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歐洲歷史,最需要知道的就是三十年戰(zhàn)爭:1618-1648。這可是歐洲歷史上最為慘烈的一場戰(zhàn)爭,在這三十年期間幾乎拉扯進歐洲版圖上所有的國家,打的是雞飛狗跳、混亂不堪,每個國家打到戰(zhàn)爭末都是大傷元氣。但是他們的目標卻都只有一個——神圣羅馬帝國也就是德意志聯邦也就是哈布斯堡皇室:“小樣,我們看你不爽已經很久了!”。
戰(zhàn)爭導火索
話說這三十年戰(zhàn)爭的導火索源自捷克(波西米亞),素來民風彪悍的捷克人曾經在15世紀的時候就發(fā)生過一起“扔窗事件”,何為“扔窗事件”?其實就是暴怒的群眾為了反對現有的政權而沖進了市政廳,抬起大臣扔出窗外。15世紀那一次扔窗事件之后引發(fā)了胡斯戰(zhàn)爭,那么輪到了1618年,由于神圣羅馬帝國企圖在捷克復興天主教從而激怒了基督新教徒,于是憤怒的捷克新教徒又一次沖進市政廳,拉起椅子上的大臣又一次扔出了窗外,然而這一次大臣們的運氣不錯,摔到了肥料堆里爬起來就跑去向神圣羅馬皇帝告狀去了。與此同時新教徒很快宣布獨立,成立了新的政權試圖對抗神圣羅馬帝國,于是一場戰(zhàn)役在所難免,只是沒想到的是,這一場戰(zhàn)役引發(fā)了連鎖效應卻是巨大的。
第一輪
1619年,波西米亞起義大軍壓境,直逼維也納城下,當時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費南迪二世被形勢所逼,一面假裝應允談判,一面遣人前去求天主教同盟幫助。隨即,不僅等來了援兵,還有大筆軍事資金的贊助。費南迪二世便一鼓作氣將起義軍隊逼回捷克境內。而此時,布拉格傳來消息,起義軍推舉了腓特烈五世當選波西米亞國王,這下可惹惱了費南迪二世,解圍了維也納之后立刻攻打布拉格,同時天主教同盟國西班牙也揮刀而上一同前去鎮(zhèn)壓起義軍。起義軍因裝備落后敵不過兩國的兵力,一敗涂地。捷克重新并入神圣羅馬帝國的領土,強制教徒改信天主教,焚燒大量新教書籍。寶座還沒坐穩(wěn)的腓特烈五世也被嚇得逃亡荷蘭。第一戰(zhàn)神圣羅馬帝國勝利。
第二輪
眼看神圣羅馬帝國逐日復興,歐洲有人坐不住了,法國、丹麥、瑞典不愿意看到曾經雄霸歐洲的哈布斯堡帝國復興。而荷蘭與西班牙的戰(zhàn)爭還未結束,英國詹姆士一世擔心自己女婿腓特烈五世在荷蘭的命運,因此,本來只是波希米亞人民反對神圣羅馬帝國欺壓的起義戰(zhàn)演變?yōu)閺V泛的國際戰(zhàn)爭。1625年,法國樞機主教黎塞留提議英國、荷蘭與丹麥結成反哈布斯堡聯盟,丹麥負責出兵,而英國與荷蘭則在幕后支持,由此戰(zhàn)爭的第二階段——丹麥階段正式展開。
1625年信奉新教的丹麥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英、法、荷三國的支持下與新教聯盟共同向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發(fā)動進攻,很快便占領日耳曼的西北部,與此同時,由曼斯菲爾德率領的英軍則占領波希米亞西部。這次新教聯軍可說是節(jié)節(jié)獲勝,但于1628年,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雇用聲名顯赫的波希米亞貴族華倫斯坦的雇傭軍,華倫斯坦不負其所望,于該年4月擊敗曼斯菲爾德,其后再擊敗丹麥,并控制了薩克森。丹麥被迫于1629年5月與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簽定《呂貝克和約》,并保證不再插手日耳曼事務。戰(zhàn)爭第二階段以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勢力伸延到波羅的海告終。
