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一種真正剝離圖式桎梏的書法藝術
追溯中國書法的源頭,人們不會不認同“書畫同源”的說法。因此,中國古代最早成熟的甲骨文從其表象上能讓人感受到明顯的圖畫意味(見圖一)。如果說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漢字首先與圖畫共同孕育而生,那么,古老的中國書法藝術其開端應從篆體而始。從中國書法演變的順序看,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是一條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牢固鏈條。
圖一
草書與篆書相比,雖然從其儀態(tài)定格中可讓人依稀聯(lián)想到某些與客觀外界對應的形象趣味,但它已經(jīng)升華到更為抽象的另一種連綿線性的符號體系了,并以獨特的法度和婉轉自如的運動節(jié)律表現(xiàn)出書家的豪邁情懷。
草書與隸書的不同之處顯然相當明顯:隸書更多受其程式化的限制,猶如中國京劇藝術中人物出場后的各種程式要求那樣顯得一板一眼,其筆畫的清晰復現(xiàn)和字形的壓扁狀態(tài)形成了自身鮮明的藝術特征(見圖二);而草書藝術的審美意向和這種硬性刻板的特有圖式恰恰相反,當它獨立為自身完美的書體之后,其視覺表現(xiàn)的意趣追求讓草書書體的獨立價值不經(jīng)意地在基于隸書框架的演變中脫穎而出。
圖二
草書與楷書的不同更為突出。從初唐、中唐到晚唐,楷書經(jīng)歐陽詢、顏真卿和柳公權三位最具代表性的書法家推至成熟的頂峰(見圖三)。然而,由于楷書的風格過于規(guī)正,至唐末之后逐漸衰落。草書與楷書相比,前者追求風神險絕,后者刻意點畫規(guī)正。誠如孫過庭在《書譜》中所言:“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痹谶@絕然相反的對比中,更顯現(xiàn)出草書的線性特征和點畫狼藉、使轉縱橫的藝術美質。
圖三
草書與行書相比,是草書滋長了行書的產(chǎn)生。因為行書屬于楷書和草書變異嫁接出來的書體,雖然它善于吸收草書的藝術美質而頗為灑脫,但對楷書規(guī)正圖式因素的依賴,使之難以達到像草書那樣揮灑自如的自由境界。
由此可見,在中國書法五體中,篆、隸、楷皆受強烈的圖式制約(行書較弱),篆受圖畫圖式所限,隸受程式化圖式所限,楷書受點畫規(guī)則圖式所限。可以說,圖畫樣式的強度制約以及程式化和規(guī)范的置入成為篆、隸、楷書體圖式因素的兩大特征,唯有草書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依憑書家的豪情而天馬行空。草書藝術表現(xiàn)的瀟灑自如決定了它剝離圖式桎梏的形式有四種:一、減削筆畫為字形空間塑造創(chuàng)造了條件;二、意態(tài)滲透后對漢字部首造形的諸種符號改造贏得了充分的自由表現(xiàn);三、尤其今草和狂草,情感介入書寫狀態(tài)后對漢字使轉、穿插形成的豐富性和陌生化為作品變化的可能性帶來了無限生機;四、草書章法空間的彈性處理所取得的絕對自由,使草書達到了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基于草書自身的藝術特性和表現(xiàn)形式,我們不禁要說:純粹的草書是一種真正剝離圖式桎梏的書法藝術。(見圖四,為王獻之《九帖》局部)
圖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