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祖敬宗、尋根問祖已經(jīng)深入炎黃子孫的骨髓。但是,翻閱古籍、家譜等資料,發(fā)現(xiàn)很多歷史名人的祖先也都是名人,卻沒有證據(jù)。在民間修譜過程中,也存在將“王公貴族”認為祖先的現(xiàn)象。
為了炫耀家族在歷史上的社會地位,以貧寒卑賤的先祖為恥,故意偽造世系冒認名人、貴人、名門、望族為衣宗,從而棄祖、辱宗之事,屢見不鮮,被后人察覺后往往成為笑談。
冒認祖宗這種事,做得影響力最大的是劉邦。他原本是沛縣泗水的一個普通的亭長,出身低微。當了皇帝后,竟然拐彎抹角把自己的家譜續(xù)成了炎帝之后。老百姓一看,皇帝都這么干,大家當然可以效法。于是,幾乎所有的家譜,往上數(shù)祖先必定是名人。
南朝梁時的侯景,原是北魏一個戍邊的小兵。后來因為有戰(zhàn)功,當上了將軍,歸附梁,后又起兵叛亂,曾一度自立為帝。他的左仆射王偉奏請設(shè)立七廟,侯景說不記得他祖上的信息,只知道自己的父親是侯標。這時候,王偉就為侯景杜撰世系,以漢朝侯霸為始祖,以晉代名士侯瑾為七世祖。
齊高帝蕭道成、梁武帝蕭衍,他們的祖輩默默無名,稱帝后都冒充漢相蕭何之后,且杜撰稱西漢御使大夫蕭望之為蕭何七世孫,蕭道成為蕭望之十八世孫,蕭衍為蕭道成族侄?,F(xiàn)經(jīng)史學界考證,已確認蕭道成、蕭衍這倆支世系都是假世系。
為了避開不體面的祖先,有人竟然更換世系,冒認他人的祖先為祖。蔡京和蔡襄,都是福建仙游人,倆人本不同宗。但由于蔡襄比蔡京先出仕,蔡京就攀附蔡襄,尊稱蔡襄為族兄,而冒認蔡襄的先祖。后來,蔡京與童貫等被世人并稱六賊,惡名遠揚,為世人所不齒,其后亦引以為恥,竟干脆冒認蔡襄為祖先。
宋初詩人林和靖,隱居杭州西湖的孤山,種種梅花,養(yǎng)養(yǎng)仙鶴,終生未娶,世人稱他“梅妻鶴子”。到了宋末,有個叫林洪的人,自稱是林逋的第七世孫,結(jié)果被南宋詞人姜夔作詩嘲笑“和靖當年不娶妻,為何七世有孫兒?想君自是閑花草,不是孤山梅樹枝?!睂⒚俺湔吡R為雜種,可謂尖刻,被傳為笑談。
近代,東莞張伯楨(號滄海)炮制的為袁世凱冒認祖宗的事件,令人發(fā)指。1915年底,袁世凱皇帝夢正盛。張伯楨因利乘便,偽印了一本東莞《袁氏世系》,冒充前代故物,又特別編寫了袁崇煜遷項城始末,硬把袁世凱和袁崇煥扯上關(guān)系。并從血統(tǒng)論的角度來大造輿論,宣揚袁氏當皇帝是“食舊德也”。被濮伯欣作詩《新華打油詩》嘲笑:“華胄遙遙不可蹤,督師威望震遼東。糊涂最是張滄海,亂替人家認祖宗?!蹦魏卧系幕实蹓羝茰?,導(dǎo)致張氏馬屁流產(chǎn),而成了人們的笑料。
其實老百姓冒認祖宗這些事,除了如阿Q般“我祖上比你闊多了”的心理優(yōu)越感需要,還有一些不得已的理由。在宋代以前,中國的家譜只能“官修”,只有帝王將相、名臣才有資格修家譜。普通人如果要修家譜,是要冒很大風險的,屬于“犯上”。
宋代以后,民間言論開放,普通人才開始修家譜。中間多年文獻斷檔,沒有人知道自己的祖上到底是誰,只能根據(jù)自己大概來自哪里,和哪個同姓官員的某一支重合,就直接跳過去連接上了。
攀援望族、趨附名門、冒接世系、亂認先祖,明代之后盛行。清乾隆年間,大規(guī)模譜禁,禁止妄自攀附。
既然如此,該如何證明“祖先”是你“祖先”?來同城家譜呀!云家譜大數(shù)據(jù)平臺,從龐雜的數(shù)據(jù)中,抽絲剝繭,分析N多家譜世系,為您尋找真正祖先,讓您清晰明世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