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fèi)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7.足太陽膀胱經(jīng)67穴

3 I  c% D, D9 _* W* \- q
  足太陽膀胱經(jīng):從內(nèi)眼角開始(睛明穴),上行額部(攢竹穴、眉沖穴、曲差穴;會神庭穴、頭臨泣穴),交會于頭頂(五處穴、承光穴、通天穴;會百會穴)。3 I6 ?' b3 }" b
  它的支脈:從頭頂分出到耳上角(會曲鬢穴、率谷穴、浮白穴、頭竅陰穴、完骨穴)。
  其直行主干:從頭頂入內(nèi)絡(luò)于腦(絡(luò)卻穴、玉枕穴;會腦戶穴、風(fēng)府穴),復(fù)出項部(天柱穴)分開下行:一支沿肩胛內(nèi)側(cè),夾脊旁(會大椎穴、陶道穴;經(jīng)大杼穴、風(fēng)門穴、肺俞穴、厥陰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到達(dá)腰中(肝俞穴、膽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腎俞穴),進(jìn)入脊旁筋肉,絡(luò)于腎,屬于膀胱(氣海俞穴、大腸俞穴、關(guān)元俞穴、小腸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環(huán)俞穴)。一支從腰中分出,夾脊旁,通過臂部(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會陽穴、承扶穴),進(jìn)入窩中(殷門穴、委中穴)。
  背部另一支脈:從肩胛內(nèi)側(cè)分別下行,通過肩胛(附分穴、魄戶穴、膏肓俞穴、神堂穴、膈關(guān)穴、魂門穴、陽綱穴、意舍穴、胃倉穴、肓門穴、志室穴、胞肓穴、秩邊穴),經(jīng)過髖關(guān)節(jié)部(會環(huán)跳穴),沿大腿外側(cè)后邊下行(浮郄穴、委陽穴穴),會合于窩中(委中穴)--由此向下通過腓腸肌部(合陽穴、承筋穴、承山穴),出外踝后方(飛揚(yáng)穴、跗陽穴、昆侖穴),沿第五跖骨粗?。ㄆ蛥⒀?、申脈穴、金門穴、京骨穴),到小趾的外側(cè)(束骨穴、足通谷穴、至陰穴),下接足少陰腎經(jīng)。
  本經(jīng)一側(cè)67穴(左右兩側(cè)共134穴),其中49穴分布于頭面部、項部、和背腰部之督脈的兩側(cè),余18穴則分布于下肢后面的正中線上及足的外側(cè)部。首穴睛明穴,末穴至陰穴。主治泌尿生殖系統(tǒng)、神經(jīng)精神方面、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病癥和熱性病,以及本經(jīng)脈所經(jīng)過部位的病癥。1 k% ?0 p, L1 M
7 J2 l( r" i, Q
  本經(jīng)穴位:睛明穴、攢竹穴、眉沖穴、曲差穴、五處穴、承光穴、通天穴、絡(luò)卻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風(fēng)門穴、肺俞穴、厥陰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膽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腎俞穴、氣海俞穴、大腸俞穴、關(guān)元俞穴、小腸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環(huán)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會陽穴、承扶穴、殷門穴、浮郄穴、委陽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戶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關(guān)穴、魂門穴、陽綱穴、意舍穴、胃倉穴、肓門穴、志室穴、胞肓穴、秩邊穴、合陽穴、承筋穴、承山穴、飛揚(yáng)穴、跗陽穴、昆侖穴、仆參穴、申脈穴、金門穴、京骨穴、束骨穴、足通骨穴、至陰穴4 l0 G: ]* M3 w- _

(1) 睛明 BL1 Jīng míng2 J# _/ b/ b$ w. Y+ p& n! b1 P
[定位] 在面部,目內(nèi)眥角稍上方凹陷處。
[解剖] 在眶內(nèi)緣瞼內(nèi)側(cè)韌帶中,深部為眼內(nèi)直?。?有內(nèi)眥動、靜脈和滑車上下動、靜脈,深層上方有眼動、靜脈本干;布有滑車上、下神 經(jīng),深層為眼神經(jīng),上方為鼻睫神經(jīng)。
[主治] 目赤腫痛,流淚,視物不明,目眩,近視, 夜盲,色盲。
[配伍] 配球后、光明治視目不明。. R4 M7 z. e4 y2 R2 q3 |
[刺灸法] 囑患者閉目,醫(yī)者左手輕推眼球向外側(cè)固定,左手緩慢進(jìn)針,緊靠眶緣直刺0.5~l寸。不捻轉(zhuǎn),不提插(或只輕微地捻轉(zhuǎn)和提插)。 出針后按壓針孔片刻, 以防出血。本穴禁灸。
[附注] 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蹺、陽蹺五脈交會穴。(《素問?氣府論?注》); e; ^* I1 ]: Q9 X
0 O: J* u4 ~, f/ k: e+ ?
(2) 攢竹 BL2 Cuán zhú+ ], h" H0 I$ B
[定位] 在面部,當(dāng)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0 S7 T5 k' I! g  x
[解剖] 有額肌及皺眉肌;當(dāng)額動、靜脈處;布有額神經(jīng)內(nèi)側(cè)支。
[主治] 頭痛,口眼歪斜,目視不明,流淚,目赤腫痛,眼瞼(目閏)動,眉棱骨痛,眼瞼下垂。
[配伍] 配陽白治口眼歪斜、眼瞼下垂。
[刺灸法] 平刺0.5~0.8寸。禁灸。
9 s# |0 O9 Y3 p/ E5 _( V' Z
(3) 眉沖 BL3 Méi chōng$ h4 I( e  j9 ~0 \+ a
[定位] 在頭部,當(dāng)攢竹直上入發(fā)際0.5寸,神庭與曲差連線之間。/ @  H$ p; w: d. j& Q8 [
[解剖] 有額??;當(dāng)額動、靜脈處;布有額神經(jīng)內(nèi)側(cè)支。
[主治] 頭痛,眩暈,鼻塞,癲癇。
[配伍] 配太陽治頭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7 ?0 _& D" i; N6 h( V: F

