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世界上的兩個重要文學(xué)獎項——諾貝爾文學(xué)獎與英國布克小說獎,都將揭曉最后結(jié)果。9月15日,2015年英國布克小說獎最終候選名單在倫敦揭曉(詳情見文末)。騰訊文化受邀來到發(fā)布會現(xiàn)場。
創(chuàng)辦于1969年的布克獎,得名于其贊助商——一家食品供應(yīng)公司,一向被視為英國最權(quán)威的小說獎。這一獎項原來只限不列顛及其聯(lián)邦國家參選,但從去年開始,評獎規(guī)則更改:只要用英文寫作、在英國出版,作者不論國籍,都有參選資格。
這迅速引發(fā)了英國媒體與出版界“被美國文學(xué)‘邊緣化’”的身份焦慮。因為這個原因,在座英國各大媒體都頗為關(guān)注入圍作家中美國作家的比重。這是布克獎史上最終入圍作者身份最多元的一次:以膚色論,6位入圍作家中,4位是非白種人;以國籍論,6位入圍作家中,英國人與美國人各2位,另外兩位作家來自牙買加和尼日利亞。他們都將獲得2500英鎊獎金(約合人民幣2.5萬元)。
此次的入圍作品中,有的來自文壇老匠,有的來自剛出道的新人:《糾纏的藍線》(Spool of Blue Thread)是美國普利策小說獎得主安·泰勒(Anne Tyler)的第20部小說。而《漁夫》(The Fishermen)則是28歲的尼日利亞作家池戈吉·奧比歐瑪(Chigozie Obioma)的處女作。布克獎的最終結(jié)果將于10月13日揭曉,最終獎金5萬英鎊(約合人民幣50萬)。
在2015年布克小說獎最終候選名單頒布后,騰訊文化在現(xiàn)場對英國布克獎評委會主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xué)比較文學(xué)教授邁克·伍德(Michael Wood)進行了專訪。
布克獎評委會主席邁克·伍德與2015布克獎最終入圍作品;拍攝:Janie Airey
9月15日,5位2015英國布克獎評委合影
拍攝:Janie Airey
騰訊文化:布克獎的評委包括作家、評論家、編輯和學(xué)者等,而每年的評委都不一樣。他們是怎么被選出來的?
邁克·伍德:布克獎的評委有5位。每年10月,在當(dāng)屆布克獎得主頒布后不久,布克獎基金會的負責(zé)人就會選定下一屆的評委。這是布克獎最有意思的地方:每年都有不同的評委,每個人的閱讀趣味都不一樣。
評委定了以后,參選的圖書慢慢就送過來了。所有在10月到第二年9月期間出版的書,都有資格參選。我們的職責(zé)就是看很多書,討論決定入圍者和得獎?wù)摺?/span>
騰訊文化:在過去的一年里,評委們是怎么工作的?
邁克·伍德:出版社一共選送了156本書,每位評委都要看完這些書。我從去年12月開始工作,在此期間我們要開會,每一次選30本書,在會上一起閱讀與討論,一本書一本書地交換意見。在會議結(jié)束時,我們會選出大家一致認為最好的一本書,放在一邊。我們要開許多次會議,直到選出35本書來。
這樣就到了最難的階段:在35本書里,篩選出布克獎最初入圍的13本書,并對外公布。上周,我們又從13本書里,篩選出6本最終入圍作品。
騰訊文化:5個評委的閱讀趣味各有不同,在決定哪6部作品入圍最終候選名單時,作為評委會主席,你需要做什么?
邁克·伍德:在做決定前,我們一起討論了一個早上和一個下午。我讓每位評委都盡情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有時評委跟我的意見不一樣,我會退一步想,“也許他/她是對的”,于是把書重讀一遍,讀完大家再次討論。彼此說服、或者誰都說服不了誰的過程很有意思。也有吵得挺兇的時候,但總的來說,我們彼此還算友好。
騰訊文化:對比布克獎創(chuàng)辦時的1969年,小說寫作的傳統(tǒng)在今天有什么變化?
