩、細辛、白芷各15g,蒲公英、魚腥草、桔梗各30g,冰片(后下)10g.
(2)方法將上藥加水1 000ml,浸泡l小時后,文武火交替煎40分鐘,紗布濾出備用。另將8cm×8cm的8層紗布墊煮沸消毒后曬干備用?;颊哐雠P,取煎好加溫中藥40ml淋于紗布墊上,平放覆蓋在印堂穴及鼻部,要避開雙目,上放6cm×6cm的鉛板,電極接GZ型離子透入機的輸出導線正極,另以同樣規(guī)格紗布墊用50℃水浸泡后放于右上肢曲池穴處,上置鉛板,電極接輸出導線負極,上壓砂袋。然后開機,治療量一般5~lOmA,具體數(shù)值視患者能承受為度。每次治療25分鐘,每日2次。
(五)針灸治療法
1. 毫針法
(1)取穴主穴取印堂、迎香、列缺、合谷、風池;額竇炎加上星、攢竹,上頜竇炎加巨髂,篩竇炎加顴醪;外感風熱加大椎,少陽郁熱加外關、陽陵泉,脾經濕熱加曲池、中脘,虛證加氣海、足三里。
(2)操作實證與鼻周穴用捻轉之瀉法;虛證用補法。迎香深刺透內迎香。留針15~20分鐘,隔天1次,10~15次為1個療程。
2.電針法
(1)取穴迎香、通天、合谷。
(2)操作穴位局部常規(guī)消毒,迎香穴向鼻側斜刺,通天穴向前平刺,針刺得氣后接電針儀,采用密波或疏密波,電流強度以病人能耐受為度,留針2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3.芒針法
(1)取穴 風池、大椎七點、內迎香、迎香透下睛明、魚腰透攢竹、太陽透下關。
(2)操作針內迎香是用較粗的芒針,向鼻孔內直刺,有頻嚏感即可出針。臨床治療時視病變部位不同,取穴應有偏重,方能提高療效。如上頜竇炎以太陽透下關為主,令針感放散至上齒;額竇炎以魚腰透攢竹為主,亦可瀉百會;篩竇炎以迎香透下睛明為主;蝶竇炎以風池穴為主,針刺令感應緩緩放散至前額。
4.透刺法
(1)取穴 以神庭透印堂為主,可選用攢竹、迎香、四白;頭目昏痛加風池、太陽,頭頂痛加百會、太沖。
(2)操作 選用90mm毫針自神庭穴向下進針,至帽狀腱膜下層,將針體平臥,緩慢向下透向印堂穴,進針可達3^一3.5寸,得氣后行頭皮針之捻轉法及抽氣進氣法。此針可留12~24小時,并用艾條灸針柄,時間長短可根據(jù)病情而定。其他配穴可根據(jù)病情施以補瀉手法,留針15~30分鐘。隔日1次,7次為1個療程。
5.耳針法
(1)取穴 神門、內鼻、腎上腺、額。
(2)操作 耳郭常規(guī)消毒,快速針刺耳穴后捻轉,用強刺激,留針20—30分鐘,每天1次。或用壓丸法,每耳壓丸2—3天,兩耳交替使用. 10~15次為1個療程。
6.蜂針法
(1)取穴根據(jù)病情,循經選穴。常取經穴有迎香、鼻通、素髂、禾髂、印堂、百會、上星、合谷、足三里等。
(2)皮試:在患者上肢下端內側處用75%的乙醇棉球作常規(guī)消毒后,用無齒鑷夾持蜂針點刺一下即可。待20分鐘后觀察,紅腫面積不超過5cmz,且無全身性反應,如惡心、嘔吐、蕁麻疹、心悸、乏力、全身發(fā)熱等特異性毒性反應,即可進行蜂針治療。否則,患者不適宜蜂針治療。
(3)操作對所選經穴用75%的乙醇消毒后,用無齒鑷從活蜂尾部拔下蜂針,在患部與疾病相關的經脈穴位循經點刺。要做到針不離鑷,點刺即出,每個蜂針可點刺2~4個穴位。
7.腕踝針法
(1)取穴雙側腕踝針上l。
(2)操作左手用提捏或舒張押手,右手用執(zhí)筆式持針法,使針與皮膚呈30度角快速刺入皮膚,進針后將針體放平,與皮膚呈10°左右貼近皮膚表面,沿皮下組織表淺地刺人1.4寸左右,留針20^一30分鐘。每天或隔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
8.皮膚針法
(1)定位鼻部、迎香、印堂、合谷、肺俞、頸椎兩側、第3—12胸椎兩側。