(4) 曲差 BL4 Qǔ chā( \* q2 W/ V2 M/ `0 E8 [
[定位] 在頭部,當(dāng)前發(fā)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5寸,即神庭與頭維連線的內(nèi)1/3與中1/3交點(diǎn)。
[解剖] 有額??;當(dāng)額動、靜脈處;布有額神經(jīng)內(nèi)側(cè)支。' G1 i, |: U& \8 x
[主治] 頭痛,鼻塞,鼽衄,目視不明。. L8 l) R$ Q9 x( l# K
[配伍] 配合谷治頭痛、鼻塞。3 Y, e! l/ E# i9 z" {" T
[刺灸法] 平刺0.5~0.8寸。( j2 u$ `; P3 U" Z; ?
) _5 q; U. [  ~
(5) 五處 BL5 Wǔ chù
[定位] 在頭部,當(dāng)前發(fā)際正中直上1寸,旁開1.5寸。
[解剖] 有額??;當(dāng)額動、靜脈處;布有額神經(jīng)內(nèi)側(cè)支。
[主治] 頭痛,目眩,癲癇。
[配伍] 配合谷、太沖治頭痛、目眩。
[刺灸法] 平刺0.5~0.8寸。

(6) 承光 BL6 Chéng guāng
[定位] 在頭部,當(dāng)前發(fā)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5寸。
[解剖] 有帽狀腱膜;有額動、靜脈,顳淺動、靜脈及枕動、靜脈的吻合網(wǎng);當(dāng)額神經(jīng)外側(cè)支和枕大神經(jīng)會合支處。/ [1 X& s# v) Q/ x
[主治] 頭痛,目眩,鼻塞,熱病。) {% _2 n) P# D3 h+ J
[配伍] 配百會治頭痛。3 O" B6 B% X- j3 T
[刺灸法] 平刺0.3~0.5寸。

(7) 通天 BL7 Tōng tiān( U' p9 @& p/ E5 p6 [6 ]( h
[定位] 在頭部,當(dāng)前發(fā)際正中直上4寸,旁開1.5寸。) P- L  j; X5 v; o  t
[解剖] 有帽狀腱膜;有顳淺動、靜脈和枕動、 靜脈的吻合網(wǎng);布有枕大神經(jīng)分支。
[主治] 頭痛,眩暈,鼻塞,鼻衄,鼻淵。: N# t1 R& |, O! V, P- K) x' a
[配伍] 配迎香、合谷治鼻疾。
[刺灸法] 平刺0.3~0.5寸。1 r! \: C7 @, p& z
4 `0 Q$ S; l( E- q9 z( _( k
(8) 絡(luò)卻 BL8 Luò què, C: `: C6 v. Z( [& v1 d
[定位] 在頭部,當(dāng)前發(fā)際正中直上5.5寸,旁開1.5寸。# P: `$ O; m* K6 R; }& V
[解剖] 在枕肌停止處;有枕動、靜脈分支;布有枕大 神經(jīng)分支。
[主治] 頭暈,目視不明,耳鳴。
[配伍] 配風(fēng)池治頭暈。
[刺灸法] 平刺0.3~0.5寸。5 P0 I4 ^/ r8 l) C1 C, K  H5 H

(9) 玉枕 BL9 Yù zhěn
[定位] 在后頭部,當(dāng)后發(fā)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3寸平枕外隆凸上緣的凹陷處。* _9 z6 z. e8 R
[解剖] 有枕?。挥姓韯?、靜脈;布有枕大神經(jīng)分支。7 y, x- B& s" b  O% \$ F* r' ~
[主治] 頭項痛,目痛,鼻塞。6 J, _) X1 Y: d2 Y6 K) s! Q0 q* I- F
[配伍] 配大椎治頭項痛。4 k5 |1 L8 [3 V' B) T+ g
[刺灸法] 平刺0.3~0.5寸。

(10) 天柱 BL10 Tiān zhù
[定位] 在項部大筋(斜方?。┩饩壷蟀l(fā)際凹陷中,約當(dāng)后發(fā)際正中旁開1.3寸。
[解剖] 在斜方肌起部,深層為頭半棘肌:有枕 動、靜脈干;布有枕大神經(jīng)干。
[主治] 頭痛,項強(qiáng),鼻塞,癲狂癇,肩背病, 熱病。
[配伍] 配大椎治頭痛項強(qiáng)。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內(nèi)上方深刺,以免傷及延髓。. ?& y( R; m" M2 M
1 ]' |1 W- M* A: M( G" u

(11) 大杼 BL11 dà zhù7 m5 z( Y7 [1 P* ]% r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3 B/ j9 w/ [5 b/ w- X( P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鋸肌,最深層為最長??;有第一肋間動、靜脈后支布有第一胸神經(jīng)后支的皮支,深層為第一胸神經(jīng)后支外側(cè)支。
[主治] 咳嗽,發(fā)熱,項強(qiáng),肩背痛。3 t; q1 O2 o# Z9 C0 t
[配伍] 配肩中俞、肩外俞治肩背痛。: o- f) l. `$ _9 ~
[刺灸法] 斜刺0.5~0.8寸。1 `; p" H+ {1 N( E1 u
[附注] (l)八會穴之一,骨會大杼;手足太陽經(jīng)交會穴。 (2)本經(jīng)背部諸穴,不宜深刺, 以免傷及內(nèi)部重要臟器。

(12) 風(fēng)門 BL12 fēng mén  r2 k, k2 o* O- ]4 V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3 M( v" ^" \' D4 u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鋸肌,深層為最??;有第二肋間動、靜脈后支;布有二、三胸神經(jīng)后支的皮支,深層為第三胸神經(jīng)后支外側(cè)支。9 [  y4 s9 U$ n* N
[主治] 傷風(fēng),咳嗽,發(fā)熱頭痛,項強(qiáng),胸背痛。7 V5 C* U* Q% o8 T
[配伍] 配肺俞、大椎治咳嗽、氣喘;配合谷治傷風(fēng)咳嗽。0 u' }+ b3 k, X4 d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足太陽經(jīng)與督脈交會穴。

(13) 肺俞 BL13 fèi shū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最長肌;有第 三肋間動、靜脈后支;布有第三或第四胸神經(jīng)后支的皮支,深層為第三胸神經(jīng)后支 外側(cè)支。
[主治] 咳嗽,氣喘,吐血,骨蒸,潮熱,盜汗,鼻塞。% u+ ?# T* r& I7 K( z
[配伍] 配風(fēng)門治咳嗽喘;配合谷 、 迎香治鼻疾。# ^  T0 D8 s! j, V! u7 `* b" H9 S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 s9 S# i# O0 Z9 a0 O+ c6 p
[附注] 肺的背俞穴。
3 f8 r/ G5 d: d8 \% t
(14) 厥陰俞 BL14 jué yīn shū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最長??;布有第 四肋間動、靜脈后支;正當(dāng)?shù)谒幕虻谖逍厣窠?jīng)后支的皮支,深層為第四胸神經(jīng)后支外側(cè) 支。
[主治] 咳嗽,心痛,胸悶, 嘔吐。
[配伍] 配內(nèi)關(guān)治心痛、心悸。
[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心包背俞穴 。+ V) J. D8 p8 i4 j2 c! L# G) V

