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1
如果把李白比作北大,杜甫比作清華,那么王維就是唐代詩人中的復(fù)旦,頂峰之外,別具風(fēng)華。
李、杜的主要成就是詩歌,王維不一樣,他是全能型藝術(shù)家。
用三句話概括他的特點,就是:詩人當(dāng)中最會畫畫的,畫家當(dāng)中最會玩音樂的,音樂家當(dāng)中最懂佛學(xué)的。
上興趣班是相當(dāng)燒錢的事,能學(xué)會這么多特長,顯然不是普通家庭的孩子。
沒錯,王維是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世家子弟。
隋唐時期有幾個超級世家,人稱“五姓七望”,分別是太原王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清河博陵二崔、趙郡隴西二李?!拔逍掌咄倍己馨翄桑辉谧约盒∪ψ永锿婕奕?,不跟別的家族通婚。
當(dāng)時他們牛到什么程度?舉個例子,唐太宗想把女兒嫁過去,對方卻不肯娶,看不上俗氣的皇室。
唐太宗忍下了這口氣,唐高宗可沒忍,他下了道命令,禁止“五姓七望”之間通婚,非要逼他們向外界打開婚姻之門。結(jié)果“五姓七望”改變了策略,連婚禮都不要了,直接將女兒們打扮好送去夫家,反正不愿跟其他姓氏聯(lián)姻。
王維的父親就來自太原王氏,母親則是博陵崔氏的女兒,妥妥的強強聯(lián)合。
那時的世家大族,不光是有錢、有權(quán),文化方面也站在鄙視鏈的頂端。后世所津津樂道的“家風(fēng)”“家學(xué)”,就是從世家大族中形成的。
王維本來就早慧,又生在這樣一個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家庭,潛能開發(fā)自然比一般孩子要早得多,順利得多。
九歲時,他已經(jīng)寫的一手好詩,畫的一手好畫,練的一手好書法,彈得一手好琵琶,成為遠(yuǎn)近聞名的“別人家的孩子”。
十五歲時,同齡人還在忙中考,他已經(jīng)飽讀詩書,背起行囊外出游學(xué)去了。
那是公元716年,玄宗開元四年,大唐即將綻放最強盛的氣象。
王維到過長安、洛陽、終南山,一邊旅游一邊寫詩,一不小心就留下了這么幾句: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這首詩在詩壇刷屏一千多年,直到現(xiàn)在還是小朋友們學(xué)唐詩的必背篇目。
這一年,與王維同歲的李白正在四川的深山老林里閉門苦讀,比他小十一歲的杜甫還在鄉(xiāng)下玩泥巴。
而王維,是走進(jìn)盛唐的第一位殿堂級詩人。
2
有一種人,活在世上仿佛就是為了讓別人自卑。
出身好,學(xué)習(xí)好,才藝好,這些已經(jīng)足夠拋棄大部分同齡人了。如果再加上長得帥,是不是太沒天理?
十九歲那年,王維留在長安復(fù)習(xí),準(zhǔn)備參加高考。唐朝的科舉考試除了試卷成績,還有一個加分項——名氣,如果得到朝中貴人推薦,就能增加應(yīng)試的籌碼。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王維,當(dāng)時已經(jīng)在京城吸引了一波粉絲,其中有一位重量級人物——唐玄宗的弟弟歧王(就是杜甫《江南逢李龜年》詩中“歧王宅里尋常見”提到的那位)。
歧王有心要幫他,說:“有個人可以保你高中榜首。你先譜一首曲子,再抄上幾首詩,我?guī)闳ヒ娝??!?/p>
歧王所說的那個人就是玉真公主。她是唐玄宗的同母妹妹,深得玄宗寵愛,恰好也是個文藝女青年。
在玉真公主府上,王維扮成歧王身邊的琵琶藝人,轉(zhuǎn)軸撥弦,輕攏慢捻,一曲既終,舉座皆驚。
公主招他過來一看,眼前的少年“妙年潔白,風(fēng)姿郁美”,一時驚住了,問道:“這位帥哥,你彈的是什么曲子?”
王維答:“《郁輪袍》,我剛寫的作品?!?/p>
公主贊嘆不已,又問:“除了音樂,你還會什么嗎?”
王維掏出一卷手稿:“寫詩和畫畫也略懂一點?!?/p>
公主接過來一翻,眼睛不由得直了:“字寫得不錯啊……詩也挺好……什么,這些詩是你寫的?我都讀過啊,‘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一直以為是前代詩人寫的呢!”