邁克·伍德:小說形式從來都是多樣的,隨著時代的不同,它一直有不同的呈現(xiàn)手法。而布克獎向來都很看重突破傳統(tǒng)的小說,因此你會看到薩爾曼·拉什迪的《午夜的孩子》這樣的作品拿獎。再看看今年入圍的作品,它們跟《午夜的孩子》在某種程度上是相似的。
薩爾曼·拉什迪
《午夜的孩子》
我的結(jié)論是:英語世界的小說,作為一種寫作形式,并沒有明顯的變化。
騰訊文化:宏大敘事的傳統(tǒng)也沒有變化嗎?
邁克·伍德:在科學(xué)技術(shù)、哲學(xué)、人類學(xué)等其他領(lǐng)域,從廣義的意義上去看待人類文明時,人們確實不再相信宏大敘事了——很多人不再相信人類還一直在進步??墒切≌f從一開始就是一門宏大的藝術(shù),可以展開來,有許多分支,并且經(jīng)常是有關(guān)家庭和家族的故事。這是非常古老的傳統(tǒng),今天似乎也還在繼續(xù)。
世界在不斷變化,寫作方式也在變,但你要是仔細看,會發(fā)現(xiàn)我們今天所說的“實驗小說”,跟1920年代的小說差不多。而實驗小說并不是主流,主流的小說依然在講人與人的故事。最理想的是,這些故事寫的都是我們所不知道的人群。通過讀小說,我們能加深對一個我們原本不熟悉的世界的了解。
騰訊文化:布克國際獎(注:2005年由布克獎主辦機構(gòu)創(chuàng)立,面向以英語寫作或作品有英譯版的在世作家;考慮候選人的全部作品而非單一作品)和英國布克獎是彼此獨立評選的。它們的評選規(guī)則有交點嗎?
邁克·伍德:這兩個獎是完全分開來評的。布克國際獎有自己的評委會。2015年布克國際獎的10部入圍作品中,有8部原來是非英語寫作的出版物,譯成英語在英國出版后才參與評獎。從明年開始,布克國際獎的工作核心將是鼓勵和獎勵翻譯小說作品,評獎周期也從兩年一次變成一年一次。
英國布克獎在2014年改變評獎規(guī)則后,跟布克國際獎的評獎規(guī)則比較,似乎有點尷尬:英國布克獎往屆入圍作品只能來自不列顛及聯(lián)邦國家,但從去年開始,只要在英國出版、用英語寫作的小說,作者不論國籍都可以參評。而布克國際獎盡管名為“國際”,入圍者里也常有英國作家。
騰訊文化:英國布克獎的評獎規(guī)則改變以后,英國出版界和主流媒體頻繁出現(xiàn)不同意見。在你看來,為什么會有這個改變?你認同改變以后的規(guī)則嗎?
邁克·伍德:我并不了解真實的原因(注:改變規(guī)則的決定由布克獎信托基金會作出),但我猜測,布克獎敞開大門,向國際化看齊,大概跟市場的需求很有關(guān)系。我并不覺得原來的評獎規(guī)則有太大問題,但我確實更喜歡改了之后的評獎規(guī)則:用英文寫書,在英國出版,標準就這么簡單。誰都有資格參與。
騰訊文化:評獎規(guī)則改變后,英國媒體關(guān)注的焦點是擔(dān)心“美國人入侵”,你認為這種恐懼來自哪里?