(15) 心俞 BL15 Xīn shū9 D0 @* Y& y" }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C% K/ V/ d- e3 X! @% E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最長?。挥械谖謇唛g動、靜脈后支;布有第五或第六胸神經(jīng)后支的皮支,深層為第五胸神經(jīng)后支外側(cè)支。
[主治] 心痛,驚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盜 汗,夢遺,癲癇。$ U% O3 r  z4 s* O& H
[配伍] 配巨闕、內(nèi)關(guān)治心痛、驚悸;配內(nèi)關(guān)、神門 治失眠、健忘。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Y& l6 t/ a2 ~* I& v
[附注] 心的背俞穴 。

(16) 督俞 BL16 Dū shū* |) c# ~2 Q6 d/ ]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背闊肌肌腱,最長??;有第六肋間動、靜脈后支,頸橫動脈降支;布有肩胛背神經(jīng),第六或第七胸神經(jīng)后支的皮支,深層為第六胸神經(jīng)后支外側(cè)支。8 H& u/ j6 i/ m, x5 x% ^5 e0 D
[主治] 心痛,胸悶,腹痛,寒熱、氣喘。
[配伍] 配內(nèi)關(guān)治心痛、胸悶。  @1 i# V% p/ p! n: d* t( K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

(17) 膈俞 BL17 Gé shū, |+ a0 I/ z. f! O- W* d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z% }! _# A$ n* f& N/ ?* ]2 R: j
[解剖] 在斜方肌下緣,有背闊肌,最長??;布有第七肋間動、靜脈后支;布有第七或第八胸神經(jīng)后支的皮支,深層為第七胸神經(jīng)后支外側(cè)支。
[主治] 嘔吐,呃逆,氣喘,咳嗽,吐血,潮熱, 盜汗。
[配伍] 配內(nèi)關(guān)、足三里治嘔吐、呃逆;配足三 里、血海、肓膏治貧血。
[刺灸法] 斜刺0.5之0.8寸。7 J; ]% j) V0 b, `' A
[附注] (1)八會穴之一,血會膈俞。 (2)參考資料:據(jù)報道,用人工放血造成家免的貧血狀態(tài)(紅細(xì)胞在400萬/mm2以下,血紅蛋白在65兩以下),針刺“膈俞”、“膏盲”,結(jié)果與對照組相比,大大提前糾正了貧血狀態(tài),迅速恢復(fù)正常。: H4 Q2 F; D* s) X. H4 [
! i. T3 V& g# t
(18) 肝俞 BL18 Gān shū! n# R, q4 q8 `  a# c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 在背闊肌,最長肌和髂肋肌之間;有第九肋間動、靜脈后支;布有第九或第十胸神經(jīng)后支的皮支,深層為第九胸神經(jīng)后支外側(cè)支。3 Y5 @# r7 G- x8 ~
[主治] 黃疸,脅痛,吐血,目赤,目眩,雀目,癲狂癇,脊背痛。
[配伍] 配支溝、陽陵泉治脅痛;配太沖治目眩。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k6 }9 {3 Y$ L. v6 i5 E
[附注] 肝的背俞穴。( K5 R& d6 w' m
7 N8 M2 Q' C, ^5 s0 X* t3 a& ^( Q
(19) 膽俞 BL19 Dǎn shū1 b4 x  F& c- H+ R9 J9 Z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0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 在背闊肌,最長肌和腱肋肌之間;有第十肋間動、靜脈后支;布有第十胸神經(jīng)后支的皮支,深層為第十胸神經(jīng)后支的外側(cè)支。' B  Q. u! }- v' q* j
[主治] 黃疸,口苦,肋痛,肺癆,潮熱。
[配伍] 配陽陵泉、太沖膽道疾病。5 \& Q% a" n9 L2 ^" b1 K, a+ q
[刺灸法] 斜刺0.5~0.8寸。3 Z: M4 o: ?$ p. h: s' f9 `3 c) Y" G
[附注] 膽的背俞穴。
2 M5 z) F( b0 k0 j
(20) 脾俞 BL20 Pǐ shū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t/ {  I$ @; @. C7 h
[解剖] 在背闊肌,最長肌和髂肋肌之間;有第十一肋間動、靜脈后支;布有第十一胸神經(jīng)后支的皮支,深層為第十一胸神經(jīng)后支肌支。3 X) V$ J2 y$ K
[主治] 腹脹,黃疸,嘔吐,泄瀉,痢疾,便血,水腫,背痛。
[配伍] 配足三里治腹脫 、便秘。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h3 c+ s; U5 n5 H* V1 q' T; g1 b
[附注] 脾的背俞穴。
  U) |/ [' B6 @
(21) 胃俞 BL21 Wèi shū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長肌和髂肋肌之間;有肋下 動、靜脈后支;布有第十二胸神經(jīng)后支的皮 支,深層為第十二胸神經(jīng)后支外側(cè)支。( W0 _, a3 d1 P
[主治] 胸脅痛,胃脘痛,嘔吐,腹脹,腸鳴。- }; _! @; W! o, e; p; x) B
[配伍] 配中脘、梁丘治胃痛。" {+ t% m9 s# A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胃的背俞穴。! c! J/ O0 B5 N8 [4 D/ G" U2 [6 L
! u5 e; c9 `* H: P# S
(22) 三焦俞 BL22 Sān jiāo shū
[定位] 在腰部,當(dāng)?shù)?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4 A$ j5 I; [# ?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長肌和髂肋肌之間;有第一腰動、靜脈后支;布有第十胸神經(jīng)后支的皮支,深層為第一腰神經(jīng)后支外側(cè)支。
[主治] 腸鳴,腹脹,嘔吐,泄瀉,痢疾,水腫,腰背強(qiáng)痛。
[配伍] 配氣海、足三里治腸鳴、腹脹。
[刺灸法] 直刺0.5~l寸。
[附注] 三焦背俞穴。9 |* Z% x8 m, N1 m/ c1 V5 l  Z: R

