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鼐
在中國的歷史上,文臣死后都會有一個夢寐以求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得到“文正”的謚號,而作為最高統(tǒng)治者的皇帝是絕不會輕易把這個謚號給人的。能得到這個謚號的人自科舉制度創(chuàng)辦以來只有寥寥幾十人,得此謚號的大多是當時文臣的楷模和表率。在清代兩百多年的歷史中,只有八人得以獲此殊榮,最后一位得謚文正的就是清末狀元、太子太傅、北大第一任校長孫家鼐。
孫家鼐,字燮臣,安徽壽州人。咸豐九年(1859 年)孫家鼐中一甲一名進士(狀元及第),后授翰林院編修,歷侍讀,入直上書房。孫家鼐為人簡約斂退,生平無疾言遽色,雖貴,亦與諸生鈞禮,時人贊之。光緒四年(1878 年),孫家鼐與翁同龢授讀光緒皇帝,成為帝師。后累遷內閣學士,歷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禮部、戶部、吏部、刑部尚書。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時,孫家鼐主張議和,清廷戰(zhàn)敗后,有感于世事維艱,孫家鼐提出了變法自強的政治主張,認為要振興中華,要注重科學,興辦實業(yè),國家欲富強、民族要興旺首先要開辦學堂。
1898年,光緒帝下詔實行變法,命孫家鼐為首任學務大臣主辦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以研究歐美日本國家辦學體制。孫家鼐提出“以中學為主,西學為輔;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來創(chuàng)辦京師大學堂 。孫家鼐還認為變法自強宜統(tǒng)籌全局,分別輕重緩急,謀定而后動。戊戌變法失敗后,光緒帝被囚禁于中南海瀛臺,變法期間頒布的政令全被慈禧太后廢除,但京師大學堂卻得以保留,孫家鼐因在變法期間提倡循序漸進的溫和態(tài)度而沒有受到牽連。之后慈禧太后意欲廢除光緒帝而另立新君,孫家鼐力諫不可。
1900年,孫家鼐任文淵閣大學士、學務大臣,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賞太子太傅。宣統(tǒng)元年(1909 年)病逝,終年83歲,謚號文正。英國人李提摩太評價他說:“孫家鼐是所有中國官員中最有教養(yǎng)、最具紳士風度的人之一?!痹谟共泡叧龅耐砬?,能獲得如此評價的人少之又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