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性能,是指藥物的性味和功能,也就是中藥的藥性理論。每一種藥物都具有一定的性能,把各種中藥的性能歸納起來,主要有四氣、五味,升降浮沉及歸經(jīng)等方面。對中藥性能的認識,是歷代醫(yī)家在醫(yī)療實踐中逐步探索出來的。如藥性的寒、熱、補、瀉、升、降、浮、沉,就是依據(jù)疾病性質的寒、熱、虛、實和臟腑功能的升、降變化等總結出來的。藥物的歸經(jīng)是依據(jù)藥物對不同臟腑經(jīng)絡的病變起著選擇性作用歸納出來的。藥性理論是以陰陽、臟腑、經(jīng)絡等學說為基礎的。
中醫(yī)學認為,一切疾病的發(fā)展變化過程,實際上都是人體陰陽邪正的相互消長,是臟腑經(jīng)絡功能失調后,反映出來的陰陽偏勝偏衰的狀態(tài)。而中藥治病的基本作用,就在于消除致病因素,恢復和調整臟腑的功能,糾正陰陽偏勝偏衰的病理現(xiàn)象。因此,中藥治病,就是利用每種藥物不同的偏性。如不同的氣,不同的味和不同的歸經(jīng)等,以及味同氣不同,或氣同而味不同,或氣味相同而歸經(jīng)又不同,等等。必須熟悉這些性能,并掌握每一種藥物特點,才能在“辨證”明確的基礎上,恰當?shù)靥幏接盟???梢?,運用中藥治療疾病,如果離開了中醫(yī)藥學理論的指導,是不可能達到預期療效的。
1.四氣五味
四氣、五味就是藥物的性味,每一種藥物都具有性和味兩個方面。這是說明藥物功效的主要依據(jù),也是構成藥物性能的重要部分,對臨床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四氣
氣,是指藥物的性質,四氣就是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所以四氣,又稱四性。而溫與熱、寒與涼僅僅是程度上的差異,溫次于熱,涼次于寒,微寒相當于涼,大溫相當于熱,因此,寒涼和溫熱實質上是寒熱兩類藥性。此外,還有平性藥,是指寒涼和溫熱性質不甚明顯,作用比較平和的藥物,但實質上仍有偏溫、偏涼的不同,仍然屬于四氣的范圍,所以不稱五氣,而仍稱四氣。四氣之中,寒涼屬陰,溫熱屬陽。
藥性的寒、熱、溫、涼,是根據(jù)藥物作用于人體所發(fā)生的反應和治療效果而歸納出來的。凡是能夠治療熱性病證的藥物,便認為是寒性或涼性;能夠治療寒性病證的藥物,便認為是熱性或溫性。
四氣的作用:一般地說,寒涼性藥物大多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等作用,常用于大熱煩渴,面紅目赤,脈洪數(shù)等熱證陽證患者,如石膏、知母、黃連等;溫熱性藥物大多具有溫中、助陽、散寒等作用,常用于畏寒肢冷,面色蒼白,大便清稀,脈微弱等寒證陰證患者,如附子、干姜、肉桂等。由此可知,如果不明四氣,不分陰陽,治療陽證熱證用熱藥,陰證寒證用寒藥,藥證不合,則勢必促使病情惡化,甚至造成死亡。
(2)五味
味,是指藥物的味道,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種不同的味道。此外,還有淡味,因其藥味不甚明顯,前人將它附屬于甘,常甘淡并稱。因此,一般仍稱五味。這些味道,主要是由昧覺器官辨別出來的,或是根據(jù)臨床治療反映出來的效果而確定的。前人在長期醫(yī)療實踐中,發(fā)現(xiàn)不同味道的藥物具有不同的治療作用,因而總結了五味的用藥理論,對于臨床用藥有重要指導意義?,F(xiàn)將五味的作用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具有發(fā)散、行氣、活血的作用,常用于外感表證和氣血阻滯的病證。如蘇葉發(fā)表,木香行氣,川芎活血等。
甘:能補能緩,具有補養(yǎng)、緩和的作用。常用于虛證或拘急疼痛等病證。如人參補氣,熟地補血,甘草和中、緩急止痛等。
