璽印是憑證工具之一。國家、官吏與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皆須以印記為憑證,于是官、私璽印產生了。璽印大約始自東周,代代相承,未曾間斷,完其發(fā)展,可分四期:
1、散制作期:傳世的出土古璽印最早為戰(zhàn)國時代的制作,印體有大小、方圓、一二三層之分,頂端作小鼻紐者最多,印文有三晉、齊、楚等國古文,布局疏朗,錯落有致。
2、形制統(tǒng)一期:秦漢魏晉皆有統(tǒng)一印制,南北朝因之?;实蹖S糜褓|,稱璽,余者用銅,稱印。這段時間之印章有大小方圓、長方等等形式,印體日漸厚重,以鼻紐、龜紐居多。印文形式秦代刻陰文小篆,有界格,兩漢魏晉的入印篆書方圓俱備,被作為典范,稱為謬篆。此外有鳥蟲書及與其相類之文字,印文外加裝飾及有形印皆為東漢所常見。南北朝印章繼承魏晉之作,饒有古趣。
3、發(fā)展變化期:隋唐以后印體增大,鼻紐變成小長方形把手,直至增高成上小下寬之柱形柄。官印文字皆作陽文,由細筆微曲之唐篆變化為九疊篆,還有以西晉文、蒙文、滿文和滿漢篆書合文入印者,印邊日漸增闊,布局日趨豐滿,筆劃與空白日趨均勻。清宮的二十五寶璽為乾隆十一年(1746年)所完成,是專用于國事的傳國寶,除一金一檀木外余皆玉質,體積碩大,作各式龍紐,為前世所無,璽文有滿文、滿漢篆書合文。其它大小寶璽多為石質,乃御筆和賞鑒所用,其性質屬私印閑章,惟石料、制紐皆極精美,具莊重珍貴的特點。
4、繼往開來期:明清私印以石料所作為多,有少量牙角竹木之作,取代了銅質印章。印文主要由書畫家親自提刀,或由治印家鐫刻,他們皆以秦漢六朝古印為宗,創(chuàng)造出個人風格,如明文何,清浙徽派諸家,晚清趙之謙、吳昌碩都是名聲顯赫的大家,他們不僅為中國璽印的歷史寫下了燦爛的篇章,而對東方鄰國篆刻藝術的發(fā)展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南宮尚浴”印
“南宮尚浴”印鈐本
銅瓦紐“南宮尚浴”印,印面2.2×2.3厘米,通高1.7厘米。
印銅鑄,方形,瓦紐。印面有陰線十字界格及邊欄。印文為秦篆字體,白文,左上起交叉讀“南宮尚浴”四字。
此為秦王朝官印。
“邑尉印”銅印全形
“邑尉印”銅印鈐本
銅瓦紐“邑尉印”,通高1.3厘米,印面2.1×2.2厘米。
印銅鑄,方形,瓦紐,雙層印臺。印面有陰線十字界格及邊欄。印文為秦篆字體,白文,右上起交叉讀“邑尉印”四字。
尉為秦代縣佐官?!稘h書·百官公卿表》記:“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皆有丞尉?!闭瓶h中軍事。此為秦王朝官印。
“右公田印”銅印
“右公田印”銅印印面
“右公田印”銅印鈐本
銅鼻紐“右公田印”,印面2.1×2.2厘米,通高1.6厘米。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面有陰文界格,呈田字格式。印文為秦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右公田印”四字。
此為秦王朝管理公田的官吏之印。
“小廄南田”銅印
“小廄南田”銅印印面
“小廄南田”銅印鈐本
銅瓦紐“小廄南田”印,印面2.2×2.2厘米,通高1.2厘米。
印銅鑄,方形,瓦紐。印面有陰線十字界格及邊欄。印文為秦篆字體,白文,右上起交叉讀“小廄南田”四字。
印文中之“田”即指田官。秦簡有“大田”之官。《呂氏春秋·勿躬》亦有“墾田大邑,辟土藝粟,盡地力之利,臣不如寧遬,請置以為大田?!敝?。此為秦王朝管理小廄官田的田官之印。
“灋丘左尉”銅印
“灋丘左尉”銅印印面
“灋丘左尉”銅印鈐本
銅鼻紐“灋丘左尉”印,印面2.4×2.4厘米,通高1.1厘米。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面有陰線十字界格及邊欄。印文為秦篆字體,白文,兩橫行排列,右上起橫讀“灋丘左尉”四字。
此為秦王朝官印。
“修武庫印”銅印
“修武庫印”銅印印面
“修武庫印”銅印鈐本
銅鼻紐“修武庫印”,印面1.7×2.2厘米,通高0.9厘米。
印銅鑄,長方形,鼻紐。印面有陽線十字界格及邊欄。印文為秦篆字體,白文,右上起交叉讀“修武庫印”四字。
庫為掌管武器及車的機構,其主管官吏稱庫嗇夫。《秦律雜抄》即載“稟卒兵,不完善(繕),丞、庫嗇夫、……”。此為秦王朝庫嗇夫所用之官印。
“中官徒府”銅印
“中官徒府”銅印印面
“中官徒府”銅印鈐本
銅鼻紐“中官徒府”印,印面2.3×2.3厘米,通高1.5厘米。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面有陰線十字界格及邊欄。印文為秦篆字體,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中官徒府”四字。
此為秦王朝官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