(23) 腎俞 BL23 Shèn shū. l& m  B: m0 p/ ?, ]- S
[定位] 在腰部,當(dāng)?shù)?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長肌和髂肋肌之間:有第二腰動、靜脈后支;布有第一腰神經(jīng)后支的外側(cè)支,深層為第一腰叢。
[主治] 遺尿,遺精,陽萎,月經(jīng)不調(diào),白帶,水腫,耳鳴,耳聾,腰痛。
[配伍] 配太溪 、三陰交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配翳風(fēng)、耳門治耳鳴、耳聾。/ Q! F& _# y, F; y) b
[刺灸法] 直刺0.5~l寸。% r/ K1 v; C2 W5 `; `# h* F4 _
[附注] (l)腎的背俞穴。 (2)據(jù)實驗觀察針刺對正常人水負(fù)荷后腎臟泌尿功能的影響,發(fā)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針刺腎俞或京門穴時可抑制腎臟的泌尿功能。

(24) 氣海俞 BL24 Qì hǎi shū! R0 N' \+ g$ a9 a1 `! F
[定位] 在腰部,當(dāng)?shù)?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長肌和髂肋肌之間;有第二 腰動、靜脈后支;布有第二腰神經(jīng)后支的外側(cè)支,深層為第一腰叢。: @- T; @7 k5 s
[主治] 腸鳴腹脹,痔漏,痛經(jīng),腰痛。  O' h# |- a# W. q
[配伍] 配足三里、天樞治腹脹、腸鳴。
[刺灸法] 直刺0.5~1寸。. p6 G  k3 }7 g8 \

(25) 大腸俞 BL25 Dà cháng shū9 Y3 z7 _( }3 V. t7 q9 l- Q0 |* C
[定位] 在腰部,當(dāng)?shù)?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長肌和髂肋肌之間;有第四腰動、靜脈后支;布有第三腰神經(jīng)皮支,深層為腰叢。
[主治] 腹脹,泄瀉,便秘,腰痛。
[配伍] 配氣海、足三里、支溝治便秘。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附注] 大腸背俞穴。
- k( F$ m: c% _
(26) 關(guān)元俞 BL26 Guān yuán shū! \6 G+ D6 }8 T0 X* `3 W9 c
[定位] 在腰部,當(dāng)?shù)?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9 C! X. t2 t8 m8 _: n0 n
[解剖] 有骶棘肌,有腰最下動、靜脈后支的內(nèi)側(cè)支;布有第五腰神經(jīng)后支。
[主治] 腹脹、泄瀉,小便頻數(shù)或不利,遺尿,腰 痛。
[配伍] 配氣海治腹脹。, w! g% v# n6 a) C- |
[刺灸法] 直刺0.8~l.2寸。( X% ?; M# u5 v8 E  `1 \5 ~/ h
9 M+ f- `8 B  w  U8 T$ [
(27) 小腸俞 BL27 Xiǎo cháng shū
[定位] 在骶部,當(dāng)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1骶后孔。5 S' [+ G! j4 u5 i  ]+ k
[解剖] 在骶髂肌起始部和臀大肌起始部之間;有骶外側(cè)動、靜脈后支的外側(cè)支;布有第一骶神經(jīng)后支外側(cè)支,第五腰神經(jīng)后支。8 b. ]. y4 _5 t
[主治] 遺精,遺尿,尿血,白帶,小腹脹痛,泄瀉,痢疾,疝氣,腰腿疼。
[配伍] 配天樞、足三里、上巨虛、關(guān)元治腹脹、痢疾、便秘。配腎俞、三陰交、三焦俞、關(guān)元、曲泉治泌尿系結(jié)石。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8~1寸;灸3~7壯。1 Z4 h0 [) s' @
) E' R3 P& ]' ?9 ~- D" c5 }
(28) 膀胱俞 BL28 Páng guāng shū
[定位] 在骶部,當(dāng)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
[解剖] 在骶棘肌起部和臀大肌起部之間;有骶外側(cè)動、靜脈后支;布有臀中皮神經(jīng)分支。
[主治] 小便不利,遺尿,泄瀉,便秘,腰脊強(qiáng)痛。$ `) j+ f6 M, S6 z2 z
[配伍] 配腎俞治小便不利。- G. B9 a: c. q; ?% U( H5 L2 ]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8~l.2寸。1 Q/ A# U" R0 g& X
[附注] 膀胱背俞穴。5 E% y* w/ p9 ~  `% l

(29) 中膂俞 BL29 Zhōng lǚ shū6 N1 b6 s+ m2 \. H0 g9 G' o4 _; T
[定位] 在骶部,當(dāng)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3骶后孔。
[解剖] 有臀大肌,深層為骶結(jié)節(jié)韌帶起始部;當(dāng)臀下動、靜脈的分支處,布有臀下皮神經(jīng)。7 p8 e7 l' e( t, H
[主治] 泄瀉,疝氣,腰脊強(qiáng)痛。
[配伍] 配大敦治疝氣。/ ?6 C+ F  U7 s- r" b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8 v( F/ V# j( u7 d9 p7 C0 x
(30) 白環(huán)俞 BL30 Bái huán shū
[定位] 在骶部,當(dāng)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4骶后孔。1 j8 S' L7 X0 P; L$ N) Q: x; G  B
[解剖] 在臀大肌,骶結(jié)節(jié)韌帶下內(nèi)緣;有臀下動、靜脈,深層為陰部內(nèi)動、靜脈;布有皮神經(jīng),深層為陰部神經(jīng)。
[主治] 遺尿,疝氣,遺精,月經(jīng)不調(diào),白帶,腰部疼痛。) U  r* s: [6 o& u
[配伍] 配三陰交、腎俞、治遺尿、月經(jīng)不調(diào)。
[刺灸法] 直刺 l~1.5寸。6 ?1 {* I& N& Y) w: V

