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天龍寺庭園最早是平安時代檀林寺的遺跡,到了鐮倉時代末期修建龜山離宮的北殿,其后為了紀念與醍醐天皇一起戰(zhàn)死的兵將們,在貞和元年(1345年)營建了寺院。最初被稱為歷應寺,1339年被改成為禪寺。后改名為現在的天龍寺。天龍寺是足利尊氏將軍為供養(yǎng)醍醐天皇而建的。天龍寺是在以嵐山為背景,以1255年建造的離宮為基礎建造的。寺內的庭園借龜山和嵐山之景,將貴族文化的優(yōu)雅和禪宗的玄妙融為一體。庭園的中心是曹源池,曹源池中央的正面可以看到造型剛健的潭石組。潭口前有一石橋,池中散置著數組立石,造型和水中的倒影十分獨特。最初天龍寺的面積較大,據歷史記載是蘿窗國師(1351年卒)的設計作品,園內有十境之景,從渡日橋可以看到氣勢雄偉的嵐山風景。但是隨著渡月橋位置的移動,周圍的景色變化很大,但昔日的嵐山借景仍然可見。以曹源池為中心,沿池畔設置了一周園路,可以從不同角度欣賞池中的出島。除此之外,正面的潭口、下方的石橋、池中的立石等都充分地反映了室町時代觀賞庭園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