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楚楚整理
初診:2012年9月6日。王某某,33歲。因“陰道口疼痛10余年,帶下色黃半年”就診。
反復(fù)出現(xiàn)陰道口疼痛10余年,近半年帶下量可,色黃,粘稠如果凍樣。平素月經(jīng)規(guī)則,周期32天,經(jīng)期4~7天,末次月經(jīng)2012年8月28日來潮,現(xiàn)仍見少量咖啡色出血。尿頻尿急,白天1~2小時一次,夜尿6~7次,排尿無力,陰道及宮頸口疼痛,口苦,噯氣,咽喉不適,大便一日3次,質(zhì)粘稠。舌淡紅,苔薄白,脈細(xì)。
方藥:清帶湯加味。
敗醬草10g
二診:2012年9月17日。近日兩側(cè)少腹疼痛較劇烈,伴外陰墜痛,白帶量中色黃,無異味,尿頻,淋漓不盡,排尿無力,口苦,大便軟,2~3次/日,腳底及腳跟疼痛,夜間多夢,咽部異物感,痰多色白,經(jīng)腹B超檢查未見異常。舌脈如上。
方藥:四逆清帶湯。
柴胡10g
婦科千金膠囊1合。
三診:2012年9月26日。便溏,腹痛減輕,夜尿頻。肛診:子宮后位,常大,無壓痛,雙側(cè)附件區(qū)增厚,未觸及包塊,無壓痛,兩側(cè)子宮骶骨韌帶觸痛。舌脈如上。
方藥:荔枝5個
四診:2012年10月16日。末次月經(jīng)2012年10月3日,6天凈。陰道疼痛消失,夜尿頻,便溏,舌脈如上。
方藥:荔枝5個
五診:2012年10月31日。大便成形,舌脈如上。
中藥守上方加檳榔10g,7劑。
六診:2012年11月8日。陰痛減輕。
中藥守9月26日方,7劑。
七診:2012年11月19日。末次月經(jīng)2012年11月8日至14日,
中藥守上方,14劑。
八診:2012年12月4日。陰痛已除。
中藥守10月16日方加半夏10g,7劑。
按語:陰痛,出自《諸病源候論》,多因肝郁脾虛、郁熱挾濕下注,或中氣下陷,系胞無力;或風(fēng)邪客于下焦,與氣血相搏,壅閉肝腎經(jīng)絡(luò)。馬老自創(chuàng)清帶湯以敗醬草、紅藤祛瘀利濕消癰,半枝蓮、蒲公英清熱解毒排膿,椿根皮、土茯苓清熱澀腸止瀉,大薊、小薊、棉萆薢利尿祛濕止血,加地榆、槐花、貫眾炭、阿膠,涼血止血之力尤甚,善清赤帶。二診藥后出血止,白帶色黃,腹痛、陰痛未解,尿頻尿無力,口苦大便軟,多夢,咽中異物感。為情志郁結(jié),濕熱仍存,氣機(jī)不暢,疼痛難解,故以清帶散與四逆散相合,加柴、枳、芍、草四味疏肝解郁,緩急止痛;荔枝核、橘核破氣散結(jié)止痛,全方清熱散郁,疏肝理脾,濕熱得處,正氣不傷。七劑后腹痛減輕,白帶正常。
三診夜尿頻,便溏,肛診可及宮骶韌帶觸痛,婦人氣血濕熱瘀滯未解。以清熱解毒為法,治標(biāo)不治本也,虛實夾雜,其尿頻、排尿無力、腰酸,當(dāng)責(zé)之腎也,脾腎陽虛,治宜溫腎行氣,健脾利濕。故易前方。以荔枝入藥,其味甘、酸、性溫,入心、脾、肝經(jīng);果肉可補(bǔ)脾益肝、溫中止痛,果核可理氣散結(jié)、鎮(zhèn)痛止呃?!峨s病源流犀燭》中載荔枝橘核湯治疝氣,兩藥相配,行氣止痛力強(qiáng)。荔枝、橘核行氣鎮(zhèn)痛為君,益智仁、烏藥溫腎縮尿,蒼術(shù)、川樸化濕溫中,共為臣藥,川連燥濕瀉火,內(nèi)金健脾消積,川楝子、元胡行氣止痛,蒲公英、紅藤清熱排膿,全方寒溫并用,散收并施,先、后天并補(bǔ),祛邪亦不傷正,五診陰痛消失,疾病向癒,仍有尿頻,便溏,故去橘核、川楝子、元胡等行氣藥,黃連苦燥傷胃,亦去之;以山藥、薏仁米、黃芪益氣健脾為法,補(bǔ)骨脂脾腎雙補(bǔ),固精縮尿,小茴香溫中散寒,理氣和胃。藥后陰痛減,其后兩月以荔枝二方交錯互用,前后用藥四月,陰痛已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