(31) 上髎 BL31 Shàng liáo
[定位] 在骶部,當(dāng)髂后上棘與中線之間,適對第1骶后孔處。" z0 m0 p7 i3 E& o3 ~0 S% ~3 @
[解剖] 在骶棘肌起始部及臀大肌起始部;當(dāng)額外9 k+ f$ l8 Y+ s( R: L2 W
側(cè)動、靜脈后支處;布有第一髂神經(jīng) 后支。
[主治] 大小便不利,月經(jīng)不調(diào),帶下,陰挺,遺 精,陽萎,腰痛。
[配伍] 配三陰交、中極、治小便不利。2 |  V* m5 \+ l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0 J/ T7 l# Z7 O7 a' Y1 D$ W: k
(32) 次髎 BL32 Cì liáo
[定位] 在骶部,當(dāng)髂后上棘內(nèi)下方,適對第2骶后孔處。
[解剖] 在臀大肌起始部;當(dāng)骶外側(cè)動、靜脈后支處;為第二骶神經(jīng)后支通過處。
[主治] 疝氣,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帶下,小便不利,遺精,腰痛,下肢痿痹。
[配伍] 配三陰交、中極、腎俞治遺尿;配血海治 痛經(jīng)。* w& }/ G, B9 J' ]+ W
[刺灸法] 直刺 l~1.5寸。2 P) l2 p8 R; T; [) e  X

(33) 中髎 BL33 Zhōng liáo
[定位] 在骶部,當(dāng)次髎下內(nèi)方,適對第4骶后孔處。
[解剖] 在臀大肌起始部;當(dāng)骶外側(cè)動、靜脈后支處;為第三骶神經(jīng)后支通過處。
[主治] 便秘,泄瀉,小便不利,月經(jīng)不調(diào),帶下 ,腰痛。
[配伍] 配足三里治便秘。0 \/ g& h/ W6 d9 A2 Q2 ~3 h0 ^. R. H+ z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 A4 N# _4 X5 J# M: q

(34) 下髎 BL34 Xià liáo$ N" Q2 F9 b/ S: j
[定位] 在骶部,當(dāng)當(dāng)中髎下內(nèi)方,適對第4骶后孔處。
[解剖] 在臀大肌起始部;有臀下動、靜脈分支;當(dāng)?shù)谒镊旧窠?jīng)后支通過處。
[主治] 腹痛,便秘,小便不利,帶下,腰痛。# a9 P! w0 R" q, I9 L
[配伍] 配氣海治腹痛。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 n4 u! r7 }; x+ K- f2 j
(35) 會陽 BL35 Huì yáng8 ?) p( V, r( k& c* S
[定位] 在骶部,尾骨端旁開0.5寸。
[解剖] 有臀大??;有臀下動、靜脈分支;布有尾骨神經(jīng);深部有陰部神經(jīng)干。; c! r! E( ?$ L( N
[主治] 泄瀉,便血,痔疾,陽萎,帶下。
[配伍] 配承山治痔疾。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36) 承扶 BL36 Chéng fú
[定位] 在大腿后面,臀下橫紋的中點(diǎn)。
[解剖] 在臀大肌下緣;有坐骨神經(jīng)伴行的動、靜脈;布有股后皮神經(jīng),深層為坐骨神經(jīng)。/ t1 W. H7 m! @% F' @2 u3 ]6 y; m
[主治] 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0 r, b/ l0 t7 d) d" Y* P& c
[配伍] 配委中治腰骶疼痛。
[刺灸法] 直刺 l~2寸。

(37) 殷門 BL37 Yīn mén( {. Y* U2 c  L) F6 k
[定位] 在大腿后面,當(dāng)承扶與委中的連線上,承扶下6寸。
[解剖] 在半腱肌與股二頭肌之間,深層為大收肌; 外側(cè)為股深動、靜脈第三穿支;布有股后皮神經(jīng),深層正當(dāng)坐骨神經(jīng)。
[主治] 腰痛,下肢痿痹。3 J' i& n; D* W4 X6 [$ r0 j
[配伍] 配大腸俞治腰痛。$ R2 D. V; C' D# e+ W; w
[刺灸法] 直刺 l~2寸。

(38) 浮郄 BL38 Fú xì* F: _( u2 F7 F" s5 b, E. N$ g: t
[定位] 在腘橫紋外側(cè)端,委陽上1寸,股二頭肌腱的內(nèi)側(cè)。% {! h, g- f; s2 O
[解剖] 在股二頭肌鍵內(nèi)側(cè);有膝上外側(cè)動、靜脈; 布有股后皮神經(jīng),正當(dāng)腓總神經(jīng)處。& h: q. @- q  J  A% v
[主治] 便秘,股腘部疼痛,麻木。& T$ I! _1 l1 W$ ~& F! H
[配伍] 配承山治下肢痿痹。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n( B* Y) F+ @! [8 a$ g
# F. I7 J6 N( g8 y
(39) 委陽 BL39 Wěi yáng" k  {9 p  @. m$ j/ k" w
[定位] 在腘橫紋外側(cè)端,當(dāng)股二頭肌腱的內(nèi)側(cè)。+ x7 w7 L# B2 g; z# u' P
[解剖] 在股二頭肌鍵內(nèi)側(cè);有膝上外側(cè)動、靜脈; 布有股后皮神經(jīng),正當(dāng)腓總神經(jīng)處。9 k0 d* m6 U0 N0 q/ u6 P5 C9 w
[主治] 腹?jié)M,小便不利,腰脊強(qiáng)痛,腿足攣痛。
[配伍] 配三焦俞、腎俞、治小便不利。
[刺灸法] 直刺 l~1.5寸。' C6 ~3 x/ w2 w6 K" P. D
[附注] 三焦經(jīng)下合穴。
  A2 G9 B8 \: l7 x1 }6 u/ K" n
(40) 委中 BL40 Wěi zhōng, i! i) i# x- r. m4 d% z; P5 ?$ J
[定位] 在腘橫紋中點(diǎn),當(dāng)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e; \: q; m7 a% Y4 l6 J
[解剖] 在腘窩正中,有腘筋膜;皮下有股腘靜脈,深層內(nèi)側(cè)為腘靜脈,最深層為腘動有股后皮神經(jīng),正當(dāng)脛神經(jīng)處。. ^1 Q6 K$ Y% ~) N0 F2 f: q
[主治] 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瀉,小便不利, 遺尿,丹毒。2 O2 v7 c8 R$ U/ z6 h1 @  N! y/ U
[配伍] 配大腸俞治腰痛。$ u6 R; e9 U# L6 `) i  o% G1 I
[刺灸法] 直刺 l~1.5寸,或用三棱針點(diǎn)刺腘靜脈出血。3 n9 ~& y* w: \' R* J5 w4 x7 w
[附注] 足太陽經(jīng)所入為“合”。 + _* U) V! {1 N! ^0 p4 i

