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一個很美麗的別稱叫做錦官城,據(jù)史學家考證,這也與諸葛亮有關。三國時期蜀國,尤其是成都的絲織業(yè)最為發(fā)達,這里出產(chǎn)一種燦若云霞的絲綢產(chǎn)品,人們把它叫做蜀錦。而管理織錦業(yè)的官員就叫做錦官,所以成都就叫錦官城,蜀錦也成為蜀國重要的出口商品,賺取了豐厚的利潤。而在成都這座城市,諸葛亮也迎來了他人生中最為輝煌的一段時期。
建安二十五年六月,劉備在成都稱帝,史上稱之為"蜀漢"或簡稱"蜀",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這一年諸葛亮四十歲。
之后,諸葛亮在蜀中施政治國達十三年之久。
在此期間,他重視農(nóng)作勵精圖治,使蜀地呈現(xiàn)一派繁榮興盛的圖景。
為了恢復國力,進一步安定人民生活,諸葛亮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都實行發(fā)展生產(chǎn),安定民生的方針政策,使得蜀國的經(jīng)濟力量得到很大增強。
為了保護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諸葛亮設立了堰官,并派一千兩百名士兵對都江堰進行保護。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的這首千古名篇《蜀相》,大筆如椽地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輔國功業(yè)。
他不僅幫助先主劉備成就帝業(yè),建立蜀漢,而且輔助后主劉禪處理朝政支撐危局,可謂鞠躬盡瘁
那么,諸葛亮在后主劉禪即位后,是怎樣繼承囑托完成治國大業(yè)的呢,他又在這一從政期間留下了哪些歷史功績呢?
公元219年,蜀將關羽失守荊州,敗走麥城,被東吳殺害。
這對于蜀漢一方的打擊是巨大的,不僅失去了智勇雙全的一代名帥,而且還丟失了荊州這一重要戰(zhàn)略要地。
這本是諸葛亮北伐中的重要戰(zhàn)地,更是由蜀地發(fā)起北伐的重要策應。
公元223年夏天,劉備退回白帝城后一病不起。
在彌留之際,他請求諸葛亮輔佐自己不到七歲的兒子劉禪,也就是阿斗繼承帝位。
從這里可以看出來,劉備對當時的丞相諸葛亮是非常的信任的。
《三國志》中記載,劉備臨終托孤之時曾對諸葛亮說: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后來的歷史證明,后主劉禪確實是平庸無能,但是諸葛亮始終盡心盡力輔佐劉禪,踐行了他對劉備的承諾"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
公元223年4月,劉備逝世,劉禪繼位,封諸葛亮為武鄉(xiāng)侯。
不久,諸葛亮再擔任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務,劉禪都依賴于諸葛亮。
關于后主劉禪,歷史對他的評價確實不高,民間也有"扶不起的阿斗"這種說法。
一直以來,人們總是替諸葛亮感到遺憾,認為他輔佐的是一位昏君,這肯定不利于諸葛亮才智的充分發(fā)揮。
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諸葛亮作為一國的丞相,真正掌握蜀國的大權,還是在劉備死后,劉禪即位以后。
在蜀漢遭到孫吳大敗后,又面臨著南中叛亂的嚴峻局勢。
劉備剛剛去世,后主劉禪即位,兵力損失巨大,國內(nèi)政權不穩(wěn),加上孫昊曹魏威脅在外,形勢十分危急。
但輔佐后主的諸葛亮臨事不慌,面對叛軍他沒有倉促起兵,而是采取了撫而不討的政策,爭取和平解決。
他還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頓吏治,修訂法制,令各地閉關嚴守,息民殖谷。
同時,他急遣能言善辯的鄧芝兩次赴吳,以劉孫聯(lián)盟共同抗曹的利害關系,說服孫權重建了聯(lián)盟,這就減輕了外部壓力,孤立了叛亂分子。
蜀國的外部環(huán)境改善后,諸葛亮開始著手國內(nèi)事務,他首先開始致力于發(fā)展經(jīng)濟,他對農(nóng)民實行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使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迅速恢復社會得以安定。
通過整頓內(nèi)政,蜀國形勢趨于穩(wěn)定,于此之后,諸葛亮開始了平定南中的征戰(zhàn)。
蜀國的南中地區(qū)包括四郡,即越靣、益州、永昌、牂牁,大概就是今天的四川南部,云南東北部和貴州西北部一帶。
這里除了住有漢族外,還聚居著許多少數(shù)民族,統(tǒng)稱西南彝。
