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是春節(jié)后我國民間的第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舊稱上元節(jié)。又因有張燈賞燈的習俗,所以元宵節(jié)也叫燈節(jié)。元宵節(jié)始于何時?眾說紛紜,竟成了一個比燈謎還要難猜的謎,由此便產(chǎn)生了多種傳說。
據(jù)《資料卡片》等有關資料介紹,關于元宵節(jié)的來源,至少有以下三種“版本”:
始于漢代說
有關元宵節(jié)開始于漢代,大體又有幾種說法:
其一,據(jù)古籍記載,西漢太尉周勃戡平“諸呂之亂”后,迎立代王劉恒為帝,因呂亂戡平之日,正是正月十五,漢文帝劉恒為紀念這個日子,就在每年這一天的夜晚,出宮游玩,“與民同樂”。在古語中,夜又稱“宵”,而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便把這天定為元宵節(jié)。從此,每年的這天夜晚,就張燈結(jié)彩,歡度此宵。漢文帝也因“與民同樂”,被后人稱為“開明君主”。
其二,東漢明帝崇信佛教,在永平年間,曾派蔡愔去天竺求佛法,從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那里得到許多經(jīng)卷。后來迦葉摩騰和竺法蘭東來傳教,遇到道家的現(xiàn)難,于是他們便在宮庭中,以焚燒經(jīng)像的方式與道士斗法,結(jié)果佛家的經(jīng)書佛像完好無損,且大放光芒。明帝大悅,據(jù)佛教教義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謂“無量火焰,照耀無極”;經(jīng)典中常講“百千燈明懺悔罪”;“為世燈明最福田”;佛教盛會則大明燈火,以光明法王。又據(jù)《僧史略》所載:佛祖釋迦牟尼示現(xiàn)神變,降伏神魔是在西域十二月三十日,即東土正月十五日,為紀念佛祖神變,此日需舉燃燈法會。漢明帝便敕令士族庶民均于此日燃燈,以表對佛祖的崇敬。元宵節(jié)的這一由來,也是燈節(jié)源于佛教之說的一個佐證。
其三,民間傳說,漢武帝時,朝臣中有個足智多謀又風趣滑稽的東方朔,常在武帝面前獻計逗樂,深得武帝信任。東方朔心地善良。這天,他見一個宮女淚流滿面,朝御井走去,忙上前詢問其故。原來這個宮女叫元宵,她身居深宮,無法見到家中父母和妹妹,尤逢佳節(jié),更為思念,心如刀攪,竟至痛不欲生。東方朔勸慰一番,答應設法讓她與家人見面歡聚。東方朔改裝到長安街上,以算卦之名,廣為散布說火德真君奉玉帝旨要火燒長安城,弄得人心惶惶。此風很快傳到宮中,漢武帝大驚,忙問計于東方朔。東方朔獻策說:正月十五晚上,可讓最會做湯元的元宵做好湯元,萬歲焚香上供,因火德真君最喜歡吃湯元,這樣會使其心軟下來;同時,這天晚上令臣民在滿城街巷、庭院屋門掛上紅燈,并燃放火堆,宮廷內(nèi)人員一律離宮到城中避災。這樣似全城起火,定能瞞過玉帝和火德真君。武帝俯允。于是元宵和其他宮女們乘機在城中與家人歡聚。鬧了一夜燈火,長安城果然安然無事,漢武帝亦大喜。第二年正月十五,依舊讓元宵做湯元,供奉火神,照樣放燈,宮女可以出去觀燈,以示慶祝。后來就成為一種習俗,人們把這一天稱作元宵節(jié)。
其四,宋代李昉等人編撰的《太平御覽》,引述《史記·樂書》中的一段話,說漢代祭祀天神太乙,自昏至晝,燈火通明。太乙亦稱太一,在古代是指最尊貴的天神,也是北極星的星名。不過“漢祀太乙”只是漢代宮廷在正月的一種祭祀儀式,日期也并不肯定在正月十五這一夜,但它對以后的燈節(jié)頗有影響,農(nóng)歷正月十五夜,是一年中第一個滿月之夜,被認為是吉日,把這天作為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確是始自漢代。尤其是漢代后期,道教興起,道教的重要教派五斗米道,把天、地、人當作人格神,尊之為“三官”,又稱“三元”,認為它能降福于人。稍后,教眾又把“三元”與節(jié)日相配,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三元”之中,上元是天官賜福之日,慶祝尤為隆重。后來相沿成為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燈節(jié)稱上元節(jié),也由此得名。
源于隋代說
據(jù)《隋書·柳彧傳》和《長孫平傳》均載有民間百姓在正月十五日歡慶活動。起初,民間這種“鳴鼓聒天,燎炬照地”的狂歡游樂,鬧得官方驚惶失措,連忙禁絕。不久,隋煬帝為了粉飾太平,夸耀他的繁華盛世,又利用了民間這一歡慶日,宴請外邦賓客。他通令正月十五在京城,集聚已被隋滅亡的周、齊、梁、陳等國的樂家和雜技藝人,演練百戲,由他親自檢閱。這一天,在京師端門內(nèi)外,搭起高臺,廣開戲場,僅樂隊就有1.8萬多人,演員達3萬人,從晚上開始,燈火輝煌,歌舞雜戲,通宵達旦。隋煬帝還寫了描繪燈景的一首詩——《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詩曰:“法輪天上轉(zhuǎn),梵聲天上來。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月影疑流水,春風夜含梅。幡動黃金地,鐘發(fā)琉璃臺?!币院竺磕暾率澹家髲垷舨?,“歌舞升平”。因此,燈節(jié)這種全民歡慶的節(jié)日,是發(fā)源于隋代初期的民間。
