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愷之(約344年—405年),字長康,小字虎頭。是中國東晉時代的畫家,江蘇無錫人,約364年在南京為石棺寺畫維摩詰像,引起轟動。366年當上大司馬參軍,392年為殷仲堪參軍,405年升為散騎常侍。顧愷之多才,工詩賦,善書法,被時人稱為“才絕、畫絕、癡絕”,他的畫風格獨特,被稱為“顧家樣”,人物清瘦俊秀,所謂“秀骨清像”,線條流暢,謂之“春蠶吐絲”。著有《畫論》《魏晉勝流畫贊》和《畫云臺山記》三本繪畫理論書籍,提出“以形寫神”、“盡在阿堵中”的傳神理論。唐張彥遠評其畫:“意存筆先,畫盡意在”。他提出的“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著名論點,對中國繪畫影響深遠。。
原《洛神賦圖》卷,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繪制(宋摹),絹本,設色,縱27.1cm,橫572.8cm。
顧愷之傳世之作《洛陽賦圖》為其觀三國曹魏時建安著名文人、曹操第三子曹植所寫《洛神賦》這篇著名文學作品后有感而畫的。傳說曹植少時曾與上蔡(今河南汝陽)縣令甄逸之女相戀,后甄逸之女被嫁給其兄曹丕為后,而甄后在生了明帝曹睿后又遭讒致死。曹植在獲得甄后遺枕后感而生夢,因此寫出《感甄賦》以作紀念,明帝曹睿將其改為《洛神賦》傳世。而洛神是傳說中伏羲之女,溺于洛水為神,世人稱作宓妃。把甄后與洛神相提并論,實際上也是一種對甄后的懷念和寄托。
《洛神賦》通篇言辭美麗,描寫動情,神人之戀纏綿凄婉,動人心魄。顧愷之讀后大為感動,遂凝神一揮而成《洛神賦圖》。
此圖卷無論從內(nèi)容、藝術(shù)結(jié)構(gòu)、人物造形、環(huán)境描繪和筆墨表現(xiàn)的形式來看,都不愧為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之一。此卷一出,無人再敢繪此圖,故成為千百年來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名著和最為世人所傳頌的名畫。
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顧愷之藝術(shù)的若干特點,千載之下,亦可遙窺其筆墨神情。全卷分為三個部分,曲折細致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地交替、重疊、交換,而在山川景物描繪上,無不展現(xiàn)一種空間美。
全畫用筆細勁古樸,恰如“春蠶吐絲”。山川樹石畫法幼稚古樸,所謂“人大于山,水不容泛”,體現(xiàn)了早期山水畫的特點。
翩若驚鴻 妙入毫巔 —— 畫面開首描繪曹植在洛水河邊與洛水女神瞬間相逢的情景,曹植步履趨前,遠望龍鴻飛舞,一位“肩若削成,腰如約素”、“云髻峨蛾,修眉聯(lián)娟”的洛水女神飄飄而來,而又時隱時現(xiàn),忽往忽來。此卷設色濃艷,畫法古拙,系魏晉畫風。乾隆皇帝見到此畫后拍案嘆服,在引首處御書四字:“妙入毫巔”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