作品推薦會變成了粉絲見面會,玉真公主爽快答應(yīng)了幫王維一把(后來把李白推薦給唐玄宗的也是她,是個真詩迷)。第二年春天,王維果然進(jìn)士及第。
進(jìn)士及第是每個讀書人的夢想,李白、杜甫、孟浩然一輩子沒中過進(jìn)士,韓愈復(fù)讀了三次才考上,孟郊四十六歲終于上榜時,高興得要飛,還寫下“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盡情得瑟一番。
而王維及第時,才二十歲。別人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標(biāo),他在弱冠之年便已輕松享有。隨即,他被任命為中央樂團副團長(太樂丞,正八品官),專門負(fù)責(zé)安排皇家音樂會。
這個博學(xué)多才的美少年,一時間名動長安?!昂烙①F人虛左以迎,寧、薛王待若師友”,高官貴族們紛紛主動跟他結(jié)交,以提高自己的文化逼格。
那是王維一生最春風(fēng)得意的時候,他寫了四首《少年行》,每首都是一副瀟灑昂揚的姿態(tài)。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讀第四聲)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薄渡倌晷衅湟弧?/p>
此時的李白正在各處海投簡歷、屢敗屢戰(zhàn),杜甫還在老家爬樹摘果子吃(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3
年紀(jì)輕輕就這么順利,容易招惹是非,只是沒想到是非來得如此之快。
任職不到一年,有一次樂團彩排時舞了一段黃獅子,這下惹了大禍?!包S”與“皇”諧音,黃獅子只有在皇帝到場的情況下才能舞,初涉官場的王維對這些規(guī)矩還不太熟,受此事牽連,被下放到濟州(今山東茌平縣西南)擔(dān)任司庫參軍。
從帝都文藝界大拿,到四線城市倉庫管理員,王維就像坐了個過山車。
貶官這種事在古代很常見,要么郁悶地發(fā)發(fā)牢騷(柳宗元,白居易),要么淡定地自我減壓(范仲淹,蘇軾),但攤在王維身上,反應(yīng)有點異于常人。
他也很淡定,只不過淡定得有點過——看破了。
王維的母親是個虔誠的佛教徒,用佛教經(jīng)典《維摩詰經(jīng)》給他取名(名維,字摩詰),又親自教他學(xué)習(xí),給少年王維打下佛學(xué)基礎(chǔ)。
也打下了終生的烙印。
黃獅子事件使王維對仕途深感失望,工作不忙的時候,他就四處游山玩水,跟當(dāng)?shù)氐碾[士、高僧、道士們交往,吟詩作賦,談佛論禪。
有時也會想家,但情緒淡淡的: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雜詩三首其二》
王維在濟州不溫不火待了五年,到二十六歲時,終于決定不干了,把官一辭,回長安去了。
歧王已經(jīng)去世,留在長安也沒多大意思,王維便帶著家人來到終南山,在輞川山谷尋了一處莊園隱居,從這里開始了一段文壇著名友誼。
對方叫裴迪,是個秀才,喜歡寫詩,也愛研究佛理,跟王維氣味相投。有時兩人整天都膩在一起,泛舟游玩,彈琴吟詩。
王維一生給裴迪寫過很多詩,《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酌酒與裴迪》《聞裴秀才迪吟詩因戲贈》《登裴迪秀才小臺作》……最深情的是一首《贈裴迪》:
“不相見,不相見來久。日日泉水頭,常憶同攜手。攜手本同心,復(fù)嘆忽分襟。相憶今如此,相思深不深?!?/p>
三十歲那年,王維妻子去世,相傳是因為難產(chǎn)。此后他再也沒有娶妻納妾,吃素食,穿粗衣,睡繩床,獨居一室,過著清冷的生活。有人說他夫妻情深、終生不渝,有人說他與裴迪有斷袖之嫌,不管什么原因,總之是不再對女性感興趣了。
十年間,功名利祿與愛情婚姻,忽然而來,轉(zhuǎn)瞬又去,王維的詩中不再有年少時的性情,禪意越來越濃。
4
又過了幾年,有個朋友張九齡(就是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那位)當(dāng)了宰相,正在為國家物色賢才。
王維一顆書生報國的心又提了起來,于是給張九齡寫了首自薦詩。張九齡知道他有才,便提拔他做了右拾遺(掌管監(jiān)察的正八品官)。
沒過多久,張九齡就被佞臣李林甫排擠,貶為荊州長史。王維感到前途無望,又萌生了退隱之心。
這一次,他選擇主動離開是非之地,去一個遙遠(yuǎn)的地方。
開元二十五年,三十七歲的王維以監(jiān)察御史的身份赴涼州,前往河西節(jié)度使崔希逸的幕府。
這里是塞上大漠,天遼地闊,風(fēng)卷塵沙,把遠(yuǎn)處的浮云都染成了黃色。
一行大雁由遠(yuǎn)及近,又漸漸遠(yuǎn)去,消失于天邊。王維乘著一輛馬車,孤單地穿過茫茫天地間,這一幕被他寫進(jìn)了詩里: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使至塞上》
大唐有很多邊塞詩人,駱賓王、高適、岑參、王之渙、王昌齡、李益等等,一寫到邊關(guān)和大漠,都有一種飽含風(fēng)沙的蕭瑟與蒼涼??赏蹙S這首詩有點不同,他寫得不緊不慢,平和唯美。尤其是頸聯(lián),簡直是一幅構(gòu)圖巧妙的印象畫。