源于唐代說
據(jù)《七修類稿》載:“元宵放燈起唐開元間,謂之天官好樂,地官好人,水官好燈。上元乃天官下降之日,故從十四至十六夜放燈,后增至五夜?!碧菩跁r,宣布正月十五到十七日取消夜禁,皇帝親自出游觀燈,唐朝除了制作彩燈,還做建筑藝術(shù)裝飾。每逢燈節(jié),宮廷要搭25座高大的燈樓,扎燈用的絲絹五彩繽紛,燈樓點綴得五光十色,光彩奪目。庶民百姓可以前來觀賞。顯然唐代燈節(jié)的活動規(guī)模是相當可觀的。新版《辭?!返摹霸睏l注,也認定為“唐代以來觀燈的風俗”。
火樹銀花不夜天,歷代元宵盛況多。僅舉幾例“正月十五鬧元霄”的壯景:
大約在漢代,元宵節(jié)的習俗已初具雛形;隋朝以后,元宵盛況一朝勝似一朝,最初,元宵節(jié)是以賽燈為主,所以有“燈節(jié)”之稱。后來,賽燈的形式越來越多,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燈籠的制作也越來越精;賽燈的方法也由原來的街門懸掛,發(fā)展到搭縛燈棚,又由燈棚發(fā)展為燈樓。直至發(fā)展為鰲山。唐宋年間,火藥的廣泛應用,又給人們提供了新的內(nèi)容。于是,煙火、爆竹,長空競色;百戲、雜耍,活躍街頭;仕女、游人,堵塞巷陌。真可謂燈光月色,盛況空前。
唐代,長安正月十五的夜燈,規(guī)模巨大,花樣繁多,是名聞遐邇的。據(jù)《朝野僉載》記載:玄宗先天二年上元,“于京師安福門外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玉,燃五萬盞燈,豎之如花樹?!痹跓糨喼拢猩碇d銹,滿飾珠翠的少女千余人,在樂曲聲中翩翩起舞,歌聲回繞,如此狂歡三日。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楊貴妃的二姐韓國夫人更出新招,“置百枝燈樹,高八十尺,豎之高山,上元夜點之,百里皆見,光明奪月光也。”東都洛陽的燈景亦與西都長安交相輝映,令人驚嘆?!睹骰孰s錄》載:玄宗出巡東都,時值元宵節(jié),大陳燈彩,工匠巧施技藝,結(jié)“燈樓三十間,高一百五十尺,懸珠玉金銀,微風一至,鏘然成韻,乃以燈為龍鳳虎豹之狀,似非人力”。
本來唐代是實行宵禁的,唯有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例外,百姓可以通宵上街游玩,觀賞燈火。元宵之夜,不僅庶民迷戀燈火,連皇帝也禁不住想自由自在地到街市里一飽眼福。據(jù)《舊唐書·中宗紀》載:景龍四年上元夜,“帝與韋后微服過市,徜徉縱觀……”。此情此景正如崔液《上元夜·六首》中之一首詩所描繪的那樣:“星移漢轉(zhuǎn)月將微,露灑煙飄燈漸稀。猶惜路旁歌舞處,躊躇相顧不能歸。”可見,元宵節(jié)魅力之大了。
宋代,宋太祖曾宣稱:“朝廷無事……宜士民之縱樂。”并把上元放燈由三夜增至五夜。宋徽宗在燈彩上更有發(fā)展,曾在元宵節(jié)架造鰲山高燈。其燈長6丈,寬265步;中間矗立兩條鰲柱,長24丈;兩柱用金龍纏繞,每一條龍嘴里點一盞巨燈,謂之“雙龍衍照”;中懸一牌,長3.6丈,寬2.4丈,上面嵌著“宣和彩山與民同樂”八個金字,金光萬丈。
宋代在民間已形成了燈市,彩燈藝術(shù)不斷創(chuàng)新,獨具匠心。元宵之夜,彩燈千姿百態(tài):多姿多彩的荷花、寶蓮等植物燈;別具情態(tài)的龍、鳳、魚蝦等動物燈;美觀精致的走馬燈、長生燈,等等,令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
到了明初,朱元璋為了顯示大明一統(tǒng)天下的太平盛世,將元宵燈節(jié)增至十夜,從正月初八開始,到十七日才落燈,幾乎是“家家走橋,人人看燈”,成為我國燈節(jié)的極盛時期。宋徽宗興起的鰲山燈又有發(fā)展。王侯封地,也扎起萬盞鰲山燈。永樂年間,明成祖還在皇宮午門外架扎鰲山萬壽燈,與民同樂。據(jù)《皇明通紀》中載:“永樂十年正月元宵,上賜百官宴,聽臣民赴午門外觀鰲山三日,自是歲以為常?!边@種燈規(guī)??陀^宏大,以數(shù)千種、幾萬盞燈彩疊成山形,中間用五色玉柵簇成“皇帝萬歲”,經(jīng)燈火一射,五光十色,熠熠生輝,觀之眼花繚亂。這種大型集團燈彩制作極為精巧奇特,各種花燈收羅殆盡,集全國燈彩之萃。另外上有數(shù)百伶官奏樂,下有百藝群工演出。到二更時,明成祖乘小轎出宮門觀鰲山,皇后、妃嬪及大臣們隨后,此時笙歌喧鬧,伎舞翩翩,花炮齊放,熱烈壯觀。待皇帝觀燈退去,百姓即如潮水般涌向鰲山,真是“銀燭影中明月下,相逢俱是踏燈人”。
從唐宋到明清,元宵張燈、看燈,越來越普及民間,燈市、燈謎、燈社、燈宴廣為興起,元宵之夜成了人們心目中吉祥如意和繁榮興旺的象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