第三輪
戰(zhàn)爭第二階段由神圣羅馬帝國獲勝后,華倫斯坦便計劃在波羅的海建立一支強大的艦隊,瑞典國王害怕從此神圣羅馬帝國會超越瑞典,取得在波羅的海的優(yōu)勢地位。因此瑞典在法國的資金援助下,于1630年7月出兵,在波美拉尼亞登陸,從而開始了戰(zhàn)爭的第三階段——瑞典階段。
瑞典軍隊由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率領,與勃蘭登堡和薩克森選帝侯聯合,在1631年9月17日,于布賴滕費爾德會戰(zhàn)打敗了神圣羅馬帝國的軍隊,占領了波美拉尼亞。1632年初,神圣羅馬帝國軍的統(tǒng)帥蒂利伯爵在萊希河戰(zhàn)敗身亡,瑞典軍占領美因茨,在4月再攻陷奧格斯堡和慕尼黑。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在這危急存亡之際,再度起用原被貶斥的華倫斯坦為統(tǒng)帥,在該年11月與瑞典軍進行呂岑會戰(zhàn),可是瑞典再度獲勝,但同時瑞典軍的主帥古斯塔夫二世國王亦陣亡,從此瑞典軍喪失進攻能力,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借此機會聯合西班牙盟軍,在1634年9月于納德林根會戰(zhàn)大敗瑞典軍,逼使瑞典軍撤回波羅的海沿岸。薩克森與勃蘭登堡則于1635年5月與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簽訂《布拉格和約》。戰(zhàn)爭第三階段——瑞典階段以哈布斯堡皇帝獲勝而告結束。
第四輪
哈布斯堡皇室接二連三的勝利,讓法國大為震驚也大為光火。由于法國同樣是天主教國家,所以之前一直都以幕后為居,此刻的他一定嫌棄隊友不給力,因為他決定親自上陣同瑞典聯合對抗哈布斯堡。1636年-1637年,西班牙出兵法國,與神圣羅馬帝國由南北兩路夾攻,并且一度進逼至法國首都巴黎,但最后為法軍所敗。1638年8月法國海軍打敗舉世聞名的西班牙海軍,1639年10月西班牙海軍的主力更被原來籍籍無名的荷蘭海軍殲滅。1643年5月,第四代孔代親王與蒂雷納子爵在羅克魯瓦戰(zhàn)役中共同擊潰西班牙陸軍的主力。
第五輪
1642年11月,瑞典軍于布賴滕費爾德再度擊敗神圣羅馬帝國軍,但此時丹麥王卻嫉妒瑞典軍的成果,并恐懼瑞典強大后,丹麥受其所制,因此乘瑞典軍進攻日耳曼南方之際,向瑞典宣戰(zhàn)。丹麥曾于1644年擊敗瑞典與荷蘭的聯合艦隊,但其后丹麥海軍卻被重新組建的瑞荷聯合艦隊全殲。在經過三年(1643年-1645年)戰(zhàn)爭后,瑞典軍成功從水陸兩路進逼丹麥,逼使丹麥停戰(zhàn)求和。乘虛而入都打不贏別人,丹麥你還是老實點吧。
第六輪
1645年3月,瑞典軍在波希米亞大敗神圣羅馬帝國軍,而同年8月法軍又于納林根會戰(zhàn)擊潰神圣羅馬帝國軍,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日耳曼領土大部分被占領。1648年,法瑞兩國聯軍再在楚斯馬斯豪森會戰(zhàn)及朗斯會戰(zhàn)完勝神圣羅馬帝國軍。打到現在終于打贏了哈布斯堡,真是可喜可賀啊。。。
但戰(zhàn)至此時,歐洲各國都已大傷元氣,再也打不動。于是于該年10月雙方達成和平協(xié)議,依次締結了兩個和約——《奧斯納布呂克條約》與《明斯特和約》,合稱《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就這樣,一場傾全國之財,耗全民之力打了三十年的戰(zhàn)爭就這么“和平”的結束了。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