(2)操作局部皮膚常規(guī)消毒,用皮膚針輕度叩刺面部諸穴,以皮膚略潮紅為度;其余諸穴行中度叩刺;頸椎及胸椎兩側各叩刺兩行。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9.三棱針法
(1)取穴 印堂、迎香、曲差。
(2)操作穴位局部常規(guī)消毒,用三棱針對準穴位,快速點刺出血1~3滴。
10.皮內針法
(1)取穴 大椎、攢竹、太陽、絲竹空、陽白。
(2)操作 以毫針刺人穴位皮下,大椎穴向下刺I~2cm,陽白透魚腰,得氣后退針,留lcm左右于穴內,太陽透絲竹空,得氣后退出少許,攢竹穴刺入約0.5cm。分別用膠布固定,留針20小時左右。每天1次,3次為1個療程。
11.電梅花針法
(1)制作將上海產G6805治療儀或頻率可調的普通脈沖治療儀輸出導線,一極接于普通梅花針上,另一極接手柄。
(2)分區(qū)將治療部位分為3個區(qū)??粝氯菂^(qū):在眼外角與鼻翼旁開1寸作1斜線,鼻正中線,眶下平行線,三線相連組成一相應三角形,此為l區(qū);印堂穴及周圍為2區(qū);眉上緣與前額發(fā)際間為3區(qū)。
(3)操作梅花針及皮膚消毒,讓患者將手柄電極緊握掌中,調機頻率每分鐘200次左右,再調輸出旋鈕至中等刺激量。醫(yī)者用梅花針輕快均勻的反復依次叩刺上述3區(qū),使之滲出少許血液,然后
用乙醇棉球擦凈即可。上頜竇炎加強叩刺1區(qū),額竇炎加強叩刺3區(qū),篩竇炎、蝶竇炎加強叩刺1區(qū)、2區(qū)。隔天1次,7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7天。
12.穴位埋線法
(1)取穴列缺、合谷、印堂、迎香、風池、太沖。
(2)操作嚴格按照外科無菌操作進行,將穴位常規(guī)消毒后,選9號腰穿針,剪取1~2cm00號羊腸線置入腰穿針前端,刺入腧穴,待病人出現(xiàn)針感后,術者一手將針芯固定,另一手將管針取出,使羊腸線呈直線埋入穴位,出針后用消毒棉球覆蓋針孔2~3天。每月治療1次。
13.穴位注射法
(1)取穴迎香、印堂、合谷。
(2)藥物654-2注射液lOmg,黃連素注射液2ml,2%鹽酸普魯卡因注射液2ml,混合均勻。
(3)操作按穴位注射操作常規(guī)進行,穴位皮膚常規(guī)消毒,快速進針刺入皮下,稍作提插待有針感得氣后,經回抽無血,將上述藥液緩緩注入,每次每穴注射1ml,每日注射1次,7次為1個療程。
14.隔姜灸治法
(1)取穴上頜竇炎取鼻通(上迎香);額竇炎取攢竹、印堂,結合體征取壓痛點為中心。
(2)操作取大生姜切成約1.5cm厚薄片,中間以針刺孔,放于腧穴或患部,上置艾炷灸之,不時稍作上下左右移動,以不灼傷皮膚為度,待皮膚潮紅后,在姜片下添加少量白芷粉,使藥力直達病所,又能緩沖皮膚灼熱,共起協(xié)同治療作用。
15.斑蝥冷灸法
(1)操作斑蝥適量,生用,去足翅,研細末,瓶貯備用。治療時取斑蝥粉適量,以水、醋或蜂蜜調為糊狀(不宜太稀,以免流溢他處)。印堂穴擦洗干凈,病人取仰坐或仰臥位。膠布1小塊,中間剪去黃豆大小的孑L,先貼于印堂穴,然后將藥直接涂于小孔之內,外以膠布貼蓋,24小時后去掉。 1次不愈者,1周后重復使用。
(2)注意斑蝥為劇毒藥品,有強烈的發(fā)泡作用,外貼面積不宜過大,尤其不要讓藥物誤入眼內或口中,以免發(fā)生意外。
(3)處理水泡較小者用75%乙醇棉球輕壓片刻,促使其盡快吸收;較大者以消毒針頭或毫針穿破,放出水液,涂以2%甲紫或紅霉素眼膏,外用消毒紗布覆蓋,以防感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