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大悲觀世音為何未能成佛?
無論是在佛界還是在民間百姓中,觀世音菩薩的形象最有血有肉,最可親可敬,最親近人類,最熱愛眾生,享有崇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像恒河的沙子一樣擁有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信徒。
觀音菩薩在民間顯現(xiàn)的,永遠(yuǎn)是“可親可敬可近”的形象。“可親”,菩薩法身大多以女人身份出現(xiàn),給世人更多的親切感。因人類出于對母親的眷戀和崇拜,對女性與生俱來就有一種特殊的親近感,如有什么話兒喜歡跟母親講,不喜歡跟父親說。在封建王朝中,父親的形象總是與森嚴(yán)的等級制度聯(lián)系在一起的,刻薄、嚴(yán)厲、死板,真是不好玩,父親對小孩再好也沒用,他們還是喜歡親近母親,對此你一點辦法也沒有。“可敬”,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神通廣大、普度眾生,我們看到的千手千眼觀音,是法力無邊、洞悉一切的象征;看到的送子觀音,是熱愛人類、有求必應(yīng)的“救世主”。“可近”,在西游記中,在傳說中,菩薩的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沒有一般神仙的刻板,沒有一般佛界的空靈,沒有一般鬼魅的猙獰,看得見摸得著,非??捎H可近,善男信女有困難,喜歡把心事告訴菩薩,請菩薩保佑并獲得理想的結(jié)果。
菩薩法號“觀世音”,具有“專門觀聽世間所有的苦難聲音”之義。當(dāng)眾生出現(xiàn)災(zāi)難的時候,就有觀世音的存在,就有她的出現(xiàn)化解危機。因為世間苦難太多了,有時候救不過來,菩薩就使了分身術(shù),化了一千個法身去救苦救難。因此,千身千手千眼的佛門菩薩形象,只有觀世音獨有,成為了“注冊商標(biāo)”、“無形資產(chǎn)”。有的觀音菩薩像塑有四十二只手,加上佛教有二十五情之說,四十二像二十五情共為一千身。菩薩經(jīng)常濟人于危困之中,所以,有些人一碰到重大困難,就會默念“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祈求菩薩及時顯靈度過難關(guān)。心靈上的危機有了信念上的支持,使很多人捱過了很多難捱的難關(guān),菩薩猶如心靈的明燈,照耀著善男信女的道路,使他們克服困難躬身前行。
本來,觀音菩薩歷百事苦劫,積千世功德,大慈大悲救民救世于水火之中,是最有資格成佛的,但是最終并沒有成佛,對此很多人感到不解,在西游記中也沒有說明。讓讀者和信徒扼腕嘆息,不知所已。她未能成佛有很多傳說。有的是說,菩薩立誓要度盡世間可度之人,只要有一人沒有度盡,那么就不成佛。因為,人世間不可能全部度完,所以她也永遠(yuǎn)不能成佛。
這里還有一則有趣的故事,說明她不能成佛的原因。當(dāng)年,如來佛祖準(zhǔn)備冊封觀音菩薩為佛時,請阿儺尊者前往南海道場,接引她到靈山受封。途中,他們看到一只聰明絕頂?shù)睦匣?,正在追逐一位老太太,老虎要老太太回答一個智慧問題,答對了就不吃她,答錯了不用講,當(dāng)老虎叔叔的早餐。老太太這時候被嚇得“一佛出世,兩佛升天”,哪管什么回答智慧問題,第一反應(yīng)是趕快跑,跑得比兔子還快。跑不過老虎就爬上樹,爬得比猴子還好??上н@只聰明的老虎也會爬樹。在這個緊急關(guān)頭,觀音菩薩一行剛好經(jīng)過,看到這個驚險的場面,對她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考驗,救與不救?救,則會錯過前往靈山受封的最后時間,失去最后成佛的機會,這對苦修百劫的菩薩來說,確實太為難了;如果不救,老太太將會變成老虎的早餐,將會有損大慈大悲的名號,使成佛并不完美。由于時間匆促,菩薩無法細(xì)想也無法停留,轉(zhuǎn)眼間與尊者到了靈山。當(dāng)佛祖準(zhǔn)備冊封時,菩薩一時還在惦記這件事,顯得心不在焉。佛祖看出來了說:“你現(xiàn)在即將成佛,就不能對紅塵有任何牽掛,否則就成不了佛。成佛的大門即將關(guān)閉,你趕快抉擇吧。”這個時候,觀音菩薩毅然放棄最后成佛的機會,也不放過普度一個眾生的機會,她說,“佛祖,眾生甚苦,請佛祖原諒。”她終于在最后一刻放棄成佛,并立即飛轉(zhuǎn)山林,點化了老虎,救出了老太太。菩薩沒有成佛,卻成就了最大的正果,成為萬人景仰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蕓蕓眾生景仰菩薩的,就是她的“大慈大悲”。何為“大慈大悲”?《大智度論》中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簡單地說,慈就是以樂,給眾生以歡樂、幸福、安康;就是拔苦,讓眾生脫離憎怨、愁苦、離恨。觀音菩薩身上真正體現(xiàn)的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拔除眾生無邊之苦而予以喜樂,以無緣之大悲心度化一切眾生,法號稱為“大慈大悲”名副其實,值得眾生景仰。菩薩以自身的修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上求智慧使自己成佛,以慈悲心度化一切眾生,度己并且度人,做利益眾生的事業(yè),引導(dǎo)眾生走上解脫的道路。
觀音菩薩是忠誠、智慧、覺悟的化身。忠誠是立身之本。當(dāng)初如來佛祖將尋找取經(jīng)人的重?fù)?dān)交給她,就是體現(xiàn)對她忠誠的信任。在社會生活中,忠誠體現(xiàn)的是對國家、對事業(yè)、對愛情的忠誠,一個不熱愛國家、事業(yè)、家庭的人,一定不會是個好人,也不會有好結(jié)果的。對佛來說,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它是“大智慧”以區(qū)別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的普通智慧。平常我們稱為“聰明”的,一般是一個人在很多問題上,可以提出高人一籌的想法和作法。但是,能夠被稱為“智慧”的,就是探求“宇宙人生的真相”,在這方面,蕓蕓眾生中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能夠到達(dá)此彼岸。我們不要灰心,大智慧是靠小智慧積累的,要大智若愚,積少成多,不要耍小聰明,就能夠?qū)?#8220;小智慧”逐步累積成為“大智慧”。覺悟也一樣,就是在觀察事物或者日常工作生活中,不要被表象所蒙蔽,能夠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zhì),不為形形色色所迷惑,開啟自己的真智。
當(dāng)然,如果說,觀音菩薩只是忠誠、智慧、覺悟的化身,那么這個理解就小了。這只是其基本方面,需要個人用一輩子去感悟。正所謂身已成佛,心未成佛,雖成也未;心已成佛,身未成佛,未成已競。
正是,有的人成佛了,但是人民沒有記下它的名字;有的人沒有成佛,人民永遠(yuǎn)記下了它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