邁克·伍德:最初我覺得英國出版界和媒體害怕,也許是因為錯以為“美國人寫小說比我們好”。我起初認為小說不該區(qū)分國籍,一本書寫得好就是好。但后來我再思考了一下,覺得大家老在抱怨規(guī)則的更改,那種不安全感并非來自寫作者本身,而是來自他們對讀者沒有信心。
可我覺得他們多慮了。在這個全球化時代,大家因為工作、休閑旅行,隨時穿梭于世界各國。從前非要有美國國籍才能在美國居住,非要是不列顛和聯(lián)邦國家國籍才算英國人,但如今還考量著每個人的國籍去辦事,就是十分過時的做派,與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完全不符。
而且就算要判斷國籍,也不一定判斷得清。本屆入圍者馬龍·詹姆斯(Marlon James)住在美國,但他是在牙買加出生的。薩爾曼·拉什迪過去十多年里都住在美國,但他出生在印度,國籍卻是英國。
所以我那么喜歡現(xiàn)在的布克獎規(guī)則——不管你是哪個國家的,語言就是傳統(tǒng),人們因此形成了一個家族。只要用英文寫作,不管身在哪里,都有共同的家園。
騰訊文化:對你而言,什么樣的小說算是“好”小說?除了國籍模糊,文學(xué)門類的邊界今天也在變得模糊。
邁克·伍德:沒錯。往屆我們能看到不少歷史小說入圍。很奇怪的是,今年居然沒有一本入圍作品的背景設(shè)置在16、17世紀的古代。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去解讀,入圍的這6部作品又都算得上“歷史小說”:馬龍·詹姆斯的書,背景是1970年代的牙買加;尼日利亞的奧比歐瑪寫的是1990年代的故事……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都是“歷史”了。湯姆·麥卡錫的《撒丁島》(Satin Island)寫的雖然是現(xiàn)代世界,但也有時空交錯,夾雜著歷史元素。
2015英國布克獎最終入圍作品:《撒丁島》
騰訊文化:現(xiàn)在有科幻、奇幻元素的小說也比以前多。文學(xué)邊界的模糊,會不會意味著定義哪些作品符合評獎規(guī)則比過去更難?
邁克·伍德:也不會。比如歷史小說確實是與真實的歷史打交道,但小說家大多是利用歷史素材去做虛構(gòu)創(chuàng)作。只要是在歷史的基礎(chǔ)上做了重新創(chuàng)作,就能算得上是小說。
2015布克獎最終入圍作品:《七次謀殺的簡史》
能不能在寫作中把握好歷史素材,很能考驗一個作家的真功夫。比如馬龍·詹姆斯的小說《七次謀殺的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Seven Killings),他從1976年牙買加“雷鬼”音樂家鮑勃·馬利(Bob Marley)被7個持槍者襲擊開始著筆,重新想像當(dāng)時在場者的生活,寫成了一部口頭傳記式的小說。他處理得很好。我們能不能通過閱讀去親身經(jīng)歷當(dāng)事人的處境,這是考量一本書是不是“好小說”的標準之一。歷史學(xué)家可以幫助讀者去理解歷史上發(fā)生過的事,但作家可以幫助我們身臨其境。
還有,我在看書時也挺驚訝的:在選送參評的小說里,沒幾本是有奇幻色彩或者有繪本內(nèi)容的。
騰訊文化:有觀點認為,傳統(tǒng)小說的地位遭到了挑戰(zhàn),那不是一件好事。對此你怎么看?
邁克·伍德:關(guān)鍵是,我們作為評委,并沒有選書的權(quán)利:所有的候選書籍,最初都是由出版社、出版商們送過來的。他們選的都是他們認為有得獎潛力的書,因此多少是個“猜猜看”的游戲——他們猜我們喜歡什么樣的書。這么看來,說不定出版商們比評委們還要更保守呢。又或者在出版商的心目中,布克獎評委的口味都很保守。市場驅(qū)動也是一個因素,出版商多少都在賭一把。
2015年英國布克小說獎最終候選名單
拍攝:Janie Airey
馬龍·詹姆斯(牙買加)
Marlon James (Jamaica):
《七次屠殺的簡史》
A Brief History of Seven Killings
湯姆·麥卡特尼(英國)
Tom McCarthy (UK):
《撒丁島》
Satin Island
池戈吉·奧比歐瑪(尼日利亞)
Chigozie Obioma(Nigeria):
《漁夫》
The Fishermen
桑吉夫·薩霍塔(英國)
Sunjeev Sahota(UK):
《逃亡之年》
The Year of the Runaways
安·泰勒(美國)
Anne Tyler(US):
《糾纏的藍線》
Spool of Blue Thread
韓亞·柳原(美國)
Hanya Yanagihara(US):
《小生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