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短期操作為什么不可???巴菲特:企圖預測市場是蠢人行為
個人投資本質上個無限游戲,而在股市中,擇時是最為常見的行為。什么叫做擇時?比如牛市頂部入場,不久熊市來了,可是卻被很多人炒作為市場回調,不斷加倉買入;結果,一路大跌,虧到自己都傻眼,這都是巴菲特所說的企圖預測市場是蠢人行為的直接體現(xiàn)。隨意擇時,損失慘重。那么對于個人而言,有沒有辦法可以規(guī)避這個風險呢?
首先來看一個案例,根據(jù)中國股票市場1996年-2015年這個時間段上證綜合指數(shù)為例:
如果這20年你一直有上證綜合指數(shù),你的投資回報率可以接近每年10%。
但是如果你錯過其中最大的5天,回報就會下跌到每年8%左右,如果是錯過了40天,就變成了每年負3.8%。
從從中可以看出,投資市場提供的回報在時間上分布很不均勻,而且不可預期,只有一個大趨勢,那就是總體上升。
很多人都會覺得,在牛市買入,一定能賺,在熊市買入,就一路虧到底。但其實不是的,在熊市里也有大幅上漲期,有些人哪怕身處牛市,也依然會虧錢。舉個例子:有人購入指數(shù)基金,在盈利已經(jīng)6%;回調,收益剩余1%甚至為負,這個時候心態(tài)已經(jīng)穩(wěn)不住了,從而開始擇時操作,當心態(tài)不穩(wěn)的時候,尤其看著下跌的時候,更加會導致我們的操作出現(xiàn)大幅度失誤。指數(shù)剛剛漲到3100了,有一點盈利就立即賣出,結果市場繼續(xù)上漲,指數(shù)3150又買進;倒騰幾次之后,又買在了高點,這個時候,又開始回調了。在這個過程中,勢必會錯過幾次大漲。
正因為錯過幾次大漲,所以心里才會特別的懊悔,早不下手,這又會使得心態(tài)失衡。最終的結果是到目前為止依然是虧損狀態(tài)。有專家說過,一年中,市場大幅上漲的天數(shù)只有25天,如果錯過了這25天,回報率會大大降低。而且這25天的大漲本質上與牛市、熊市無關。只與自己是否在場有關。而關于擇時操作,是人性無法避免的一個問題,該如何解決呢?巴菲特早就給出了答案,就是定投。持續(xù)定投,能夠規(guī)避掉20%的風險。
圖片來自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小編刪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