41) 附分 BL41 Fù fēn7 ^" z' m- E- O, {; X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解剖] 在肩胛崗內(nèi)端邊緣,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髂肋?。挥蓄i橫動脈降支,當(dāng)?shù)诙唛g動、靜脈后支;布有第二胸神經(jīng)后支。. ], F( {! I9 X
[主治] 頸項強(qiáng)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 F/ z' v6 `. @3 O' p( s) m
[配伍] 配大椎治頸項強(qiáng)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手、足太陽經(jīng)交會穴。

(42) 魄戶 BL42 Pò hù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解剖] 在肩胛骨脊柱緣,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髂肋??;有第三肋間動、靜脈背側(cè)支 頸橫動脈降支;布有第二、三胸神經(jīng)后支。
[主治] 咳嗽,氣喘,肺癆,項強(qiáng),肩背痛。" q, C- e/ ?& Z5 ?/ ~$ X
[配伍] 配天突、膻中治咳喘。( p4 t' c+ q, o# Y: U, a: f- M
[刺灸法] 斜刺0.5一0.8寸。, e  b/ j0 A5 \; G& J: P

(43) 膏肓 BL43 Gāo huāng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解剖] 在肩胛骨脊柱緣,有斜方肌、菱形肌,深 層為髂肋肌;有第四肋間動、靜脈背側(cè)支及頸橫動脈降支;布有第三、四胸神經(jīng)后支。2 B4 C; j% b% O1 l/ ~" m
[主治] 咳嗽,氣喘,肺癆,健忘,遺精,完谷不化。
[配伍] 配尺澤、肺俞治咳喘。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s2 e& W# B7 R+ [- g
+ h/ u. X) ~- w0 y# M/ J1 d
(44) 神堂 BL44 Shén táng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I" [* @! V% Y/ t
[解剖] 在肩胛骨脊柱緣,有斜方肌,菱形肌,深 層為髂肋??;有第五肋間動靜脈背側(cè)支及頸橫動脈降支;布有第四、五胸神經(jīng)后支。
[主治] 咳嗽,氣喘,胸悶,脊背強(qiáng)病。: d$ t% d/ c1 q1 y/ I+ e
[配伍] 配膻中治胸悶。. h. @8 w: Y1 B* S* g( C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l( I' J3 g$ r" @: f, j: P
2 [% }! M9 S& N
(45) 譩譆 BL45  Yì xǐ4 z7 v( O- P# o7 p) X" e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7 g$ T: A+ @+ @6 d8 g
[解剖] 在斜方肌外緣,有髂肋??;有第六肋間動、靜脈背側(cè)支;布有第五、六胸神經(jīng)后支。
[主治] 咳嗽,氣喘,瘧疾,熱病,肩背痛。
[配伍] 配大椎、肩外俞治肩背痛。7 G. M3 o5 D7 y2 A  P% L" ^; e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 F. [* N4 o9 v: L
(46) 膈關(guān) BL46 Gě guān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s/ i. ~) H+ ^; R5 Y- i; v, C
[解剖] 有背闊肌,髂肋肌;有第七肋間動、靜脈 背側(cè)支;布有第六胸神經(jīng)后支。/ L' g9 k$ I& x
[主治] 胸悶,噯氣,嘔吐,脊背強(qiáng)痛。
[配伍] 配內(nèi)關(guān)治噯氣。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2 ~$ k  B7 R; J
(47) 魂門 BL47 Hún mén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解剖] 有背闊肌,髂肋?。挥械诰爬唛g動、靜脈背側(cè)支;布有第八、九胸神經(jīng)后支。8 `) A% z- x$ I+ U
[主治] 胸脅痛,嘔吐,泄瀉,背痛。
[配伍] 配陽陵泉、支溝治胸肋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2 C0 m& k. C( |! c+ W

(48) 陽綱 BL48 Yáng gāng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0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解剖] 有背闊肌,髂肋??;有第十肋間動、靜脈背側(cè)支;布有第九、十胸神經(jīng)后支。  T9 \& ~5 N+ [/ e4 l) k
[主治] 腸鳴,腹痛,泄瀉,黃疸,消渴。, x. H5 f2 E& }6 m/ }
[配伍] 配氣海治腹脹。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1 {  e3 w5 W- o8 _6 z0 J" x
(49) 意舍 BL49 Yì shě- k4 x, R4 l& w! D$ P8 q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1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3 b1 c. D4 @0 D: N
[解剖] 有背闊肌,髂肋??;有第十一肋間動、靜 脈背側(cè)支;布有第十、十一胸神經(jīng)后支。
[主治] 腹脹、腸鳴、嘔吐、泄瀉。
[配伍] 脾俞、胃俞治腹脹。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 t2 ?% S) ~  n# h
4 x! p  M2 Z  i
(50) 胃倉 BL50 Wèi cāng8 v- L$ K6 E& N# e. y3 m
[定位] 在背部,當(dāng)?shù)?2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解剖] 有背闊肌,髂肋肌;有肋下動、靜脈背側(cè)支;布有第十二、十三胸神經(jīng)后支。3 B' {& T( l4 [, j& [. L) l* D, W- z
[主治] 胃脘痛,腹脹,小兒食積,水腫,背脊痛。
[配伍] 配足三里治胃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3 q7 k; w2 Q. T. g
(51) 肓門 BL51 Huāng mén* H2 _0 y1 x) K& C: c9 x( {# r
[定位] 在腰部,當(dāng)?shù)?腰椎棘突下,旁開3寸。7 _. B* C' @# M' J
[解剖] 有背闊肌,髂肋?。挥械谝谎鼊?、靜脈背側(cè)支;布有第十二胸神經(jīng)后支。
[主治] 腹痛,便秘,痞塊,乳疾。
[配伍] 配氣海天、樞治便秘。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52) 志室 BL52 Zhì shì' D0 D. q  Q8 |3 h7 y4 {
[定位] 在腰部,當(dāng)?shù)?腰椎棘突下,旁開3寸。
[解剖] 有背闊肌、髂肋??;有第二腰動、靜脈背側(cè)支;布有第十二胸神經(jīng)后支外側(cè)支,第一腰神經(jīng)外側(cè)支。$ ]& O8 o! D  K. Q. u& ~, w
[主治] 遺精 ,陽萎 ,小便不利,水腫,腰脊強(qiáng)痛。6 ]* y) b2 l+ S) `
[配伍] 配命門治遺精。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j: c1 \% L9 |
' t6 K  w/ ]( b6 D1 g' w' Y( d& \
(53) 胞肓 BL53 Bāo huāng9 J! Y: n7 O% R1 w. E9 [6 k  N
[定位] 在臀部,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開3寸。( y5 i: ]& ?$ d0 J6 f3 [
[解剖] 有臀大肌,臀中肌及臀小??;正當(dāng)臀上動、靜脈;布有臀上皮神經(jīng),深層為臀上神經(jīng)。+ b7 P/ J5 b$ e  g2 B$ Z
[主治] 腸鳴,腹脹,便秘,癃閉,腰脊強(qiáng)痛。4 |0 B( {2 p8 X' [" i/ r
[配伍] 配委中治腰痛。
[刺灸法] 直刺 l~1.5寸。7 Z$ P3 I( Q4 u& {0 ~4 U
/ [( v3 O, X0 y5 }
(54) 秩邊 BL54 Zhì biān: X, ^0 V' ], Z; R& c. }1 q% _
[定位] 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開3寸。
[解剖] 有臀大肌,在梨狀肌下緣;正當(dāng)臀下動、 靜脈深層當(dāng)臀下神經(jīng)及股后皮神經(jīng),外側(cè) 為坐骨神經(jīng)。
[主治] 小便不利,便秘,痔疾,腰骶痛,下肢痿痹。. G4 [' Y( |1 D; u4 p
[配伍] 配委中、大腸俞治腰腿疼痛。
[刺灸法] 直刺1.5—2寸。& P& l1 Z# t; ^. w

