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讓我們刻骨銘心,在北川災后重建中,打造“禹羌文化”是北川災后重建的一大特色亮點,其中大禹故里是“禹羌文化”的一張王牌。
今年農歷六月初六是古代治水英雄大禹4137周歲誕辰日。北川群眾從14日晚上開始就以跳鍋莊、表演地方特色歌舞等方式,表達對先祖大禹的景仰和懷念。這是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北川群眾第一次舉行祭祀大禹的活動。
據記載,大禹降生在羌族聚居區(qū)一個叫石紐的地方。石紐山在北川古縣城禹里南面,半山上有兩塊巨石相互紐結,因此得名?!度A陽國志》記載:石紐一帶“夷人共營其地,方百里不敢居牧,至今不敢放六畜”。說明早在漢代以前,羌人就把大禹誕生地看得十分神圣,認為那里是先祖神靈棲息的地方,凡人不可驚擾。自唐代以后,以廟祭的方式紀念大禹的活動便代代相傳,歷時千年而不絕。據了解,由于羌人極其崇拜大禹,歷代北川的地方官員也以極高的規(guī)格祭祀大禹,千百年來,官祭與民祭相輔相承,成了當地的民俗。
這一天人們從四面八方集于此,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慶賀大禹誕辰,歡度一羌歷年,狂舞歡歌,數日不絕。
整裝待發(fā)的游行隊伍。
整個祭祀場面鑼鼓喧天,熱鬧非凡,數千鄉(xiāng)親和前來朝拜大禹的遠方來客,齊聚大禹出生地北川禹里鄉(xiāng),共同祭祀大禹。
青片龍燈、白什馬馬燈、白什板凳龍、馬槽嗩吶鑼鼓隊、墩上十二花燈、青片羌族薩朗等節(jié)目逐一上演。
兩條長龍在20余人的揮舞下,時而騰空,時而潛伏;兩條長龍的后面是四條板凳龍,在表演者的操作下,板凳龍猶如在大海中翻滾……
北川各地群眾就以跳鍋莊、表演地方特色歌舞等方式,表達對先祖大禹的景仰和懷念。
瞧!~這舞姿是多么婀娜多姿……
羌族姑娘猶如仙女下凡般一樣漂亮