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一證,主要發(fā)生在肺。肺為嬌臟,職司清肅,氣逆則咳。但因咳嗽多挾痰濁,痰由濕化。而濕由脾胃運化不及所致?!秲?nèi)經(jīng)》上說:“聚于胃,關(guān)于肺?!焙笕艘灿小捌樯抵?,肺為聹痰之器”的說法。
引起本病的原因有二:
一為外感,因肺主皮毛,最易感受外邪,以從其合;
二為內(nèi)傷,多屬于母臟氣影響,如土不生金,木火刑金,金水不能相生等。
外感咳嗽
以風(fēng)寒和內(nèi)熱為常見,“風(fēng)寒咳嗽”,痰多稀薄;“風(fēng)熱咳嗽”,痰粘不爽,或干咳無痰。二者均有喉癢、鼻塞,較重的有寒熱、頭痛等證。治宜宣化上焦,前者用杏蘇散、止嗽散,后者用銀翹散。也能以三拗湯為主方,酌加牛蒡、蟬衣、象貝、清半夏、陳皮、胖大海等。感受秋燥時邪,多干咳,鼻燥,口干,咽痛,舌質(zhì)微紅,用清燥救肺湯加減。凡治外感咳嗽,初起不宜降氣鎮(zhèn)咳,以免邪郁滋變。又因上焦如羽,非輕不舉,用藥以輕靈為貴。
內(nèi)傷咳嗽
中常見者,有“濕痰咳嗽”,痰多易出,朐悶,食少,嘔惡,舌苔白膩,用二陳湯。有“肝火咳嗽”,咯吐黃痰,胸脅滿悶掣痛,口苦咽干,用清氣化痰丸加青黛。又有“腎虛咳嗽”,由于陰虧虛火上炎的,疲中帶血,內(nèi)熱咽干,脈象細數(shù),用百合固金湯;由于陽虛水泛為痰的,痰帶成味,形寒氣短,脈沉細弱,用金匱腎氣丸。凡外感咳嗽重在祛邪,但也有體虛邪實,應(yīng)當(dāng)兼顧。內(nèi)傷咳嗽同樣有虛有實,不可一派滋補。同時,前人曾分“肺咳”、“心咳”、“脾咳”、“肝咳”、“腎咳”和“胃咳”、“膀胱咳”等五臟六腑之咳,乃指咳嗽引起的臟腑兼證,主要仍在于肺。在其他疾病如“水腫”等亦能引起咳嗽,則為病邪影響及肺,均以本病為主。
咳嗽咯吐涎沫,行動氣短,形體消瘦,脈虛而數(shù),乃熱傷津液,肺失懦潤,名為“肺痿”。治宜清養(yǎng),略佐化痰,用麥門冬湯。久不愈,能使氣陰俱傷,皮毛干枯,潮熱失音,有如癆瘵,難治。也有吐涎沫而不咳不溻,小便頻數(shù)或遺尿,為肺痿中的虛寒證。由于肺氣蕭索,不能制下,亦屬難治,宜甘溫調(diào)養(yǎng),用甘草干姜湯。
咳嗽略吐腥臭濃痰,伴有明顯的朐痛,或身熱,脈浮滑數(shù),為“肺癰”初期。潰膿后則吐出膿血,或如米粥,胸痛煩滿,舌苔黃膩。本證多屬實熱現(xiàn)象,熱搏血結(jié)成癰,官清熱化濁,用千金葦莖湯,并可酌加桔梗排膿、葶藶瀉肺。倘若病邪漸退,或膿未盡而正氣已虛,宜清熱養(yǎng)陰,用桔梗杏仁煎或濟生桔梗湯。
咳嗽中有痰多稀薄色白,兼挾泡沫,患者以老年人為多,每發(fā)于秋季驟涼,隨著冬季嚴寒加劇,至春夏逐漸平靜。發(fā)時氣喘,喜高枕而臥,咯痰爽利則覺輕快,名為“痰飲咳嗽?!陛p者由于脾陽虛弱,重者腎陽亦虛,因而水濕不化,凝聚成飲,上漬于肺,則為咳喘。與一般咳嗽根本不同。治法宜溫藥和之,輕則治脾,用苓桂術(shù)甘湯,重者治腎,用金匱腎氣丸;痰多和咳喘繁劇時,也可結(jié)合苓桂五味姜辛湯、二子養(yǎng)親湯等。痰飲咳嗽的形成,主要由于本身陽虛,故不易根治,而且必須分別標(biāo)本緩急。比如風(fēng)寒引發(fā)者,可用小青龍湯散寒化飲?;虼骖^汗,有浮陽外越現(xiàn)象,可用黑錫丹破沉寒回用氣,但均不宜常用久服。
杏蘇散:杏仁 紫蘇桔梗 前胡 半夏 陳皮 茯苓 枳殼 甘草 姜 棗
止嗽散:荊芥 紫菀桔梗 百部 白前 陳皮 甘草
銀翹散:銀花 連翹荊芥 豆豉 薄荷 牛蒡 甘草 桔梗 竹葉
三拗湯:麻黃 杏仁甘草
清燥散肺湯:桑葉 石骨 杏仁 麥冬 人參 甘草 阿膠 枇杷葉 黑芝麻
二陳湯:半夏 陳皮茯苓 甘草
清氣化痰丸:膽星 半夏 橘紅 杏仁 枳實 瓜萎 黃芩 茯苓 姜汁
百合固金湯:百合 生地 熟地 玄參 麥冬 貝母 桔梗 白芍 當(dāng)歸 甘草
金匱腎氣丸:附子 肉桂 熟地 山萸 山藥 丹皮 澤瀉 茯苓
麥門冬湯:麥冬 半夏人參 甘草 粳米 棗
甘草干姜湯:甘草 干姜
干金葦莖湯:蘆根 苡仁 桃仁 冬瓜子
桔梗杏仁煎:桔梗 杏仁 甘草 阿膠 麥冬 銀花 百合 貝母 連翹 枳殼 夏枯草 紅藤
濟生桔梗湯:桑皮 桔梗 貝母 當(dāng)歸 瓜蔞皮 黃芪 百合 五味子 枳殼 甘草 苡仁 防己 地骨皮 知母 杏仁 亭藶
苓桂術(shù)甘湯:茯苓 桂枝 白術(shù) 甘草
苓桂五味姜辛湯:茯苓 桂枝 五味子 干姜 細辛
三子養(yǎng)親湯:蘇子 白芥子 萊菔子
小青龍湯:麻黃 桂枝細辛 白芍 干姜 五味子 半夏 甘草
黑錫丹:青鉛 硫黃胡蘆巴 沉香 附子 肉桂 茴香 補骨脂 肉果 金鈴子 陽起石 木香
本文轉(zhuǎn)載自http://user.qzone.qq.com/313917070/blog/1406791327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