(55) 合陽 BL55 Hé yáng
[定位] 在小腿后面,當(dāng)委中與承山的連線上,委中下2寸。: q" z! ?3 [7 `: u% \. d7 R
[解剖] 在腓腸肌二頭之間;有小隱靜脈,深層為腘動、靜脈;布有腓腸肌內(nèi)側(cè)皮神經(jīng),深層為腓神經(jīng)。; q, P) `& _  ~
[主治] 腰脊強(qiáng)痛,下肢痿痹,疝氣,崩漏。
[配伍] 配腰陽關(guān)治腰痛。8 R$ V$ L$ A# m6 A6 Z# f# P
[刺灸法] 直刺 l~2寸。: M2 t* X6 ~0 Z

(56) 承筋 BL56 Chéng jīn
[定位] 在小腿后面,當(dāng)委中與承山的連線上,腓腸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p! L5 m4 \9 a+ I, K
[解剖] 在腓腸肌兩肌腹之間;有小隱靜脈,深層為腓后動、靜脈;布有腓腸內(nèi)側(cè)皮神經(jīng),深層為腓神經(jīng)。
[主治] 痔疾,腰腿拘急疼痛。
[配伍] 配委中治下肢攣痛。
[刺灸法] 直刺 l~1.5寸。8 t* s9 T- J  Q
- L2 x2 g1 Y6 Y5 u
(57) 承山 BL57 Chéng shān  |0 w1 t, }1 n& b! X" M
[定位] 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與昆侖之間,當(dāng)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xiàn)尖角凹陷處。
[解剖] 在腓腸肌兩肌腹交界下端;有小隱靜脈,深層為股后動、靜脈;布有腓腸內(nèi)側(cè)皮神經(jīng),深層為腓神經(jīng)。
[主治] 痔疾,腳氣,便秘,腰腿拘急疼痛。
[配伍] 配大腸俞治痔疾。
[刺灸法] 直刺1—2寸。

(58) 飛揚(yáng) BL58 Fēi yáng
[定位] 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侖直上七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處。2 P9 _9 j' B* l
[解剖] 有腓腸肌及比目魚??;布有腓腸外側(cè)皮神經(jīng)。+ S, X$ `! A/ m- z6 {% x4 }1 K8 p
[主治] 頭痛,目眩,腰腿疼痛,痔疾。
[配伍] 配委中治腿痛。
[刺灸法] 直刺 l~1.5寸。8 B) x! [) H. f) j: G) r" I- k
[附注] 足太陽經(jīng)絡(luò)穴" M) G" x1 k) ^3 C

(59) 跗陽 BL59 Fù yáng
[定位] 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侖穴直上3寸。
[解剖] 在腓骨的后部,跟腱外前緣,深層為拇長屈肌 ;有小隱靜脈 ,深層為腓動脈末支 ;布有腓腸神經(jīng)。
[主治] 頭痛,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腫痛。! g" n$ x! e( C; F  u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h" A/ p: K  o4 x
[附注] 陽蹺脈郄穴。3 W" G  H. h3 V- I
3 l, v  |. V; ]$ W
(60) 昆侖 BL60 Kūn lún" G" x+ e: f# O8 ~/ }$ J
[定位] 在足部外踝后方,當(dāng)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解剖] 有腓骨短??;有小隱靜脈及外踝后動、靜 脈;布有腓腸神經(jīng)。
[主治] 頭痛,項強(qiáng),目眩,癲癇,難產(chǎn),腰骶疼 痛,腳跟腫痛。1 Q. T, G* m5 \( F! ]$ L
[配伍] 配風(fēng)池治頭痛、目眩。# l! \% S) Q4 H. }; w3 \
[刺灸法] 直刺0.5~0.8寸。9 P8 u! P9 Z4 P0 i# e) K  L( t/ j. q
[附注] (l)足太陽經(jīng)所行為“經(jīng)”。(2)《針灸大成》:“妊婦刺之落胎?!?