酸:能收能斂,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常用于虛汗外泄、遺精帶下、久瀉不止等病證。如五味子收斂止汗,金櫻子固精止遺,訶子澀腸止瀉等。
苦:能瀉能降能燥,具有瀉火、瀉下、降逆及燥濕的作用。常用于熱性病,大便不通,氣逆脹滿等病證。如黃連瀉火,大黃瀉下通便,杏仁降逆平喘,厚樸燥濕散滿等。
咸:能下能軟,具有潤下軟堅的作用。常用于瘰疬痰核、大便燥結等病證。如牡蠣軟堅散結,芒硝潤下通便等。
淡:能滲能利,具有滲濕利水的作用。常用于濕邪阻滯,小便不利等病證。如茯苓、通草,既能滲濕又能利水等。
五味之中,辛甘淡為陽,酸苦咸為陰。
氣和味是構成藥性的主要依據(jù),它們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每一種藥物都具有氣和味兩方面,必須把兩方面綜合起來,才能比較全面地掌握藥性。例如紫蘇味辛性溫,辛能發(fā)散,溫可散寒,所以,紫蘇主要有發(fā)散風寒作用;蘆根味甘性寒,甘能生津,寒能清熱,所以,蘆根主要有清熱生津功效等。
一般說來,氣味相同的藥物,其主要作用大致相同,例如辛溫藥物大都具有發(fā)表散寒的作用,苦寒藥物大都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氣味不同的藥物,作用也就有所不同,如氣同味異,同是溫性藥,具有溫里散寒的共性,但麻黃辛溫發(fā)汗,黃芪甘溫補氣,厚樸苦溫燥濕,烏梅酸溫收斂,蛤蚧咸溫補腎;又味同氣異,同是辛味藥,具有發(fā)散行氣的共性,而薄荷辛涼發(fā)散風熱,紫蘇辛溫發(fā)散風寒,石膏辛寒能除大熱,附子辛熱可祛陰寒等。還有些藥物,一氣兼有兩種以上的味,其作用范圍也就相應擴大,而有多種作用,如當歸甘辛,甘既能補辛又能行等。凡氣味相同的藥物,作用一般也相類似,這是共性,但每種藥物又各有特性,如紫蘇、生姜氣味均為辛溫,具有發(fā)汗散寒的共性,但紫蘇發(fā)汗功效較強,并有行氣安胎作用,生姜發(fā)汗功效較弱,另有溫胃止嘔作用,這說明藥物的性能在相同之中又各有不同的特點。由此可見,藥物的氣味比較復雜。因此,我們不但要熟悉四氣、五味的一般規(guī)律和藥物的共性,還必須掌握每一藥物的特性,才能較為全面而正確地指導臨床運用。
2.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藥物作用于人體上、下、表、里的四種趨向而言。升是上升舉陷,趨向于上;降是下降平逆,趨向于下;浮是上行發(fā)散,趨向于表;沉是下行泄利,趨向于里;升與浮、沉與降,其趨向是類似的。升浮藥主上升而向外,具有升陽、發(fā)表、散寒和催吐等作用;沉降藥主下行而向內,具有清熱、瀉下、利水、潛陰、降逆、收斂和止吐等作用。
升降浮沉4種藥性,也是臨床用藥原則之一。因為體發(fā)生病變的部位,有上下表里的不同,病勢有上逆下陷的差別,在治療上就需要針對病情選用藥物。病邪在上在表的,宜用升浮而不用沉降,如外感風寒之表證,用麻黃、紫蘇等升浮藥以發(fā)散風寒;病邪在下在里的,宜用沉降而不用升浮,如腸燥便秘之里實證,當用大黃、枳實等沉降藥以攻里通便;病勢上逆的宜降不宜升,如肝火上升、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眩暈、目赤等,用黃連、決明子、石決明和牡蠣等沉降藥以清熱降火、平肝潛陽;若病勢下陷的宜升不宜降,如久瀉脫肛、婦女陰挺,用黃芪、升麻等升浮藥以益氣升陽。這是用藥治病的規(guī)律。如違背這一規(guī)律,就會產(chǎn)生不良后果,如肝陽上亢之頭痛,若用升浮藥治療,則陽升無制,易引起痙厥之證;脾氣下陷的久瀉,若用沉降藥治療,則下陷更甚,必導致洞泄不禁。