秦漢以來,由于漢族封建地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南中地區(qū)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銳,經(jīng)常發(fā)生反抗運動。
劉備占據(jù)益州后,為了穩(wěn)定蜀國的政權,根據(jù)諸葛亮在隆中提出的與少數(shù)民族保持良好關系的方針,采取了一些安撫措施。
但是,南中的豪強地主和一些少數(shù)民族的上層分子,卻利用民族矛盾割據(jù)一方,進行武裝叛亂。
公元223年,益州郡大姓雍闿殺太守正昂叛亂,而后又縛送繼任太守張裔到東吳,以換取孫權的支持。
孫權隨即任命雍闿為永昌太守,互為聲援,雍闿又誘使永昌郡人孟獲煽動各族群眾叛蜀,各郡并皆響應相繼叛亂。
公元225年春,諸葛亮親率大軍離成都南下。
臨行,參軍馬謖獻策:"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
諸葛亮接受了這一正確意見,堅持軍事鎮(zhèn)壓和政治攻心相結合的方針,同時兵分三路攻打三郡,大敗叛軍。
諸葛亮隨即指揮大軍繼續(xù)南下,最終平定戰(zhàn)亂。
七擒孟獲是人們熟知的三國故事,它集中展現(xiàn)了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和政治遠見,并為后世的人們處理民族問題,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范例。
但是翻遍《三國志》這本權威的歷史著作,也找不到任何地方提到過孟獲,更沒有關于七擒孟獲的記載。
另外,史學家們也認為,對于一個叛亂領袖,抓住七次又放掉七次,既不符合諸葛亮謹慎小心的性格,也不符合戰(zhàn)爭的常規(guī)。
但是諸葛亮的南征確實在三國鼎立時期,為蜀國去掉了一個重要的外患。
平定南中地區(qū)的叛亂為諸葛亮解決了后顧之憂,同時也為諸葛亮的北伐奠定了基礎,諸葛亮治理南中的經(jīng)驗,為后世的政治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一位清代的官員曾經(jīng)這樣總結道:"對待民族問題,如果能夠像諸葛亮那樣攻心為上,那么一切煩惱盡可自行消除,戰(zhàn)爭從來就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對于國家出現(xiàn)的動亂,政治家一定要保持清醒,就像諸葛亮對待南中各派勢力一樣,該寬則寬該嚴則嚴,否則就起不到應有的效果,甚至導致局面失控,今后治理四川應當以此為借鑒。"
這段話被那位官員寫成了一幅著名的對聯(lián)
上聯(lián):能攻心則反側自消 自古知兵非好戰(zhàn)
下聯(lián):不審勢即寬嚴皆誤 后來治蜀要深思
南平叛亂后,當時的蜀漢已從與東吳戰(zhàn)役的慘敗中逐步恢復過來,既與吳國通好,又穩(wěn)定了自己的戰(zhàn)略后方,蜀漢的經(jīng)濟發(fā)展也得到一定支持,于是北伐之事便日益被提上日程。
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亂之后,于227年決定北上伐魏,而千古傳頌言辭懇切,感人至深的《出師表》便是北伐出師之前上書后主而作。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這段話是出自于諸葛亮的《出師表》,在這篇表文中,諸葛亮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后主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此興復漢室。
同時也表達了自己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
流傳千古的名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正是出于此表,諸葛亮這篇表文歷來受到人們的高度贊揚,被視為表中的代表作。
劉勰曾把它跟孔融的《薦禰衡表》相提并論,"至于文舉之薦禰衡,氣揚采飛,孔明之辭后主,志盡文暢,雖華實異旨,并一時之英也。"
陸游在《書憤》中寫道:"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文天祥的《正氣歌》亦云:"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感人至深,由此可見。
憶當年,先主三顧茅廬,勞煩詢問濟世安邦大計,后出山傾力而為,輔弼先主成就蜀漢帝業(yè),今又為后主苦心孤詣,日理萬機圖謀北伐大業(yè),一代老臣可謂忠心耿耿。
那么,諸葛亮是如何進行北伐曹魏的戰(zhàn)爭,又是如何在一次次的征討中殫精竭慮,鞠躬盡瘁,至死方休呢?他又為后世留下了哪些精神財富呢?
參考資料:《三國志》,《資治通鑒》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