(61) 仆參 BL61 Pú cān
[定位] 在足外側(cè)部,外踝后下方,昆侖直下,跟骨外側(cè),赤白肉際處。; r2 d0 c; N1 I8 L$ o2 G/ ]8 i* C
[解剖] 有腓動、靜脈的跟骨外側(cè)支;布有腓腸神 經(jīng)跟骨外側(cè)支。' }4 F! }* D. c8 z0 J1 G* o8 a
[主治] 下肢痿痹,足跟痛,癲癇。& h/ N. g3 l! j( s$ H0 K' q* l
[配伍] 配太溪治足跟痛。% c0 G) J6 {0 j. s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K4 @2 }, A9 ]5 s& B: U" x* |
. o* F2 _+ Q& E" ~3 x
(62) 申脈 BL62 Shēn Mài7 X* p+ Y/ U8 l( R3 d: W% t
[定位] 在足外側(cè)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W2 V& e/ }5 Y4 |# x* p
[解剖] 在腓骨長短肌腱上緣;有外踝動脈網(wǎng)及小 隱靜脈;布有腓腸神經(jīng)的足背外側(cè)皮神經(jīng)分支。$ k( u- A8 n9 V. I  e& b$ p& u
[主治] 頭痛 ,眩暈 ,癲狂癇 ,腰腿酸痛,目赤腫痛,失眠。
[配伍] 配腎俞、肝俞、百會治眩暈。5 c, h2 j% i5 l- d- V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h$ B; B3 C! R0 G0 S+ w5 |# ]* K1 t
[附注] 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陽蹺脈。2 l1 s; B( q2 p+ {

(63) 金門 BL63 Jīn mén2 o* X' W) K2 Z: b  T
[定位] 在足外側(cè)部,當(dāng)外踝前緣直下,骰骨下緣處。
[解剖] 在腓骨長肌腱和小趾外展肌之間;有足底外側(cè)動、靜脈;布有足背外側(cè)皮神經(jīng),深層為足底外側(cè)神經(jīng)。3 F2 Z$ h" _6 R5 [6 g1 B) r
[主治] 頭痛,癲癇 ,小兒驚風(fēng) ,腰痛,下肢痿痹,外踝痛。
[配伍] 配太陽合谷治頭痛。: O$ s6 k2 A2 J, {3 K  C. R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足太陽經(jīng)郄穴。7 L& z/ M8 y: `- G
0 K6 {) p! O) A* T, e  p* @
(64) 京骨 BL64 Jīng gǔ
[定位] 在足外側(cè)部,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
[解剖] 在小趾外展肌下方;有足底外側(cè)動、靜脈; 布有足背外側(cè)皮神經(jīng),深層為足底外側(cè)神經(jīng)。* F) c% }2 s9 Y4 i' |: e% o/ z
[主治] 頭痛,項強(qiáng),目翳,癲癇,腰痛。
[配伍] 配百會、太沖治頭痛。) R, b) \6 G+ C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W! G( z0 w& r! n$ I4 \; z
[附注] 足太陽經(jīng)所過為“原”。

(65) 束骨 BL65 Shù gǔ
[定位] 在足外側(cè),足小趾本節(jié)(第5跖趾關(guān)節(jié))的后方,赤白肉際處。
[解剖] 在小趾外展肌下方;有第四趾跖側(cè)總動、 靜脈;有第四趾跖側(cè)神經(jīng)及足背外側(cè)皮神 經(jīng)分布。
[主治] 頭痛,項強(qiáng),目眩,癲狂,腰腿痛。
[配伍] 配腎俞、太沖治目眩。! I) f: x( P4 Q# \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足太陽經(jīng)所注為“輸”。
# {% M5 d7 T% t0 }7 N3 f5 S0 s7 S
(66) 足通谷 BL66 Zú tōng gǔ* i* \; H% c( Z; n+ [, k* J
[定位] 在足外側(cè),足小趾本節(jié)(第5跖趾關(guān)節(jié))的前方,赤白肉際處。
[解剖] 有趾跖側(cè)動、靜脈;布有趾跖側(cè)固有神經(jīng)及足背外側(cè)皮神經(jīng)。# ?( c! e% R/ D  e2 W6 ~
[主治] 頭痛,項強(qiáng),目眩,鼻衄,癲狂。
[配伍] 配大椎治項強(qiáng)。
[刺灸法] 直刺0.2~0.3寸。
[附注] 足太陽經(jīng)所溜為“滎”。
" T- K( P& b# g* T
(67) 至陰 BL67 Zhì yīn
[定位] 在足小趾末節(jié)外側(cè),距趾甲角0.1寸。/ ^, ?/ c) @! K- `( G3 D
[解剖] 有趾背動脈及趾跖側(cè)固有動脈形成的動脈網(wǎng);布有趾跖側(cè)固有神經(jīng)及足背外側(cè)皮神經(jīng)。9 l! C$ J- t& @+ o+ z: V: M6 {% E
[主治] 頭痛,目痛,鼻塞,鼻衄,胎位不正,難產(chǎn)。
[配伍] 配太沖、百會治頭痛。! h! W& @& i( K; }# L' G, p9 {  Q( [
[刺灸法] 淺刺0.1寸。 胎位不正用灸法。
[附注] 足太陽經(jīng)所出為“井”。

  足太陽膀胱經(jīng)是十四經(jīng)絡(luò)中最長的一條經(jīng)脈。膀胱經(jīng)中的穴位都非常重要,絕不能忽略它?,F(xiàn)代醫(yī)學(xué)中,膀胱具有積存腎臟制造出來的尿液的功能,當(dāng)膀胱充滿尿液時,即經(jīng)由尿道排出體外。而中醫(yī)醫(yī)學(xué)卻認(rèn)為,膀胱是當(dāng)小腸把無用的固態(tài)物和水份分開后,水份流入的主要器官。膀胱經(jīng)是通往頭、背、腰、臀、下肢、足等各部份,幾乎已貫通全身的一條非常長的經(jīng)脈,故此經(jīng)脈發(fā)生異常時,會影響全身,而呈現(xiàn)各種癥狀。如頭痛、頭重、眼睛疲勞、流鼻血、鼻塞等癥狀會出現(xiàn)于頭部。又會產(chǎn)生肩、背、腰、臀、脛等部的肌肉疼痛。容易發(fā)生股關(guān)節(jié)痛、痔瘡等。臉部皮膚帶黑,失去光澤。容易造成耳鳴,聽力不佳。聲音微弱,不容易聽到。容易疲勞,精神欠佳。食物方面偏愛咸食。以季節(jié)而言,冬天發(fā)病的機(jī)會較大。若出現(xiàn)以上所述的癥狀,是由于膀胱經(jīng)的異常所引起的,請刺激膀胱經(jīng)上的穴位,即能緩和不舒服感。膀胱經(jīng)上有六十三個穴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人體經(jīng)絡(luò)及其穴位功能(整理)
人體經(jīng)絡(luò)穴位圖 11(高清圖、各經(jīng)絡(luò)穴位詳解)
足太陽膀胱經(jīng)
人體經(jīng)絡(luò)穴位
腧穴+腧穴主治示意圖+五腧穴圖表歌訣
常用穴位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diǎn)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diǎn)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