王維在涼州度過了兩年邊塞時光,看黃云,聽畫角,觀打獵,聞羌笛,都是從未體驗過的生活。哪怕后來崔希逸突然調(diào)走,王維只得返回長安,仍能寫出一種邊塞詩的慷慨之氣: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薄端驮拱参鳌?/p>
此后十余年,王維過著平平無奇的京官生活,職位穩(wěn)中有升,卻沒什么值得稱道的政績。
期間,好友崔希逸、張九齡、孟浩然先后去世,母親崔氏壽終正寢。有個大才子李白在皇宮里打了個醬油就走了,還有個小詩人杜甫到長安轉(zhuǎn)了一圈找不到門路,王維沒有跟這倆人交朋友。
他已經(jīng)心如止水,連輞川山莊都捐給了寺院,一心一意鉆研佛法。
直到天寶十五年,命運來了個急轉(zhuǎn)彎。
安史之亂爆發(fā)了。
5
安祿山的部隊攻陷長安,抓到了兩個詩人。
一個是杜甫,安祿山不認(rèn)識他,連關(guān)都懶得關(guān),由著他趁亂逃走了。
另一個是王維,安祿山是他的腦殘粉,一看到偶像就抓著不放手,非要封他做官。
王維實在不愿意,又不敢當(dāng)面抗拒,只好想了個歪招,今天說肚子疼,明天說嗓子啞了。安祿山不吃這一套,一邊派人嚴(yán)加看管,一邊好吃好喝侍候著。
一天,安祿山在凝碧池邊搞了個宴會,把原來大唐中央樂團的藝人們叫過來,強迫他們表演節(jié)目。王維這時正關(guān)押在菩提寺中,裴迪秀才偷偷過來看他,告訴他凝碧池的事。王維聽了淚如雨下,當(dāng)場作了一首詩: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落葉空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
這首忠君愛國的悲詩,后來救了王維一命。
唐朝軍隊收復(fù)長安后,將所有做過偽官的人逮捕獄中,準(zhǔn)備處死。有人把王維的詩呈給唐肅宗閱,王維的弟弟王縉也跪求用自己的官職贖哥哥的罪,唐肅宗知道王維的名氣,不但釋放了他,還給他升了官。
王維沒能在躊躇滿志的青年時代有所作為,卻在一心向佛的晚年官運亨通,一直做到尚書右丞(近似于國務(wù)院副總理)。
只是他不再是初到長安時那個十五歲的白皙少年,歷盡千帆之后,對世事再無一絲熱忱,自稱“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guān)心”。盡管身居高位,卻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有事沒事就回輞川住幾天,吃齋念佛。
回首往昔時,他嘆道:
“宿昔朱顏成暮齒,須臾白發(fā)變垂髫。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嘆白發(fā)》
王維當(dāng)了三十多年鉆石王老五,直到臨終仍是孤身一人。他預(yù)感到自己不行了,便給弟弟王縉寫了封訣別信,又給幾個親朋好友寫了字幅留作紀(jì)念,然后將筆一扔,安然辭世,完美得像他筆下的詩。
6
后人盛贊王維,說他是“盛唐律詩第一高手”,又稱他為“南宗畫派之祖”“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書法精絕,篆刻也自成一家。至于他的音樂才能,史書中說他僅憑一幅《奏樂圖》就能推測出畫中人演奏的是哪首曲子中的哪一拍。
像這樣的全才,幾百年才能出一個。下一個詩書畫樂無所不精的人,是北宋的蘇軾。
蘇軾懂得王維,稱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的詩確實畫意盎然,你看這些句子: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p>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p>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p>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p>
“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p>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p>
每首詩都是一幅天然山水畫,純凈,寂靜,一切皆空。王維把自己消融在山水之中,有所遇而無所求,如佛祖拈花,了無痕跡。
可王維的詩,不只是有畫境而已,詩里還有一種清徐的音樂感。不信來聽: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p>
“依杖柴門外,臨風(fēng)聽暮蟬?!?/p>
“隴頭明月迥臨關(guān),隴上行人夜吹笛?!?/p>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p>
盛唐最美的時光,都在王維的詩里。你以為他寫的是詩,其實那還是一幅畫、一首樂章,用多媒體手段勾起你的無限情思。
在他的詩中,看不到大悲大喜,聞不到一點掙扎的氣息,所以后世尊他為“詩佛”。
但如果真的對萬事都不動心,怎能寫出那些靈動的句子?
你看他邀請裴迪一起去山里玩,生怕對方推托,便說:如果不是你這樣聰明又高雅的人,我哪會拿這種小事來打擾?
這就是王維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