藥物升降浮沉的不同作用,與四氣五味、質地輕重以及炮制等都有密切聯(lián)系。凡是味辛甘、氣溫熱的藥物,大都能升浮,如麻黃、黃芪等;味酸苦咸、氣寒涼的藥物,大都能沉降,如大黃、芒硝等。凡花葉及質輕的藥物,大多能升浮,如辛夷、蘇葉、升麻和桔梗等;子實及質重的藥物大多能沉降,如紫蘇子,枳實、石決明和代赭石等。但其中也有一些例外情況,如旋覆花、番瀉葉等花葉類藥物,其性應升而反降;蔓荊子、蒼耳子等果實類藥物,其性應降而反升,這說明藥物在一般規(guī)律中各有其特性。
藥物的升降浮沉,雖是以氣味和質輕重為依據(jù),但由于中藥的運用,多以復方出現(xiàn),故其性能每隨著配伍、炮制而有所轉化。如沉降藥經(jīng)酒制或與較多、較強的升浮藥同用,也能隨之而上升;升浮藥經(jīng)鹽制或與較多、較強的沉降藥同用,也可隨之而下降。因此,在臨床用藥時,除掌握一般原則外,還要知其中的變化,才能達到準確運用中藥的目的。
3.歸經(jīng)
歸經(jīng),是說明某種藥物對某些臟腑經(jīng)絡的病變起著主要治療作用。藥物對人體所起的作用,都有一定的適應范圍,如寒性藥物,雖同樣具有清熱作用,但其適應范圍:有的偏清肺熱,有的偏清肝熱,有的偏清胃火,各有所專;同一補藥,也有補肺、補脾、補腎的不同。因此,祖國醫(yī)學便根據(jù)臟腑經(jīng)絡學說,結合藥物對不同臟腑經(jīng)絡的病變發(fā)揮不同的治療作用進行了歸納,得出某藥能治某經(jīng)的病,某藥歸入某經(jīng)的結論,這就形成藥物的歸經(jīng)理論。
藥物的歸經(jīng),主要是以臟腑經(jīng)絡理論為基礎的。因為經(jīng)絡能溝通人體內外表里,在病理狀態(tài)下,體表的病變可以通過經(jīng)絡而影響內在的臟腑,臟腑的病變也可通過經(jīng)絡而反映到體表。因此,人體各部分發(fā)生病變時,所出現(xiàn)的證候,可以通過經(jīng)絡而獲得系統(tǒng)的認識。如肺經(jīng)病變,每見喘咳、胸痛等證;肝經(jīng)病變,每見脅痛、抽搐等證;心經(jīng)病變,每見神昏、心悸等證;脾經(jīng)病變,每見腹瀉、水腫等證;腎經(jīng)病變,每見腰痛、遺精等證。我們根據(jù)藥物的功效與臟腑經(jīng)絡的密切關系,就可以說明某藥對某些臟腑、經(jīng)絡的病變起著主要作用。如桔梗、杏仁能治咳嗽、氣喘,故歸肺經(jīng);香附、羚羊角能治抽搐、脅痛,故歸入肝經(jīng);菖蒲、朱砂能治心悸、神昏,故入心經(jīng);白術、山藥能治腹瀉、水腫,故入脾經(jīng);菟絲子、補骨脂能治腰痛、遺精,故歸入腎經(jīng)等。由此可見,歸經(jīng)的理論,具體指出藥效的所在,也是人們長期從臨床療效觀察中總結出來的用藥規(guī)律。
藥物的五味與五臟也有一定的關系。一般來講,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腎,這是根據(jù)藥物五味對疾病治療作用而作出的歸納,是歸經(jīng)用藥的一般規(guī)律。
至于一種藥物可以歸數(shù)經(jīng)的,是說明對數(shù)經(jīng)都有治療作用,例如杏仁歸肺、大腸二經(jīng),是說杏仁既能平喘止咳,又能潤腸通便;石膏歸肺、胃二經(jīng),是說石膏既能清肺熱,又能清胃熱。不過,在具體運用時,對一藥入數(shù)經(jīng)應分清主次,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歸經(jīng)雖具體指出了藥效所在,便于臨床應用。但人體的疾病是復雜多變的,臟腑經(jīng)絡的功能是互相影響的。因此,在臨床用藥時不能單純地使用一經(jīng)藥物。如肺病日久,必影響到脾,除用治肺的藥物外,還應配伍補脾的藥物,因脾主健運,可以促進肺病的痊愈。所以,既要了解每一藥物的歸經(jīng),又要掌握臟腑經(jīng)絡間的相互關系,才能更好地運用歸經(jīng)理論指導臨床用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